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8高考上海历史卷命题思路与答卷抽样简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答卷论文,上海论文,命题论文,思路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上海市全部使用新教材实行教学、依据新教材进行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第一年。毫无疑问,今年上海的历史卷的命题思路,除了遵循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有关’98高考命题的规定之外,就是以教材编写、推广的意图及其实践状况为依据。因此,对体现今年上海历史卷命题思路的各道试题和考生答卷(抽样)作些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可以看出使用新教材一年来的大致情况。一言蔽之:有成绩、有问题、有希望。
一
上海新编的历史教材,是教育改革的产物。它的主要特点,一是削减了政治史的内容,加强了经济、文化、民族交往融合和国际联系的描述;二是对15世纪以来的中外历史,采取合编的体制,拓宽了中外乃至世界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对比的视角。编写和推广这部新教材的意图,就是要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历史学科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应有之义。根据上述的认识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及《考试说明》,我们命题组确定了今年上海历史卷命题的基本思路。其要点是:1.进一步降低识记要求,着重检测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2.在教材的重点内容和知识要点中寻找题眼,以测验考生掌握有关知识的程度,或纵向、横向大跨度宏观把握、运用知识的能力。3.在力求分布均衡的前提下,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考查和能力目标的设计上,以显明浅见的观点和较低层次的目标为主,以求稳中有变,适度推进。4.在表述题意的资料选择上,增加与教材内容相应的课外史料;在文字表述形式上,力求准确而生动活泼。
按照这个基本思路,命题组平衡了中外历史五大部分和政治、经济、文化等专史所占题量与分值之后,确定今年历史卷识记性的试题控制在30%以内(正卷实占26%,共39分),比去年同类试题下降了15%以上。今年的《考试说明》放弃了填充题这一题型,客观上也为实现“适当降低记忆要求,着眼于思维品质,加强能力考查”的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个变动也使今年的识记性试题,大致集中于选择题型内。比往年有明显改进的是,识记题中仅靠死背教材内容就能直接回答问题的,只有第7、8、16、18等少数几道题,而且摈弃了高强度记忆的具体年代的考查。大多数识记题都需要考生对记忆的相关知识作一番思考,或比较、或联系、或辨析、或推理,然后才能选定正确的答案。其余题目除简析题间或嵌入检测记忆的几个分值之外,均属考查理解、运用能力的试题。
这里必须强调指出,所谓“降低识记要求”和“加强能力考查”,绝非说重大历史过程和重要史实无需记忆。正如不熟记大量的公式、公理、定律、定理等等,就不可能学好数、理、化一样,抛开对重大历史过程和重要史实的记忆,所谓理解、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就是一句空话。事实上,学习和运用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离不开必要的记忆。我们反对只会强记硬背而不会运用、创新,提倡记忆与运用相结合,会运用记忆积累的知识解决问题、开创新知—尽管对于高中生来说,这种能力的训练、要求还只能是初步的,却也是升学深造或走向社会所必须的。所以,历年的试卷都有一定数量的题目着眼于考查这类能力。所不同的是,今年的能力题不仅数量有所增多,难度有所加强,而且表述题意的资料,也较多地从课外资料中选取或编写(共16题,占全卷43道题的37%)。目的在于加强检测考生的理解、辨析、综合、推理的能力和思维品质。例如:第28题,1952年某民族资本家提议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要求考生从工人的四种意见中选择唯一正确的一项。教材中并没有上述题干资料,只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即教材叙述当时中国的几种经济成份时指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属于国家资本主义,在国家宏观管理下具有为社会提供产品、为国家积累资金等利国利民的积极作用。考生必须掌握这一知识,经过辨析、推理等一番思考,才能选出正确答案来。
