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网改造以后,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难度大幅增加,原先只在变压器总表范围内享有的资产延伸到了千家万户中,全面管理高、低压设施和设备取代了曾经只管理高压设施的局面,文章研究的正是安全管理的重点方向,即农网改造后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
关键词:农网改造;供电企业;安全管理
1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现状
1.1管理人员的素质
农村供电所的资产及人员大多数是从乡镇电管站演变而来的,尤其是在农村供电所,员工主力基本是原电管站人员,粗放型管理的偏多,平均学历较低。以某县农村供电所为例,目前,本科毕业生仅占员工总数的 6.42%,大专毕业生占员工总数的 15.65%,初、高中毕业生占员工总数的 77.93%。人才结构的严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供电企业的长足发展。同时,一些管理人员不注重对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的学习,在管理过程中总是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任意管理,主观上对新鲜事物有排斥心理,这些都是导致涉电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2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安全隐患
因我国在农村设立供电所时间尚短,没有长时间的工作经验进行借鉴,在管理制度上只能边摸索边前进,这就导致在配电网安全管理制度上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未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虽然配电网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作措施有具体规定,但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供电所分布在各个地区,当地的地形、人文风俗等会对这套制度的贯彻落实带来很大的困难。在遇到现实困难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矛盾的时候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有效进行解决。
2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县级供电企业在农网改造之后,也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整改。在原有的安全管理规范上,一是增加了农村安全用电管理,二是将电力设施保护纳入到了安全管理体系中来。县级供电企业主要根据管理的需要和已有的弊端,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管理,以期在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2.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保障体系和安全监督三个体系
建设在农改之前,县级供电企业缺乏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并且企业内部存在着职责不清的情况,工作上没有清楚明确的章程和规范,以至于管理跟不上企业运行的需要。所以,企业的首要工作便是建立好安全生产的三个体系,要建立以各级行政一把手为安全责任第一人的责任制,实行安全目标管理,每一级安全生产人员都要签订安全责任书,对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形成有据可循和有据可查的安全管理局面。
2.2 加大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力度
最近几年来,国家和国家电网公司分别出台了《 安全生产法》和《 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安全生产奖惩办法》等章程,各个单位都根据这些条例并结合自身的管理特点制定了企业的规章制度,以便于在今后能够顺利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不过由于制度的局限性,往往在落实的时候无法准确到位,仍有部分员工缺乏责任心,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对于这些员工都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罚。
2.3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首先,通过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来增强员工的安全素质,提升他们的安全保护和管理意识,让员工从思想上发生根本改变,由被动化为主动,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符合安全工作规范,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其次,至始至终都要将防止发生人为责任事故和人身事故作为工作的重点。作业人员应当认真的执行《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遵守企业的安全章程,通过安规考试并且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最后,在安全管理中应当积极的调动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每月定期的开展安全分析会,将单位的安全生产问题放在大会上一一解决,吸取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努力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进一步加强各类安全大检查工作企业的安全大检查
在每年的春季和冬季开展,通过专项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如电网调度管理、农网改造安全施工管理、客户安全用电管理、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等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的加以整改,保证不留下任何弊端。安全大检查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应当将绝缘架空线安置在人口居住密集区、雷电多发区、建筑物密集区和成片绿化地区。在这些区域,使用绝缘性能良好的JkLYJ- 10绝缘能够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柱上真空开关数量也应当按照线路的长度和负荷特性来进行合理配置。这样能够在发生故障时缩小巡视范围,及时的对故障进行维修;如果故障发生在末端,当末端保护动作后基本上上段的供电不受到影响并持续供电;同时停电区域也会因为有着分段式保护开关而缩小范围。
2.5 强化电力线路的巡视、消缺制度
根据不同电压等级需要加强对电力线路的管理,通过标准化的巡查及时发现电力设备或者电力线路中的故障,按照生产计划及时进行排查与维修,保障线路通畅。对于夏季多雷多雨的恶劣气候,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巡查,准备应急预案用以应对恶劣气候下行程的电路突发故障。迎峰度夏期间的巡视与排查也尤为重要,重点加大测负测距方面的检查,由于夏季高温形成电力线路弧垂大以及高负荷,为了保障10 kV的电压稳定输出,需要采用有序用电方案通过需求侧管理。同时,还要在客户端形成负荷的监测与管理,对电力输出实时监控,对超负荷的线路采取相关措施,以避峰、错峰和限电等方式实现对超负荷线路的分流。积极做好夜间巡视,对违法用电的用户要严肃处理,也正是因为夜间巡视才使得有序用电方案能够得到落实。近年来供电形势比较严峻,但是均能够保证平稳度夏。相较于夏季,寒冷的冬季恶劣的气候更为频繁,针对暴雪、大雾、大风等气候时巡视应有侧重点。冬季冰雪覆盖电力线缆上,增大线路负重,这时巡视的重点应放在保证没有断线倒杆的现象发生,一经发现要及时进行处理。冬季大雾天气当中,要注意应对污闪停电现象,采取有效手段对绝缘子有针对的进行测试和清扫。而在大风天气中,应该加强拉线及电杆的牢固性,及时调整线弧垂。巡视过程中发现线路故障要及时上报并且形成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为农村电网的运行提供保障。
2.6 加强农村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
农村触电事故频发与电力知识的普及程度不足有很大关系,电力部门需要依托村委会做好农村用电安全教育的普及工作,通过与村委会的沟通与协作,对村级单位进行指导和培训,利用板报、讲座等形式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同时,要加强电力线路的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与违章用户进行沟通,发送整改通知书并上报相关部门,特殊情况下可以与用户签订安全协议,防止卷入事故后的法律纠纷。
2.7 加强三级漏电保护器的建设
从农村触电事故的角度分析,很多村民不注重安装保护装置,进而引发触电事故。因此,要建立农村地区三级漏电保护措施,即总保、分保和家保。加强对三级漏电保护器的建设,完善农村防漏电工作的开展,通过仪器检测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率、投运率以及正确动作率是农村电力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结束语
随着电力资源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它已经融入到人民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当中,电灯、电话、电脑等电器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全社会均衡发展,人们都能过上幸福安康的幸福生活。强化供电所安全的管理工作,为提高我国电力事业发展、提高群众用电安全、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有力保障。综上所述,加强供电所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张锦辉.浅谈县级供电企业在煤矿供电中的安全管理探索[J].煤炭技术,2013,
[2]徐峰.农网改造后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探索[J].企业技术开发,2013,
[3]孔鸣.县级供电企业电压合格率管理的研究及探讨[D].浙江大学,2011.
[4]张进保.关于县级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
[5]岑小梅.某集团公司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初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
论文作者:苏忠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供电所论文; 县级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农村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员工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