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刘思雨

武汉市第一医院 湖北武汉 430034

摘要:目的:分析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当中采用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将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该阶段来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其做分组处理,其中36例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气道护理管理,另外36例实验组患者施以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对不同护理管理方案下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1.1%要显著比参照组的38.9%低,且无论是切开置管时间还是住院时间都要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当中应用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的效果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气管切开术;术后康复

对呼吸道梗阻与呼吸困难的患者,临床常采用气管切开术的抢救手段,但患者呼吸道却会因此遭受创伤,影响到其正常的过滤、湿化等功能,并且由于受到咳嗽功能减退的影响,患者不具备较强的防御能力,在术后置管、鼻饲时会加大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直接阻碍到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1]。所以,对该类患者做有效的气道护理管理非常重要。我院将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应用到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当中去,现对其术后康复的影响进行以下报道。

1观察对象和方法

1.1观察对象

将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该阶段来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其做分组处理,36例参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阶段在45岁到69岁,平均年龄67.8±5.6岁;36例实验组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阶段在46岁到70岁,平均年龄68.7±5.7岁。以上两组观察对象的资料差异比较不具统计价值(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的气道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施以综合气道护理管理:

1.2.1气道护理管理小组的创建

组建一支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小组,设立护士长——专科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人员,并贯彻分组责任制护理,对于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由护士长进行监督操作,同时培训小组成员的操作技能,予以严格的考核。

1.2.2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的制定

结合护理质量管理要求与患者的临床实际,定制出合理的护理管理方案,具体实施内容为:

1.2.2.1吸痰与拍背

综合患者的疾病情况与痰液的量、性质情况,定制具有针对性的吸痰时间表,在吸痰之前,要先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拍背时用力且均匀的拍打,从上到下、从外到内,起到震动气管内壁上附着痰液的作用,促进痰液排出。吸痰时先将口鼻腔分泌物吸除干净,更换吸痰管再吸除掉气管中的分泌物,将吸痰时间控制在15秒以内,且操作要到位、动作要轻柔,保证患者的舒适感。

1.2.3雾化治疗

采用氨溴索作为湿化液,经蒸馏水做充分的稀释之后予以雾化治疗,结合患者实际痰液的黏稠程度来确定雾化次数,每天3~6次。

1.2.4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掌握一呼、一吸的有效咳嗽训练,并规范其正确的咳嗽方法:患者用力呼气,呼气末做有效的咳嗽,之后深吸一口气,间隔些许时间再重复以上动作,吸气的同时呈站立姿势,脚尖尽力向上提。

1.2.5饮食方面

结合患者个人饮食习惯,并从中选择适宜的鼻饲食物。鼻饲的同时要对患者胃肠恢复情况做密切的观察,并将饮食的温度把控在最佳的35~37℃。

1.2.6心理方面

从整体上引导患者来了解自己的手术、疾病进展情况,并详细告知预后康复的过程,达到能让患者对自己情况有大体把握的程度,消除其胡思乱想的各种负面心理,尽量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接受治疗、护理。

1.2.7气道切口护理

按时(每天3~5次)对切口进行换药,换药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同时一边询问患者的感受,或者是以安慰性、激励性的语言来吸引患者的注意力,提高其护理舒适感。

1.3指标监测

比较两组间切开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和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的差异。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做数据的统计处理,用率(%)代表并发症数据资料,±s来代表切开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数据资料,相应的做χ2和t检验,P<0.05表示所得结果存在讨论价值。

2结果

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1.1%(4/36)要显著比参照组的38.9%(14/36)低,差异值有讨论价值(X2=7.4074,P=0.0065),另外实验组无论是切开置管时间还是住院时间都要短于参照组,见下表1,各项统计比值皆存在讨论价值(P<0.05)。

表1两组在切开置管、住院时间上的差异比()

3讨论

气管切开术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抢救手段,当患者处于康复期时需予以有效的护理配合才能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2]。因此本次研究当中我们就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经本次实验研究可见,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是可行的,其中包括的雾化湿化气道、帮助患者排痰、控制肺部感染等有效护理手段都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经所得数据验证如是: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1.1%要显著比参照组的38.9%低,且无论是切开置管时间还是住院时间都要短于参照组(P<0.05)。这一结果与曾丽娟,徐常娥以及温春娣,刘向力,温馨等研究结果相符,更进一步证实了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的临床可行性[3、4]。

综上,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当中应用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的效果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王琴,周娟,芮霞洁等.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5,33(19):3014-3016.

[2]吴巍巍,蔡夺,迟骋等.集束化气道管理在重度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4):4314-4318.

[3]曾丽娟,徐常娥.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53-55.

[4]温春娣,刘向力,温馨等.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1(6):8-10.

论文作者:刘思雨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  ;  ;  ;  ;  ;  ;  ;  

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刘思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