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小国家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大战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大中小国家成为政治独立国家,但由于经济不独立,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经济上事实上仍然是殖民地,它们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同独立以前相比,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此,广大中小国家在摆脱了殖民统治、取得国家主权以后,所面临的共同任务便是要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积极发展民族经济,以经济独立来巩固已经取得的政治独立。这里要指出的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从政治地位来看,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影响。重大的国际事务,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能顺利进行的,中国的作用是举世公认的。因此,本文下面所说的中小国家中,将不包括中国。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广大发展中国家社会结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其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从总体来看,它们也有着共同的基本的经济特征。李琮在其《第三世界论》中将它们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二)产业结构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三)所有制形式的特有多样性;(四)经济结构的二元性;(五)对外的依附性。〔1〕这种概括较准确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面貌。
造成这种经济面貌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是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重要历史根源。新航路的开辟及地理新发现,使正在发生和发展的欧洲资本主义,同东方例如印度和中国的封建主义,同美洲印弟安人的原始共产主义发生经济联系,形成了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相互联系的新的世界市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以前,亚非拉地区,特别是亚洲和非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已经达到相当高度;科学技术在很多方面并不亚于西欧诸国;商品货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并形成了一个掌握着大量货币的商人阶级;在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规模巨大的手工作坊。殖民主义的侵略,打断了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独立发展过程,破坏了这些地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
其次,历史上演变下来的不合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发达国家控制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的经济条件。国际分工的形成是由于产业革命的作用。在落后国家,人们以衣食形式取自土地的,不必另外耗费很多劳动,就以生活垃圾、排泄物等形式回到土地,使土地恢复肥力;而工业化国家,就要另外耗费很多劳动,才能使土地恢复肥力,这还要加上在租地契约期内有可能取回投资这个条件,否则就变成加紧掠夺土地肥力。〔2〕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 产业革命使得“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耗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3〕也就是说, 工业化国家的农业技术变革尚未全面展开时,为了得到同量的农产品,增加土地肥力所需追加的物化劳动即C,大于由于技术开始进步而减少的活劳动,即作为总体的(V+M)的减少部分,结果总劳动量即价值增大,农产品价值变得昂贵。这样,产业革命使得先进国成为工业国,落后国成为农业国。这种国际分工格局在战后发展了变化,原来的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划分逐渐消灭,原来的工业国成为生产资本和知识密集的产品的国家,原来的农业国成为生产劳动密集的产品的国家。在这种条件下,发达国家仍然是以自己的小量劳动同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劳动相交换,后者在经济上继续受着前者的殖民剥削。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及其发展的条件 如前所述,发展中国家摆脱原宗主国的控制,取得国家主权,结束了其政治殖民地的地位以后,其经济殖民地的地位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经济殖民地的概念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列宁根据马克思的意见把经济殖民地的基本特征概括为:1.土地还没有被人占有,还没有受土地私有权的支配;2.几乎全部人口都从事农业,特别是从事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他们只能用这种产品来交换工业品。根据这种经济殖民地的特征,马克思明确认为,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1866年)的美国,从经济上来说,仍然是欧洲的殖民地,因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本身就是欧洲特别是英国大工业的产物,此时,它仍然以大量的农产品供应英国,仍然是英国工业原料的供应地。〔4〕同理,二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了政治独立, 但它们大多数是为发达国家生产劳动密集的产品,在工业上生产矿产品,在农业上生产原料,同发达国家生产的知识密集和资本密集的产品相交换。这正是经济殖民地的特征。这也正说明,获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仍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
在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是很不利的。但另一方面,战后也存在着一些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基本条件。国家主权的取得,就是一个首要条件。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为自己经济的发展争取较好的国际环境。在这种不利条件与有利条件并存、阻力和推动力并存的情况下,就需要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即在资源、人口、面积、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技术基础和社会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情况,实行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方针。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战后以来发展中国家大都制订了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一般说来,最初实行的是进口替代战略,结果归于失败。后又改为实行出口替代战略,结果大多数国家也失败了。对于这两种战略失败的原因,许多发展经济学家都进行过分析。
所谓进口替代战略,即是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取代进口产品。这种进口替代可以分为二个阶段——非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即初级进口替代;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即高级进口替代。之所以实行这一战略,是因为它们感到进口的工业品同出口的农业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价格差日益扩大,应该自己生产工业品。要推行这种战略,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保护本国工业免受外部冲击的摧毁。随着这一战略的实施,进口替代品基本上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民族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经济自给能力有所提高。但最终这一战略归于失败。其原因在于,首先,推行这种战略,必须进口所需的生产要素,不仅工厂设备、中间产品,甚至原料也要进口。一方面出口能力十分薄弱,另一方面又需相当数量的进口,国际收支难免发生逆差,加剧外汇危机。其次,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是很狭小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在许多国家,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仍大量存在,这就限制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二是因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统治阶层的生活是完全西方化的,其国内的生产主要是满足这些人的需求,而他们的需求则很有限。所以,市场的狭小,使得生产规模受到限制,再加上国家的保护性措施,排除了来自国外的竞争,却又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不能得到很快改进。第三,加剧了社会两极分化。
