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门峡地区苹果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种群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高越[1](2020)在《转cry1Ab基因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抗虫性的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评价转cry1Ab基因玉米的生态安全性,本研究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陷阱法对两个生长季转基因抗虫玉米田和非转基因玉米田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转基因抗虫玉米对田间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为了评价转cry1Ab基因玉米的抗虫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了转基因抗虫玉米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Cry1Ab蛋白含量,明确了转基因抗虫玉米的Bt Cry1Ab蛋白的时空表达规律;同时在田间和室内分别用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粘虫的初孵幼虫对转基因抗虫玉米的抗虫性进行了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在2018年和2019年两个玉米生长季度,利用直接观察法与陷阱法对转基因抗虫玉米田和非转基因玉米田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两个生长季中,转基因抗虫玉米田非靶标节肢动物总数量、物种总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与非转基因玉米田相比均无显着差异。2.转基因抗虫玉米的Cry1Ab蛋白测定结果表明,在玉米不同的生长时期,Cry1Ab蛋白在灌浆期的含量最高,其次为苗期、吐丝期、拔节期和喇叭口期。以功能叶为例,灌浆期的功能叶Cry1Ab蛋白含量为827.62 ng/g,苗期与吐丝期的Cry1Ab蛋白量基本相同,为580.00 ng/g左右,拔节期与喇叭口期的Cry1Ab蛋白含量为300.00 ng/g。在玉米同一时期的不同组织器官中,Cry1Ab蛋白在根部的含量最高,功能叶次之,茎部最低。以吐丝期为例,根部的Cry1Ab蛋白量为1528.27 ng/g,功能叶的Cry1Ab蛋白含量为578.40 ng/g,茎部的Cry1Ab蛋白含量为421.58 ng/g。玉米生长发育后期,由于生长中心的转变,籽粒的Cry1Ab蛋白含量相对较低,完熟期籽粒Cry1Ab 蛋白含量为 251.95 ng/g。3.利用田间接虫法与室内生测法测定了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于三种玉米害虫的抗性,结果表明,田间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粘虫和棉铃虫的抗性等级均为高抗,抗性显着高于其对应的非转基因玉米。室内生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具有较强的抗性,3d的死亡率均为70%以上。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叶片与籽粒对棉铃虫初孵幼虫抗性较高,3d的死亡率为80%以上。花丝对棉铃虫初孵幼虫只有中等抗性,3d死亡率只有50%。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于粘虫初孵幼虫致死作用虽然较小,但能较好地抑制其生长发育,出现明显体重抑制现象。取食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初孵粘虫7 d的平均重量为5.90±1.73 mg,而取食非转基因玉米的初孵粘虫7 d的平均重量为62.00±5.24 mg,体重抑制率为90.48%。
高越,王银平,王亚黎,曹克强,王勤英[2](2019)在《我国苹果主产区苹果叶螨种类及杀螨剂应用现状》文中指出根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25个苹果病虫害监测点2009-2017年的调查数据,分析我国苹果主产区发生的叶螨种类以及杀螨剂使用情况。结果表明,我国苹果园发生的叶螨主要有山楂叶螨、二斑叶螨、苹果全爪螨;发生范围最广的是山楂叶螨,所占比例约65%,其次是二斑叶螨,约占23%,苹果全爪螨约占12%。监测点苹果园2009-2017年9年间共使用杀螨剂447次,平均每年每个果园使用杀螨剂单剂1.99次。涉及的9种杀螨剂单剂中,使用次数和频率最高的是阿维菌素,其次是哒螨灵和三唑锡,近几年,这3种杀螨剂的使用频次大幅度减少,螺螨酯等新型杀螨剂使用频次有所增加。
