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541003
摘要:目前,我国土木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影响了土木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为了提高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水平,边坡支护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到土木工程施工中。从某种角度而言,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安全性角度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施工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边坡支护技术;应用
1 边坡支护技术概述
在土木工程中边坡支护主要分为坡面和支挡结构两类防护类型,坡面防护一般采用灰浆或三合土等抹面、喷混凝土、锚喷护坡等措施,主要用于对开挖边坡坡面风化剥落、碎落的岩石及部分落石掉块等情况的有效防护。对边坡的防护应达到较高的稳定性,针对稳定性不足的边坡可先采用支挡措施再进行防护。支挡结构可采用挡土墙、抗滑桩、锚杆挡墙等较多类型,支挡结构不仅具有防护作用,还具有对坡体的加固作用。采用工程措施护坡,一般情况下对强度效果期望过高,对生态自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达不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并随着不断发展,混凝土面、浆砌片石面逐渐产生不同程度的风化、老化,严重的还将导致破坏后果,后期需要较高的整治费用。
应用边坡支护技术可使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的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诸如施工地点达不到理想的土质,地面在工程后期容易发生塌陷,进而造成土木工程大面积坍塌等严重事故,威胁到工作人员安全,而且也使施工企业损失严重。此外,如增大降雨量等突发情况造成江河水位上涨幅度较大,及不可抗的一些自然灾害都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而对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的适当应用可使上述因素的不利影响明显减轻,进而确保工程进度并使工程质量明显提高。随着迅速发展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了技术水平要求,而且在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上也产生很多问题,而应用边坡支护技术可使土木工程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发生工程安全事故可能性显著降低,进而避免影响到施工进度。
2 土木工程中边坡支护技术的类型
2.1 土钉墙支护技术
在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中,土钉墙支护技术是常见技术之一。图1为土木工程中的土钉墙支护技术,结合图中信息能够明确,该支护技术是由天然土体通过土钉墙就地加固并与喷射混凝土面板相结合,形成一个类似重力挡墙的结构来抵抗墙后方土体的压力,从而保持开挖面的稳定。其施工工艺为,在深基坑之中插入较多的细长锚杆,将钢筋网铺设在已经插入好的细长锚杆中,用喷锚对钢筋网和细长锚杆进行喷洒保护,以此实现对边坡的支护作用。通常情况下,边坡支护中的土钉墙支护技术,多被应用到5~15m的深基坑中,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成本,且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特点。
图2 喷锚网支护技术
3 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设计环节
为确保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施工单位需要在使用边坡支护技术前针对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前期的设计工作。为保证施工的质量、效率以及安全性,施工单位需要预先规划施工方案,并落实监督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标准程序开展施工。其次,在开展边坡支护施工前应当对施工区域进行编号标注,并在根据施工方案明确打孔位置后使用显著标志物对打孔位置进行标注。此外,还要开展支护的拉拔试验,从而明确土钉支护在钉入土层后的深度。一般情况下,拉拔试验并不是由施工单位执行,而是由第三方单位执行。最后,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土钉支护的深度及牢固程度对注浆的配方和比例进行设计,明确注浆的总量,并使用既定的注浆方式来完成这一工作。
3.2 挖掘基坑
基坑挖掘是建设边坡支护时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由于挖掘基坑会对土层结构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因而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对于基坑挖掘工作的影响较大。由于受困于土层结构破坏的影响,在挖掘基坑的过程容易出现土体大面积位移或塌陷的现象。正因如此,基坑挖掘工作对于工作过程的规范性要求较高,施工单位需要按照预定的施工计划分区开展挖掘作业,确保上一区的基坑能够保持稳定后才可开展下一区的挖掘工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在完成一部分的挖掘作业后立即落实支撑建设,以达到保证土层稳定性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当基坑与边坡支护之间的距离达到8m时,应当立即进行分区、分段作业,逐步完成基坑挖掘工作。
3.3 地质情况监测
地质情况监测的主要内容是监测施工区域地质情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从而为边坡支护施工提供安全性保障。例如:通过地质情况监测对土层的稳定性进行实时的控制,在发现土层出现结构不稳定现象时叫停后续的施工。地质情况监测工作是边坡支护施工的基础保障,其能够有效避免施工所造成的地质风险事故,尤其是在挖掘基坑阶段时,地质情况监测尤为重要。相关监测人员应当充分落实本职工作,依据相关工作制度及时向上级汇报土层结构的稳定情况。同时,监测人员还应当从土层结构的角度出发,为各类施工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便于施工团队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及更换施工技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过程的整体安全性,更能有效加快施工进度。
3.4 质量控制措施
在应用边坡支护技术之前,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前期针对施工区域的地质考察结果深入分析施工区域的土质特征,并对具体的施工方式作出判断,要尽量选择对土层稳定性影响较小的施工方式。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在预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何种原材料及机械设备,并在应用前确保材料及设备的质量和规格达到施工的要求和标准。前期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核心环节,只有在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及材料设备的质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实际的施工效果。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最为复杂,同时难度也相对较高,施工单位不仅要保证施工的质量,更要始终贯彻安全施工的施工理念,同时还要尽量排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切实保护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的安全。首先,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性的检查工作,在了解施工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其次,施工人员要与相关测量人员、技术人员共同开展技术交底工作,并对重要的技术要点进行标注,要确保具体施工时的连贯性。最后,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现状建立具有全面性、可靠性及先进性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施工现场安排安全监督人员,为施工安全提供客观保障。
结束语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辅助内容,随着土木工程的日益发展使其日趋复杂,对土木工程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就是适应该变化,使土木工程减轻复杂度、降低成本、安全性提高及创造最大利益的一种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白红红.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讨[J].企业科技与展,2015(10).
[2]段利军,郭义信.浅析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6(7).
[3]汤青武.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3).
论文作者:何观呈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土木论文; 土层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