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效果论文_刘辉

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三科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住院部(2017年01月15日至2017年05月20日)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和循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还能提高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而临床上一般采用介入治疗,但是容易在术后出现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为此在术后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十分重要【1】;我院为了探讨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将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见正文描述: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住院部(2017年01月15日至2017年05月20日)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即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年龄平均值(65.21±5.25)岁,年龄范围上限值85岁,下限值41岁;男女性各占比例为50、50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值(65.25±5.30)岁,年龄范围上限值86岁,下限值42岁;男女性各占比例为51、49例。

对比2组数据差异比较小,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手术结束后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并指导其食用清淡,富含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1.2.2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①建立循证小组:在科室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其成员由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可对其进行培训工作,待培训考核合格后应用于临床;小组对患者术后的重点护理问题进行确定,并根据不确定因素获得检索信息,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根据护理人员以往的经验,并结合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查阅资料,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并给予护理措施。

②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明确包扎时间与注意相关事项,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以免出现渗血现象;同时严密监测心电图表现,并将抢救物品备好,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等;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并对其不良心理进行正确疏导,同时对患者的主诉耐心倾听,并支持、鼓励患者战胜疾病。

③预防静脉栓塞:可根据手术部位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护理措施,若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可指导其在床上进行锻炼,锻炼完毕后告知家属为患者进行按摩,从而使其全身放松;伤口包扎可应用弹力绷带,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更换体位。

④尿潴留护理:术前在床上对患者进行排尿训练,并促使其明白预防尿潴留的重要性,术后可结合腹部热敷、穴位按摩等方式刺激患者排尿;同时在迷走神经护理中,帮助患者及时排尿,可利用分段减压方式将动脉鞘管拨出,同时对其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以免发生意外现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对舒适度进行评估。

舒适度采用Koicaba简化舒适状态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舒适度越好。

1.4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采用SPSS21.00进行处理和分析,利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如并发症发生率;利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如舒适度;当P大于0.05时,则说明对比的数据无差异;当P<0.05时,则说明对比的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

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小于0.05,统计学具有意义。

3讨论

冠心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为介入治疗,此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仅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并且还能降低死亡率,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从而对手术效果造成一定影响,为此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十分重要【2】。循证护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从循证医学中演变而来,在实施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应将科学依据和患者需求相结合,从而为其制定更加合理、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3】;此护理模式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并且还能减少资源浪费,达到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的目的;可从术后预防并发症展开研究,如①对桡动脉搏动情况密切观察,并对包扎松紧度适当调整,以免发生局部浮肿等现象;若是出现渗血现象,应对伤口重新加压包扎;②预防血栓形成,可指导患者采用温水泡脚,并早期下床活动,同时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其做好血管迷走神经反射预防措施,如拨管前扩容、注射利多卡因、备好抢救物品等;③若手部出现肿胀现象,应对患者调节桡动脉压迫器松紧度,同时告知其穿刺后腕关节限制活动【4】。

从表1中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由此说明循证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事件出现,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改善作用;从表2中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由此说明循证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还能提高舒适度;此次研究结果与黄松霞【5】等学者基本一致。

总而言之,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还能提高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袁丹.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2):117-118.

[2]金秀,李屏. 循证护理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s2):199-200.

[3]李宇,崔莹.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7):19-21.

[4]崔静. 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4):228-229.

[5]黄松霞,郭婉茹.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06):143-146.

论文作者:刘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效果论文_刘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