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教材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初步掌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也是历年命题的依据之一。今年的《考试说明》中还特别突出了这一点,专门列出12个主要观点,要求考生“达到史论结合的理解和初步运用的水平”。因此,今年的试题编创,在这方面也就给予更为自觉的关注。第14、36、38、40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的某些设问,就是为此而编创的。如第14题欧文的“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材对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主张作了叙述,却没有关于“公社”失败根本原因的分析。考生只能结合欧文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题干供给的材料,运用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这类试题是对他们能力的检验,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素质教育。
二
上海市推广新教材和改革教学,目的是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从理论上说,经过了一年教学实践,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应该有所提高。但理论与实践之间往往是有差距的,更何况目前的种种客观条件对素质教育多所制约。对此,我们在命题前作过反复讨论和估量,试卷初稿编成后,对其难易度又逐题掂量、推敲,大多数试题均几易其稿。然而,历史毕竟不是考试的主科,今年选考历史的学生又比去年增加千余人,其中一部分还是经允准参加高考的中专毕业生。考生的整体水平究竟如何?命题教师对考生情况的估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实际呢?只有考试的结果,才能略见分晓。为此,我们除分析了两名测试生的答卷之外,又在阅卷后期随机抽样调查了400份答卷。由于第一卷(1-30题)在其他地点用电脑评阅,我们无从抽查、分析,因此只能对抽样的第二卷作些分析。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和方便读者的了解,我们以本卷的及格分数(54分)为界限,分成两表加以统计。
从两表的6个分数段可以看出,考生的分数明显地拉开了差距。
从表1可知,第二卷取得及格分数以上者共146人,而且相对于集中于第1分数段,即虽然及格但得分并不高者占多数,在第3分数段即取得高分者仅8人。若仅从表1看问题,第二卷的考试结果似乎并不理想。但如果把两表综合起来分析,就能更加深入地看待这个考试结果。从表2可知,不及格者254人,相对集中于第1、2分数段,而且两者人数相差不大。对这两个分数段的具体得分情况再细加分析,还能知道,第1分数段106人,取得49-53分(相当于百分制的55-59分)者有71人,约占68%,而第2分数段的121人中,取得42-44分(接近百分制的50分)者也有17人。换言之,在全部不及格者中,取得相对较高分数而接及格者仍占多数。即便撇开统计表的这些内幕细节不谈,仅在第二卷总分90分中,截取中间分值即45-62分(相当于百分制的50-69分),即在两表的第1分数段中共有210人,占抽样总人数的52.50%。这一情况表明相对的高分或低分均占少数,中间分值则占了多数。
我们之所以特别指出中间分值的重要性,是基于下面两点认识:首先,在通常的情况下,处于中间状态的人、事、物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达到的基本程度作出估量的主要依据。就考试而言,中间分值所占比重的高低,往往最能反映试卷的难易度是否适中和考生群体水平的高低;同时也能为教学和考试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数。其次,诚如前述命题原则所指出的,今年上海的历史卷更加“着眼于思维品质,加强能力考查”。而这个原则主要就是通过第二卷的多数试题加以贯彻。这就是说,第二卷的整体难度要比第一卷高得多。两名测试生考试的结果和她们考后的感想,也清楚地表明了两卷难易度的差别。她们第一卷的得分率分别是0.83和0.66,第二卷的得分率分别为0.72和0.57。在考后的座谈会上,她们说:“这份试卷理解性、运用性的题目比较多,而且比较活。特别是第二卷,自己感到(试题)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大概丢了不少分。”(她的第二卷实得65分)“我认为第二卷主要是测试综合运用的能力,好几道题都要经过反复思考、判断,还要进行推理,自己考得比较吃力。”但是,400份抽样的平均分数却能达到54分(及格)的水平。从第二卷的难度来看,这个分数不能说很低,而所以能达到这一水平,正是中间分值所占比重高奠定了基础。这也说明今年历史卷考生的群体水平不差。全部分数统计结束后,我们得知近四千份卷子的总平均分为99分,与命题组的预期分值大体相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抽样400份答卷有两个现象特别令人高兴。第一,无论取得高分者还是中间分值者,对第二卷的全部试题都作了不同程度的回答,其中有某一、二题○分的只是寥寥数人。难度最大的第38、40-43题,也都能取得一定的成绩,得分最少的一题(第41题)也在3分以上。这个现象在最近几年都没有出现过。更为重要的是第二,大多数答案的文句都不是依靠死记硬背简单复述教材的有关内容,而是把自己掌握的教材内容经过一番思考,重新组合,提练出答案要点来。这两个现象显示出大多数考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有了提高。
总之,’98高考上海历史卷在加大难度的情况下仍然达到了命题组的预期分值,成绩是可喜的。
三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在肯定今年历史卷考生总成绩可人的同时,还必须指出答卷也暴露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的有:
