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瓦房口镇大河小学 陕西 商洛 711405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深入落实素质教育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数学思维,形成自身的认知结构,去学习、去思维并创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学思维;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156-02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们适时的创设出良好的思维环境和氛围,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和自由思考的空间和平台,将发现问题的机会与权力真正的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去创造、去探索、去发现。
一、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学生的数学能力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家庭教育以及先天因素等的影响。有些学生具备着相对较强的学习能力,根据教师的讲解以及自身的理解,能够很快地接受及掌握新知识,不但可以迅速的将问题解决,并且有着自身尤为独特的见解,可以凭靠已有的知识来掌握新知识。而有些学生则仅仅能够借助于死记硬背来将新知识记住,毫无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因而学习起来会感到非常吃力,他们的思维混乱无条理可言,面对从未见过的新题目和新知识点,往往是无从下手。对于此类状况,只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才能够真正的将根本问题解决。所以,认识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及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2.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诱发学生主动思考,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毋庸置疑,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情境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教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备课时,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对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问题了然于胸;同时对于学生的学情进行细致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里,学生学习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等等,都要尽量掌握,以便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教师创设情境要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他们的情况也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比如,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情境创设要带有趣味化、游戏化的特点,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动手、思考。
2.2动手操作,保持学生的思维热情
动手操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或者自己动手操作,或是和学生一起合作,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一步步逐级递进,逐渐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动手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思考,在持久的注意中完成实践操作,不仅使学生的思维热情得到了很好的保持,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画一个三角形,用量角器去量三个角的度数,学生可以向教师报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让教师猜剩下一个角的度数。不管是什么样的三角形,也不管教师有没有看到,只要学生报出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就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剩下一个角的度数,这让学生很惊奇,对教师“怎么知道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玄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样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主动去思考原因,很快就能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是大有益处的。
2.3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想象力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翅膀,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正如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刻板僵化的教育思想,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充分的想象,让学生的想象力自由地飞翔,进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数学图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果平行四边形分别向左右两边倾斜,什么情况下会变成长方形(正方形)?由此,学生可以从中看出这些图形之间有哪些联系与区别?根据这些是否能够总结出相关的规律?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被启发了,层层深入地思考问题,形象思维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2.4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题多解”就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好方法之一。“一题多解”就是同一个题目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同一个题目进行不同的变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探索状态,心理上是愉悦的、主动的、积极的,学习兴趣很高。教师通过“一题多解”,一方面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开阔学生视野,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丰富学生的解题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思维发散开来,减弱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实现学生知识的重新组合与运用,这样既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更加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与发散性。
三、鼓励质疑问难,充分让学生想思维与探索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问题意识是产生创新思维的条件,问题意识强,大脑就会处于高度的敏感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民主,倡导课堂讨论,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勤于分析,善于思考,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四、排除思维定势,使学生爱思维并探索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活动中成功的体验,会产生通过积极学习获得成功并再次体验成功的需要。定势思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其不利的一面,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突破定势思维的局限性和消除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更要给学生创设较多的训练发散思维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异,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不但善于单向思维,而且在寻求多向思维方法的过程中,经历创新学习的过程,从而增强思维的思维与创造性。
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还要提高学生的品质及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以便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浅谈学生数感培养的意义与策略《科技创业月刊》.
[2]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数学教师》.
[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素质教育论坛》.
论文作者:陈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中国教师》2020年5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