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信息化初探论文_朱小娟

高职课程信息化初探论文_朱小娟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2

摘 要:本文对高职专业课程信息化改革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信息化课程改革必须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课程目标应具有信息化特征,全面建设和利用信息化的课程资源,以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学习评价。

关键词:高职 课程 信息化

一、信息化课程改革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1.确立具有信息化特征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实施后所应达到的目标,一般从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阐述,体现专业特征及岗位要求,不涉及信息技术使用方面的目标。信息化特征的课程目标既要体现专业特征又要体现信息化特征,即对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有明确的目标阐述,体现信息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全面建设和利用信息化的课程内容。信息化的课程内容不是固化在纸质教材上,而以信息资源的状态存在,附着于数字化教学平台或网络的开放平台。课程呈现一定的结构,但这种结构不是固化的,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选择学习内容。课程内容的信息化方便学生选择并搭建符合自己个性需求的课程结构。

3.信息化的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重视利用数字化环境开展教学过程,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开展学习过程,重视学生个体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等学习行为的产生,而这些行为是信息社会对社会人发展能力的基本要求。所以,信息化的课程实施过程就是学生获取未来发展能力的过程。

4.以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学习评价。要以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和学习效果为评价对象,利用信息化手段记录学习状况、跟踪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可以从评价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有目的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地控制学习进程,对自主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教师也可根据在线测试的结果,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调整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直接指向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在动态实施过程中调整,以保证学习质量及效率。

二、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是信息化课改的重要环节

1.直观性原则。信息化课程资源设计应摒弃纸质教材中枯燥抽象的描述,代之以具象的图片、动画等,使其直观、图文释义,使概念可辨、原理可见、仿真可动、演示实操、图库动态、题库交互,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序化性原则。信息化课程资源直接映射课程内容,根据课程自身的逻辑关系及学生认知规律将知识点或技能点序化,也可根据项目需求序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点,以使学生方便简洁地找到学习顺序。

3.多途径原则。信息化的课程资源来源丰富,可以依托网络收集,可以自制,可向专业公司购置,也可采取多所学校共建课程资源的模式,多途径互补,建设完善的课程资源。

4.小型化原则。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为加强学习效果,应将较大的知识点分解成小的知识点,制作5-8分钟小而精的微课或微视频。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应注意整体框架设计,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目标,结合课程特点,形成完整的学习单元,再对学习单元进行资源需求分析,构成一个学生可自主学习的较为完整的课程资源类别,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资源的收集及制作。

三、信息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模式

1.混合课堂模式。混合课堂的主要思路是把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整合。它结合了各种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目标,运用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选择最佳学习方法。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或问题设计,学生或进行在线学习,或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混合式学习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了教和学两个方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混合学习模式即传统课堂学习模式与网络化学习模式相结合,既可以发挥传统学习模式中教师引导、启发、监督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者优势互补,能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

2.翻转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学生在课堂之外从事基础知识的学习,课堂之内完成知识的深化和迁移,课堂活动更丰富,学生学习更深入,师生互动更有效,最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课前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或学习相关资料时,无需限定时间。理解的快可快进跳过,不理解的可倒退并反复,还可暂停进行笔记或思考,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还可以通过网络交互工具向老师或同伴咨询,实现协作学习、发现学习等,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使用学习资源、处理学习信息、知识应用的脚手架。这样,教师从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内化及能力提升训练。

课程信息化的重心是课程而非技术,课程始终是主体,将技术融入其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课程的价值,而不是炫耀技术。信息化课程改革改变的是学习方式,通过信息化环境设计、信息化教学平台建立、信息化课程实施,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可视的学习、交互的学习、协作的学习。从教师角度讲,学生的学习还是可以控制、可以评价、可以调整的学习。信息化课程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信息素养的提高,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要求,使学生在信息社会里更具竞争优势。

论文作者:朱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高职课程信息化初探论文_朱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