一,对某些基础知识把握不住,对若干重要的历史概念不求甚解,甚至根本不理解。前者如许多考生分辨不出四种字体。这四种字体在中国文字和书法史上均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教科书中都作了叙述且附有同类字体的图片,但是仍有大约半数的人把金文和小篆搞颠倒了,失去2分。所得的2分也不是因为掌握了有关的知识,而是“猜出来的”。又如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辽宋夏金两个历史时期的相似之处,此题得满分(4分)的人不足一半。其实,在教材的第五编和第七编以及其中几个章节的标题里,对这两个时期的特点就有明确的标示,《考试说明》也列出了这些内容。考生只要对有关的几个标题能够粗略了解,就可以概括出完整的答案。他如第31、34、41-43诸题,考生答案不完整的一个共同原因,都是基础知识有缺漏。后者即重要历史概念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应有错误。如第31题的第3个提问:同姓诸侯王势力的发展对谁(或何者)构成了重大威胁?不少考卷居然出现了诸如地主政权、封建政府、专制政府、统治者、当权派等等答案。说明这些考生连下面两个基本概念也不甚了了:吴王等几个同姓诸侯王国和汉朝政权(或中央政府)均为同一阶级属性的封建、专制政权,两者是地方和中央的关系。至于问答题、材料题答案中的概念混淆、张冠李戴,更是所在多有。
二,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析、综合和概括是学习历史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经过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导、启发,近几年来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确有显著提高,但也仍然存在诸多欠缺。近年来考生丢分最多的有两类试题,即图表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这两类试题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时间、空间的跨度大,反映在教材中则往往散布于多个章节分别叙述。例如:今年的第41题,主要是把新教材的第10、14、18各章所叙述的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概况,用统计表的形式作为题干,要求考生回答相关的问题。尽管抽查中最少的也有3分,与去年第44题(关于英、德、美钢铁产量升降示意图)许多人无言以答相比,确有可喜的进步,但取得高分者仅占一成左右,绝大部分考生只得一半分值。具体分析此题的考生答案就可发现,除前述概念问题之外,凡是答案内容集中在一章乃至一节里的,考生普遍都能掌握;反之,则往往东拉西扯,甚至答非所问。同样,材料题中关于二战后世界局势多极化的趋势问题,时空跨度大,内容分散,半数以上的考生都不同程度丢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多数学生还不善于把分散于几个章节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以提练出答案来。
三,评价、评论重要事件、人物的能力比较薄弱。考生对第31、36、38-40、42、43各题未尾的提问,没有一人能够全部作出完整的答案,得高分的8名考生也不例外;只对第31、36、40三题能完整回答的约占五分之一,而对另外四道题末尾的提问只答出个别要点或完全答错了的却占大多数。这七道题末尾的提问,正是测验考生对有关事件、人物或某种观点作出评价、论证的能力,即教育部提出的“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比如第42题,对19世纪后期英、德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考生大致均能作出较好的回答,但要进而论证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许多人却茫无头绪,写了二三百字都未写到点子上。
这里,我们要强调指出的是,’98高考上海历史卷存在的几个不足之处,是从更高的要求来说的,也是新教材全面推广的第一年所实行的诸多改革和前进之中的一些问题;指出这些不足,目的也是为今后中学历史教学深化改革提供参考。我们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就是因为今年从中央到上海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着重要求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而考试的结果,证明学生在这些方面确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作为检验学生思维品质和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核心—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掌握上,考生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往年。这一点很重要。不管他们是继续升学还是走向社会,这种能力的增强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更何况将近四千名考生的总平均分也比去年提高了2分。这些不仅说明了过去一年推广新教材和历史教学改革的成效,而且昭示着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教育改革的未来,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