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战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适应性研究_比较优势理论论文

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适应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适应性论文,在我国论文,比较优势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注:陈同仇 薛荣久:《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5页。)。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因为劳动生产率不同使得不同国家在生产相同产品时存在不同的机会成本。即使一国并不拥有任何绝对优势,但只要该国“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活,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注:保罗·克鲁格曼 茅瑞斯·奥拍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13页。),“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间的贸易能使两国都受益”。这就是说,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资源生产优势相对更大的产品,而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应集中资源生产劣势更小的产品,即“两利取重,两害取轻”(注:陈同仇 薛荣久:《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8页。)。在斯密和李嘉图的基础上,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要素禀赋差决定着要素价格差,后者又决定产品成本差,在市场充分的竞争中,产品成本差决定着产品价格,因此,分工与贸易最终由要素禀赋差决定。所以,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按照“传统贸易理论”(注:张小蒂 李晓钟:《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学术月刊》2001年第6期。)所出现的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出口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应该说,比较优势反映了经济学的逻辑,其最大优点是强调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并在解释现实中的产业间贸易格局上相当成功,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但它们终究存在着局限性:因为它无法解释当今世界贸易中大量存在的产业内部分工与贸易的现象;同时,比较优势理论也忽视了“看得见的手”——企业作为竞争主体的作用。

二、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已有200多年历史,其间,国际经济贸易迅猛发展,新贸易现象层出不穷,比较优势理论越发显现出严重缺陷,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能因为缺乏竞争优势而并不能成为实际的出口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所讲的比较成本是对本国的产品进行比较而言的,并不意味着本国比较成本低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一定具有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才是产品通过市场检验的资格。而“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注: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比较成本说,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的资源禀赋说,其比较优势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在这种假设条件下,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及其产品才可能具有垄断优势。然而,在当今现实生活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些假定条件不复存在。首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其次,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通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再造,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经过人力投资,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又可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所有这些表明,除了一部分原料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本国拥有的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显然,在新的国际经济贸易背景下,依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调整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利益结构,是国际竞争新格局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强制。

2.比较优势理论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不复存在,企业已作为实际贸易活动的主体,但企业对贸易形式的能动作用在比较优势理论中得不到充分的反映,国家被当作了贸易的主体

比较优势理论假设贸易双方的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实际上,国际贸易是发生在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的,并且不仅国际市场常常具有不完全竞争的属性,各国内部的市场也常常不能满足完全竞争的条件。具体表现为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在规模、技术、管理诸方面可能不同,产品质量可能有差异而不具有完全替代性,生产要素的特化(specificity)也会使要素在产品和企业之间不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些使得有的企业利用了本国比较优势而有的企业没有利用,还有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活动弥补本国的资源缺陷,出口本国的比较劣势产品。一种可能的结果是,有的生产本国比较优势产品的企业因竞争优势的缺乏,不能出口这些产品,并在国内市场上感受到国外竞争的压力,而生产本国比较劣势的产品的企业因其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能够出口这些产品,并在外国市场上让竞争对手感觉到其竞争压力。因此,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考察贸易形式的决定,不能忽略对企业能动作用特别是创新活动的考察。另外,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商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国际间商品价格的差异反映了一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可以直接形成竞争优势并成为引发对外贸易的经济变量。而在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商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不能如实地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引起贸易福利的不均衡分配。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成为引发国际贸易的新经济变量,这使得仍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开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

三、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未来外贸中的不适应性的实证分析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开展对外贸易中也主要采取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导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我国的比较优势日趋下降。

1.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

根据巴拉萨(Balassa)显性比较指数(RCA)显示,我国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在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难以为继,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国内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工资增长较快致使单位产品工资成本上升;亚洲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保持坚挺,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优势消失;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呈现下滑趋势;再加上这类产品的价格弹性比较低,发展中国家多采用降低价格来扩大销售更加大了价格下滑幅度。

2.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首先,出口扩张难度增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到2000年进出口总额已达4723亿美元,跻身世界贸易大国的第9位。200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6207.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7%。我国对外贸易具有大国规模以后,出口扩张难度增加,由于对外贸易基数很大,如果保持现有速度将意味着每年新增一个中等国家的贸易额,显然这是不易达到的。

