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速公路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 要:在高速公路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公路养护技术应用存在着偏差,使得高速公路养护效果出现了差异。通过分析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出现原因,有效地预防病害,为高速公路的使用提供了保障。同时在高速公路路面病害防治过程中,以科学的养护技术处置为前提可以提升高速公路养护效果,提升了高速公路养护水平,满足了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实施需求。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技术
1 高速公路路面日常养护要点
第一,做好路面清扫工作。在日常养护过程中,养护人员要经常对路面进行定期的清扫,尤其彻底清扫路面垃圾和滞留物,保证高速公路整体美观、安全,避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第二,做好高速公路隧道清扫。在进行高速公路隧道清扫过程中,清洁人员要结合具体的交通量和污染程度,保证路面清洁、内装清洁以及顶板清洁等,为车辆行驶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做好桥梁清扫。在进行桥梁清扫过程中,清扫人员要重点做好桥面、支座、栏杆以及伸缩缝的清洁,避免出现脏乱差的问题。在雨后,要及时排除桥面积水。在雪后,要及时清扫桥面积雪,保证桥梁通行安全。
第四,在进行高速公路路面清扫过程中,清扫人员要重点做好交通标志、标线以及防护栏以及防眩板的清扫,保证其干净、醒目,能够及时传递信息。另外,清理人员要对高速公路隔离带进行清扫,保证整体的美观和清洁。对此,养护单位要制定完善的养护机制,严格养护标准,明确养护要点,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日常的巡逻工作,保证整个高速公路正常运转。
2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标准和要求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养护质量,养护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养护标准,为以后养护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一,为保证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质量,在实际养护过程中,需要做好全面的监控,进行技术方面的检测,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对高速公路日常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高速公路路面现状进行有效的评估,可以从路面平整度、路面破损情况、摩擦能力以及路面结构强度进行质量等级的评价工作,选择合理的养护类型,保证养护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二,保证养护维修的及时性。为了保证高速公路运行安全,在实际养护过程中,养护单位要加强日常的巡逻,及时消除潜在的问题。针对路面出现的龟裂或者松散问题,养护人员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利用先进的养护技术,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及时有效处理路面质量问题,进一步提升路面强度和安全性,保证路面的耐久性,为车辆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保证安全有效。在进行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过程中,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安全养护的原则,既要保证车辆运行安全,又要保证养护人员自身安全。在路面养护管理现场,需要设置相应的施工标志,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养护。尽量避免夜间施工,降低养护管理的危险系数。在进行路面修补过程中,养护人员要选择合理的修补方式,避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在完成修补以后,要对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提升道路路面的安全性。
3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技术
3.1 裂缝病害养护
裂缝病害出现对高速公路自身运输具有重要影响,如果要提升高速公路运输能力,就需要在防护工作实施中,将诱发裂缝病害出现的因素排除,从而保障在裂缝病害诱发因素排除过程中,转变高速公路养护方式,提升高速公路养护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按照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出现的直径对其实施不同的防护对策,对于直径小于5mm的裂缝处置中,应该将裂缝周边清理干净,然后采用灌注桩裂缝施工处理方式,科学调整灌注材料,将裂缝均匀填平。对于大于5mm的裂缝处置过程中,应该将裂缝周边断面切除,清理沥青残渣,重新摊铺沥青材料,以此修补裂缝。对于损坏严重的路面裂缝处置时,应该采用涂抹乳化沥青形式,对路面改造,从而恢复路面平稳性,确保在路面平稳性恢复过程中,控制裂缝出现,减少路面损伤。
3.2 路面沉陷养护
路面沉降也是在高速公路病害防治技术处置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技术,在当前我国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人们对于路面沉降技术的处置要求越来越高。通过路面沉降技术处置可以减少路面损坏,而在路面沉降处置过程中,低于20mm沉淀路段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置,对于沉陷超过20mm的路面沉降处置中,应该采用面层修补技术,通过面层修补技术控制,改进路面沉降效果,减少路面沉降造成的跳车现象出现。对于路面沉降且伴有裂缝路段处置中,应该用切割机将路面刨出凹槽,然后以灌浆技术,将沥青等材料灌注到凹槽内,用于恢复路面高度。
3.3 防松散及泛油的养护
高速公路松散病害主要是由于工程材料不符合要求,沥青与路面压实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因此,在进行路面防松散的养护工作时,首先需要将松散的路面表层处理掉,为之后的加固工作做好准备,有效提高养护工作效率。之后需要重新铺设高速公路路面表层,保障铺设路面与整体路面的完美连接,要确保表层的平整性,提高公路的实用性。当高速公路施工中石油配置不符合标准时,就会造成高速公路路面出现泛油病害,严重的会导致车辆行驶中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路面防泛油养护工作时,可以直接采取布设新料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路面养护,对于泛油病害相对较轻的区域,为了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影响高速公路正常使用,可以直接在这一段路面铺设一层3~5mm粒径大小的碎石屑或者比较优质的粗砂,之后进行反复的碾压,以确保其与路面的贴合度,而对于泛油病害情况比较严重的路段,则需要使用直径比较大的碎石进行碾压,之后再使用小碎石颗粒进行碾压,才能够有效防止泛油病害进一步加大,提高高速公路路面使用安全性。
3.4 沥青路面养护
沥青路面养护是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技术实施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技术,在我国当前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病害出现原因不同,其对应的防护技术处置方式也出现了差异。而沥青路面的防护技术处置就是提升高速公路路面防护效果的关键性因素,通过科学的调整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实施方式,将沥青路面表层养护工作重视起来,从而保障在重视表层养护技术控制过程中,提升养护技术处置能力。同时在面层清理过程中,也应该以科学的处置为前提,对引起面层凹陷的原因分析,然后处置好凹陷部位,及时将沥青涂抹工作落实,以此达到提升高速公路路面防护水平目的。
3.5 沥青再生技术
沥青再生技术也是在高速公路路面病害预防技术处置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技术,对于沥青再生技术处置而言,科学的控制再生技术处置方式是提升技术实施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沥青再生技术处置过程中,需要由以下几道工序构成:首先,沥青路面长厂伴热再生,通过公路路面材料回收,将材料进行拌热再生处置,提升材料应用处置效果。其次,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是在路面病害处置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再生技术。主要是以路面再生技术处置为前提,将再生深度控制工作作出转变,通常情况下,再生深度为20-50mm。对路面表层或者中面层作出科学的处置,提升材料再生应用效率,为路面的处置和优化提供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决策过程中,养护单位需要明确养护重点,针对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养护方式,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加强对养护过程的控制,做好路面的巡查工作,及时修复破损路面,从而保证路面的平整性和安全性,为驾驶人员创造安全的驾驶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8):43-44.
[2]徐敏亚,杜树樱.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3):171-173.
论文作者:张宇峰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路面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病害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沥青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