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分析便常规检验联合A群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检测在季节性腹泻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2例季节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进行便常规检验、A群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检测,分析所有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春季嗜酸性白细胞感染患者占比4.76%(2例),原虫感染者占比2.38%(1例),A群轮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感染患者分别占比2.38%(1例);夏季上述各类细菌感染患者占比分别为4.76%(2例)、2.38%(1例)、16.67%(7例)、14.29%(6例);秋季上述分类细菌感染占比分别为2.38%(1例)、4.67%(2例)、14.29%(6例)、16.67%(7例);冬季上述分类细菌感染占比分别为2.38%(1例)、4.67%(2例)、4.67%(2例)、2.38%(1例);各个季节嗜酸性白细胞与原虫感染数据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群轮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的夏季、秋季感染占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季节性腹泻患者在夏季和秋季的A群轮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感染几率较高,使用便常规检验法联合A群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检测可以准确得知不同季节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以对季节性腹泻做出准确判断,给予对症治疗。
【关键词】便常规检验法;季节性腹泻;检测诊断
季节性腹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胃肠疾病,其发病主要是由各类细菌感染引起的[1]。季节性腹泻可引起患者大便次数增加、脓血、脱水症状,此类患者大便呈稀状、水分较多,大便中带有未消化的食物[2]。在不同季节,病原微生物不同是这一疾病的主要特点,那么在临床治疗中,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原微生物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准确的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成为了治疗该疾病的关键点。为了明确便常规检验联合A群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检测应用于季节性腹泻检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我院对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2例季节性腹泻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2例季节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进行便常规检验、A群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检测,分析所有患者的检验结果。春季患病患者11例,其中有男性6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36.5±2.3)岁;夏季患病患者11例,其中有男性7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5.5±2.2)岁;秋季患病患者10例,其中有男性5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37.2±2.1)岁;冬季患病患者10例,其中有男性6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7.3±2.3)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各组患者一般数据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情见表1。
1.2方法
分别搜集患者的大便样本,送入实验室进行便常规检验,粪便显微镜下对大便进行检查。使用电子显微镜法检测患者A群轮状病毒,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肠道腺病毒测定。
1.3观察指标
统计细菌培养结果中嗜酸性白细胞、A群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以及原虫检出例数,并分别对比不同季节的检出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分别以t值和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春季嗜酸性白细胞感染患者占比4.76%(2例),原虫感染者占比2.38%(1例),A群轮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感染患者分别占比2.38%(1例);夏季上述各类细菌感染患者占比分别为4.76%(2例)、2.38%(1例)、16.67%(7例)、14.29%(6例);秋季上述分类细菌感染占比分别为2.38%(1例)、4.67%(2例)、14.29%(6例)、16.67%(7例);冬季上述分类细菌感染占比分别为2.38%(1例)、4.67%(2例)、4.67%(2例)、2.38%(1例);各个季节嗜酸性白细胞与原虫感染数据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群轮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的夏季、秋季感染占比明显较高(P<0.05)。
3、讨论
季节性腹泻的发病率较高,而其中超过45%的患者均是由于细菌感染引发的[3]。在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细菌感染类型和病原微生物对于用药的合理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临床中对季节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尚未给出明确的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在不同的季节,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是不同的,但具体到各个季节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类型临床研究中尚有争议[4],便常规检验法则是常用检验方式。
在朱晓艳[5]的研究中指出“春、秋季节季节性腹泻患者感染A群轮状病毒与原虫的占比最大,分别为23.5%、28.9%,与夏、冬两个季节数据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在本次研究中,各个季节嗜酸性白细胞与原虫感染数据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群轮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的夏季、秋季感染占比明显较高(P<0.05)。与之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出入,不排除受到病例数和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季节性腹泻患者在夏季和秋季的A群轮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感染几率较高,使用便常规检验法联合A群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检测可以准确得知不同季节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以对季节性腹泻做出准确判断,给予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吴彩云.浅析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检验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4):120-121.
[2]王海坤.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4):147-147,149.
[3]马昉.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检验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7):153-154.
[4]廖蓉.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检验中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7,7(23):164-165.
[5]朱晓艳.探讨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7,(3):116.
论文作者:侯海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患者论文; 季节性论文; 病毒论文; 细菌论文; 常规论文; 原虫论文; 肠道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