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县中医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永嘉分院) 浙江 温州 325100)
【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程度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按照HAMD评分,将我院收治的5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划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13例,无抑郁;B组14例,轻度抑郁;C组13例,中度抑郁;D组12例,重度抑郁。所有患者均在病情稳定后接受针刺疗法、冰刺激疗法、电刺激疗法,以及吞咽锻炼、摄食锻炼。观察并比较四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前,A、B、C、D四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A、B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与C、D两组比较,均明显高于C、D组,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抑郁程度对其吞咽功能的康复具有显著影响,临床上对其应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状态;吞咽功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132-02
脑卒中即脑中风,是一种突发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延髓麻痹作为其临床上常见并发症,多表现出饮水反呛、吞咽困难等症[1]。有研究表明,约50%的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2]。而吞咽困难往往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窒息、水电解质紊乱、吸人性肺炎等,进而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为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程度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影响,给康复方案的制定及临床预后提供依据,我院选取5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52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7.5±5.4)岁,病程为5 天~90天。所有患者均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并具有一定认知能力,无严重智能障碍及严重的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无严重心衰、肺部感染等重症。采用中国精神病与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4],并根据评分结果,将其划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13例,为无抑郁状态;B组14例,为轻度抑郁状态;C组13例,为中度抑郁状态;D组12例,为重度抑郁状态。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在其病情稳定后,接受针刺疗法、冰刺激疗法、电刺激疗法、吞咽锻炼、摄食锻炼等综合性康复治疗。
1.2.1针刺疗法 以患者酸胀之感为度,采取轻捻转补法,对翳明、风池、吞咽、治呛、廉泉、供血等主要穴位进行针刺。30 分钟/次,1次/天,30天为1疗程。
1.2.2冰刺激法 将浸湿的棉签于一20℃条件下冷冻3 h,取出后,刺激患者的口唇部、双颊内侧、舌前部、舌后部、腭弓、软腭以及咽后壁等部位,同时,患者需要做吞咽的动作。5~10 分钟/次,每天2次,30天为1疗程。
1.2.3电刺激疗法 以患者轻度灼热感为度,将仪器中正极置放于患者甲状软骨上,负极置放于患者甲状软骨下,利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同时,患者需要做吞咽的动作。30 分钟/次,2次/天,30天为1疗程。
1.2.4吞咽锻炼 吞咽锻炼包括“屏气一发声”法[5]以及门德尔松手法[6]。“屏气一发声”法是指患者坐于椅子上,然后双手支撑椅面,屏气做出推压的动作,瞬间松手,呼气并发声; 门德尔松手法是指患者坐后,颈向前伸,躯干向后,保持全身放松,由治疗师指导其做出吞咽动作,在其咽喉上提之际以手抓握甲状软骨部,并持续5~10秒。30 分钟/次,1次/天,30天为1疗程。
1.2.5摄食锻炼 取患者的躯干300仰卧位,使其头部前伸。选取鸡蛋羹、米糊、酸奶等不易误咽且易于吞咽的食物,从3~4 m1的小量开始,之后依照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最大量不超过20 ml。进行摄食锻炼时,也应控制好进食速度。20 分钟/次,2次/天,30天为1疗程。
1.3疗效评判标准
采取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估标准[7],均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判。评判标准如下:(1)1分:患者不能够经口进食,并且不适于任何吞咽锻练;(2) 2分:患者不能够经口进食,但可以进行基础的吞咽锻炼;(3)3分:患者不能够经口进食,但有摄食动作;(4)4分:需要给予静脉营养,但可在安慰条件下少量进食;(5)5分:需要给予静脉营养,有l至2种食物能经口进食;(6)6分:需要给予部分静脉营养,有3种食物能经口进食;(7)7分:不需要给予静脉营养,有3种食物能经口进食;(8)8分:除少数尤其难吞咽的食物,均能经口进食;(9)9分:能够经口进食,但仍然有待临床观察与指导;(10)10分:具备正常吞咽及摄食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9.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其中计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成组资料进行t检验,率的比较则采用X2检验,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A、B、C、D四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A、B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与C、D两组比较,均明显高于C、D组,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情况
组别n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
A组132.83±0.609.33±0.30
B组142.85±0.637.31±0.29
C组132.79±0.593.57±0.34
D组122.78±0.613.01±0.31
3 讨论
脑卒中的发生,往往还伴随着患者不良情绪的出现,尤其以抑郁、焦虑最为常见。而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影响到其身体的康复。有研究认为,脑卒中后抑郁症对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使躯体疾病治疗复杂化、影响肢体及语言的康复等,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8]。吞咽是受大脑意识支配及情感活动影响的复杂神经反射过程[9],容易受到参与其反射活动的抑郁、焦虑等情感过程的影响。脑卒中患者中约29%~60.4%伴有吞咽障碍的症状[10]。脑卒中所致的患者吞咽障碍,被认为是大脑神经传导束发生功能障碍造成的。为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临床上对此类疾病患者采取系统的康复训练,如康复护理联合针刺治疗[11]、针灸与吞咽训练[12]、中医药治疗[13]、电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14]等,均取得一定疗效。
本次研究按照患者抑郁状态程度,将我院收治的5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划分为A、B、C、D四组,即分别为无抑郁组、轻度抑郁组、中度抑郁组、重度抑郁组。并在其病情稳定后给予针刺疗法、冰刺激疗法、电刺激疗法、吞咽锻炼、摄食锻炼的系统性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过程中,由专业的治疗师进行指导,患者也主动配合完成。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A、B、C、D四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A、B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与C、D两组比较,均明显高于C、D组,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抑郁程度对其吞咽功能的康复具有显著影响。同时,这也提示我们,应该关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情感活动。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抑郁程度对其吞咽功能的康复具有显著影响,临床上对其应予以高度重视。在制定康复方案及开展临床预后活动时,除了进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还应该考虑其抑郁程度,并进行正确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患者不同抑郁状态程度,在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的同时,予以个体化的药物干预或者心理疏导,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少静,王艳玲,张秀海.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疗效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4):1945-1946.
[2]潘文仙.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2015(10):75-76.
[3]王江华. 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2):52-53.
[4]张俊英. 冰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09):100-101.
[5]甘文杰,邹杏坚,邓国敏,欧阳卫怡.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吞咽训练及护理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5):207-208.
[6]伍应芳. 针灸与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5(01):29-30.
[7]纪蓉,王琪娜,姚世媛,宋爱霞,戈蕾,禹爱梅. VitalStim生物电刺激仪配合认知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87-89.
[8]张欣,朱旭,张博. 针刺联合冰刺激综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5(02):128-130+133.
[9]杨孟香,金丹. 针灸配合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8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15(02):40-42.
[10]张华.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价及康复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4):157-158.
[11]赵林红. 康复护理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疗效分析[J]. 光明中医,2015(04):854-855.
[12]徐飞,谢昕,汪敏娜,王春英. 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07):278-279.
[13]刘冠冶,周鸿飞.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概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04):169-170.
[14]刘铭,马晖,富晓旭,谢春光. 电针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5(05):44-47.
论文作者:陈坚,麻洪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抑郁论文; 功能论文; 障碍论文; 统计学论文; 针刺论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