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建“以读为本”的语感培养课堂论文_罗虹

努力创建“以读为本”的语感培养课堂论文_罗虹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 518052

摘 要: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以读为本,培养语感,在阅读不同阶段,指导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读文,默读、轻声读、朗读、诵读、泛读,同时在情境中读,想象中读,比较中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细细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丰富而敏锐的感受能力。

关键词:语感培养 以读为本 感知感悟 积累语言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阅读活动和规范的语言训练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早在30年代,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问题,认为要传染语感于学生。继而,许多语文教育家都对此有阐述,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刘文华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培养语感为最高最终目标。”可见,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在小学教育阶段,对语感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郭沫若先生就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如’……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期的教育很要紧。”

叶老曾说过,国文本是读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是靠多讲解,不是靠多观摩视频,也不是靠多做题,而是靠多读书来完成的。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目标突出了多读,“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汉语言具有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信息冗余性;汉语的音节绝大多数由乐音构成,韵味足,节奏强,具有极大的抒情性。这就启示我们:汉语是最适宜朗读的语言。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不同阶段,教师就应指导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读文,比如默读、轻声读、朗读、诵读、泛读等等,同时可以在情境中读,想象中读,比较中读。总之,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细细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课外增加阅读量,在读中培养丰富而敏锐的感受能力。

一、读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

“整体感知”是指阅读一篇完整的文章,对文章言语的识别和辨认。当我们讨论言语感知时,着重考虑的是语言的物质特征(语言和文字)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依据心理学的感知概念,这个反映当然是字、词、句、段和字、词、句、段所构成的由语法结构按一定的思路、形式所反映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文章,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虽然这个水平的反映,并不能使学生获得对言语的真正理解,达到阅读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即使是学生自觉地通过已有经验在头脑中进行初步的加工改组。但是,这个“整体感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如果没有从感知得到的言语信息和感性材料,就缺乏进一步改组加工的必要前提;同时,由于有了初步的理解,又可以促进感知更加细致和精确。

因此,学习一篇文章,从学生开始接触,就要有意培养他们正确、敏锐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

1.创设情境,激趣诱读

在读书之前,教师要为学生迅速感知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创造条件,做好铺垫。要精心设置一个导入过程,或用简洁生动的导语,或借助图片、实物、音像手段等把学生带入课题情境,或让学生直接接触课题,也读也猜测,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跃跃欲试,情绪高涨,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2.轻声自由通读,感知全文

学生初次接触文章,还很陌生,再加上个体的差异,经验阅历和思维品质的不同,就不可能有相同的阅读速度、阅读感受和阅读认识,所以不宜大声齐读而要轻声自由地通读,并且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伴随初步的理解活动进行通读,读正确、读流畅、读有所思,在感知言语声音的同时初步把握它所表示的意义。一两遍后自由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明白多少说多少,不强求一律(当然不同年段会不同),这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当然学生感知的信息肯定有多有少,有深有浅,并且角度不同,有从字词句理解的角度,有从全文大意把握的角度,有从重点段落认识的角度,这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他们经历了感知过程,在交流中生生、师生互动合作,相互启发。这样长期训练,学生感知文字的正确性、敏锐性必将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

3.默读全文,把握文章的语脉文思

叶圣陶说:“读一篇文章,能迅速地理清脉络,是经常用得着的阅读本领。”在阅读教学中,要借助课文,训练学生理清文脉的本领,从而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文章结构的能力。小学课本中的文章无非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多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地点变换的顺序,事物不同方面来写的。在训练中,教师应常设计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理清文章顺序。经常这样训练,学生便会不用教师帮助自己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表现出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这种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渗透分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能取得纯知识讲解所达不到的效果。

二、读中抓感悟点,训练语感

从本质上来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透彻、真切、丰富的感悟能力,它是透过语言表象寻找内在本质的过程,需要学生思维、情感、想象的共同参与。小学生能否感悟出语言文字的内涵,以致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受到人文教育,关键在于教师从学生认识中捕捉到疑难,从而准确地抓住那些意蕴深刻的关键处,即“感悟点”,进行巧妙的点拨,调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锻炼学生敏感地读出书中义,悟出弦外音,完成从迷茫到开朗再到顿悟的学习过程。

1.读中唤起生活经验,形成具体清晰的表象

没有生活经验,文字只能是枯燥的概念。作家是用语言文字创造形象、反映生活的。读者如果没有较相应的生活经验,是无法理解作品,更是得不到语感的。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的信息。可见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从而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

在阅读实践中,教师要善于用课文中的词句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引起表象,鲜明的语感也就产生了。如《师生情》中的“深情”一词,单从字典中查出它是“深厚的感情”的意思,得不到感受,是不能产生语感的。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自己对老师又是如何的热爱,就会感受到“深情”的情味。