其次,贸易摩擦加剧。我国在20多年时间内由不起眼的贸易小国一跃而为贸易大国,2001年底又成功加入WTO,更多地参与世界竞争,其他贸易伙伴国为保住其既得市场份额,对新崛起贸易大国加以歧视在所难免,因此我们今后将面临对外贸易摩擦长期化的局面。据统计,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中,就有一起针对中国产品。从1979年到2002年,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共544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我国约160亿美元的出口贸易。仅2001年,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7宗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合计近11.4亿美元,创历年最高。加入WTO给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新机会新市场,但贸易磨擦却始终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其一,反倾销。仅2002年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0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合计涉案金额近10亿美元。其二,技术性贸易壁垒。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我国因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因素影响当年出口直接和间接损失达17.6亿美元;2001年我国因不符合国际环保标准而受阻的出口商品价值就已超过100亿美元;2002年欧盟禁止我动物源性产品进口一案就涉及我国94家企业,贸易金额达6.23亿美元。其三,加入WTO后,世贸组织成员纷纷加强了对华特别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立法工作。据统计,已有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制定了对华保障措施法规。目前,针对我国入世议定书发起的特别保障措施案已成为入世后我国贸易摩擦的新问题。

第三,贸易条件趋于恶化。由于我国进出口量庞大,经常引起大宗进口原料价格上扬,同时由于国际上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我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引起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这两方面的作用使得我国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注:有关我国贸易条件的数据可以参见张碧琼著:《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版。)。事实上我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问题已经主要不是缺乏价格竞争力的问题,而是因价格太低或下降过猛而失去市场的问题。所以任何可能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的贸易措施发挥作用的余地将越来越小。更何况90年代以来我国与几个大的贸易伙伴之间均存在较明显的贸易顺差,出口商品价格的人为调整可能引致主要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应乃至保护主义举动。

3.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难以为继

(1)工资的快速增长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克鲁格认为,“如果一国要素/租金比率偏高,那么在劳动力丰裕的国家用资本较为密集的技术来生产更多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将会有利可图”。(克鲁格,1995)在现实中,劳动是由资本(发放工资)组织到生产过程的,如果工资过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实际上便成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目前我国的情况是: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而工资增长很快(特别是沿海地区),工资增长远远超过经济效益的增长,致使单位产品工资成本上升。工资/租金比率提高的结果,或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失去竞争力,或者是资本替代劳动,使丰富的劳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2)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的贸易结构在国际贸易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我们知道,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主要不是用产品本身来区分的,而是用投入要素来区分的。就是说,同样一种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以密集的劳动生产的,而在发达国家可能是以密集的资本生产的。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面对发达国家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虽然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成本较低,但发达国家面对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这势必又出现“比较优势陷阱”: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

(3)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根据钱纳里的分析,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同这个国家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相联系,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又同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的改变相联系。这就是说,只有在国际贸易能起到推动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时,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才是最需要的。刘易斯在研究国际贸易的引擎作用时指出:“如果增长的引擎是较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和欠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那么,较发达国家的引擎就比欠发达国家的引擎转动的略为快一些”(注:刘易斯:《增长引擎的减慢》,《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集》第8辑,第2511页。)。就是说,在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造成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发达国家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且,在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交换的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从需求方面看,初级产品出口面对的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价格水平。从初级产品的供给条件来看,由于技术落后及开发过度,开发条件恶化,开发成本日益增大,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生产将会遇到收益递减困境。同时,在产业经济理论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领头产业已经得到了说明。同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战略无力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目前,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或自然资源密集的初级产品;进口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生产的工业制成品。这种比较利益结构虽然我国在一段时间中得到了一些贸易利益,但它强化了我国低水平的产业结构,不利于产业的升级替换,从而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4)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容量增幅有限。其一,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需求日益减少。而从需求结构看,国际消费需求结构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结构已向更高层次转换,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日趋饱和;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少、产品质量不高,这种中低档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面对的只能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价格水平。其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而且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生产地区分布也极不均匀,使我国产品易遭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和冲击。此外,发达国家对我国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因此,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从属和被动的不利地位,极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其三,以低素质劳动力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导向不可能一直维持国际竞争优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的劳动力增值量将远远低于信息增值量,以低成本劳动密集为优势的国家将逐步失去发展的动力。

