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着我国各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筑行业作为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中的住,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当代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民居建筑渐渐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其生态的建筑技术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就从传统民居的类型、特点,以及在当代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和分析,为现代建筑行业提供理论性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传统民居;生态;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方面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各类资源出现日益减少的状态,尤其是建筑行业,在人们生活要求不断提高的大前提下,我国建筑行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我国传统的民居生态建筑技术,进而推动了绿色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借此,本文就传统民居生态建筑技术的运用,对当代绿色建筑的设计进行简要的阐述好分析。
一、传统民居的类型和特点
1.1传统民居的类型
我国传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将建筑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且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比较复杂的同时,地域性民俗文化的差异性导致民居差异性也比较显著。如按照地理要素划分,可分为江浙、贵州、山西、海南;按民族要素划分,可分为汉族、藏族、蒙古族、傣族;按空间结构划分,可分为楼居式、院落式;按建筑材料划分,可分为砖木结构、木结构、砖石结构等等。
1.2传统民居的特点
虽然传统民居的类型比较复杂,但是,其总体的建筑设计思想还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即封闭的庭院式的独立性空间,以家庭式为主,增进彼此的感情。在居民群体的组合中,核心主要就是主体,呈现出对称型分布,以渐进式的形式布局,是符合我国审美观的。另外,我国的房屋布局上也掺杂了风水学的概念,适应了自然的人文理念。
二、传统民居生态建筑技术的运用
2.1选取原材料
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也会造成当地工业、农业发展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建筑材料选取的过程中,其材料的差异性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在传统的民居建设中,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为了降低成本,一般都会就地取材,将当地的生态材料的价值发挥到最佳,如木头、柱子、泥土、石头等,这些材料不仅成本低,而且都属于天然的材料,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任何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生活理念的。民居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其承载力好、可塑性强、成本低,并且能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使用,所以,土木结合的构造是我国的大多数民居首选。如傣族的民居,主要以竹子为主要原材料,首先,当地气候炎热多雨,竹子通风透气功能较好;其次,当地盛产竹子,原材料丰富,可就地取材;再者,竹子的实用性强,如编围栏、竹床、竹屋等;最后,自然地人文生态理念。
2.2建筑工艺
在我国的传统民居的建造风格上,均呈现出自然风设计理念,在建造的过程中,并不会过多的浪费财力、物力和人力,而是在外观上追求意境的美。此外,传统民居建筑选址主要就是考虑地势方面的因素,建筑整体颜色都趋向于自然,建筑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整体呈现出的就是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和谐思想。如窑洞,在设计中,根据该地的坡地地势进行建设,其成本非常低廉之外,窑洞自身的特性,使得民众享受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
2.3技术表现
在传统的民居建设中,大多都是院落式建筑形式,主要是因为院落式的建筑适应当地的自然气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我国南方地区,当地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且雨季较长,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气候的因素,实现最大限度的通风,保证院落的干爽性,所以,大多都是以“天井式”为主,且房顶一般都是三角形态;在我国东北地区,当地日照时间短,为了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建筑结构一般都朝向南方之外,其南边的围墙相对于建筑要低很多,常常是以三合院的形式存在。
三、传统建筑技术在当代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选取当代绿色的原材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快速消耗,使得我国资源越来越少,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前提下,建筑业的发展受到各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建筑生产产生大量的热量气体,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绿色建筑也渐渐成为当代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不仅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建筑行业的跨越式进步。所以,重视绿色建筑,不只是要遵循绿色建筑理念,更是要将这种理念付诸到实践中的方方面面。当然了,绿色建筑并不是说在建筑周围布局大量的绿色植被,而是一种较为抽象化的概念,即我们认识到的,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充分的将自然资源与人为活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建筑,并且自身就具备了节能环保的特性。
3.2当代绿色建筑工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建筑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土地资源匮乏,人口基数大,房屋需求量大,所以,为了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给民众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当代建筑设计师就应该结合我国传统的民居生态建设技术,如屋顶上的屋架、排气天窗;走廊的镂空设计、楼梯的镂空网格设计等,这些设计充分的实现了排气通风的效果。此外,我们的建筑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季节性的因素,制定出符合当地需求的建筑方案,不仅保障了房屋通风的实用性,而且实现了其艺术性价值和观赏性价值。
3.3当代绿色建筑采光设计
在建筑整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就是采光的问题,采光不仅包括了自然光,而且要求了人为的光,然而,在生态视角下,要求的是以自然采光为主,因为长期的运用人为照明技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我们的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要充分的利用门窗,实现最大限度的采光。如现代绿色建筑中使用到的反光材料,延长采光纵深的长度,根据建筑地域、格局的差异,调节反光材料铺设的角度、范围、面积,在提高采光度的同时,民居的舒适度也会有所提高。
3.4当代绿色建筑调温设计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之下,设计师在进行建筑涉及的过程中,应该要将绿色建筑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在其中,如太阳能的应用。在绿色建筑调温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合理的增温制冷系统,夏季保障室内温度凉爽,冬季保障室内温度温和。另外,设计师在用料方面,应该在开源的同时,做到节流,最大限度的将资源的利用率提到最大,并且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应。当然,为了形成这种对称的空间布局形态,在传统的民居建筑中,一般采用庭院、围合这两种形式,尤其是在当代绿色建筑设计中,对空间进行最有效的分隔式处理,最大限度的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居住条件。最重要的是,这种空间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起到保温隔热作用的。由此可见,我们的设计师在进行绿色建筑涉及的过程中,应该要充分的借鉴传统民居中的温度调节理念,根据建筑周边环境的差异性,设计不同的应对性方案。如屋顶材料材质的选择、材料厚度的选择、材料性能的选择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倡导生态化的大背景之下,人们对绿色生活越来越向往。所以,我们的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在顺应这个时代要求的前提下,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地质、气候等具体情况选择相对生态环保的建筑设计技术,充分的将自然材料的潜能挖掘出来,降低建筑的成本,使其生态价值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晋宇.生态建筑设计中绿色技术的集成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6-09-05.
[2]李锐.解析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02-06.
[3]陈颖,王慧明,张爱民,等.生态模拟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建筑技术,2014-05-04.
论文作者:刘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建筑论文; 民居论文; 传统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当代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