在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让作品的形象清晰地活起来,形成新的表象,产生良好的语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学《黄继光》“他用尽全身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这一句时,在学生边读边想的基础上设计想象型问题:黄继光在肩上腿上都负了伤的情况下,是怎样用尽全身力气一点一点爬向敌人的火力点的?面对像冰雹一样的子弹是怎样想的?学生将在画片、电影里见过的事物,在这句话激发下,通过再造想象,在头脑里组合成了黄继光英勇顽强的新形象。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见了黄继光顶着密集子弹,咬紧牙关双眼瞪着前方的火力点,双手交替抓进土里,挪动着受伤的身体。”有的学生说:“黄继光的伤势越来越严重,爬的速度越来越慢,但他始终没有停下来,因为在他心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对敌人的仇恨,对人民的热爱。”有的学生讲:“我仿佛看见黄继光身后长长的一串血印。”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通过想象黄继光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再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充分地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引起了感情上的共鸣,形象上的感染,这不仅是一次饱满的语言表达训练,更是一次审美的渗透和爱国思想的最好诠释。

由于小学生年幼识浅,往往没有许多直接的生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学生产生语感,教师要设法采用图片、投影、视频等直观多媒体手段为中介,使学生获得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草原》一课,学生多数没有游览草原的生活体验,无法体味“真想高歌一曲”“又想低吟一首小诗”的感受。可以通过放《草原》的录像视频,让学生观赏到草原优美的自然风光,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然后在情景交融的语言描写的激发下,获得比较深刻的体会。

2.读中比较、推敲语言,真切体会词语的情味

比较是一种理解词句、发展思维的好方法。学生从比较当中推敲揣摩、品味才能深入体会词语的情味,获得的知识情感也更为牢靠和深刻,从而产生语感。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学生学习的范文,经过了作者的反复推敲和修改,语言简洁优美,准确生动,一词之改或一字之少,或者词语顺序的颠倒,都会影响原文语言整体的和谐及内在的意蕴。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字眼、词眼做适当的变化,引起学生对词语的特别辨识,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感悟力得以逐步提高。通常采用的方法有:(1)换词比较。将重点体会的词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再与原句比较,体会原词的准确。如《荷花》中描写道:“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大圆盘。”无需讲解该句写得如何形象生动,教师只要有意将此改写为“荷叶多、大、圆”,让学生在反复比较中体会哪一句好,好在哪里,便会豁然开朗,感受深刻。(2)删减比较。把要重点体味的词去掉,再与原句比较,体味重点词所蕴含的深刻情义。如《曹冲称象》中有一句:“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如果去掉“才”,句子也通顺,但只是客观化地叙述曹冲的年龄。而加上“才”表现曹冲年纪很小,有了主观色彩,联系下文,很容易明白一个“才”字所赋予作者称赞曹冲年小聪明过人的感情。

三、积累语言,发展语感

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只有多接触语言,多内化吸收语言,多积累语言材料和知识经验,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才会逐渐敏锐深刻。常言道:“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学习靠的是日积月累,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抓感悟点读中感悟的基础上,朗读内化、诵读吸收,阅读相关素材,课外阅读,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1.朗读内化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走进课文的画面和意境,设身处地地想作者之所想,喜作者之所喜,怒作者之所怒,自然而然地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读出书面文字所蕴含的真情实感来,加深了对语言的感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便是作品的思想情感内化而为学生的思想情感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作品的言语积淀而为学生语感的过程。这种进入角色、进入情境的朗读,是那些只从理性上去讨论用什么语气读所无法达到的,这种有感情的朗读形式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的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只要多读数遍,……久远不忘”。“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叶圣陶语)学生掌握了词汇、句式、章法,感受到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积累了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当然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要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及时范读引路,适当指点技巧,学生揣摩试读,配音朗读,等等。

2.诵读吸收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它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含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性全面欣赏品味的过程,与朗读比,它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宋代教育家朱熹曾说:“太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叶圣陶先生要求我们:“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指导学生诵读,要把功夫下在调动兴趣上,采用多种方式使学生把它看作享受而不是负担,一遍比一遍有兴趣,一遍比一遍有滋味,一遍比一遍更熟烂,最终达到熟读成诵。小学课本的精典范文大多短小精悍,又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寓言,是积累的好材料,且少儿正处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听读欣赏(听录音、看插图或投影) 、配音画解说(看着视频或多媒体课件,解说画面)、分角色演诵、表演课本剧等等,还要定期开展朗诵会,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活动,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3.阅读相关素材

“学习就是要在一种多方面,丰富的精神生活广阔背景下进行。”一个好的教师是不会只把眼光放在课本课堂上,这不只是因为要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更重要的是因为学生语感的发展需要主动阅读探究来积累。所以阅读实践只有立足课堂,带动课外,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在学好《小壁虎借尾巴》后,以问题“你还知道别的动物尾巴的功能吗?”引向课外阅读《尾巴的功能》;又如学好《春夜喜雨》这首诗后,适时推荐《江南春》《咏柳》《惠崇春江晓景》等一系列描写春天的诗,并引导背诵其中的名句,让学生对春有更多的感受;在学好《窃读记》后,介绍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让学生阅读感受林海音的童年,和作者一起成长。联系课文内容积累课外语言材料,是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为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和阅读量做好铺垫。

席勒曾经说过,感受能力是时代最迫切的需要。这不仅是因为语言文字交际越来越频繁,而且因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此,语感的培养,关系到语文教学培养时代所需求的人才。我们要更进一步实践和研究,努力创建“以读为本”的语感培养课堂,发挥语感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2]中国教育大系 历代教育论著选评(上)[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3]顾树森 编著 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下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王尚文 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论文作者:罗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努力创建“以读为本”的语感培养课堂论文_罗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