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在城市配电网规划的应用论文_徐清

浅谈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在城市配电网规划的应用论文_徐清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白银供电公司)

摘要:与传统的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的安全性高、自愈能力强,将其应用在配电网的管理系统中,能够显著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水平和供电质量。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智能配电网的概念和特点,对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在城市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做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城市配电网规划

引言:

城市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电网用电量大、高负荷,对用电质量和安全性要求很高。在城市配电网规划积极应用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对保证供电质量、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创新用户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智能配电网

1.1智能配电网的概念

智能配电网是随着智能电网发展起来的。它融合传感器、控制器、网络通信等新技术,并通过配电终端设备、智能开关设备,在配电网高级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接入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能源,智能型微网的运行,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服务。

1.2智能配电网的特点

智能配电网融合了各种现代化技术,使得电力系统的性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智能配电网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自愈能力强。智能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电网能够快速检测出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清除故障,从而将电力故障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确保电力用户正常供电。第二,具有兼容性。智能配电网支持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接入,能将其他电力设备连接电网进行使用,并支持微网运行,大大提高了城市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质量。第三,智能电网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传统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外力的破坏,造成电力故障。而智能配电网能对自然灾害和外力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配网系统能够智能化处理电力故障,从而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第四,智能配电网通过在线监测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电压的控制,确保电力供电电压波形、质量符合电网要求,从而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能。通过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及时对电力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一旦电力设备出现故障,能够立即发现,并对其进行维修,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二、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

2.1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

这项技术能够让配电网具有自我预防、自我修复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随着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接入,以及配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配电网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大,无自学习、自适应能力的传统配电网已经无法适应如此复杂的情况,而只有会自学习、自适应,才能满足智能配电网的要求,实现事故前风险消除和自我免疫。

2.2智能配电网能效管理技术

配电网长期存在“大马拉小车”的情况,负荷率低、无功消耗多、线路损耗大,因此需要智能配电网能效管理技术。智能配电网能效管理是指通过对客户的用电设备、微网接入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和用电信息的采集,制定用电政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能效管控技术能有效地平抑负荷曲线,减少电网投资,达到节能降损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分布式电源并网与微电网技术

未来的配电网将接纳大量的分布式能源,需要分布式电源并网与微电网技术。梁英认为,分布式电源具有间隙性,它们的大规模接入,会给配电网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电能质量问题、孤岛效应问题、可靠性与稳定性问题以及配电网适应性问题,这也促使配电网的现有技术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客户终端用能结构与服务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智能配电网消纳间隙能源由被动变为主动,做到配网自我组织参与消纳,达到全网最优协调。

2.4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有三点:第一,电动汽车充电将导致负荷增长,大量无序充电会加剧电网负荷峰谷差,加重电力系统负担。第二,客户用电行为和充电时间与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随机性等特征将加大电网控制难度。第三,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属于非线性负荷,大量的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将产生一定的谐波,引起电能质量问题。

三、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

3.1配电网智能化要基于实体电网

电网实现智能化的前提是实体电网,其是智能电网的物理载体,而自愈控制的实现也是以其作为基础。但是我国配电网与国外相比,无论管理水平还是整体电力供应能力和可靠性,均低于国外同行;远低于先进国家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覆盖率;在城市配电网规划中,应立足我国配电网技术,满足实际运行维护需要,调整网架结构,避免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提高系统的实用化水平,充分发挥节能降耗技术的作用,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

3.2满足多元化负荷和分布式能源的接入需求

在城市配电网规划阶段,应考虑不同种类能源的特征和实际运行时不同需求场景条件协调规划建设各自的能源网络,以满足分布式能源及多元化负荷的“宽限接入”和大量接入,优化布置电网与各能源系统的转化接口。同时应加强配电网规划设计、负荷预测水平,避免由于各类负荷和电源的大量接入,使得配电网规划人员难以准确地进行负荷预测,进而影响配电网规划的合理性。

3.3采用统一、标准化的产品

智能电网要求用户端采用统一、标准化的产品,使目前各种自动化系统、监控系统、管理系统和在线监测装置中的测量、保护、控制等功能能在新的、统一的、标准的技术支持系统中逐步集成、整合,并最终实现各种技术的高度融合,从而为提高智能电网系统可靠性、缩短安装和维护时间等带来利益。

结语:

在建设城市配电网的过程中,必须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探索、规划和建设我国的配电网,并结合创新技术,在成熟的、先进的技术基础上,构建未来的智能电网,不仅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也使配电资产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升,顺应未来电力的发展趋势,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白峪豪.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3):79-83.

[2] 赵柏涛.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4):53-54.

[3] 林习艺.城市配电网规划两大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4.

论文作者:徐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浅谈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在城市配电网规划的应用论文_徐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