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情境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周期的构建_学情分析论文

基于学情视角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循环圈的构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阅读教学论文,初中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爱上阅读,读出其中精彩,一直是语文教师教学努力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会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提升有效性,关键落脚点还是在于教师要研究学生,能准确地把握好学情。然而,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知易行难,不少教师只顾自身的“教”却忽视学生的“学”,从而导致阅读教学效益偏低的现状。究其原因,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对课前学习起点、课中学习过程、课后学习结果这三个方面的学情关注甚少。为此,笔者希望通过《故乡》一课的教学,基于学情视角,来阐述阅读教学循环圈的构建研究,从而优化课堂效益,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缺失学情视角所存在的问题

      (一)课前缺少学情分析,忽视学生学习起点

      在备课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将个人解读,结合教参,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难易点进行把握,从而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及目标。而这种备课方式更多是一种经验主义,因为文本自始至终都由相同的文字构成,但不同的学生对于任何一次阅读教学来说都是陌生的。用固定的教学内容去面对动态的教学对象,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课前缺少学情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没有针对性,从而导致学生与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关联性,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使学生学习需求在课堂中得不到满足。就像有些学生评价语文阅读课:“老师讲的我全都懂,我想知道的老师却没讲。”这样的师生课堂错层现象可谓屡见不鲜。

      (二)课中缺少教学调控,忽视学生学习状态

      学者龚启昌曾说:“一般教师们共同的缺点,总是把学生看作和自己一样,把自己所喜欢的教学生,自己懂的认为学生也一定可以懂,这在教学上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而这种错误使得教师在阅读课堂行进的过程中,不能认真去倾听发现学生产生的疑难与困惑,仍然一厢情愿地依据既定的教学设计推进,却无法根据动态的学情来进行教学调控。缺少这样的教学调控,阅读课堂只会剩下教师唯“教”独尊的身影,学生却因为课堂缺乏“学”的活动而无法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而学习需要的满足程度是学生学习状态关注点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满足学习需要,才会呈现出较好的课堂学习状态,反之则不然。因此,教师如果只站在自身立场来进行阅读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状态,不管懂与不懂,不管学习需求,都一股脑儿教下去,那么在课堂中学生真正的学习是不会发生的,这是造成阅读教学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

      (三)课后缺少教学评估,忽视学生学习结果

      如今学生课后的语文作业往往是教师利用现成的教辅作业本,进行一课一练,其中练习的形式也多与统测试卷、中考试卷的题型相似。因此,很多时候学生在作业本中所做的内容和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关联性并不大。作业的本质就是课后的教学评估,它通过教师设计的一定内容来检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理解、掌握新知的程度。缺少与课堂内容相配套的作业,其实就是缺少了教学评估,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结果。长此以往,一方面学生则会反向作用于课堂,既然你老师的课堂内容都不是课后作业重点,那我们又何必还要上课认真听讲,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疏远课堂。另一方面,教师也无法在批阅作业的过程中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结果的情况以发现自身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

      二、基于学情视角的阅读教学循环圈的构建过程

      循环圈是指事物在环形轨迹中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而所谓基于学情视角的语文阅读教学循环圈,就是指教师基于学生在学习起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三方面的学情,使阅读教学的课前设计、课中教学、课后评价这三个教学步骤彼此联系、环环相扣、循环推进。

      

      (一)了解分析学情,明确学习起点,制定教学目标

      1.依据文本特质,设计学情问卷

      课前,笔者依据《故乡》小说文本的特质,设计学情问卷。问卷的内容如下:①读完这篇小说,依据小说三要素,你认为这篇小说的重点是什么?②你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③读完这篇小说,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④在阅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疑惑需要教师帮助,请陈述。

      之所以在设计学情调查问卷时要依据文本特质,是因为文体往往折射出作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等。一个作家选择哪种文体来进行表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他所要表达的重点其实已经通过文体特质得以显现。《故乡》作为一篇小说,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握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以及小说背后的写作意图。否则,无视文本文体的教学,就会使散文没有散文的情思,小说没有小说的内涵,诗歌没有诗歌的意境,阅读教学很可能千篇一律。

      2.分析把握学情,明确学习起点

      经过对学情问卷的梳理分析,结果如下:

