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念论文,国外论文,青少年足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研究目的
青少年球员在先进和落后的训练理念指导下进行训练,最后形成的竞技能力差异显而易见。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强国水平差距的加大便是落后的训练理念与先进的训练理念抗衡的一种必然结果。研究国外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特点,寻找我们的偏差,从理论到实践加以彻底改进,这样才可能将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真正落到实处。这便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翻译整理了国外有关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的资料、书籍、国外专家来华讲学的资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国外青少年球员的培养目标
3.1.1 理念内涵
世界上足球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认为,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应着眼于球员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而不是强调球队的成功与获胜;应对青少年进行长期系统的培养,尽可能广泛地为职业足球培养青少年人才。突出的特点体现为:
3.1.1.1 让青少年在足球训练中享受足球的快乐 青少年球员在训练中能否经历并享受“踢球”的乐趣对他们的成长以及成功是至关重要的。组织青少年训练时,从一开始就应让他们学会将足球视为一种快乐游戏去体验和享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识到足球的魅力,也会为他们一生钟爱足球打下基础。同时让孩子们在没有任何外力强迫的情况下踢球(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踢足球才会成为孩子们的快乐体验);儿童足球不应成为成人足球的翻版(要按照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发展规律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儿童足球中大人们不应过多地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也不应强加苛刻的规则和约束的空间。
3.1.1.2 按照未来足球发展对球员的要求指导青少年的训练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中,青少年儿童训练的基本原则就是按照他们的兴趣和需要组织训练。所以对任何一个面临青少年训练的人,首要任务便是用人数较少的小场地比赛形式提供简单的、有吸引力的体验来激发他们对足球的主动和喜爱,在整个青少年训练期应始终贯彻一项指导原则——“游戏足球”。
3.1.1.3 按照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青少年训练目标是教会他们踢现代的、有吸引力的成功足球。这就对运动员技术、战术、体能、心态提出了复杂的要求。对于青少年的训练来说,将与成人足球相关的要求分为小的短期目标,这样能提高彼此能力,然后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逐渐接近更高目标。丢掉这些短期目标中的任何一个,都会为以后的训练留下很难填平的缺陷。
3.1.1.4 训练指导与青少年的发展需要保持同步 今天的青少年与他们父母的生长环境不同,对于积极运动和在俱乐部环境中踢球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那种固定不变的青少年训练,延续着“我们一直在这样做,这就是事物的存在形式”训练模式注定迟早要失败的。
3.1.2 理念的实践特征
3.1.2.1 严格选材 在法国,国家足球学校每年都要从12~13岁的足球后备人才中选拔最为优秀的球员进入法国国立足球学校培训。以2003年为例,共有近800名12~13岁的小选手来到巴黎西南50公里的小镇克拉枫丹纳参加这项也许是世界上最难的足球选拔,经过为期3个月的严格测试,最终只有24人取得法国国立足球学校培训的资格。这项始于1988年的选拔工作不仅使小镇克拉枫丹纳出了名,而且还培育了亨利、加拉斯、阿内尔卡、克里斯坦瓦尔和罗腾等众多球星。
3.1.2.2 注重全面培养 荷兰更是注重培养足球后备力量。荷兰人的足球哲学就是对足球神童按不同的级别进行足球技、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训。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俱乐部不仅仅要培养一名运动员,而且要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是荷兰培养新生力量的中心目标。小队员必须尽快对足球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对训练和比赛的每个环节进行思考和反思。荷兰人认为培养足球天才比球队获得短期的成功更重要,因此球队的训练更强调个性培养。
3.1.2.3 措施到位 日本和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自古两国就有文化交往的渊源。日本足协“从娃娃抓起”的青少年培养计划经过多年努力后现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2000年、2001年、2002年这3年中,日本获得了所有世界大赛的参赛资格:世界杯、悉尼奥运会、世界青年锦标赛、U-17世锦赛等等。这要归功于“训练中心制度”的实施。在“三位一体”政策中,青少年培养的中心任务是通过“训练中心制度”的实施而完成的。该制度在日本已实施了近20年之久,是日本培养和发现优秀足球人才的主要途径。
