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分析了现今国内“海绵城市”的状况,并根据国外“海绵城市”的建设经验归纳出自己的建设措施,使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得到有效的发展,在社会中、经济中以及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建设;应用研究;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城市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不过水资源短缺问题正在不断加剧,目前必须要加强对海绵城市的构建,要对雨水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发挥雨水工程的最大效用。
1 海绵城市理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必须要从全局进行考虑,要对城市河道进行清理,对城市水生态系统结构进行重建,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解决雨水排放问题,比如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都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径流问题,对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实现雨水的再利用。海绵城市的构建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抗洪防涝能力。
2 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城市占地面积正在不断扩大,很多湖泊都被填埋,水资源正在遭受污染,水资源短缺问题不断加剧,城市抗洪能力减弱,水文水力特性改变,每年我国都会有许多城市遭受洪涝灾害,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对雨水综合利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主要是将雨水进行综合管理和利用,实现雨水工程的最大价值,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3、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3.1点型绿地
城市绿地设计中,呈现点状分布公园的主要有市政公园、主题公园以及社区公园等生态绿地,其可以建设大量的湿地、雨水花园等生态雨水设施的区域,被称作是点型绿地。这些生态绿地系统中设置一定体量的湖泊、小溪等水体系统,可以有效的吸纳雨水,存储雨水、过滤雨水、净化雨水。在点型绿地周边的绿地因干旱需要用水时,就可以利用收集到的这些雨水对绿地进行浇灌,让点型绿地所收集的雨水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从点型绿地的范围和规模来看,其对雨水的吸纳和处理能力都是非常有效的,点型绿地中的人工湖、湿地等水体资源,本身就是很好的生态储存设施,因此可以减少大量雨水储存设施建设工程。此外,点型绿地不仅可以解决多种降雨程度中产生的雨水径流,还可以对雨水资源进行储存、吸纳、净化,是雨水汇流的主要区域,是生态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典型绿地,可以实现在降雨来临时,对雨水进行储存、吸纳,减少雨水径流。当雨水径流量超过点型绿地储水要求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雨水排放到城郊以及城市周边的林地、农田中,避免城市内涝的发生,让水在城市中进行自然的迁徙。
3.2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就是指在道路或者广场上,利用透水性能较好的铺装材料进行铺装,在降雨时,雨水可以透过铺装材料入渗地面,或者通过铺装底层的排水管排出雨水,进入城市绿地或者生态基础设施中,有效削减雨水径流,节约水资源。常见的透水铺装主要有:透水性沥青路面,透水性混凝土路面,透水砖铺装草皮砖铺装等。透水铺装的构成主要分为:土基、排水层、垫层、基层、过滤层以及面层。土基是透水铺装的最底层,它受到荷载压力和水的影响较大,所以土基要根据现场的土质和渗透性和施工等多方面进行实施。排水层主要是将过量的雨水排出,输送到绿地或其他雨水设施中。垫层位于基层和土基之间,它的作用是防止雨水对基层的破坏。基层是储存雨水的关键部分,必须拥有较大的空隙,同时基层也会受到车辆的载荷,因此,基层应该注意承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层是直接与雨水,大气等接触的,并且受到道路的载荷,因此面层不仅要有稳定的结构,也要有很好的透水性。
3.3植草沟
植草沟也称为植草浅沟,是将地表沟渠进行植被绿化并具有景观观赏性,植草沟可以有效收集、传输、排放雨水的功能,植草沟是一种雨水径流传输的设施,在输送雨水的过程中将雨水进行收集、净化、储存。
根据植草沟的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干式植草沟和湿式植草沟以及传输型植草沟。传输型植草沟主要是传输雨水的作用,也是形式最简单的一种,它是开敞的、耐冲刷的一种植草沟渠,成本较低,且容易维护的生态设施,常被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周边。湿式植草沟较传输植草沟在结构上增加了堰板,雨水的停留时间加长了,雨水可以长时间的停留在植草沟中,由于长时间的被水淹没,所以湿式植草沟容易滋生蚊虫,因此湿式植草沟不适宜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应该选择城市的郊区或者高速路等区域。
3.4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是指地势较低的生态绿地,在降雨时可以容纳周边的雨水径流,雨水能够在下沉式绿地进行滞留、净化和入渗,这种绿地类型又称凹式绿地,比如生态滞留池、生态雨水湿地以及生物滞留塘等生态基础设施。
下沉绿地可以有效的减少洪涝灾害,在降雨时,下沉绿地可以将雨水进行滞留和储存,减少了雨水径流对市政排水管道的排水压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灾害,而且下沉绿地可以将雨水就地入渗,有效的补给地下水资源,同时也避免了频繁的浇灌绿地,节约城市中的水资源。下沉绿地可以有效削减雨水径流带来的雨水污染问题,绿地中的植物可以对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吸附、净化和分解,同时,下沉绿地本身就是一个原生态的系统,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环境。
4海绵城市建设的价值
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无论对于社会而言还是对于经济已经生态而言均具有重要价值,以下文章主要针对海绵城市在上述三方面的价值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4.1社会方面的价值。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为城市老旧城区"海绵体#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大中型城市中老旧城区占的面积比较大,与新城区相比,老旧城区的洪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匮乏等问题更为严重,且老旧城区改造还面临空间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相比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方案,改造设置一些城市"海绵体"是一个更加可行的思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可通过原有的老旧建筑雨水管断接技术,将雨水管线接入周边公园、水体、集中绿地等,集中贮存雨水,也可以利用小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等建筑设施空间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城市道路可结合道路绿化带、树池等绿化空间。
4.2经济方面的价值。海绵城市的建设,对于城市中的水系重点保护,因此,在城市排水管道建设中,很少使用混凝土,并且开展与城市相适应的水利工程建设,而且水利工程的建设要与城市中的园林结合,从而保护水资源,使城市中的水涝现象减少,节省了治理水污染的费用。
4.3生态方面的价值。海绵城市的建设调整了城市中生态系统,提高环境质量,海绵城市建设中,种植的树木增多,硬化的路面减少,合理的处理雨水,甚至将雨水用与工业的生产,不但带来增加经济利润,还改善了环境。
5 结束语
在城市发展的现今阶段,海绵城市的发展逐渐得到人们的肯定,慢慢的加大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使海绵城市更好的解决城市洪涝灾害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让中国的城市发展的越来越科学规范。
参考文献:
[1]徐振强.中国特色海绵城市试点示范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兼论我国海绵城市创新体系平台的建设[J].中国名城,2015,(5):16.
[2]车生泉,谢长坤,陈丹,于冰沁.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6):11.
[3]王谦,苏立超.全透水路面在建设“海绵城市”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5,(2):284.
[4]李运杰,张弛,冷祥阳,刘海星.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探讨与展望[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1):161.
论文作者:李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雨水论文; 城市论文; 绿地论文; 海绵论文; 径流论文; 水资源论文; 透水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