      全班89.7%的学生认为这篇小说的重点是其中的人物。

      学生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最感兴趣的共同点有两点: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变化如此之大。(占34%)②中年闰土再见“我”时,为何脸上露出欢喜而凄凉的神情,却不做声?(占32%)

      全班74%的学生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学生提出的主要共性疑惑:①最后的一句话该如何去理解?(占48%)②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指的是什么?(占32%)③小说中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样的?(占25%)

      学情问卷的结果已经给出学生明确的学习起点:①学生认为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想深究造成这一原因的社会背景。②学生认为这篇小说着重展现的是人物,其中闰土前后的变化、与“我”之间的隔阂是重中之重,但不清楚造成闰土这种变化的原因。③对于能否理解小说最后一段话将对整篇小说的理解起到关键作用。

      学习起点的明确,为之后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目标的确定提供了事实依据,它不是一种经验主义的假想预设,是实实在在建立在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之上,让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3.根据学习起点,制定教学目标

      在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后,笔者制定与之相应的教学目标,与以前教《故乡》时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对比。

      

      比较这两个教学目标后就发现,后者的教学目标有了明显的聚焦和针对性,目标产生的认知逻辑清晰。因此,在经过学情分析后,教学时就清楚知道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需求,这颠覆了以往我们假想的教学目标,同一个教学设计不再是任何学生身上皆可套用的万金油。

      (二)关注课堂学情,积极调控推进,改善学习状态

      依据课前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后,教师在课堂中仍然不可忽视学生动态的学情,因为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新问题。其实这些问题是源于之前基于学情的课堂设计,仍然与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存在着距离。并且这种课堂学情往往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效益。所以教师必须要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真实学情,进行积极调控,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1.对话诊断学情,提供弹性途径

      在课堂行进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进行表达,这样才能在师生对话中显露出学生的理解与需求。然后教师通过对学情的及时捕捉、诊断,为学生提供弹性可变的教学途径。

      如在分析品读小说通过对比写法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教学环节中,教学设计是从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人物描写来分析闰土前后的差异。然而,在分析外貌描写时,笔者就明显感觉学生兴趣不大,有学生认为这样的分析没有什么难度,小学已经学过《少年闰土》,那时老师就已经讲解得很透彻。于是笔者让学生从这几种人物描写中选择一个角度更进一步进行精读赏析,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语言角度。而这与课前的学情也不谋而合,学生提问中有两个问题就是围绕语言角度的:①为什么见到闰土的时候,“我”很多话却说不出来?(占27%)②为什么少年闰土对“我”有那么多话要说,长大后就没有了?(占14%)之后笔者的阅读教学就以12~33、55~76自然段中多处的省略号作为突破口,让学生读出了其中的语言留白,人物说话的速度、表情和内心活动,人物前后性格变化等诸多信息。并且通过学生朗读模仿人物语言来进一步强化,使其强烈地体会到闰土前后的巨大差异。

      2.捕捉兴趣需求,拓展探究空间

      有时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点,往往就是课堂的生长点,它一方面构成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构成了学生可能获得的知识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捕捉利用学生兴趣这一学情,帮助其拓展探究空间,提供发展平台,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如在探究造成闰土前后变化的原因时,笔者预设是将小说的社会背景作为阅读背景资料在PPT上直接呈现,只以了解为目的。然而在发言中,有好几个学生对小说中“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的“多子”很感兴趣,疑惑既然生活如此穷困,闰土为何还要生那么多的孩子。于是笔者顺水推舟,将问题反抛给学生,这激起他们不小的兴趣。随后学生从小说最后成文的日期,文中的环境描写,一些人物从“我”家拿走的物件对“多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小说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推断,认为小说描写的是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生活画卷。而这与之前准备出示的背景资料相差无几,但这是学生通过自身学习而获得的,价值要远高于之前的简单出示。

      上述教学过程中猝不及防的变奏曲,虽打破了原有的课堂进程,但作为教师不能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对其视而不见;而应该关注和把握这种稍纵即逝的真实学情,通过因势利导的课堂调控,激发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三)重视作业设计,检测学习结果,建立有效关联

      在结束课堂教学后,笔者对于作业内容的设计围绕课堂存在的重难点来进行,以此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测,为教学查漏补缺,同时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厘清学习起点。