3.1.2.4 足协重视 英格兰足球协会非常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愿意为优秀的青少年球员创造每一个能够发挥他们潜质的机会。以前,英格兰足球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是支离破碎的。如今,“品质特许计划”已经成为当前英格兰足协的核心任务。该计划旨在保证青少年球员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和训练指导。它要求所有英超联赛俱乐部必须有足球学校,所有参加足球联赛的俱乐部(有足球学校的除外)都必须有足球英才中心。
3.1.2.5 管理到位 德国足协从1998年起开始实施培养13岁到17岁足球天才的计划。德国足协这一计划的实施对象扩展到11~12岁的选手。到2002年7月,德国的足球训练基地从122个增加到440个,青少年选手除了参加各自协会的安排训练外,还可以到这些训练基地训练。
3.1.2.6 条件保障 德国足协每年要向地方协会提供1400万马克的资金支持,各地方协会将用这笔资金聘请1到2名基地教练员(全德共计约880名教练员)。每个训练基地一般可供20~30名青少年选手每周训练一次,每年训练30到40周,目前正在考虑把每周一次的训练增加到每周两次。技术、战术和创新能力是训练的重点。
3.2 教练员培训
3.2.1 理念内涵
教练员是培养、挖掘、训练青少年并使其成才的关键,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没有优秀的教练员,再好的苗子也难以成为顶尖的球星。教练员的能力与执教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球员培养的质量,不能把具有良好潜质的青少年球员培养成现代足球比赛要求的优秀球员,就不会有具有很强竞技实力的球队。因此,培养优秀的教练员成为当今足球运动的第一要务。
3.2.2 理念的实践特征
3.2.2.1 作为战略措施 足球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制度作为现代职业足球运动整体发展的一部分早已引起国际足球界的高度重视。它的创立和实施始于20世纪50年代,欧洲和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足球教练员培训的两个地区。50年代在阿根廷和联邦德国先后成立了足球教练员培训机构,随后欧洲和南美一些足球强国开始制定和实施各自的教练员培训计划。进入90年代后,教练员培训的意义与作用在实践中显现得更加鲜明,促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并把教练员培训作为本国足球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而不惜大量投入。
3.2.2.2 培训系统 意大利足协专门在佛罗伦萨建立了一所学制为一年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训学校;南斯拉夫足协每年举办为期两周的夏令营和冬令营,组织100~150名青少年教练员参加这一培训,让他们学习如何培养青少年球员。日本足协在90年代通过强化教练员培训使其足球水平有了快速提高。
3.2.2.3 制度完善 德国教练员培训制度的建立始于1949年。现在德国的21个区中,每个区有3~5名培训讲师负责区内的教练员和青少年教练员的培训,每个区每年举办5期B级教练员培训班;全德国每年举办6期A级教练员培训班,2期职业级教练员培训班。具有相应级别证书的教练员每年还要定期参加德国足协举办的教练员培训,并且每3年考核一次。55年来,德国足协共培训了5千余名A教练员,5万名B级教练员,1千余名职业级教练员。
德国足球协会联邦议会2000年1月28日授权足协理事会修改各级教练员制度并将其作为德国足协新型培训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国足球协会认为对教练员进行培训和再培训将有助于推广最新的训练理论,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新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将教练员培训制度分成C、B、A和足球指导4级,并发放相应的执教许可证。从2003年起,全德统一的C级许可证培训取代了原有的B级许可证培训。新的改革措施不仅与德国体联推行的4级培训制度一致,而且为教练员提供了选择工作侧重点的机会,即教练员可以在执教青少年和执教成年人之间做出选择。
3.3 青少年球员培养规划及实施
3.3.1 理念内涵
世界足球发达国家为了“关注每一名有天分的选手并把他们培养成才”都制定有详细、系统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核心任务是:将众多有运动天赋的小选手融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组织结构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后备人才训练和比赛体系;为培养后备人才创造必要条件。具体目标是:
1)定期选拔、淘汰各地青少年选手;
2)建立遍布全国的促进男、女足球后备人才发展的机制;
3)把对小选手个人能力的培养作为对俱乐部训练的补充;
4)用统一的、合乎时代精神的方法促进天才成长;
5)培训、造就出技、战术精湛的球员;
6)培训俱乐部中的青少年教练;
7)德国足协、俱乐部和各足球协会通力合作;
8)调动各方培养后备人才的积极性;
9)提高所有优秀青少年选手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成长;
10)及时向各足球俱乐部介绍比赛和训练的新趋势。
3.3.2 理念的实践特征
国外足球发达国家足协非常重视后备力量培养。德国足协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4部分:为教练员服务、与学校合作、成立青少年国家队和建立天才培训中心。
3.3.2.1 为教练员服务 天才促进计划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俱乐部基层教练员的知识和能力。德国足协向教练员们提供有关日常训练和俱乐部工作方方面面的一揽子服务,给予他们与实践相结合的帮助,优化基层教练员的质量。