吕兴[3](2014)在《保定苹果主要害虫和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及害虫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人们对优质苹果的要求不断提高,而苹果害虫的发生危害和农药的滥用严重制约着优质苹果的生产。苹果害虫危害严重不但与苹果种植户的害虫综合防治意识低有关,还与苹果园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和防治关键期等基础研究不足有关。苹果园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还不够清晰,也缺乏简便易行的害虫预测方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在保定市和望都县的不同苹果园对梨小食心虫、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桃小食心虫、绣线菊蚜和苹果全爪螨等害虫的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同时也对苹果园和周围麦田系统中小花蝽、瓢虫和草蛉等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并探索利用积温法和物候法对主要害虫的发生关键期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如下:1.苹果园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利用性诱剂诱捕法对梨小食心虫、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和桃小食心虫等成虫的田间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单植苹果园、苹果和梨混栽的果园发生规律基本一致,梨小食心虫发生世代比较整齐。在有桃树混栽的苹果园,梨小食心虫夏季世代重叠严重,难以确定年发生世代数。尽管果实套袋措施完全能够控制该虫对果实的为害,但该虫通过蛀食嫩芽和嫩梢可以完成世代发育并能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在七里铺果园,2012年和2013年金纹细蛾的种群数量明显低于2011年,同期诱捕数量由2011年的816头降低到102头,休眠期清扫落叶的措施对该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多年来苹小卷叶蛾性诱剂诱捕器诱蛾量一直很低,与田间较高的危害率不相符,这可能与该虫性诱剂质量有关;从苹小卷叶蛾越冬虫态和越冬部位调查结果来看,苹小卷叶蛾以二龄和三龄幼虫在果树老翘皮、剪锯口、树上枯叶和芽鳞片等多个部位越冬,越冬幼虫虫龄的不一致导致越冬代成虫出现两个峰值。在套袋苹果园,桃小食心虫发生数量很少,整个生长季仅诱到15头~26头雄成虫,因此套袋技术完全可以控制桃小食心虫的种群数量和危害。采用目测法调查苹果园绣线菊蚜和叶螨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绣线菊蚜全年有两个发生高峰,分别是春季夏高峰和秋季高峰,春夏季发生高峰造成的危害严重,需要重点防治,秋季发生高峰蚜量很少,不用防治。苹果园叶螨调查结果显示,果园内不同年度间叶螨的优势种类和种群数量变化很大,七里铺苹果园2012年之前优势种是山楂叶螨,而2012年~2013年优势种变为苹果全爪螨并且种群数量逐年增多。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苹果叶片上害螨的活动螨数量和螨叶率有极显着的正相关性,这一相关性为制定叶螨德尔防治阈值提供了一种新思路。2.主要捕食性天敌的发生规律麦田中蓄养了大量捕食性天敌,瓢虫是天敌中的优势种,麦田内捕食性天敌在小麦完熟收割期间达到向苹果园迁移的高峰期;小花蝽在早春是苹果园内捕食性天敌中的优势种,6月份瓢虫和草蛉从小麦田迁移至苹果园后成为苹果园中的优势天敌种群,至6月中下旬各种捕食性天敌数量达最高,捕食性天敌对绣线菊蚜的控制作用最明显,蚜虫很快被控制,蚜虫骤减之后,捕食性天敌开始大量迁出果园。3.苹果主要害虫的预测预报分析多年来苹果害虫发生动态,结合同期的温度资料,利用积温法和物候法对苹果主要害虫的发生关键期进行了预测研究,初步归纳出主要害虫防治适期所对应的8℃以上积温及苹果物候期,整理出一套苹果园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方案。
雷强[4](2013)在《无公害苹果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文中指出无公害优质果品,是国内外绿色果业生产发展大趋势。为提高苹果生产中无公害优质果品质量,应增强其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高效、高产、优质的目的。本文从苹果苗木的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等方面对无公害苹果生产中病虫害的治理技术作了详尽的叙述,并提出了苹果一些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方法。
