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凝聚员工、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以天津地铁集团为例,对如何围绕集团发展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天津地铁特色的企业文化、助推地铁工程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文化、地铁建设、方法路径
近年来,随着天津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目前,天津地铁开通运营里程达到220公里,在建168公里,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地铁建设任重而道远。如何更好更快地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行动,形成新的地铁企业文化,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已成为天津地铁集团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铁集团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整体来讲,受历史和现实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天津地铁集团企业文化呈现出碎片化的现状,尚未形成系统性、具有天津地铁特色的企业文化,不具备全体员工共同信守的核心价值观,无法实现价值观共享。
1.精神层面。缺乏对企业发展历史中重要意义、典型实事和文化的提炼总结及传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尚未培育成熟,相应的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企业精神、企业宗旨、最高目标、经营哲学、经营理念也都处于虚位状态。公司的发展目标未能与员工个人目标相统一,公司的整体凝聚力不足,缺乏“利益共同体”意识和“命运共同体意识”。
2.制度层面。目前,公司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一些盲点和死区,如工作制度较全面,责任制度欠缺,缺乏奖惩内容;制度的制定部门往往是制度的执行部门,制定制度时的会签程序形同虚设,起不到共同探讨、建言献策的作用。
3.物质层面。公司的标识、环境、纪念物等尚未成为统一的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交流网络不够健全,没有内部交流刊物,没有公司标准字、标准色,没有建立统一的视觉形象,局域网的利用效率低,不能有力地体现出企业文化系统性特点。
二、企业文化现状成因分析
1.外部原因分析。因负责地铁建设业务,加之受地域文化和企业性质的影响,拥有政府背景,不免有“财大气粗”的嫌疑,公司员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相对薄弱。另外,长期来看线路运营无疑是轨道交通中最突出的角色,是公共运输领域的服务型窗口企业,能较好地建设服务导向的企业文化,相比而言,建设版块的企业文化特色则不突出、不显著。
2.内部原因分析。受公司改革影响,公司组织架构一直处于优化调整中,不利于长期稳定企业文化的形成;员工企业文化构建意识不强,人员更替往往导致企业文化物化资料丢失、断档。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误区: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三、地铁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1.企业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用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力”协调和引导员工,用人本关怀温暖员工,建立“人企合一”的企业文化氛围。
2.企业文化应更注重安全文化。地铁建设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只有安全有保障、生命有保障,工作才有保障。
3.企业文化建设应与施工单位项目文化建设良性融合。对于地铁建设版块而言,地铁工程项目直接反映着企业形象。项目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延伸,在集团企业文化中占据着显著位置。因而与施工单位项目文化建设良性融合,打造具有天津地铁建设特色的项目文化,统一项目价值取向,是地铁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地铁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路径
(一)研究企业发展战略,提炼企业精神文化
党政齐抓共管。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企业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的素质对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领导班子,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把立言和立行结合起来,既要靠制度的力量,更要靠人格的魅力,做到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精明强干、远见卓识,形成特点显著的领导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企业精神文化。全员献计献策。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每一名职工的参与,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座谈的方式调研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员工想法和诉求;面向集团全体员工征集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廉洁理念、人才理念等核心文化理念,并在全员范围内评选,提炼凝聚具有天津地铁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整合优化规章制度,打造企业制度文化
整合制度管理规范。配合公司组织架构调整,重新设计修订完善人事、财务、物资采购、安全质量、项目管理、绩效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及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力求达到务实高效。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岗位应知应会、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目标责任,制定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树立员工爱岗敬业精神,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编制《企业员工手册》。本着实用、简洁、易记的原则,将培训、管理、岗位、奖惩、员工行为守则、礼仪规范等内容整合为《员工手册》,做到行有规范、做有标准。
(三)创新企业文化载体,塑造企业物质文化
多措并举,载体传播文化。以企业精神层文化为基础,编制《企业文化手册》;撰写宣传脚本,拍摄《企业文化宣传片》;充分利用走廊空白墙面,以企业历史沿革、发展规划、部门风采、等为版块创建企业文化墙;编写天津地铁之歌,邀请员工拍摄MV;印刷企业内刊。统一标识,视觉展现风采。编制《企业文化建设标准化模块规范手册》,对户外宣传栏、岗位职责牌、部门铭牌、会议室、办公用具、员工证、代表证、参观证、宣传物品、纪念品等进行统一规范和标识。
(四)抓好理念宣贯,营造浓厚氛围
开展特色活动。利用网络、广播、专栏等传媒,运用理念故事、报告会、座谈会、演讲等形式,采取悬挂理念套图、图示、标语等氛围烘托的方式,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和青年员工文化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好理念宣贯。制定激励措施。通过技术技能比武、劳动竞赛、岗位明星评选等活动,强化企业精神、宗旨理念、行为准则等的宣贯,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晋升提拔、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五)加强项目文化建设,助推集团企业文化建设
1.抓好劳动竞赛,打造地铁“攻坚克难文化”。以“安全生产月”、“安康杯”活动为抓手,以质量安全为根本点强化责任,以工程进度为着力点攻坚克难,以投资控制为落脚点精细管理,以文明施工为切入点便民利民。
2.抓好党建社区共建,打造地铁“和谐共建文化”。定期开展例会讲评、交流观摩、评价考核、党建联系点等活动,注重与施工单位保持良性互动和沟通,特别是关注外来务工人员,人性化管理、专业化引导,积极营造“参建单位一家亲”项目文化;与项目周边民众建立联动机制,帮助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赢得百姓理解和支持。
3.抓好标准化建设,打造地铁“品牌形象文化”。制定统一的工程施工围挡建设标准,对驻地工程实行科学规划和规范建设,实现工地建设标准化;严格渣土运输管理,购置移动声屏障,控制夜间施工时间,实现施工措施标准化,树立良好的“民心工程”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新时期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4,30(9):24-26.
[2]王立春.试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J].中外企业家,2018(9):121.
[3]李影.当前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15,(29):31-32.
论文作者:朱凤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企业文化论文; 地铁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员工论文; 天津论文; 文化论文; 集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