德国足球的未来基于德国27000个俱乐部。大多数青少年教练利用业余时间在俱乐部义务工作,为青少年提供学踢足球的机会。正是这种与俱乐部足球的第一次接触,会影响他们一生对足球的态度。这第一次接触决定了训练和比赛是否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青少年选手是否愿意独自练习以充分发挥个人潜能。鉴于足球启蒙老师非同寻常的作用,德国足协特别开辟了训练在线网站。沃勒尔、斯基贝和其他德国足协的教练员通过这一网站为基层教练出谋划策。网站中的所有训练计划都针对不同年龄组进行了分类整理,教学方法新颖,可以直接在俱乐部训练中运用。训练在线网站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练员,特别是那些缺乏基础知识,刚刚担当教练职责的新手,主要目的是将一套统一的足球理念引入基层。
3.3.2.2 成为足球服务中心 德国足协除了以训练在线网站的形式为教练员提供短期服务外,德国足协新的训练基地结构也为教练员提供了其他形式的中期服务,提高青少年足球训练水平。德国足协的训练基地与州协会密切合作,成为其所在地区足球信息与服务的中心,为尽快提高俱乐部的训练质量提供方便。每个训练基地负责约70个俱乐部,定期培训青少年教练员,教授足球训练基础知识。培训的目的就是帮助教练员解决训练和比赛中的实际问题。有经验的足球专家将定期向青少年教练员提供咨询。所有这些服务都是为基层教练提供信息,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
3.3.2.3 与学校合作 除了训练还要进行文化课学习,这是每名运动天才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学校、俱乐部和协会的合作模式将协调学校文化课学习与体育运动训练、比赛的关系。加强俱乐部、协会和学校的合作在培训青少年后备力量方面,德国足协大力推动俱乐部、协会和学校间的协作。自1996/1997赛季开始,德国足协为德国东北足球协会的体育重点学校提供支持,那里有14所体育重点学校,培训约650名足球小天才。进入体育重点学校有一套专门的选拔标准。竞技能力、技术和运动技巧是选拔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此外,德国足协还为这些学校制定了训练和比赛的指导思想,供学校选用。体育重点学校为德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巴拉克、扬克尔、耶里梅斯、林克、施耐德等足球明星都曾在体育重点学校就读。德国东北足球协会的14所体育重点学校可以被视为竞技体育训练中心,类似于职业俱乐部的竞技中心。在职业俱乐部竞技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始终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德国足协遵循文化体育部长会议确定的原则:1)对于足球而言,不可放弃学校、俱乐部和协会的合作模式。2)学龄前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保证儿童和青少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适当而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运动时间,培养终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学校、协会和俱乐部的所有天才促进计划必须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3)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核心,足球应该在体育课中享有适当的地位。与其他团体项目一样,足球可以培养公平、宽容和团队精神。当然,这一目标只有在竞技足球为青少年选手树立榜样的前提下才能够确实得以实现。
3.3.2.4 青少年国家队 训练的目的就是培养这些具有顶尖球星特征的小天才。以前德国足协的教练员指导国家队青少年选手的时间不多,因而训练效果也不理想。如今,延长运动员在训练营地集训的时间以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已经成为德国后备力量培训的一大目标。除了训练,运动员还要参加文化课学习,以免耽误学业。
“关注每一名有天分的选手,把他们培养成才”是德国足协的口号。自1998年年初开始,德国足协定期观察地区青少年联赛,挖掘好苗子。即使是大器晚成者也有机会进入德国足协的视线。特别耀眼的小明星将被邀请参加德国足协的训练班,在那里与其他优秀苗子直接比较、竞争。被选中的运动员必须参加俱乐部间的比赛,不断证明自己的实力。除A级青少年地区联赛外,B级青少年的足球比赛也是关注的对象。对其他培养足球天才的机构来讲,青少年国家队的比赛和训练观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其主要特征是:1)在防守有序、严密的基础上,积极进攻。2)中场攻、防转换迅速、灵活,战术多变。3)采取多变的进攻战术,在准确与迅速之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转换。4)“积极的”进攻性防守。5)在遵守比赛规则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一对一对抗。
3.3.2.5 天才培训中心 遍布全国的职业俱乐部天才培训中心和德国足协天才促进计划训练基地为每名有天分的德国小选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德国足协的天才促进计划优化了现有结构,职业俱乐部中的竞技中心通常是吸纳来自周边俱乐部的最具天分的青少年。很难预测小选手将来能否成长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天分很好的小球员虽然已经具备了必要的基础,却并不意味着日后真的能够成为顶尖球员。因此,德国足球人才培养不是过早地局限于超级天才的小圈子、从一开始就放弃大部分有天分的小选手,其目标是关注和培养每一名可望成功的好苗子。唯有如此,最终才有相对较大的把握确实选拔最好的选手进国家队。
4 结束语
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决定着青少年球员的培养质量,国外特别是欧洲足球水平之所以很高,与青少年球员培养理念的先进性直接相关。要提高中国足球水平,首先要更新中国足球训练理念,从青少年培养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