魏永平[5](2011)在《黄土高原苹果园植物多样性对果园昆虫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对陕西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产区洛川和黄陵苹果园及周边生境的昆虫多样性和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果园生境的系统调查研究了黄土高原苹果园昆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调查分析了不同生境果园的植物多样性,根据重要值明确了果园野生植物优势种;利用生多样性研究方法评价了野生植物、农作物对果园昆虫群落的影响;运用昆虫群落生态学方法探讨了利用野生植物进行生境调节果园中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之间的竞争关系,为果园杂草的科学管理和利用植物进行生境调节和害虫生态治理理提供了理论依据。1.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产区果园昆虫物种丰富。在苹果园调查共发现昆虫219种,隶属于12目85科。其中,害虫7目48科118种;天敌昆虫和蜘蛛类9目27科72种;中性昆虫3目13科29种。害虫种类占调查总数的53.88%,天敌昆虫占到32.88%,中性昆虫占到13.24%。中华草蛉、丽草蛉、大草蛉、异色瓢虫、多异瓢虫、七星瓢虫为该地区果园天敌优势种群。2.黄土高原苹果园植物种类多,不同生境植物优势种存在差异。果园野生植物种类丰富,共有33科69属84种,其中21科49属63种存在于果园树下,21种存在于果园内的生境岛屿;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20种,占调查种类的23.81%,其次为禾本科、藜科、豆科;沟壑坡地果园植物种类最多,为35种,其次为沟谷地形果园,有26种;抱茎苦荬菜、狗尾草、丝毛飞廉、灰绿藜、刺儿菜、田旋花重要值分别为0.36、0.22、0.22、0.18、0.17、0.14,为该地区果园植物优势种。3.黄土高原果园地形及耕作方式对果园天敌昆虫群落有影响。保留天然杂草的果园昆虫多样性丰富,天敌种类达到58种,昆虫种类益害比为1:23,而清耕园益害比为1∶46;黄土高原沟壑底部沟谷地形果园天敌昆虫多样性丰富,瓢虫、草蛉、捕食性蜘蛛、食虫蝽四个类群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987、1.9484、2.4282、1.4429;塬面清耕果园四个类群的多样性指数最低。4.果园杂草影响昆虫群落的个体数量和丰富度,部分优势种对天敌昆虫有增助作用。反枝苋覆盖的生境诱集昆虫种类最多,为75种,其次为三叶鬼针草;诱集天敌昆虫最多的杂草为刺儿菜;刺苋、碱蓬、灰绿藜、藜对昆虫的诱集能力很低;在果园保留刺儿菜和田旋花有助于提高果园天敌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735和0.8799;紫花苜蓿+狗尾草与苹果园的天敌昆虫群落相似度最高,相似性度指数达到0.853。其次为反枝苋和刺苋;抱茎苦荬菜与苹果园天敌昆虫的相似度最低,相似性指数为0.463。5.周边生境不同类型对果园昆虫群落的影响作用不同。周边杂草生境昆虫种类最多,多样性指数高,其次为甘蓝地;紫花苜蓿与果园天敌昆虫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835,其次为天然杂草地,相似系数达到0.813;油菜田可以提高相邻果园天敌昆虫的多样性,在苹果生长的幼果期有助于控制害虫,建议在果园周边生境种植油菜。6.有选择利用优势种杂草进行生境调节有助于果园害虫的控制。人工种草果园天敌昆虫瓢虫、草蛉、捕食性蜘蛛等功能团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清耕园,其中种草果园瓢虫类的多样性指数(2.1697)最高,其次为捕食性蜘蛛类。保留刺儿菜、田旋花、反枝苋等杂草的果园,捕食性天敌及寄生性天敌的丰度高于清耕园;七星瓢虫对绣线菊蚜和苹果瘤蚜在空间上生态位重叠值为0.9365和0.8902,中华草蛉对绣线菊蚜和苹果瘤蚜在空间上生态位重叠值为0.9142和0.8715,两种天敌对主要害虫绣线菊蚜和苹果瘤蚜的跟随作用很强。在时间维度上,瓢虫类与绣线菊蚜重叠值最大,说明瓢虫与绣线菊蚜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并对绣线菊蚜有随作用。在时空二维上,绣线菊蚜生态位宽度最大,瓢虫类比草蛉类占据较大的空间生态位,瓢虫、草蛉与绣线菊蚜的重叠值最大,控制作用明显。建议黄土高原果园保留刺儿菜、田旋花、反枝苋等杂草,对提高果园天敌昆虫多样性和害虫的生态治理有帮助。
郑坚武,杜娟,刘箐,王守宝,李怡萍,仵均祥[6](2009)在《天水苹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动态调查研究》文中指出2006-2007年,对甘肃省天水市苹果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天水地区危害苹果的害虫共有6目40科73种,其中昆虫纲5目38科68种,蛛形纲1目2科5种。危害苹果的病害共19种。以山楂叶螨、绣线菊蚜、金纹细蛾、桃蛀果蛾和苹果腐烂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等为当地苹果生产中的病虫害优势种类,是防治的主要对象。