(5)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丰富,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等在我国拥有比较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却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而成为真正的出口产品,因为竞争优势是一种实际显现的竞争能力,是生产力各构成要素综合协调的结果。如上述的纺织业,中国拥有比较优势,但由于工艺技术、人力资本等主要生产要素滞后,致使产品的高加工度化受限制,冲淡了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从国外消费者来看,我国的纺织、印染、后整理、辅料加工尚属初加工阶段,出口制成品属初级加工品。而且从国际贸易上看,我国的纺织业属进出口大致平衡的产业。从国际间经济实力比较来看,90年代中期拥有比较优势的我国纺织品生产总值为551亿美元,同期不拥有比较优势的同一产业,日本为730亿美元,美国为840亿美元;同期服装业产值,我国为176亿美元,日本为275亿美元,美国为486亿美元。总之,从整体上说我国的纺织业并不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4.我国引进外资的方向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有偏差。由于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各地均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外资流向也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用我国配额,压缩了国内企业的出口。另外,外资企业还与我国国内企业争夺国内市场,这与我国想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的本意有偏差。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引进的外资多集中在第二产业,比例超过70%,而在我国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和采掘业等第一产业比例却非常低,不是3%。这与我国第一产业利润率较低,投资回收期长相关的。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有35%左右,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亟待发展,而外资进入的比例却不高。进入第二产业的外资也多是投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的主要出口商品种类与我国的大宗出口商品种类相吻合,并没有体现出技术和资本上的优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采用比较优势战略,强调利用劳动力优势,这使得引资过程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何将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扩大上,忽视了外资企业在技术和资本上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这样,虽然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地位在不断提高,可实际上只是将原先由国内企业完成的事情,现在由外资企业去做了,出口商品结构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提高。

表1.1999年以前及2000年、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外经贸部《外资统计资料》(2000年)及《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2002年)计算而来。

5.世界贸易格局逐渐发生变化——高新技术产品成为世界贸易的主导产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全球竞争突出表现为高科技水平的竞争,由此带来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表现在世界贸易格局上就显现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知识、技术密集化。例如: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正在逐步代替传统产业变为主导制造业的部门。1985~1993年,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年出口增长率为14.3%,高出中低技术产业5~6个百分点,由此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迅速增长。1993年以来,主要工业化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均高于全部出口增长速度。据OECD统计,2001年,其主要成员国的知识经济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已接近30%;出口产品结构逐步转变到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方向,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目前已接近40%。这表明,传统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已有限,高新技术产品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出口的主导产品。

四、结论:比较优势战略不适应我国未来外贸发展的需要,易于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推行竞争优势战略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比较优势战略过分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不利于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创新。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风起云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产业内贸易不断扩大,资本与技术对劳动力的加速替代,从而导致我国传统比较优势日趋减弱,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同时,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容量增幅有限,而我国工资的快速增长又部分抵消了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致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其产品的社会价值也难以实现,长此以往,将极其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只能在低层次的产业结构上徘徊,在国际分工中也将处于不利地位,从而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与比较优势理论相比,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注:也称为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或“菱形理论”。)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实际,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波特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是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根源于企业由于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可见,波特所指的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也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即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竞争优势,它包括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的作用和机遇。波特认为,这6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加强,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从而产生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竞争力的明星产业。竞争优势理论采用的是一种非均衡的动态分析和局部分析方法,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作为理论前提;它既考虑现实的利益,更考虑潜在的利益对比;它认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的后天努力和进取精神;它更强调非价格竞争,更注重要素的质量及产品市场的需求档次;它强调一国政府的职能,主张一国政府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可见,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超越,是对现实贸易形式的迫近,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比较优势退位”(注: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4页。)日益显现,比较优势战略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要进行调整,从比较优势战略转为竞争优势战略。

标签:;  ;  ;  ;  ;  ;  ;  ;  ;  ;  ;  ;  ;  ;  ;  ;  

比较优势战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适应性研究_比较优势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