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_天然气工业论文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工业发展论文,天然气论文,现状及论文,前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发展现状

天然气工业是俄罗斯燃料动力系统乃至整个经济部门发展最为稳定的构成部分之一,也是世界能源供应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俄罗斯初级燃料动力平衡中天然气所占份额达到50%。俄罗斯在天然气开采量、探明储量和预测储量方面均占世界第1位,天然气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出口量占世界天然气交易总量的40%以上。

俄罗斯游离天然气的初级资源总量为236.15万亿m[3],其中160.3万亿m[3]蕴藏在陆地,75.8万亿m[3]蕴藏在海洋陆架。俄已探明的游离天然气储量超过47.8万亿m[3],其中78%集中在西西伯利亚地区,7%——北海陆架,6.7%——俄罗斯欧洲部分,约8.5%——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包括鄂霍次克海陆架。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的主要中心在西西伯利亚地区。20世纪70~80年代,在西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产区的北部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工业综合体,借助于这个综合体首次从理论和实践高度解决了开展地质勘探作业、建立极端地理及气候条件下开采、加工、超远途运输天然气系统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全新的科技难题。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天然气开采量超过于8000亿m[3],占世界总采量的40%之多(见表1)。1990~1992年俄罗斯年产6410亿~6430亿m[3]天然气,其中5800多亿m[3]产自西西伯利亚地区。

尽管俄罗斯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气资源基地及发达的管道运输网络,但1992~1999年其天然气产量却出现了下降。俄罗斯2000年的天然气开采量降到5840亿m[3],比1991年减少了570亿m[3],按可比价计算的固定资本投资额仅为1990年的41.5%。

尽管2001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领域的固定资本投资增加了1倍,达到48亿美元,但天然气开采量仍然降到了最低点——5810亿m[3]。导致情况恶化的因素有: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能源价格体系中天然气价格过低,并且低于世界市场价格;拖欠款现象严重、易货交易普遍、非货币结算风行;高通货膨胀率条件下对固定资本的估算不足致使债务分期摊还盛行。

表1 1970~2005年苏联、俄罗斯及世界天然气产量

表2 1970~2003年西西伯利亚地区几个联邦主体的天然气产量

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产区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天然气产量自1993年起开始下降(见表2)。该区1992年的天然气产量为5595亿m[3],到2000年已经下降到5100亿m[3],下降幅度为495亿m[3]。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梅德韦日、乌连戈伊斯克和扬布尔克天然气田的产量正如预料的那样在自然地下降。2000年这3个天然气田的产量为4110亿m[3],占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产量的78%及俄罗斯全国总产量的70%。

2003~2005年俄天然气工业领域的固定资本投资额每年都能达到60亿~70亿美元。但在国内高通货膨胀率和天然气工业生产费用猛增的条件下,实际投资额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降低。扎波利亚尔气田和佩斯佐维气田分别在2001年底和2004年投产,这使情况有所好转,产量开始回升。2002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为5950亿m[3],2003年——6200亿m[3],2004年——6340亿m[3],2005年——6410亿m[3]。

如果最近几年不着手开发亚马尔半岛的天然气资源,到2008~2010年俄罗斯的天然气产量就会开始下降。其开发资金应不少于700亿美元。

2.发展前景预测

根据俄罗斯政府制定的《俄罗斯2020年前的能源战略》,天然气工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是: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发展及扩大国家统一天然气供应系统;提高天然气部门的经济效益,构建自由的天然气市场;保障国家预算收入;维护俄罗斯在欧洲、邻国及亚太地区的利益。

根据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预测,如果国家经济稳定增长,能维持并不断扩大天然气的出口,那么到2010年俄罗斯的天然气产量很有可能达到6500亿~6900亿m[3],2020年达到7500亿~8000亿m[3](见表3)。

该预测是根据俄罗斯各主要产气区的天然气工业预期发展水平,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北极海洋陆架、南部和远东海洋陆架未来开发项目的生产参数,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石油集团公司和独立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开采计划而做出的。在这种情况下,俄天然气工业领域2020年前的投资额应达到2200亿~2300亿美元。

《俄罗斯2020年前的能源战略》对天然气产量的预测较为谨慎(见表4),认为在国家经济及天然气产业稳定发展的情况下俄天然气产量到2010年可能达到6350亿~6650亿m[3],2020年达到6820亿~7300亿m[3]。

《俄罗斯2020年前的能源战略》还预测说,2010年后西西伯利亚地区的天然气开采量就会开始下降,首当其冲的便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这种预言实际上是把亚马尔半岛巨大天然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向后拖延到了不确定的时期,这并不符合国家长期的经济及地缘政治利益,也不符合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条件。另据该《战略》,2020年前俄天然气工业领域的固定资本投资总额应该达到1720亿~2040亿美元。国内天然气相对价格的大幅提高将为投资带来活力,当国内市场天然气价格过低时要达到足够的投资规模是不可能。因此,必须将国内的天然气价格逐步提高到欧洲市场价格的70%~75%,以增加天然气产业的投资吸引力,同时保证俄罗斯天然气消费者的竞争优势。这还有助于增强能源储备意识,甚至能推动煤炭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考虑所有其它社会经济进程,有计划地开展这项工作。如此,市场运作机制将会自动地提高煤炭在燃料动力平衡中的地位并推动煤炭产业的发展。

