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论文_张擎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论文_张擎

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1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儿科护理细节中,尚存的一些问题,以及引起临床护理纠纷的深层次更远,并提出了防范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部的患儿206例,主要应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进行研究,寻找出现纠纷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案例研究后发现,在我院所选择的病例中,导致护理纠纷的原因首要原因为护士繁忙(38.35%),其次为护士态度差(19.42%)、护患沟通不良(13.11%),其他依次为法律意识薄弱(7.77%)、病房环境差(6.31%)、护士专业素质低(5.34%)、护理管理不善(4.85%)、家属无理取闹(3.40%)等。患儿家属在护理中的关注重点主要为治疗及时性(91.26%),其次为患儿不适(85.44%)以及治疗安全性(81.07%),其他依次为治疗环境问题(77.18%)、护士服务态度(73.30%)、护士操作水平(58.25%)、给药准确性(51.46%)以及医院管理水平(46.12%)。结论:因此,在今后的儿科护理过程中,必须要应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并从纠纷的原因出发,采取更加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而提升医院护理的质量,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关键词】儿科护理,细节,护理纠纷,原因,防范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医护工作质量及服务态度的要求不断提升,努力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临床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医疗纠纷演变为社会焦点。更有“一脚在医院,一脚在法院”之说,医护人员虽担心新条例实施后会使其行医环境更加严峻,但更多的是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形成的共识:转变观念、理性面对、加强自律、积极应对。儿科患者由于年龄小、无法正确认知自身疾病、难以准确表述自身感受、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导致护理难度大幅度提升,患儿家长对于护理质量多存在异议。细节护理对于改善护士的职业素养、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住院部进行临床诊治且发生护理纠纷的206例患儿。患儿年龄8个月~13岁,平均(4.5±0.6)岁;女100例,男106例;住院时间7d~6个月,平均(1.3±0.4)个月。

1.2方法

对206例患儿的家属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自制问卷对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随访统计和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问卷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护患双方发生纠纷的原因,如护士服务态度、护士工作繁忙程度、对法律认知意识、同护士之间的沟通情况、护士的专业素质水平、病房环境情况、护理管理水平等;第二部分为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关注点,如患儿在治疗期间是否出现不适、临床治疗的及时性、护士给药的准确性、临床治疗的安全、护士的操作水平、护士的服务态度、治疗环境的舒适度以及医院管理水平等。

2、结果

2.1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

统计学对比显示,206例患儿护理纠纷的原因中,主要是护士繁忙(79例,38.35%),其次是护士态度差(40例,19.42%)以及护患沟通不良(27例,13.11%),其他依次为法律意识薄弱(16例,7.77%)、病房环境差(13例,6.31%)、护士专业素质低(11例,5.34%)、护理管理不善(10例,4.85%)、家属无理取闹(7例,3.40%)以及其他原因(3例,1.46%)。

2.2患儿家属的护理关注重点分析

经过随访统计,206例患儿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工作的关注问题主要是治疗的及时性(188例,91.26%),其次为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情况(176例,85.44%)以及临床治疗的安全性(167例,81.07%),其他的还包括有治疗环境的舒适度(159例,77.18%)、护士的服务态度(151例,73.30%)、护士治疗护理的操作水平(120例,58.25%)、给药的准确性(106例,51.46%)以及医院的管理水平(95例,46.12%)。

3、讨论

本次临床研究显示,在随机择取的发生护理纠纷的儿科患儿中,其诱发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护士繁忙(38.35%)、护士态度差(19.42%)和护患沟通不良(13.11%),其他依次为法律意识薄弱(7.77%)、病房环境差(6.31%)、护士专业素质低(5.34%)、护理管理不善(4.85%)、家属无理取闹(3.40%)等。而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关注重点则主要为治疗及时性(91.26%)、患儿不适(85.44%)以及治疗安全(81.07%),其他依次为治疗环境问题(77.18%)、护士服务态度(73.30%)、护士操作水平(58.25%)、给药准确性(51.46%)以及医院管理水平(46.12%)。这就说明,在儿科护理细节中引发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1)客观原因,包括患儿自身的主诉能力不高,对自身病情表达描述不准确导致漏诊、误诊等问题,进而为临床治疗的用药准确性以及安全性埋下了隐患。同时,由于儿科患儿数量以及陪床家属人数较多,人员流动较大,再加上患儿哭闹等情况,均给医院护理管理造成较大的难度,也加大了儿科护士的工作量,给护士的工作思维、心理以及操作流程等造成较大的干扰,容易使护士出现疲劳、烦躁、态度不佳等情况,造成护理延迟、患儿不适等问题,继而导致护患之间出现纠纷问题;设备配置不足,致使护士长时间负荷工作,无法细节性工作;或进入医院后未及时治疗,液体输注过程中出现拔针不及时、漏针等现象,导致患儿家属出现焦虑,引起争执,诱发纠纷;临床工作中,新护士工作经验不足,易出现反复性穿刺现象,增加患儿疼痛度,为医疗纠纷的发生埋下隐患;护士未掌握护患沟通技巧,一旦遇到突发性事件后,无法及时、有效的和患儿家属沟通,导致不满,诱发纠纷。(2)主观原因,包括家属过度关注患儿,且对儿科护理以及法律认知不足,对护士及护理工作存在苛求、吹毛求疵的态度,再加上院内嘈杂环境的影响,就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当护士出现治疗不及时、操作不顺利等问题时,就容易产生过激行为,进而引发护理纠纷。此外,患儿家属不满意医院卫生环境、床铺、病房布置等细节性设置,向护士反映后未及时处理,也是诱发护理纠纷的原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人员要加强对护理细节工作的重视,并加强医院整体护理管理质量和水平,从而有效降低儿科护理纠纷问题的发生,更好的提高儿科护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君丽,韦琴,唐利华,黄惠桥,李艳青.PBL结合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02:223-226.

[2]张丽伟,关红,潘亚丽,张来军,韩婷婷,王丽娜,王秋节.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在儿科护理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6,06:440-444.

论文作者:张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论文_张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