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屋面防水技术在传统的传统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影响建筑工程整体性能的重要要素,也是关乎住户对建筑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工艺,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工艺
一、常见的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1氨酯屋面防水
氨酯屋面防水主要运用聚氨酯防水材料来进行防水,施工人员将聚氨酯硬泡体铺设在建筑屋面层上,通过物料自身的重力反作用,促使聚氨酯在屋面建筑层上发泡成型。经过重力反作用的聚氨酯防水材料的透气性和流动性比较好,可直接渗透到建筑结构的缝隙当中进行填充,避免建构缝隙发生渗漏。还可以与屋面的基层结构实现紧密的粘合,其建筑强度会超过聚氨酯本身的强度指数,与屋面结构混合成一体,促使屋面结构的稳固性更强,防渗漏能力也大幅增加。
1.2叠合防水技术
我国建筑防水施工中所说的叠合防水技术,主要指的是讲刚性防水施工作为屋面防水施工的上层,下层运用毡一油柔性防水技术进行辅助防水。通过在刚防水层可以排走大量的雨水,并保证人们能够在屋面自由的行走。同时,刚性防水层还能保住下层的毡一油柔性防水层不受到外界自然因素的侵蚀。有建筑公司实验,在毡一油柔性防水层上叠加刚性防水层,可以保证毡一油柔性防水层两年后依旧柔软如新。而毡一油柔性防水层作为建筑屋面防水的第二层保障,其不仅是刚性防水层与其他平层之间的滑动层、隔离层,其可以有效保证屋面的结构不会遭受破坏,进而避免屋面出现渗水现象。
二、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工艺
2.1 分格缝的施工
在屋面板中非常关键的一个设计是分隔缝,其通常都是在屋面板支撑面上进行设置,从而能够更好的确保防水层发挥其作用,有效的控制裂缝的发生。屋面防水裂缝会直接影响防水质量,因此为了确保达到质量要求,就必须要重点加强分隔缝的设计。分隔缝通常在设置的时候没有很大的距离,需要设置相应的排气孔。在进行防水层材料选择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使用油毡或者石油沥青等,同时也可以选择添加一些油毡,并且在一面粘贴沥青胶,并添加油膏到分隔缝中,从而也就完成了该部分的施工。
2.2 隔离层的施工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进行屋面防水层隔离层设置的时候主要是在防水层与上面的刚性保护层中间,其操作方法是:①首先需要涂抹一层10mm 左右的石灰砂浆在屋面的基层上,等到硬化后在涂抹一层 3mm 的纸筋灰,但是对于这种方法也有不足,主要是很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因此在阴冷潮湿的情况下不会使用。②在进行防水操作的时候需要在屋面铺设聚乙烯薄膜,在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选择薄膜,一般将范围控制在长宽为 2m,厚度为 0.2mm 左右。③铺设防水卷材。如今在进行屋面防水施工的时候主要使用的防水卷材是 SBS 沥青防水卷材,在铺设防水卷材的时候目前主要有 2种方法,即:柔性防水层,对于这种铺设主要是直接在找平层上面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设。而对于刚性防水层,在进行防水卷材铺设之前需要首先在找平层上面涂抹一层粘合剂,然后在涂抹粘合剂,完成后还需要在洒上一层细沙,从而也就完成这项工作。
2.3 对找平层的施工
在进行屋面找平层施工的时候需要根据卫生间和厨房的找平方法来进行的开展,一般情况下,找平成的坡度需要控制为 3%,坡度控制过后还需要使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目前是使用 25mm 的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必须要确保坡度以及厚度,同时还需要重点进行控制,从而有效地防止裂缝情况,更好的确保工程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对特殊部位的处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房屋漏水很多时候主要是因为特殊结构没有进行有效地处理所造成的、比如可以选择在雨水口使用沥青材料进行控制,从能够更好地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起到阻隔水的作用,进一步控制水的侵透效果。还可以在雨水口中使用很多的卷材,通过定性过后能够有效的控制变形情况。不仅如此,在过程中还需要继续涂抹防水材料,并且对其进行压紧,从而才能够更好的确保材料和基层的连接稳定性。雨雪口可以选择江西设计成侧向的形式,从而能够把雨水进行分流,能够有效地控制的压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控制漏水的情况。雨水防水层构造很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在进行设计时需要使用质量好的防水建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选择喇叭形的卷材,因为能够进一步减小两者之间存在的空隙,并用混凝土压住,从而能够更好的保障整体的性能,有效地确保工程的质量。
三、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质量管理途径
3.1选择性能优良的防水材料
采购人员在进行防水材料的选择时要符合国家质量要求,对比不同商家的材料的性能以及综合功能和价格,还要审核防水材料是否具有材料准用证和出厂合格证,在这之后再进行购买,在使用材料之前的抽检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质检人员通过抽检的质量能够了解整体材料的质量水平,才能摈弃不合格的材料。只有高性能的防水材料才能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提高防水效果。
3.2明确质量检测标准
在对防水施工技术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及管理期间,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应结合的不同环境因素对实施检测标准进行相应调整。针对房屋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的具体要求,实现房屋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动态管理。
3.3完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
健全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是保障防水施工技术能否顺利实施关键所在,因此当前项目管理部门也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与自身人员配置及施工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构建起一套系统施工管理机制,以此提升房屋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稳定性。
3.4灵活使用各种防水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建筑屋面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灵活的使用各项防水技术。比如,充分利用刚性防水施工技术和柔性防水施工技术的施工优势,在进行刚性施工时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予以有效的控制,并严格的控制钢筋的尺寸和科学的设计钢筋绑扎数量。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结构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会促使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天气和不同地区下发生不一致的化学反应。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可结合柔性防水技术的保护局部结构、对屋面坡度予以合理调整和修缮细节的优势,进而提高整个防水层的防水能力。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屋面的防水施工主要运用的是塑料和橡胶这两种。为了保证建筑屋面的防水效果,施工人员可综合的利用防水卷材技术,对卷材的铺设施工过程予以有效的控制,通过弹出垂直线的方法来保证卷材铺设的质量。而在涂抹胶液时,也应该在卷材铺设十五分钟以后进行,以此避免胶液与卷材之间发生粘合问题。并在卷材的拼接缝隙处运用接缝胶进行粘合,从而避免雨水的渗漏。在铺贴卷材时施工人员还可以运用棍棒实施横向滚压,促使贴材与地面之间的气体能够及时排除,避免鼓包现象。
3.5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技能
为进一步提升防水施工技术的实施有效性,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管理部门也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注重在施工人员群体中强调质量安全以及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并定期组织人员间业绩考核等活动,将责任制进行细化与量化,力争在施工过程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与学习氛围,以此构建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从根本上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及效率。
结束语
建筑屋面防水处理时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施工人员应当综合权衡房屋结构、建材以及工艺技术等,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施工作业,并且对各施工段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做好后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免房屋屋面渗漏。
参考文献
[1]郑华祥.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平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体系 [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257.
[2]候海鹏,张峥嵘 .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平屋面防渗漏施工技术体系[J].山西建筑,2010,36(31):127-128.
论文作者:刘海奇,刘少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屋面论文; 防水层论文; 卷材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刚性论文; 柔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