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的改革历程与方向_图书馆论文

中国图书馆的改革历程与方向_图书馆论文

中国图书馆的改革历程与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历程论文,图书馆论文,方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14(2000)01—0006—06

回顾中国图书馆改革开放20年来所走过的风雨历程,我们体会到并且坚信,不断改革图书馆与时代脱节的地方,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读者的需求,才是图书馆的出路所在。

1 图书馆改革的内涵

所谓改革,实际上就是解决矛盾,就是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从而构建新的平衡。就图书馆而言,改革就是要解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与落后的图书馆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与信息产品。

图书馆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适应社会发展。进入新旧世纪之交,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高速信息传输网络的发展、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人们情报意识的加强,社会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图书馆必须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寻求生存之路。由于知识信息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世界信息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信息机构如咨询机构、剪报公司、数据库经销商等蓬勃兴起,作为社会信息中心之一的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全社会改革大潮的冲击,打破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原有的心理平衡,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观和目前相对低下的经济收入,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心理状态比较复杂。稳定人心,促进图书馆的良性、健康发展,无疑也是图书馆改革的意义所在。

(3)满足读者需求。 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和图书馆服务之间的矛盾,社会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是变化多端的,图书馆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才能适应这种变化。说到底,图书馆深层次的改革还是要在服务上下工夫。即如何迅速、准确地为读者提供所需的文献信息是图书馆服务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

2 图书馆改革的特点

作为社会信息服务机构之一的图书馆,其改革主要有以下特点:

(1)艰巨性。图书馆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它必然要打破图书馆原有的平衡状态,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从而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因此图书馆的改革也像社会上的其他改革一样艰巨。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图书馆20年的改革,虽然成就斐然,但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至今还没能解决。

(2)复杂性。从宏观上看,我国图书馆系统是多类型的、 多层次的、复杂的多元结构,各类型图书馆的隶属关系亦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图书馆的改革要谋求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协作,加大了图书馆改革的复杂性;从微观上看,每一个图书馆自身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也决定了图书馆的改革充满了复杂性。

(3)探索性。任何一种改革,都没有固定的模式, 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这个道理。

(4)主体性。在图书馆的所有要素中, 工作人员是最具能动性的,因而他们是图书馆改革的主体。图书馆改革的主体性决定了图书馆的改革必须重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技能的提高,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要在生活和业务工作中关心、支持他们,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为读者服务的工作中去。

(5)规律性。改革要有利于图书馆及图书馆事业的协调运转, 使图书馆整体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同时,图书馆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步进行才能取得成果。

(6)渐进性。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个服务性文化机构, 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图书馆的改革一定要依据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社会环境所能提供的条件,参照图书馆自身的综合能力,有计划、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稳步发展。

3图书馆改革的历程

改革开放的20年,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此,我们把20年的改革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作一简单回顾。

(1)第一阶段(1978—1985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号角,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项基础性文化设施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一些老馆在恢复元气,一大批新馆落成,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亟待步入正轨。这一时期图书馆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和完善图书馆内部管理工作。

●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和文件。在这一时期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对于推进我国的图书情报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例如:1978年教育部、国家文物事业局和中科院分别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工作的意见》、《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工作条例》、《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暂行条例》;198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1982年文化部颁布了《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过了《全国社会科学情报工作规划会议纪要》;1986年文化部图书馆局在兰州召开全国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讨论、修订了《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修订稿)》、《关于县图书馆工作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和《关于组织实施图书馆事业“七五”计划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同年,中科院在南京召开会议修订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暂行条例》,并制定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七五”发展计划》。

●基础业务工作得到了加强,文献工作初步实现了标准化。1979年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负责文献著录标准化的研究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相继颁布了与《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基本一致的《文献著录总则》(GB3972.1—83)、 《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2—85)、《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GB3792.3—85)、《非书资料著录规则》(GB3792.4—85)等国家标准, 规范了我国的文献整理工作。198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编印了《西文文献著录条例》。1984年图书统一编目款目卡开始采用《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上海地区于同年开展“随书配卡”工作,实行了中文图书统一编目。1980年修订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出版了第二版,同年完成了《汉语主题词表》这部重要工具书的编辑工作。1986年北京图书馆研制出了《中国机读目录通用格式》,我国的机读目录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