王守宝[7](2008)在《天水苹果园害虫种类及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调查了天水地区危害苹果的害虫种类,在明确其主要害虫种类的基础上,于室内条件下,设13℃、15℃、17℃、19℃、23℃、26℃、28℃、30℃和32℃9个温度,研究温度对危害苹果的主要害虫绣线菊蚜的影响,组建了绣线菊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实验种群参数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下:1.天水地区危害苹果的害虫共有6目40科73种,其中昆虫纲5目38科68种,蛛形纲1目2科5种。天水地区苹果园的主要害虫有5种:山楂叶螨、绣线菊蚜、苹果全爪螨、金纹细蛾和桃蛀果蛾。10种害虫是天水地区过去未见报道的种类:中国梨木虱、山楂绢粉蝶、苹果灰蝶、金环胡蜂、中华豆芫箐、枣尺蠖、斑衣蜡蝉、亚洲玉米螟、棉铃实夜蛾和梨虎象。2. 19℃是绣线菊蚜生长的最适温度,此时其具有最高的内禀增长率0.086及最短的种群加倍时间8.086天。绣线菊蚜的生长发育与温度间存在着极显着的相关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发育历期(y)与温度(t)间的关系可用方程y=471.3442/t -7.2753(相关系数r=0.9926,显着水平p=0.0001)来表示,而发育速率(v)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可用直线方程v=0.0046t-0.0287(相关系数r=0.9948,显着水平p<0.0001)来很好的拟合。绣线菊蚜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15℃-28℃的温度范围内,绣线菊蚜各虫态发育正常,死亡率低。在28℃时9.70天便可完成一个世代,在15℃时则需要24.69天。低于15℃或高于28℃,各虫态的发育明显受到不利影响,死亡率上升。3.不同温度下,绣线菊蚜存活率差别显着。在32℃和13℃,绣线菊蚜均未能完成其若虫阶段的发育。在其正常发育的温度范围内,19℃时蚜虫各龄期的存活率最高,分别为100%,100%,100%,83.33%;15℃时其存活率最低,分别为76.67%,53.33%,43.33%,26.67%。4.绣线菊蚜各龄若蚜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35℃,6.82℃,6.08℃和7.20℃,其有效积温分别为46.85 d·℃,48.43 d·℃,49.66 d·℃和44.94d·℃;绣线菊蚜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6.40℃,有效积温为214.41 d·℃。
冯小军[8](2004)在《陕西棉区棉铃虫演变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中的三大主要害虫之一,它的发生与为害严重制约着陕西棉花的生产与规模。探索棉铃虫发生发展及其成灾规律、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对陕西棉区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搜集和整理陕西棉区1992—2004年十三年间的有关棉铃虫的相关资料,从抗虫棉种植、气候因素、种植业结构调整、虫源基数、种植模式变化等方面分析,对陕西棉区棉铃虫的发生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结果表明: 棉铃虫在陕西棉区的发生演变规律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爆发成灾—后期中等至偏重危害—21世纪前期轻微危害。并对其发生演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在陕西棉区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以果蔬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迅速增长、粮食面积减少,各类棉铃虫嗜食寄主面积的不断扩大,奠定了棉铃虫种群基数增大;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使陕西棉区种植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纯作棉田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麦棉套、瓜棉套等间作套种田,套种棉生育期较直播棉一般晚了一个月左右,为三、四代棉铃虫的繁殖发育和为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外,气候条件适合、棉铃虫抗药性上升也是变成棉铃虫种群变化的原因。20世纪后期中等至偏重发生的原因由于棉铃虫连年的大发生,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防治技术推广有力,棉铃虫防治次数增加,压低了虫源基数。1999年后抗虫棉在我省开始大面积种植,主要品种有33B、中棉41、中棉45、SGK321等。抗虫棉的抗虫效果十分突出,表现为落卵量变化与常规棉不大,但田间幼虫量极低,为害程度减轻,目前我省抗虫棉种植面积已经占到了植棉面积的95%以上,这是21世纪早期轻微危害的主要原因。 该论文同时对棉铃虫预测预报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黑光灯、杨树枝、性诱剂的不同方法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测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诱蛾量远远大于黑光灯及杨树枝把诱蛾量,其优点是诱蛾力强,灵敏度高,而且安装简单,效果稳定,成本低,有效期长;通过建立棉铃虫数据库来强化棉铃虫的预测预报工作。