      在结束《故乡》第一课时的学习后,除巩固字词基础知识外,笔者还设计了两项作业内容:①阅读小说39~52自然段,着重从语言描写的角度分析杨二嫂这一人物的性格。②结合第一课时内容,请你谈谈对“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理解。这两项作业内容的设计,前者的意图旨在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课中通过语言描写来分析闰土性格的教学内容,并能对杨二嫂这一人物分析进行能力迁移;后者的意图是想在第二课时解决学生之前对小说结尾的阅读疑惑,所以需要了解他们在第一课时后对小说结尾的理解程度,明确第二课时的学习起点。

      通过对作业的批阅,笔者了解到班里大部分学生对闰土的语言描写分析掌握情况良好,能够迁移进而读出杨二嫂这一人物性格中“势利贪财”的一面,还能较为细致地分析其中的原因。然而对于小说结尾的理解,大多数学生主要集中依托小说的写作背景,对“路”内涵进行解读,不能抓住关键词“希望”去理解,与理解作者本意还存在着一些距离。

      在分析作业中学生反映出来的学情后,第二课时的教学,笔者针对学生如何来理解小说结尾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结合课文的导读文字,请思考结尾的“希望”是对于什么来说的?②“希望”和“路”之间是什么关系?③在作者眼中,实现心中的“希望”究竟是“有”还是“无”?经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和阅读课文导读,学生明白了结尾中的“希望”是对“理想的故乡”来说的,同时也明确“希望”与“路”之间是类比的关系,“路”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含义,就是指希望之意。至于理解“希望”的“有无”,笔者引导学生阅读体会87自然段中“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和结尾段中“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两处文字中作者心理的对比,从而理解作者认为只要心存希望并去奋斗就有希望,如果内心放弃则希望渺茫。这样,阅读教学解决了学生这一阅读疑惑,其对小说结尾段的理解就较为全面而准确。

      因此,在课后教师必须设计与课堂教学相关联的作业内容,因为只有重视对课后学情的掌握和分析,教师才能及时对之前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并且在之后的课堂中结合作业中的学情开展教学,从而形成循环。

      三、研究的成效与思考

      (一)聚焦学生学习,促进阅读教学走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基于学情的阅读教学,教师不仅从原来研究教材入手,到如今更聚焦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思考影响学生阅读学习有效性的各种因素。课前的学情分析、课中的适时调控等一系列教学行为与环节,无不凸显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切以学情为基础、学生为主导、学习为核心,避免之前阅读教学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状况,学生在课堂中进入真实的阅读和真正的学习,使“学”成为课堂中的一种自发状态,从而有力提升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作业设计,促进阅读教学与学习结果的融合

      教师通过作业的设计和评估,与学生在课后形成深度对话与交流,真正了解在阅读教学之后他们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状况,了解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教学实施的适切性,从而有利于教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改进教学。同时,这也是教师进行新一轮课前学情分析的依据,从而实现教学与评价的相互融合。因此,避免了学生作业因充斥大量无针对性的内容而带来的低效无效,既大大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又让教师能结合连续性的学习过程来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以此来构建一个可以循序向前的持续过程。

      (三)注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共性学情与个体学情的结合

      现阶段研究,循环圈中的教学环节是建立在共性学情分析基础上的,使个别学生提出的非常有价值的、个性化问题在教学中容易被忽视,这对于阅读教学不得不说是一种资源流失。因此,如何在重视共性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也能顾此及彼,注重个体差异,使共性学情与个体学情更好地结合是笔者思考和深入研究的一个方向。笔者的想法是将共性学情中的学习需求设计成为阅读教学的一条主线,在课堂中贯穿始终,起到“以一问抵多问”的作用;然后在这一主问题链的分支上,让个性学情建立起与之相关的联系,从而主次问题形成共振,层层推进深入,真正做到阅读教学对个体阅读体验的尊重。

      (四)细化学情分析,促进教师对学情解读利用能力的提升

      现阶段研究的学情分析主要是根据文本体例,通过对学生阅读初感和阅读疑惑梳理得来的,因而获得的学情内容还不够全面,因为笔者缺乏更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学情关注内容和一些学情分析的科学方法。接下来,笔者想从下表中的这些内容角度更进一步细化学情分析,从而促进教师对学情解读利用能力的提升,使学情的利用更细致更全面。

      

标签:;  ;  ;  ;  ;  

从学习情境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周期的构建_学情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