●全国性图书馆领导、协调机构逐步建立,实行了馆长负责制,健全了图书馆的组织机构。1978年12月中国科学院第一次图书情报工作会议决定实行图书情报工作一体化,指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是中国科学院的图书情报中心,这是我国图书馆体制改革的先兆。1980年5月, 中共中央书记处举行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北图的《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决定在文化部设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统一管理全国的图书馆事业。1980年7月,国家科委召开第五次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要求中国科技情报所担负全国科技情报管理的任务,并于1984年3 月设立科技情报局。1981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成立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教育部主管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机构, 后于1987 年6月改成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1985年7月,中宣部、文化部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提出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强调图书馆间、图书馆与情报部门间要加强合作与管理,实行馆长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

●注重图书馆队伍的建设。自1978年中国科学院第一次图书情报工作会议制定的《中国科学院图书、资料、情报业务人员定职、升职实行条例》颁布以来,图书馆界非常重视专业队伍的建设工作。中共中央书记处通过的《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提出要加速专业人员的培养,解决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待遇与职称等问题。1981年国务院批转《图书、档案、资料专业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的通知。这些措施对于提高图书情报人员的社会地位和业务素质,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图书馆干部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书情报界干部教育和培训工作较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正规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正规教育分为三个层次:高级人员的培养。1978年起陆续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大等学校招收研究生;中级人员的培养。1978年前,我国的图书馆学教育主要有北大、武大两校的图书馆学系,之后几年间,华东师大等几所高校也设立了图书馆学系,1985年武汉大学在全国首设了图书情报学院,1983年湖南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独立的中等图书情报学校湖南图书情报学校。其后,湖北、北京等地也陆续开办了图书情报学校;继续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研讨班、进修班、培训班、函授班、电大班等形式培训了一大批在职干部。

●图书馆引进了科学管理方法。这一时期图书馆开始引进科学管理的概念,北大与武大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有图书馆科学管理一章)、张德芳的《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于鸣镝的《图书馆管理学纲要》分别于1981、1982年问世。1983年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主持召开了图书馆科学管理研讨会,研讨如何将图书馆科学管理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1984年我国翻译了美国斯图亚特的《图书馆管理》、苏联福鲁明的《图书馆的组织与管理》,出版了辛希孟和江乃武的《图书馆管理科学化概论》等专著。不少刊物发表了有关图书馆科学管理论文,各类图书馆科学管理培训班应运而生,如北京图书馆为了坚持科组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管理水平,于1985年上半年举办了两期科组长研讨班。

(2)第二阶段(1986—1991年)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对图书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在新时期充当何种角色,成为众所关心的课题。这一时期改革重点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的职能定位方面。

●图书情报一体化。图书情报一体化最明显的表现是图书馆名称的变化。1985年11月14日中科院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改名后除继续做好图书馆的工作外,要大力加强科技情报工作,积极开发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这是中国图书馆界在理论上开展图书情报一体化讨论、在实践中加强情报工作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图书馆从传统的保藏职能向现代化综合情报职能方向转变。此后不久,许多图书馆相继更名为文献情报中心。

●强化图书馆教育职能与情报职能。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高校图书馆应履行教育与情报职能。1987年6月,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当时的国家教委副主任彭佩云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适应时代要求 明确发展方向 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刊载《图书馆学通讯》1987年3期)的工作报告,指出这次会议就是要认真总结高校的图书情报工作,交流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为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培养“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1987年10月文化部在京召开贯彻《关于改进加强图书馆工作的报告》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进一步发掘现有图书馆的潜力,强化图书馆的情报职能和教育职能。

