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致力建设“古诗背后的故事”校本课程。此课程开发有以下三点理论思考:1.深刻理解吴刚平教授“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2. 要考虑“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与“促进教师成长”两个目的;3.要把握“寓教于乐”、“意义建构”、“合作探究”三大理论资源。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寓教于乐;意义建构;合作探究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这一总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学校利用每周的周会课,开展了《古诗背后的故事》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
针对古诗教学的特点、学生学习的规律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背景,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
首先是概念的梳理。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呢?根据华东师大吴刚平教授的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管理(国家、地方、学校)的重要内容,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吴刚平还指出:要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教育实效、办学特色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古诗背后的故事》校本课程开发充分考虑了吴刚平先生的有关理念,并且体现了我校“用心做教育”的办学理念,要达到两方面的目的,第一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第二是促进教师成长。
《古诗背后的故事》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也与当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相关。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既是上级部门的要求,也应该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新课程标准在原来基础上加大了古诗词在课文中的占比,也突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
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与《古诗背后的故事》校本课程开发目的之后,语文教研组还对《古诗背后的故事》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挖掘与梳理。
一、“寓教于乐”——讲故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所著的《诗学》中已蕴含了“寓教于乐”的思想,以后由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明确地表达出来。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 “寓教于乐”的“教”,既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具体到《古诗背后的故事》校本课程而言,我们也要遵行“寓教于乐”的原则,那就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教诗。把古诗产生的背景、作者创作的具体环境、诗中人物的情感抒发以及作者如何修改、诗词如何流传、后人如何评价等内容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就会让学生轻松愉悦,快乐满足,这样的情况下,所教的诗也就容易掌握了。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二、“意义建构”——造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 “会话”,“意义建构”四要素。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性,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老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信息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知识。
具体到《古诗背后的故事》校本课程而言,教师要运用多种资料,掌握古诗创作的背景,运用讲述故事、展示多媒体等手段营造一种氛围、一种诗作产生的“真实”处境。只有在这种真实情境下,学生才能够切身体会诗人的情感体验,从而对古诗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该如何体会有深入的理解,从而建构出对诗作意义的立体化的理解。身临其境,体会真切。
三、“合作探究”——拓眼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往往是指一种课堂小组教学模式,由老师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共同学习。
具体到《古诗背后的故事》校本课程开发,“合作探究”的主体不单指小组中的学生,而是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通过讲故事、造情境的手段,还原古诗产生的具体情形,把学生带入诗歌产生的原初现场,从而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古诗的意境,这是教师和学生两者合作的结果。而且,这种教学超越了单独的可见的文本,深入探究到了诗歌产生的具体环境、诗歌表达的艺术特色以及诗人的个性、独特的情感体验等,这样的教学既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也拓展了教师对古诗的理解。还有一点值得指出,古诗往往是配乐的,是可以吟诵的,通过吟诵演唱古诗,也是加深理解的一种方式。总之,“合作探究”是古诗教学中师生共同完成的,其结果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方面的成长,两者的眼界都得到了拓展。
所以,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古诗背后的故事》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论思考的话,可以这样说:一个概念、两个目的、三大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背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N].中国教育报,2002.10-8(3).
[2]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99
论文作者:曾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古诗论文; 校本课程论文; 寓教于乐论文; 故事论文; 学生论文; 目的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