陈玮,代彦满,高九思,王婕[9](2004)在《三门峡地区苹果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种群演变》文中研究指明
二、三门峡地区苹果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种群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门峡地区苹果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种群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转cry1Ab基因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抗虫性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转基因技术 |
1.2 转基因作物发展概况 |
1.3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
1.3.1 环境安全评价 |
1.3.2 对非靶标动物的影响 |
1.4 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虫源 |
2.1.3 试验地点 |
2.1.4 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转cry1Ab基因抗虫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2.2.2 转基因抗虫玉米植株Cry1Ab蛋白含量测定及表达规律研究 |
2.2.3 转cry1Ab基因玉米抗虫性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cry1Ab基因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3.1.1 2018年转cry1Ab基因玉米田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分析 |
3.1.2 2019年转cry1Ab基因玉米田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分析 |
3.2 转基因抗虫玉米植株Cry1Ab蛋白含量及表达规律 |
3.2.1 Bt蛋白标准曲线 |
3.2.2 转基因抗虫玉米不同生育期各组织Cry1Ab蛋白含量 |
3.2.3 转基因玉米各生育期不同组织器官Cry1Ab蛋白含量 |
3.3 转cry1Ab基因玉米抗虫性的评价 |
3.3.1 转cry1Ab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 |
3.3.2 转cry1Ab基因玉米对棉铃虫的抗性 |
3.3.3 转cry1Ab基因玉米对粘虫的抗性 |
4 讨论 |
4.1 转基因抗虫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4.2 转基因抗虫玉米Cry1Ab蛋白时空表达情况 |
4.3 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粘虫的抗性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2)我国苹果主产区苹果叶螨种类及杀螨剂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苹果叶螨种类 |
2.2 杀螨剂应用情况 |
3 结论与讨论 |
(3)保定苹果主要害虫和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及害虫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苹果园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现状 |
1.2 保定地区苹果主要害虫种类 |
1.2.1 梨小食心虫 |
1.2.2 金纹细蛾 |
1.2.3 苹小卷叶蛾 |
1.2.4 绣线菊蚜 |
1.2.5 苹果叶螨 |
1.3 苹果园主要捕食性天敌种类 |
1.4 苹果害虫预测预报研究 |
1.4.1 发育进度预测法 |
1.4.2 物候预测法 |
1.4.3 期距预测法 |
1.4.4 有效积温预测法 |
1.4.5 数理统计预测法 |
1.4.6 信息预测法 |
1.4.7 害虫预测预报新方法介绍 |
1.5 害虫性诱剂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地点与方法 |
2.1.1 调查地点介绍 |
2.1.2 鳞翅目害虫发生动态及危害调查方法 |
2.1.3 绣线菊蚜田间调查方法 |
2.1.4 苹果叶螨田间调查方法 |
2.1.5 捕食性天敌的调查方法 |
2.1.6 小麦蚜虫田间调查方法 |