●文献资源调查工作。1988年10月,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文献资源专业组会议在京召开,研究部署开展全国文献资源调查工作。截止1990年6月, 全国不少省市或地区在本区域内积极开展的文献资源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共有486 个单位的近万名图书馆工作人员参加了调查,评估了1800多个研究级学科的文献收藏,提出、论证了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设计、验证了文献资源综合评估的方法,调查、评估了我国大部分图书情报部门的文献资源分布状况,促进了一些地区文献资源的协作、协调,取得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完成了近百万字的调研报告和论文,并对全国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提出了初步构想。这次评估工作的意义是十分重大而深远的,为我国文献资源的建设协调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书馆的社会化趋势与双创活动深入开展。198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召开深化图书馆改革座谈会,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在广州召开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认为文献情报工作应走社会化道路。1989年3月, 湖北省教委发出《关于印发〈湖北省高等学校“双创”经验交流会纪要〉和〈湖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198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南京时代信息资料公司始终以图书馆为依托,致力于智力资源的开发,以文献资料为手段,组织信息网络,立足南京,面向全国,为振兴经济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占祥在《开展以文补文 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在全国文化事业单位以文补文经验交流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以文补文活动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一种手段,一开始就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与支持,以文补文活动意义很大,效果明显,要放宽、搞活,但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之间的矛盾。

(3)第三阶段(1992—1994年)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为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给图书馆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图书馆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是面向市场经济的改革。

●劳动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这一时期图书馆界普遍做到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按照“四化”原则选配馆长,实行馆长负责制和馆长任期目标制、岗位责任制,明确党政分工;实行中层干部任期制和部门责任制,中层干部由馆长直接选聘;实行业务人员聘任制,对于不能胜任者可解聘、辞退。一改过去吃大锅饭的局面,对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与定额管理,明确管理目标、任务和效益,将责、权、利结合起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发展图书馆的信息产业。越来多的图书馆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利用自己的文献资源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为生产建设、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服务,编发各种信息资料,建立起自己的信息服务公司和三产公司,使图书馆的微观管理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如南京金陵图书馆的南京时代信息资料中心,中科院成都分院的信息产业联合开发中心和四川图书馆学会的四川智力资源开发公司,这些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也使图书馆界出现了一馆两制现象。深圳市图书馆甚至在内部管理实践中做了一馆三制的有益尝试:对于公益性基础服务实行事业型管理;对于创收的有偿信息服务实行经济指标管理;对于图书馆所办实体进行独立核算,实行企业化管理。图书馆创办的信息咨询机构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中山图书馆海外中文报刊信息中心、金讯剪报中心编印了《决策参考》、《警界参考》、《金讯剪报》等30个专题信息资料,黑龙江图书馆编印了《星火信息速报》等,增强了图书馆自我发展能力,形成了以有偿补无偿、以无偿促有偿的良性发展模式。

●公共关系学理论在图书馆的应用。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公共关系已经开始从简单到复杂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图书馆公共关系理论的研究与实践都有了很大发展。1986年中山图书馆曾率先设立了公共关系部,成为中山图书馆的一大特色。1989年文化部下文提出将每年5 月的最后一周定为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对于图书馆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图书馆公共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在日常工作中,图书馆应以有效的公关活动树立良好的公关形象,以方便快捷的服务来改变自身的服务形象,使读者对图书馆产生好感。1992年后,图书馆界发表了许多文章对图书馆的公共关系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图书馆论坛》与《图书馆学研究》在1992年都曾设图书馆公共关系问题专栏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4)第四阶段(1995年至今)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已沿着信息高速公路进入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已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图书馆作为一种大众性文化服务机构,其改革的方向已趋向立体化、多元化。图书馆将面临服务信息化、馆藏多媒体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和管理手段计算机化等变化。