表3 2030年前俄罗斯各地区的天然气预测产量

(注:本表中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预测数据)

在政府2002年6月7日第765号命令通过的《西伯利亚经济发展战略》指出,如果所需要的投资都能到位的话,那么该地区的资源潜力能够保障西西伯利亚地区的天然气年产量将来达到6200亿~6700亿m[3],其中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产量为5800亿~6350亿m[3]。应当强调的是,在能得到相应投资、国内外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现有的及仍在增加的探明储量能够保证西伯利亚地区2010年的天然气年产量达到7300亿~7800亿m[3],2020年达到8800亿~9300亿m[3],之后随着预测天然气田的投产这一产量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表4 《俄罗斯2020年前的能源战略》对俄罗斯各地区天然气产量的预测

要达到以上目标近几年就必须做到:大幅增加对开发新气田筹备工作的投资,发展天然气运输设施,包括出口运输设施,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大幅度提高国内相对价格体系中的天然气价格;解决石油集团公司和独立天然气生产企业进入输气干线系统的问题。

若要今后实现乐观的预测产量,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俄罗斯及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天然气管道运输,天然气液化,液化气运输、再气化等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大地质勘探工作力度,包括老矿区和新矿区(西西伯利亚及欧洲区域的北部、东西伯利亚地区、萨哈共和国和海洋陆架)的地方性勘探工作。此外,2020年前对天然气产业的投资总额应不少于3000亿~3200亿美元。

《俄罗斯2020年前的能源战略》还对俄罗斯今后的天然气需求量进行了预测。若按比较接近现实的预测,2010年天然气的年需求量将增长到4150亿~4250亿m[3],2020年增至4600亿~4700亿m[3];若按乐观的预测,则将分别达到4650亿~4750亿m[3]和4900亿~5100亿m[3]。若按比较接近现实的预测,俄罗斯2010年的天然气出口量将达2250亿~2350亿m[3],2020~2030年期间达到3100亿~3300亿m[3];若按乐观的预测,则将分别达至2800亿~2900亿m[3]和3900亿~4100亿m[3]。

3.出口线路

考虑到国家的地缘战略利益及全球开采和利用能源的进程,俄罗斯需要发展以下天然气出口运输线路:波罗的海线路、北方线路和东南线路。

波罗的海线路 波罗的海线路上的最大输气工程是建设通往北欧的输气管道。该管道将从俄罗斯维堡市经波罗的海水域到达德国的戈拉伊弗斯瓦德市,它将带有几条海上支线,以便把天然气输送到芬兰、瑞典、英国等国家。该管道总长1657km,其中陆地段的长度是568km,海上段的长度为1089km。管道直径为1067mm,工作压强是200Pa,年输送量为197亿m[3],将进一步扩大到550亿m[3]。该管道陆地段的建设工程已于2006年开始,计划于2008~2009年投入首期运营,2010~2011年达到设计运力。项目投资总额将不少于57亿美元。该管道建成后将为俄罗斯新增一条天然气出口线路,它将直接与全欧输气管网相连,提高俄天然气出口贸易的稳定性和商业利润。

在建设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水下输气管道过程中,必须解决好技术和生态方面的问题。该项目所需投资将不少于57亿美元。

北方线路 这条线路是俄罗斯天然气走向国际能源市场的另外一条直接通道,它主要包括北方海上路段,在巴伦支海、喀拉海和白海沿岸建起管道基础设施和大型液化气装运设施。从中长期利益考虑,俄罗斯必须修建经北方海上线路通往欧洲、亚太和北美地区的凝析油和液化气运输设施。这要求增加破冰船和运输船的数量,修建天然气液化厂,在亚马尔半岛及奥博斯克海湾建造液化气装运设施,以便运输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东部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西北部叶尼塞河下游出产的碳氢化合物。

东南线路 东南线路主要是针对俄罗斯东部地区和亚太国家,它主要包括超远距离的输气管道,天然气加工厂和天然气液化厂,建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以及萨哈林州各港口的液化气和凝析油装运设施。在初期还未并入东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供应系统的萨哈林天然气运输设施应该先保障萨哈林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天然气供应。

在这里还应该谈谈另外一条天然气出口线路,那就是通往中国的“阿尔泰”输气管道。该管道预计将在2010~2015年期间开始通过阿尔泰边疆区和阿尔泰共和国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运到中国西部地区,然后再注入中国的“西气东输”管道。这就需要把俄罗斯正在建设的巴尔瑙尔—比斯克—戈尔诺阿尔泰斯克输气管道向科什阿加奇—喀纳斯—布尔律—克拉玛依—乌鲁木齐方向延伸,与计划修建的中俄西部直达公路平行。据阿尔泰道路规划研究所称,这条公路将合理地穿越乌科克高地。目前,不论是修建这条公路,还是这条天然气输送管道,都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将来,随着天然气供应量的增加,还有可能需要修建乌连果伊—苏尔古特—库兹巴斯—阿尔泰—中国的直线管道。

标签:;  ;  ;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_天然气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