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BIM与虚拟现实”在建筑管理方面的应用论文_杜楚彬

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51051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实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便是这一类进步的代表,基于此,本文就“BIM与虚拟现实”在建筑管理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论述内容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BIM技术;虚拟现实;碰撞检测;建筑管理

前言:BIM技术能够通过专用软件建立建筑信息模型,该模型能够服务于建筑设计、施工、运营阶段;在该模型支持下实现优化建筑工程管理进度控制、减少资源浪费、一体化工程管理,为了最大化BIM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就“BIM与虚拟现实”在建筑管理方面应用开展具体研究。

1.设计阶段应用

建筑性能分析、BIM参数化模型设计、碰撞检测均属于较为典型的“BIM与虚拟现实”在建筑管理方面的应用,具体应用如下所示。

1.1建筑性能分析

“BIM与虚拟现实”应用中的建筑性能分析主要涉及建筑景观、环境日照、风环境、噪声等内容,这些分析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例如,受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影响,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普遍出现了建筑住宅高度密集化、高层化的特征,而这就使得建筑物之间风环境相互作用对建筑本身的影响日渐增强,因此建筑设计阶段即可应用BIM技术、CFD技术开展建筑流体环境的分析,由此保证科学性、舒适性较高的建筑风环境设计,建筑的节能性能、居住舒适度也将因此实现长足提升[1]。

1.2虚拟现实建模

BIM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均可用于建筑设计的建模,如BIM技术能够较好服务于参数化模型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则能够设计真实度更高的建筑场景,具体设计如下所示:(1)参数化模型设计。业界应用较为广泛的BIM技术软件多数具备参数化设计功能,RevitArchitecture2013便属于其中代表,通过这类软件建立的BIM模型即可通过参数输入自动展示设计效果,建筑设计师由此便能够开展自由构思设计、创建外型,其设计理念的实体化将得到较为积极影响,建筑设计水平也将实现长足提升。(2)真实度更高的建筑场景设计。VRML、OIV、3DMAX均可用于真实度更高的建筑场景设计,结合游戏引擎,建筑设计师能够实现更为直观的建筑设计,而结合VR技术则能够实现沉浸式的建筑设计,由此设计师能够借助VR设备更真实的体验设计效果,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带来的影响也能够实现直观展示,由此可见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管理领域的应用价值。

1.3碰撞检测

碰撞检测属于BIM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这一检测的实现与其建立的BIM模型联系紧密,基于此项目参与人员可直观、全面、准确的理解设计理念,能够更好的避免各建筑构件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图1为典型的构件间碰撞检测。完成构建检查后,项目人员还应将管线工程模型代入BIM模型,用以进一步提升设计质量[2]。

图 1 构件间碰撞检测

2.施工阶段应用

2.1优化施工方案

在施工阶段,应用“BIM与虚拟现实”可以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实现施工阶段的四维处理。建立起三维几何立体坐标轴和相应的施工时间轴,可以分析施工进度的合理性,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对施工计划进行及时调整,让施工方案更为完善。在施工阶段,利用“BIM与虚拟现实”还可以模拟演练施工重点项目,通过演练得到最为合理的施工工艺与最为科学的施工顺序。同时,在施工阶段利用“BIM与虚拟现实”可以对施工环节的安全性进行衡量,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就可以对施工各个环节的情况予以清楚掌握,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提前预测,确保施工方案的落实具备可执行性及安全性。

2.2虚拟施工过程

应用“BIM与虚拟现实”可以虚拟施工目标。对于施工阶段而言,虚拟施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虚拟技术可以让业主及建筑企业对真实施工进展状况予以了解,可以对施工计划合理性进行判断。同时,还能让建筑项目参与方对建筑工程当前存在的问题做到全方位了解,施工单位、业主与监理单位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让参与方的矛盾得到减少。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基坑工程为例,在基坑工程中,工程师、业主、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监理人员需要时刻了解基坑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对此,可以引入“BIM与虚拟现实”,利用可视化技术可以让基坑建设过程得到全面安全监测,可以让基坑监测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可以让监测过程中出现的人为遗漏现象得到避免。结合地勘信息模型,可以对地质状况判断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结合新型呈现技术,可以让基坑变形得到全方位监测,可以对基坑抢险工作起到指导作用,让基坑工程施工中相关人员应对危险情况的预判能力得到提升。“BIM与虚拟现实”的使用克服了传统施工中存在的基坑维护结构变形情况与趋势不能得到直观表现的缺点。

2.3模型校验

在施工阶段应用“BIM与虚拟现实”可以完成模型校验工作。利用计算机,可以反映出建筑工程项目的真实情况,对比实际工程情况和虚拟结果,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偏差,进而对建筑工程校验工作提供帮助。除此之外,业主通过“BIM与虚拟现实”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与完工效果,业主可以据此及时调整建筑工程项目方案。

3.运营阶段应用

不同建筑工程项目对维护措施往往存在不同要求,而由于措施选择的针对性直接关系建筑运营和维护成本,这就为“BIM与虚拟现实”在运营阶段的应用提供了契机,特别是运营费用较高的公共建筑更适用于BIM技术的应用,2008奥运村项目便属于其应用典型。在奥运村项目的运营管理中,该建筑早在设计阶段便完成了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建设,由此BIM技术为奥运村项目的运营管理提供了物质保障、物流服务,该建筑的运营管理科学性也因此大大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建筑管理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应用“BIM与虚拟现实”可以让项目施工规划、结构设计以及组织设计得到仿真再现,可以让施工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让建筑施工效率得到提高。对“BIM与虚拟现实”进行积极应用,对于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智绪.BIM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中的应用与展望[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139-140.

[2]程志钢.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6,14(19):56+125.

论文作者:杜楚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论“BIM与虚拟现实”在建筑管理方面的应用论文_杜楚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