●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方兴未艾。1978年南京大学就开始研制“南京大学图书馆系统”;1987年深圳大学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研制成功;1989年文化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研制成功;1990、199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全面完工,以后全国又有大连博菲特、重庆图腾、北京丹诚研制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特别是1985年之后,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开始向实用化和普及化发展,许多市、县图书馆和专科学校开通了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1996年国际图联北京会议上费孝通先生在《面向多元一体化世界新格局的图书馆》一文中讲到:“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的突破,图书馆已逐渐走出地域的限制,向全球一体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我国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是从实施“金桥”、“金税”、“金关”等重大信息工程起步的,目前已部分开通运行。我国还制定了到2000 年初步建立“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NET)即“金图工程”总体方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及时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战略任务,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把信息化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其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完整的国家信息体系,到2010年将建立健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体系。1996年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这表明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网络是未来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随着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我国已于1994年和Internet完成对接。中国教育与科研网于1995年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形成了以清华大学为中心和总出口,西北、西南、华中、华南、华东、东北、京津等八区九所院校为接点,连通部分高校的立体的网络结构。通过中国教育与科研网,我国用户可在Internet网上访问世界著名的OCLC和DIALOG等系统中的近千个数据库。目前,中国公用计算机网络(CHINANET)也已与国际互联网连通。

●馆藏文献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形式不再占一统地位,已经出现磁盘、磁带、光盘等电子文献与纸型文献并存的局面,图书馆的馆藏含义将会进一步拓宽,凡是图书馆提供的各种载体的文献均可被视为图书馆的馆藏,图书馆各种载体形式的文献收藏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起步。数字图书馆实际上是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图书馆。用户对馆藏信息的利用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使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上的以数字方式存储的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提供即时服务,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1997年我国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开始实施,由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馆参加的为期3 年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实验型数字图书馆”的科研项目启动,至2000年前将建成8—9种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并建立多种专题数据库。目前北京图书馆开通了4条生产线, 已经生产了500万页的电子图书并已能在网上阅读, 计划以后每年的生产能力将达到3000万页以上。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筹备小组由文化部牵头,于1998年8月成立,并于1999 年第一季度完成了数字图书馆的实验演示系统。

4 图书馆改革的方向

图书馆改革的方向不能脱离图书馆改革的总体目标。图书馆今后改革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图书馆改革要促进图书馆事业自身的发展。 目前图书馆在我国社会中的地位还比较低,因此我们的改革要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图书馆价值的实现。通过改革,一方面要把图书馆的硬件建设搞好,改善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环境、手段与方法;另一方面要把图书馆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信息开发出来,提供给一切有需要的读者,进而转化为现时的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藏书楼”、“收容所”的社会形象,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2)图书馆的改革要促进图书馆自身职能的充分发挥。1975 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认为,现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读者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图书馆的重藏轻用的办馆模式已远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图书馆必须要在如何提高其情报职能与教育职能上下工夫,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坚持社会主义的办馆方向,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己任,加强对读者的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3)图书馆改革要提高图书馆的效益。 我们认为图书馆的效益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图书馆的经济效益。服务效益是指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技术手段与水平和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程度是否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社会效益是指图书馆服务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效果,对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经济效益是指图书馆在图书馆事业或图书馆活动中投入产出的比例。图书馆的这三种效益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论。图书馆是一个服务性的学术机构,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图书馆工作改革的根本所在。当然,图书馆也应当收取适当的、包含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创造性或超时劳动的报酬。

(4)图书馆改革要解放图书馆的生产力。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与生产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愈来愈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图书馆收藏和传递的文献是一种间接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与劳动者的结合将会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与创造能力,生产出物质产品,从而把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图书馆的改革要从图书馆生产力组成要素——工作人员、硬件设备、文献信息三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提高图书馆硬件设备和馆藏文献信息的利用率,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于把自己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战场,激发图书馆工作的活力,在为经济建设提供文献信息的过程中,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压力变为动力,大力发展信息咨询产业,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的优化,以文献信息中心的崭新风貌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收稿日期〕1999—07—27

标签:;  ;  ;  ;  ;  ;  ;  ;  ;  

中国图书馆的改革历程与方向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