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1]2003年在《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调研大量的国内外有关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资料,同时结合国内现状,对国内油气藏改建成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库工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 1、通过对国内外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的调研分析,确定了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库址选择原则,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地下储气库库址进行优选,建立起库址优选科学依据。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江汉油田的候选地下储气库库址进行了优选,得出了王场油田潜叁段北断块油区改建成地下储气库要优于其它叁个候选库址的结论。 2、基于枯竭油气藏改建成地下储气库的前提,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油气藏工程研究,确定出在改建成地下储气库之前应该进行的技术准备,列出改建成储气库所需要的各项工程技术数据,以及应该注意的技术要求。利用王场油田潜叁段北断块油区的各项数据对改建成储气库的油气藏工程研究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库容量、注采井数、注采气并无阻流量等等工程技术数据。 3、在地下储气库数值模拟资料调研基础上,建立了储气库注采井动态注采模型。采用现场数据,对王场油田潜叁段北断块油区进行了单井动态数值模拟,绘制了压力与注采气量等重要的关系曲线,并进行了石油工程分析。 4、在确定储气库建库方案原则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地下储气库建库方案进行了优选,并以实例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综合评判方法优选储气库建库方案的可行性。 5、对储气库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合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特殊性,评价了地下储气库的经济效益。认识到在建设天然气长输管道时,应将天然气地下储气库考虑在内,同时应该采用数学方法优化长输管道的建设方案。 本论文的创新性在于: 分析并确定了储气库库址的选择原则,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了储气库库址的优选;确定出油气藏改建为储气库的工程参数;提出储气库建库原则,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储气库建库方案进行优选;结合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特点,评价了储气库的经济性。
魏欢, 田静, 李建中, 王影[2]2015年在《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储气库在调峰和保障供气安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处于发展初期,形成的调峰能力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调峰需求。通过分析天然气消费市场与天然气资源分离、能源结构优化目标、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进口天然气四大战略通道初步形成等诸多因素,提出如何在资源与市场分离的情况下合理布局地下储气库,实现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占年消费量的10%,达到基本供需平衡,保障天然气产业高速可持续发展。
宋德琦[3]2001年在《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气作为一种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天然气的供应和消费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平衡。建造地下储气库是解决其不均衡问题的主要方法。 针对世界上的天然气储存,简单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储气方式和地下储气库的作用和功能。论述了建造地下储气库的地质构造、影响因素及选址原则。根据运动方程、连续性方程,给出了地下储气库中实际气体在多孔介质中不稳定流动的数学模型和解析解。依据经济性原则讨论了如何确定和筛选地下储气库的储层和储气库中气井井数和参数以及地下储气库建造技术及其装备工艺。根据地下储气库的特点,叙述了储气库的设计、规划和操作。最后以加拿大的尤宁公司的实例研究说明了地下储气库不仅能满足安全供气而且还具有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地下储气库建设,给出了几点建议,对我国的地下储气库建设具有一定的价值。
张刚雄, 李彬, 郑得文, 丁国生, 魏欢[4]2017年在《中国地下储气库业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在地下储气库、气田、小型LNG等众多调峰方式中,前者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天然气储存方式和调峰手段。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天然气季节性调峰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实现地下储气库业务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天然气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调研了国外地下储气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了我国地下储气库发展所面临的挑战:①建设明显滞后,调峰能力不足;②优质库源缺乏,建库地质条件复杂,建库成本高;③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安全、科学运行管理经验不足;④建设、管理、使用主体相对分离,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⑤未实行单独的核算,难以体现储气库的经济效益。进而借鉴国外地下储气库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地下储气库业务发展的建议:①强化战略布局,继续加大库址筛选力度,稳步推进地下储气库建设;②建立地下储气库专业技术和管理团队,加大地下储气库技术科研攻关力度;③逐步形成配套的储气库建设经营管理模式。