2.1.7 害虫预测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和危害程度 |
3.1.1 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 |
3.1.2 梨小食心虫成虫诱捕量与蛀梢率的关系 |
3.2 金纹细蛾发生动态及危害 |
3.2.1 金纹细蛾发生动态 |
3.2.2 金纹细蛾成虫诱捕量与虫斑率的关系 |
3.3 苹小卷叶发生动态及危害 |
3.3.1 苹小卷叶蛾越冬幼虫调查 |
3.3.2 苹小卷叶蛾成虫发生动态 |
3.3.3 苹小卷叶蛾成虫诱捕量与危害率的关系 |
3.4 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 |
3.5 绣线菊蚜的发生动态 |
3.6 苹果叶螨发生动态 |
3.7 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 |
3.7.1 苹果园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 |
3.7.2 麦田蚜虫和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调查 |
3.8 有效积温法和物候法对害虫发生期的预测 |
3.8.1 梨小食心虫发生期预测 |
3.8.2 金纹细蛾发生期预测 |
3.8.3 苹小卷叶蛾发生期预测 |
3.8.4 绣线菊蚜和苹果全爪螨越冬卵孵化期预测 |
3.9 苹果主要害虫的发生期与积温、物候的关系及综合防治方案 |
4 讨论 |
4.1 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及危害 |
4.2 金纹细蛾发生动态及危害 |
4.3 苹小卷叶蛾发生动态及危害 |
4.4 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 |
4.5 苹果园绣线菊蚜的发生动态 |
4.6 苹果叶螨的发生动态 |
4.7 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 |
4.8 害虫预测方法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 |
(4)无公害苹果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预测预报 |
㈠苹果早期落叶病 |
㈡苹果炭疽病 |
㈢苹果黑星病 |
㈣苹果轮纹病 |
㈤锈病 |
㈥苹小食心虫 |
㈦金纹细蛾 |
二、检疫 |
三、农业防治 |
㈠引进、培育果树良种 |
㈡加强果园肥水管理, 增强树势, 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 |
㈢深耕改土 |
㈣加强果园管理, 做好清洁田园工作 |
㈤果园种草 |
㈥果实套袋 |
四、物理防治 |
㈠防虫网 |
㈡杀虫灯 |
㈢其他物理防治方法 |
五、生物防治 |
㈠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 |
㈡释放天敌 |
㈢昆虫性外激素及雄性不育 |
㈣其他措施 |
六、化学防治 |
(5)黄土高原苹果园植物多样性对果园昆虫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土高原与苹果优质产区 |
1.1.1 黄土高原生境 |
1.1.2 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产区 |
1.2 生境与生物多样性 |
1.2.1 生境 |
1.2.2 生境类型及价值评估 |
1.2.3 生物多样性 |
1.2.4 生物多样性测度 |
1.2.5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
1.3 果园生境与害虫控制关系 |
1.3.1 果园生境具有持久性和不稳定性 |
1.3.2 果园生境植被多样性的作用 |
1.3.3 生境岛屿和周边生境多样性的作用 |
1.3.4 果园生境中诱集植物对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
1.4 苹果园昆虫群落研究 |
1.4.1 苹果园昆虫多样性 |
1.4.2 果园昆虫群落的时空结构 |
1.4.3 影响果园昆虫群落的因素 |
1.5 苹果园害虫的生态治理 |
1.5.1 害虫生态治理 |
1.5.2 生境调节与果园EPM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试验地位置和地区特点 |
2.1.2 重点试验果园的选定 |
2.2 研究方法 |
2.2.1 植被多样性调查 |
2.2.2 昆虫多样性普查 |
2.2.3 植被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
2.2.4 生境调节果园昆虫群落研究 |
2.3 仪器及设备 |
2.3.1 吸虫器 |
2.3.2 其他采集仪器设备 |
2.4 标本鉴定 |
2.5 数据处理 |
2.5.1 重要值 |
2.5.2 昆虫群落多样性分析 |
2.5.3 群落相似性分析 |
2.5.4 生态位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产区果园昆虫群落多样性 |
3.1.1 黄土高原苹果区昆虫群落组成 |
3.1.2 苹果园草蛉类的群落组成 |
3.1.3 苹果园天敌优势种瓢虫类的群落组成 |
