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两侧拼宽改扩建施工实施的交通导改,结合连霍高速(G30)新疆省内乌鲁木齐至奎屯段改扩建项目第六合同段实施的交通导改为依托,就交通导改方案思路、导改的具体实施等做详细的分析及探讨,为今后高速公路两侧拼宽改扩建项目交通导改提供类似的经验。
关键词:改扩建 交通导改 降速
1.工程概况
连霍高速公路(G30)新疆境内乌鲁木齐至奎屯改扩建工程第六合同段路线总体走向由东向西,起点桩号K3756+150.000至K3786+004.058终止,路线全长29.854km。改扩建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拼宽工程、路面拼宽工程、桥梁拼宽、桥梁新建、通道接长等。
2.阶段交通导改介绍
2.1老路四车道正常行驶
路基及桥涵拼宽阶段
2.2北侧老路两车道行驶,但无应急车道;南侧正常行驶。
新建路面施工阶段
2.3北侧老路行驶车辆导改至北侧新建路面行驶,北侧无应急车道;南侧正常行驶。
老路病害处、老路路面施工阶段(单侧导改至单侧)
2.4整幅导改阶段,应急车道在双向行驶车辆中间。
路病害处、老桥换板、老路路面施工阶段(整幅导改)
3.交通导改安全隐患
3.1安全隐患点
路基及桥涵拼宽阶段:此阶段分为新建部分路基与桥涵阶段、涉及老路面施工阶段;涉及老路面施工阶段为拆除波形梁护栏、洗刨硬路肩、挖除硬路肩位置的沥青水稳及60公分厚路基。洗刨挖除硬路肩后,保留行车道及超车道,无应急车道,施工区域与车辆行驶的分隔无护栏。
路面拼接方案
新建路面阶段:此阶段新建路面施工至下面层,新老路面存在8公分的下面层高差,应急车道尚未恢复,保留行车道及超车道,无应急车道,施工区域与车辆行驶的分隔无护栏。
老路病害处、老路路面施工阶段:此阶段新建路面施工临时标线,保障两车道通行,因水马底宽50公分及施工机械施工边缘占用75公分,故不设应急车道,施工区域与车辆行驶的分隔无护栏。
整幅导改阶段:此阶段应急车道设在双向行驶中间位置,因中间位置摆放水马,故应急车道变窄,双向行驶车道的分隔无护栏。
3.2安全风险
施工区域与行驶车辆之间无护栏阻隔,极有可能高速公路行驶车辆冲入施工区域,影响施工区域人员机械安全和施工车辆二次伤害风险。
双向行驶车辆间无护栏阻隔,极有可能高速行驶车辆冲入对向车道,造成对向车辆相撞。
无应急车道或应急车道变窄,高速公路行驶车辆发生故障,占用行车道,造成车辆拥堵。
3.3处理思路
针对安全风险我们分析认为:
在无护栏阻隔的情况下,降低交通导改安全风险主要是让高速公路行驶车辆降速,降低车辆冲击力,避免大的人员伤害;警示、警告标志设置,防护设施的摆放,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及时减速。
在无应急车道情况下,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降低安全风险主要是及时将事故车辆拖离事故现场,恢复交通。
在应急车道变窄情况下,车辆发生故障停留在应急车道,因应急车道设置在中间位置,需及时将故障车辆拖离中间位置,避免其他车辆冲入中间应急车道,造成二次伤害。
所以我们认为不管是因无护栏还是应急车道的问题,保障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就是车辆降速,降速减少车辆冲击力才能降低交通伤害。
3.4存在的问题
设计文件中要求车辆降到60公里/小时,没有法律依据,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不同意降速;行车人员的驾驶习惯为:见到前面有具体阻碍物时,普遍不会主动降速,驾驶过程中,普遍不关注警示、警告标志,或者关注了但不重视,行驶速度未降到设计文件中的60公里/小时。
因此,我们认为在客观因素上无法降速,采用被动的方式逼迫驾驶人员主动降速为解决问题的方案。
4.交通导改实施
4.1前期准备工作
编制专项交通导改方案,并经交通管理部门审批,具备合法合规的施工条件。
配备专门的保通人员,由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配备交通协管人员专用装备,具备高速公路上保通的资格。
编制保通应急演练方案,并组织应急演练,让管理、保通、施工人员具备应急救援知识。
保通人员培训 应急救援演练
4.2车辆降速的具体措施
4.2.1提醒、警示达到降速
交通导改段落前面2公里开始安设警示的标志、标牌,例如前方施工2公里、限速80公里、前方施工1公里、限速60公里、车辆慢行、左道封闭、前方施工300米、前方施工200米、前方施工100米、限速40公里、道路封闭、诱导标志等。
摆放水马、硬防护、防撞桶、塑料警察模型、塑料警车模型、100米一个黄闪灯、100米一个爆闪灯,设置高音喇叭播报导改信息。
印制导改信息图册在前方收费站发给驾驶人员,同时在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电视、报纸上发布交通导改信息。
4.2.2被动迫使驾驶人员降速
在施工作业区域压缩一个车道,行驶车道边缘摆放锥桶,达到迫使驾驶人员降速的目的;同时安排保通人员在施工作业区域前方500米摇旗吸引驾驶人员视线,施工作业区前方50米安排保通人员指挥交通。
压缩车道施工 施工段落保通人员警示行车
4.3车辆交通事故救援
积极与交通管理部门保持沟通联系,建立保通联动机制,保通人员与交通管理部门配备保通专用对讲机,发生交通事故及时沟通、联动。
在无应急车道后车道变窄的情况下,配备清障车在施工现场随时待命,每2公里设置一个应急出口且与施工便道相通,保障车辆在发生故障后能及时的从应急出口拖出,或高速行驶车辆能从应急出口驶入施工便道,然后从下一个应急出口驶入高速公路。
配备专门的保通巡逻车每天在路上巡查,发生交通事故后我们的保通人员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协助交警开展工作,不造成长时间的、长距离的堵车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保通巡逻车 应急救援车快速反应
5.结论和建议
连霍高速公路(G30)新疆境内乌鲁木齐至奎屯改扩建工程第六合同段在交通中加强安全管控,有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的情况下,项目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在两侧拼宽改扩建工程中具备可复制可推广应用。
通过交通导改的实施,我们认为在这种边施工边通行的两侧拼宽的改扩建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是高速公路行驶车辆降速和交通事故后应急处理,但作为施工方,我们没有上路执法权,只能协助交通管理部门,无法立即就行有效的处理;另外,设计单位出具的交通导改施工组织设计的降速及局部导改方式得不到交通管理部门的认可,无法按照设计图纸实施。
因此,我们建议:以后类似拼宽改扩建项目,将交通管理部门纳入项目管理,即交通导改施工组织设计由交通管理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共同探讨制定,高速公路交通导改方式为施工单位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直接实施。这样可以避免施工中因交通导改施工组织设计与交通管理部门规定冲突后,再次进行沟通协商,才能批复各方认可的交通导改方式,避免耽误施工周期及重复花费人力物力;同样由交通管理部门直接实施,更具备公信力、合法性。
论文作者:宾宏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车道论文; 交通论文; 车辆论文; 阶段论文; 路面论文; 人员论文; 管理部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