王震, 任晓航, 杨耀辉, 张雨蒙[5]2017年在《考虑价格随机波动和季节效应的地下储气库价值模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夏季低谷消费量和冬季高峰消费量之间相差数倍的现象更加明显,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地下储气库在天然气供应链中调峰作用的要求愈加迫切,对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后的地下储气库进行价值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综合考虑我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现状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了考虑均值回复和季节效应的天然气价格模型,使得价格模型的季节波动趋势与中国现状相符;然后基于传统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价值模型,结合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补贴等影响因素,并将投资成本和补贴均衡化到运营阶段,以便得到更精确的运营决策;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国家天然气产业政策对地下储气库投资积极性的影响,以及地下储气库投资运营成本对企业地下储气库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影响。进而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推动我国地下储气库发展的建议:①推动地下储气库与管输分离并实现独立运营;②鼓励储气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③进一步实现地下储气库的商业和金融功能,推动地下储气库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地下储气库的套期保值等金融功能。
涂洋[6]2005年在《天然气地下盐穴储气库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天然气地下盐穴储气库库址选择的调研分析,确定了天然气地下盐穴储气库的库址选择原则。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按照库址选择的原则对盐穴储气库的库址优选建立了一套综合的评价体系。并采取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权重进行修正,权重确定后,应用广义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对各方案的模糊语言评估信息进行集结,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语言评估和广义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对盐穴储气库多属性决策选址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运用该法针对算例进行了库址优选。 在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盐穴储气库调峰采气中盐腔气体的温度和压力求解模型,该模型利用传热系数对理想情况的盐腔温度进行修正得到与工程实际经验接近的计算结果;为了求解更多参数弥补盐穴储气库调峰采气中盐腔气体的温度和压力求解模型的不足建立了注采气循环中盐腔的简化动态模型;建立了盐腔内实际存储气体量的计算模型以对盐穴储气库采气后进行实际气体量的盘存和盘存误差分析。然后本文利用相关文献中的数据和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 在确定了盐穴储气库建库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盐穴地下储气库设计方案进行了优选,并选用国内金坛盐穴储气库某单腔的设计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模糊语言评估和广义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的模糊综合评判法优选储气库建库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本文在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盐穴储气库库址和建库设计方案优选、对盐穴储气库采气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求解以及盐穴储气库采气后的盘存方面都有创新。
方亮[7]2003年在《地下储气库储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地下储气库实施天然气存储是一项涉及气藏地质、气藏工程、采气工程和地面集输工程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本文对喇嘛甸油田地下储气库的储采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同时吸收和借鉴了国外地下储气库有关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地下储气库方案设计、主要指标测算方法、运行方式、动态监测和注采效果分析评价等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地下储气库储采技术。 研究建立了地下储气库地质模型,包括气藏构造形态及储层性质研究、天然气储量测算及储气能力研究等,并对喇嘛甸油田地下储气库的地质特征、储层物性下限及总库容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运用节点分析、数值模拟等技术研制出储气库配产配注及主要指标测算方法;研制了储气库动态监测及注采效果分析方法,包括气藏动态监测,方案调整优化,油气界面控制,及动态分析预测等研究工作。该成果已用于喇嘛甸油田地下储气库各类方案编制及注采效果评价中,还可指导我国今后地下储气库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和分析评价等工作。