3.2 黄土高原苹果园植被类多样性 |
3.2.1 不同地形果园植物多样性 |
3.2.2 果园生境岛屿及周边生境植物多样性 |
3.2.3 黄土高原苹果园植物群落组成 |
3.3 黄土高原果园地形及耕作方式对昆虫群落的影响 |
3.3.1 果园不同植被类型对果园昆虫群落的影响 |
3.3.2 不同地形果园天敌昆虫种群多样性 |
3.4 果园杂草群落对果园天敌昆虫群落的作用 |
3.4.1 不同杂草诱集昆虫的能力比较 |
3.4.2 果园生境中植物优势种群落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
3.4.3 果园生境中植物优势种群落上昆虫群落组成 |
3.4.4 不同杂草生境果园中草蛉群落多样性比较 |
3.4.5 不同生境植被与果园天敌昆虫群落相似性比较 |
3.4.6 果园套中农作物对果园昆虫群落的作用 |
3.5 周边生境类型对果园昆虫群落的作用 |
3.5.1 果园周边生境农作物对昆虫的诱集作用 |
3.5.2 周边生境与果园天敌昆虫群落相似性比较 |
3.5.3 周边农田生境天敌群落多样性的时序变化 |
3.5.4 周边生境对果园使用农药后天敌群落多样性恢复作用 |
3.5.5 周边生境季节性收获对果园天敌群落多样性的作用 |
3.6 果园生境调节与害虫的控制 |
3.6.1 人工种草果园对天敌昆虫草蛉和瓢虫种群的影响 |
3.6.2 保留自然杂草果园天敌功能团多样性时序变化 |
3.6.3 保留杂草果园害虫和天敌生态优势度的时序变化 |
3.7 黄土高原苹果园害虫与天敌群落动态监测 |
3.7.1 保留杂草果园天敌与害虫群落的生态位分析 |
3.7.2 清耕园天敌与害虫群落的生态位分析 |
3.7.3 保留杂草果园天敌与害虫群落的生态位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4.1 黄土高原苹果园昆虫多样性丰富 |
4.2 黄土高原苹果园植物种类多,不同地形果园种类差异明显 |
4.3 黄土高原果园地形及耕作方式对昆虫群落有影响 |
4.4 果园杂草群落对果园天敌昆虫群落的有增助作用 |
4.5 周边生境类型对果园昆虫群落影响作用明显 |
4.6 有选择保留杂草的果园天敌昆虫对主要害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
第五章 讨论 |
5.1 果园昆虫多样性与生境关系密切 |
5.2 利用植物进行生境调节具有区域性 |
5.3 周边生境对果园天敌昆虫群落影响作用 |
5.4 生境调节效果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5.5 天敌昆虫多样性保护与农业区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天水苹果园害虫种类及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天水地区自然条件及苹果种植概况 |
1.2 植物检疫现状 |
1.3 苹果园害虫群落研究现状 |
1.3.1 害虫群落时间结构 |
1.3.2 昆虫群落空间结构 |
1.3.3 昆虫群落主要害虫种类演变 |
1.3.4 昆虫群落种类组成研究 |
1.4 苹果园专家系统应用现状 |
1.5 绣线菊蚜的研究现状 |
1.5.1 分布与寄主 |
1.5.2 种群动态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
1.5.3 抗药性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昆虫种类调查所用材料 |
2.1.2 蚜虫饲养过程中所用仪器及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天水地区苹果园害虫种类调查 |
2.2.2 绣线菊蚜试验种群的建立 |
2.2.3 温度对绣线菊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4 绣线菊蚜生命表的组建及分析 |
2.2.5 绣线菊蚜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
2.3 数据处理 |
2.3.1 昆虫种类调查 |
2.3.1.1 种类鉴定 |
2.3.1.2 害虫危害程度划分 |
2.3.2 绣线菊蚜生命表生殖力表参数计算方法 |
2.3.3 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的计算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天水地区苹果园害虫种类的调查 |
3.2 温度对绣线菊蚜生长发育、存活及增殖的影响 |
3.2.1 温度对绣线菊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温度对绣线菊蚜存活的影响 |
3.3 绣线菊蚜生命表的组建及分析 |
3.3.1 绣线菊蚜生命表的组建 |
3.3.2 绣线菊蚜生命生殖力表分析 |
3.4 绣线菊蚜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的研究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讨论 |
5.1 昆虫种类调查 |
5.2 琼脂营养液浓度的选择 |
5.3 温度对绣线菊蚜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
