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审计理论基础认定的思考_会计与审计论文

对现代审计理论基础认定的思考_会计与审计论文

关于现代审计理论基础认定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合理地确认审计理论基础有利于审计理论框架的构筑,有利于审计实践→审计理论→审计实践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审计学科的长远发展。

一、审计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和属性定位

(一)概念界定。审计理论基础是在一定的时空内,形成并支撑源于审计实务的系统化理性认识的根脚或出发点。

(二)属性定位。审计理论基础有如下几个属性:

1.客观性。即审计理论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先于审计理论而存在。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而言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根据当前审计实践中的某一突出问题,经过针对性研究而产生某一种理论,并对该问题予以指导。其二是站在整个审计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审计实践的规律性总结,形成一个审计理论框架,以解释、评价、改进及预测审计实务。

2.独立性。审计理论基础并不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可分为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而审计理论基础则不然。

3.交叉性。审计理论基础往往同时又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或者说同时为诸多学科提供理论上的“根脚”支持。

4.多样性。多样性表明审计理论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之中,每增加一个理论基础,都意味着审计理论的某一部分发生了质变。

5.稳定性。审计理论基础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担当“根脚”的角色。

二、审计理论基础:认定标准

现代审计的基本特征包括:①制度基础审计和抽样审计,即先进行制度基础审计——符合性测试,再进行抽样审计——实质性测试;②管理审计。管理审计以被审计单位或专项活动的经营过程以及各种管理职能为审计内容。③计算机审计。它是由独立于审计对象的第三者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进行综合的审查和评价,并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出劝告和建议,借以消除系统弊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运行效率的一项监督活动。

三、审计理论基础:具体内容

(一)审计理论基础的外延部分。主要包括:

1.哲学和经济学理论。哲学为审计理论研究提供了一般方法论指导。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开阔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提供可供选择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系统科学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研究各种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进化的规律是可行的。

(二)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部分。一般包括:

1.财务和会计理论。现代审计可划分为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两者分别对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进行审核。因此,审计学不可避免地要以财务和会计理论为指导来构架审计理论,以便指导和预测审计实务。

2.管理科学理论。首先制度基础审计是以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而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其次,管理审计的兴起,说明了企业管理活动的日益重要,管理审计迫切需要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

3.统计科学理论。由于审计抽样大量地应用统计科学的有关概念和方法,因此以现代统计理论为后盾构建审计理论便成为一种必需。

4.侦查逻辑科学理论。证据的获取过程中,需要大量地运用逻辑判断以整理分析审计证据,排除伪证,使获取的证据充分而且适当。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应包括侦查逻辑学的有关理论。

5.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在会计实务中的广泛运用,给当代审计实务和审计理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例如,EDP会计系统导致内部控制减弱,引起审计线索消失和审计方法改变,相应地也必然要求审计准则变化等等,这些新问题的出现需要结合计算机技术理论重塑审计理论,以指导EDP审计实务。

标签:;  ;  ;  

对现代审计理论基础认定的思考_会计与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