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用电大国,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大问题,在提倡节能绿色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下,电力企业系统责任重大,此文就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简单论述。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由于当前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因此,我国国家领导人特别重视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种社会形势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新科技产物被研发出来了,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检验合格以后,将其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伴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这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接下来,笔者将就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做出介绍,同时指出其发展趋势的变化。
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简介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成熟,对于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水平,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极大的提高电网覆盖规模以及覆盖效率,并且随着电网结构复杂化。能够有效的针对电网复杂性,广泛性和功能性进行改进。实现电网自动安全的运行。对于电网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能够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及时的检测与解决,并且发出告警信号,提醒电力系统操作人员及时做出反馈和处理。目前,我国大部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都具备自动采集集成信息的功能,该功能能够将电气系统的多个设备或子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有机整体,实现数据传输与整合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例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将电网与电力系统连接起来,并接收来自于监测系统及测量系统的数据,采取特殊的程序编码将信息分类存储,从而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可靠参考。将电气自动化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相连,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进行处理,能够将收集到的所有的自动化数据进行整合。借助计算机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转信息化,提高处理器的运算能力,有效缩短配电厂、电力系统等子系统的数据的处理时间,及时发现风险、找出运行效率低下的设备并进行相应处理,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电气DCS系统一般以分布式结构运行,能够对各个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且集中分析处理设备运行信息。电气DCS系统控制是整个系统运行中的关键工作,所以DCS系统常安装于主控室内,涵盖计算机、CRT等设备。其中CRT用于观测系统运行的实时状态、参数变化、操作指导等内容。而且CRT还能够显示系统运行的详细诊断报告与运行画面,当模拟量越限时能够及时进行预警,并且自动打印出越限对象、名称、参数变化、时间等内容。
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2.1电气自动化控制仿真技术
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种先进的技术理念融合,技术人员的深入钻研,依靠这些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发展逐渐加快,各方面发展迅速,一切向国际指标靠拢。其中一项就是仿真技术,即仿真建模。就是将现实中的各种东西通过技术人员的实时数据检测,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出一模一样的场景,以便于人们的工作操作。这项技术可以将真实数据按比例体现在模拟模型中,方便人们对真实数据的了解,提高了数据的严谨性和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对数据库中的零散信息进行综合的整理与分类,让模拟模型在辅以电力系统的实时操作,可让技术人员在面对一些重要的机器设备发生突发故障或者危险时,能够迅速通过模拟模型进行故障模拟分析,迅速对症下药,将机器危害损害程度降到最低,使得整个工作系统能够高效率运行下去。此举比传统工人查找漏洞所耗费的时间大大缩减,减少了大批量的检查排除,可以一步到位,直击损坏部位,使得整个系统的设备测试的数据更有准确性,有说服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在电力系统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应用
我国目前已经全面步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开始发展起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必须要得到电力系统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行工作。但是我国的电力系统环节需要调控的部分比较多,主要环节有三个,一个是进行发电环节,其次是电力的运输环节,第三是电力转化环节等。只有这些环节正常有序进行,才能维持电力系统保持正常状态。另外,对电力系统这些必要环节进行调控工作也是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想到电力系统和计算机技术,这两者之间密不可分。计算机技术是通过智能化数字技术完成的,在电力系统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种智能化数字技术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对电力系统的电压情况和电网设备进行调控和监督工作。
2.3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应用于电网调度中后,能保证电网系统正常稳定运行,使得电力系统和其它下级调度中心有机统一,为电网调度中各项操作间的有效融合提供保障,并提高操作的便利性。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具备高度统一的集中化特点,能够对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研究表明,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辅助作用下,电气系统的反应速度能保持在0.01-0.05s的高速范围内,几乎实现对运行过程的同步跟踪。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使得电网调度更可靠、更稳定、更安全,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系统问题带来的损失。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电力自动化技术最早被提出,是在英国第三次工业革命结束之后。之后经过多次改革创新,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式被引进,并且投入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在本世纪,由于电力生产的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正式在电力系统运行工作中被应用起来。它的应用使我国电力系统逐渐走上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进程,同时使我国电力系统的发电水平和电力传输水平,都能够与世界水平保持一致。当然,我国在电力系统中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有很多缺陷部分需要去对其进行填充,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还不够完善与创新。这便要求我国的科技生产部门必须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不断更新与发展,使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处于遥遥领先地位。除此之外,还要求有关部门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进一步改善,主要表现在:首先,改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连接状态,使其由开放状态转变为闭合状态。其次,对电力系统的发电方式进行改善,争取找到一种既节能环保,又高效率的发电方式。第三,利用智能化设备取代人工的某些具有危险性的工作,以保证电力施工人员可以完全避免对于这些危险项目的操作。最后,电力系统的工作应该以服务国家公民为主要目的,所以要求对其单位性质进行更改。
结语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具备实操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不仅使得电气管理、电网调度工作更加高效便捷,也给电力系统自身功能的优化带来更多可能。在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操作时,能够有效减少传统技术操作中的风险、简化操作流程,凭借该技术的灵敏性还能够给电力生产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因此需不断完善相关技术,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为电力系统的建设发展发挥更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1):112.
[2]何俊佳.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7,(3):289-290.
[3]孙鑫.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1):11-12.
论文作者:郭秀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