5.4 绣线菊蚜生命生殖力表的研究 |
5.5 绣线菊蚜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
参考文献 |
附表 天水苹果园害虫名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陕西棉区棉铃虫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铃虫的分类地位及为害情况 |
1.2 棉铃虫的生活史及习性 |
1.3 棉铃虫90年代暴发原因分析 |
1.4 棉铃虫发生规律 |
1.5 棉铃虫预测预报 |
1.6 棉铃虫综合防治方面 |
1.7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发生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棉田卵量、虫量变化情况 |
2.1.1 调查地选择 |
2.1.2 实验地选择 |
2.1.3 调查方法 |
2.1.4 调查时间 |
2.2 气象因子对棉铃虫种群的影响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分析 |
2.3 棉铃虫的预测预报 |
2.3.1 试验地点及时间 |
2.3.2 试验方法 |
2.4 不同间套棉田棉铃虫各代发生期及发生量的变化 |
2.4.1 试验地选择 |
2.4.2 调查时间 |
2.4.3 调查方法 |
2.4.4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陕西省棉田棉铃虫种群演变及发生危害情况 |
3.1.1 棉田棉铃虫卵量、幼虫量变化情况 |
3.1.2 棉田棉铃虫为害情况 |
3.1.3 棉铃虫为害期延长 |
3.2 棉铃虫种群演变原因分析 |
3.2.1 抗虫棉对棉铃虫种群变化的影响 |
3.2.2 气象因子对棉铃虫种群变化的影响 |
3.2.3 种植业结构调整对棉铃虫种群变化的影响 |
3.2.4 越冬基数对棉铃虫种群变化的影响 |
3.2.5 棉铃虫抗药性变化对种群的影响 |
3.2.6 不同间套棉田棉铃虫种群变动的影响 |
3.3 棉铃虫的预测预报研究 |
3.3.1 不同诱测方法对棉铃虫成虫诱测效果分析 |
3.3.2 建立棉铃虫数据库 |
第四章 结论 |
4.1 棉铃虫13年种群发生演变的规律 |
4.2 棉铃虫种群演变原因分析 |
4.2.1 抗虫棉对棉铃虫种群变化的影响 |
4.2.2 气象因子对棉铃虫种群变化的影响 |
4.2.3 种植业结构调整对棉铃虫种群变化的影响 |
4.2.4 越冬基数对棉铃虫种群变化的影响 |
4.2.5 棉铃虫抗药性变化种群变动的影响 |
4.2.6 不同间套棉田棉铃虫种群变动的影响 |
4.3 棉铃虫的预测预报研究 |
4.3.1 三种不同方法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测效果 |
4.3.2 建立了棉铃虫数据库 |
第五章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三门峡地区苹果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种群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转cry1Ab基因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抗虫性的评价[D]. 高越.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2]我国苹果主产区苹果叶螨种类及杀螨剂应用现状[J]. 高越,王银平,王亚黎,曹克强,王勤英. 中国植保导刊, 2019(02)
- [3]保定苹果主要害虫和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及害虫预测方法研究[D]. 吕兴.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4]无公害苹果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J]. 雷强. 甘肃农业, 2013(20)
- [5]黄土高原苹果园植物多样性对果园昆虫群落的影响[D]. 魏永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6]天水苹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动态调查研究[J]. 郑坚武,杜娟,刘箐,王守宝,李怡萍,仵均祥. 西北农业学报, 2009(02)
- [7]天水苹果园害虫种类及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生物学特性研究[D]. 王守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8]陕西棉区棉铃虫演变规律研究[D]. 冯小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3)
- [9]三门峡地区苹果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种群演变[J]. 陈玮,代彦满,高九思,王婕. 河南农业,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