陶军阳[8]2017年在《板876储气库生产动态分析及调整方案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对于天然气的供需平衡以及调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板876储气库在经过多周期的运行之后,整体上仍然没有达到设计指标,储气库采气量低于设计的工作气量。达容速度慢、水体与气体互侵等现象影响着储气库的高效运行。基于储气库能够尽快达到设计指标以及高效运行的目的,本论文首先分析储气库地质概况。通过对地质特征、储层连通性的描述以及封闭性评价,对储气库所在区块具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区块具备良好的盖层,断层重新开启的可能性不大,储层渗透性较好。其次,采用物质平衡法、容积法以及数值模拟法对储气库库容量复核,分析库容量变化规律,确认储气库库容量已经接近设计库容量,基本停止扩容;运用实际生产资料对储气库的5口注采井进行注气动态分析,7口采气井进行采气动态分析,以及整体工作气量分析、储气库出水分析以及和运行动态分析,指出目前储气库工作气量低主要有叁个原因:井网完善程度低、水侵、储气库内流体关系复杂。根据剩余未控制储量来看,还能布置注采井4-6口。最后,依据储气库动态分析的结果进行储气库达容调整方案研究,最终采用调整井网以及部署新注采井的方案。论证了4口新注采井的井位,对采气量以及新增工作气量进行了预测。
苏欣, 张琳, 李岳[9]2007年在《国内外地下储气库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地下储气库不仅可以起到调峰作用,而且可以兼备作为应急气源,提高供气可靠性。对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家以及我国现有的和拟建(在建)的地下储气库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的现状,指出了地下储气库发展的趋势,对我国未来地下储气库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出我国应加快地下储气库建设速度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范张川[10]2017年在《文96地下储气库风险评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天然气的快速发展,作为天然气储存与调峰的工具,地下储气库在天然气的生产运输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世界范围内的地下储气库中,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占有极大的比重。目前,我国所有的25座地下储气库中,绝大多数都属于枯竭气藏性地下储气库。在储气库运行的过程中,交变载荷、地质、工程等因素增大了地下储气库的失效概率。由于运行压力极高,一旦地下储气库失效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文96地下储气库作为中石化的第一座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无论是其文化地理位置,还是在天然气运送过程中的战略作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鉴于国内外对于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风险评价技术的研究还相对滞后,针对文96地下储气库进行的风险评价技术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文96地下储气库运行现状的研究,完成了对文96地下储气库风险的辨识;建立失效概率模型、失效后果模型分别对文96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和地下工程设施以及系统的失效概率、失效后果进行分析;建立了储气库失效概率的分级标准、失效后果分级标准和风险分级标准,完成了对文96地下储气库风险评价,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论文运用API 581中同类失效概率模型,通过对文96地面工程设备从设备修正系数和管理修正系数两方面进行评估,完成了对地面工程设备失效概率的研究;通过建立系统失效概率模型完成了对文96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各子系统失效概率的研究。在文96地下工程设施的研究中,通过考虑基本事件间的传递相关性和最小割集间的共因相关性,建立了基于哈马丘尔算子的故障树失效概率模型;采用经典专家判断的基本事件模糊概率模型,通过打分法对专家的能力值划分权重,通过模糊聚合的方法得到基本事件的叁角模糊数,结合模糊转换得到基本事件失效概率,进而求出文96地下储气库地下工程设施及系统的失效概率。论文选用API 581中失效后果评估方法,通过对定义的失效情景下的四种泄漏孔尺寸下泄漏速率的计算,结合失效后果模型,完成了对文96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设备失效后果的分析;运用TNT当量模型完成了对文96地下工程注采井、地质结构失效后果的分析;通过建立系统失效后果模型完成了对文96地下储气库各子系统的失效后果分析。论文通过建立失效概率分级标准、失效后果分级标准、风险等级分级标准,完成了对文96地下储气库的风险评价,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确定了文96失效后果热辐射、超压、毒性的伤害准则,结合PHAST软件对文96设备喷射火后果模型、火球后果模型、爆炸后果模型、毒性后果模型进行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库研究[D]. 杨毅. 西南石油学院. 2003
[2]. 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现状及发展趋势[J]. 魏欢, 田静, 李建中, 王影. 国际石油经济. 2015
[3].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技术研究[D]. 宋德琦. 西南石油学院. 2001
[4]. 中国地下储气库业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J]. 张刚雄, 李彬, 郑得文, 丁国生, 魏欢. 天然气工业. 2017
[5]. 考虑价格随机波动和季节效应的地下储气库价值模型[J]. 王震, 任晓航, 杨耀辉, 张雨蒙. 天然气工业. 2017
[6]. 天然气地下盐穴储气库技术研究[D]. 涂洋. 西南石油学院. 2005
[7]. 地下储气库储采技术研究[D]. 方亮. 大庆石油学院. 2003
[8]. 板876储气库生产动态分析及调整方案研究[D]. 陶军阳. 西安石油大学. 2017
[9]. 国内外地下储气库现状及发展趋势[J]. 苏欣, 张琳, 李岳. 天然气与石油. 2007
[10]. 文96地下储气库风险评价技术研究[D]. 范张川. 西南石油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