出口替代战略从60年代起开始实行,是以减少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出口,而将其加工为工业品或另外生产工业品,以夺取国外市场为导向,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实行该战略的国家中,有的是以增加国产原料的加工层次为主,实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向电子、仪表、机械、化工等资本密集型工业过渡;有的资源贫乏的小国则以加工出口原料为主,这是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一些传统的或劳动密集的工业。这一战略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内市场不足给经济发展造成的限制,增加了出口和外汇收入,扩大了就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实行这种战略,总的说来,一方面是对战后以来发达国家的生产转为生产高、精、尖产品后的补遗拾缺,另一方面机器设备依靠进口,市场面向国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更紧密,极易成为它们转嫁危机的对象。因此,这一战略得到发达国家的支持。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分析这一战略时,认为:“当发展中国家从向富国出口初级产品变为向其出口制成品,它们就从一种性质的依赖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依赖”;他明确指出:这种战略的“依赖性与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目标是不一致的;这个目标就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应高于发达国家,也就是说应该缩小、最终消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5〕。 这个目标在他看来,依靠发展中国家自己的努力就能达到。
因此,实行出口替代战略,一方面要有灵活得当的政策,另一方面要有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否则,不仅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带来不利后果。首先,实行这种战略的国家,经济发展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世界市场。尤其小国,这种依赖性会更为严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波动和西方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都会直接影响其贸易和经济增长。其次,如果出口受阻,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会出现大量国际收支逆差。最后,实行这一战略,也可能发生各工业部门因得到国家扶植和优惠不同而出现发展不平衡现象。与此相关联,同样会导致国内不同利益集团和不同阶层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
我国的陈其人教授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时,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落后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误区:仿效发达国家消费,即落后国家盲目追随发达国家大量增加纯粹流通费用的耗费,将大量社会财富白白浪费。〔6〕所谓纯粹流通费用不是商品作为使用价值从生产经过运输进入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必需的那些费用,而是商品为了实现其价值例如完全为了出售而装璜商品所需的费用,以及为了同一目的的广告费用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纯粹流通费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增加,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是为了消灭由这一基本矛盾所引起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对于落后国家来说,为了在世界市场上增强竞争力,在出口商品时必须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行事。但在国内市场上则无此必要,因为在有些落后国家,虽有资本主义生产,也有矛盾,但比发达国家缓和得多,不需要增加纯粹流通费用。但它们却在纯粹流通费用的开支上,极力向发达国家看齐,许多商品外包装贵于商品本身,从而将大量物质资料浪费掉。这是落后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误区。
从战后发展中国家所实行的各种经济发展战略来看,它们都有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同时,对经济发展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这些战略都忽视了收入分配和消除国内贫困的问题,各种社会的和阶级的矛盾也随之不断积累和发展。刘易斯认为,正确的发展战略应该是:“无论如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不必过分依赖出口;眼光应该更多地放在国内市场。面向国内市场的工业生产所受到的限制是,50%以上的劳动力生产国内消费的粮食,而剩余的农产品很少,改变这种生产率低下的状况,整个局面就会为之改观。”“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该是技术变化,国际贸易是润滑油而不是燃料。达到技术变化的途径是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国际贸易不能代替技术变化,所以依赖国际贸易,把它作为主要希望那些人必然要受到挫折。促进经济发展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改变粮食生产的状况,使农产品有剩余,可以养活城市人口,因而为国内工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奠定基础。”〔7〕
在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各国的生产条件不同,在它们的发展中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一些出口加工国(或地区)和石油出口国,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东南亚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快于南亚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从制造业的增长来看,目前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一半以上集中在拉丁美洲,而非洲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0%。从对外贸易来看,70年代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较大发展和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上升,主要是由石油出口国和主要制成品出口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加引起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在世界出口中的地位,则是继续下降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的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之间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力量差距扩大,而且从总体上看,这种差距仍将继续扩大下去。如何解决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这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也是发达国家不能忽视的问题。在当今这个利益交错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落后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发达国家也不无裨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也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今天的中小国家同半个世纪前相比,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上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发展中国家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在为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而斗争。真正的世界新秩序应该彻底结束强权政治,反对大国主宰一切,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定与发展。真正的世界新秩序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在这种世界秩序下,发展中国家争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逐步从被动转为主动,从配角变为主角,最终实现政治和经济的完全独立。
注释:
〔1〕李琮:《第三世界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第14页。
〔2〕参见陈其人:《帝国主义经济与政治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6—107页。
〔3〕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一卷, 第552页。
〔4〕参见陈其人:《殖民地的经济分析史和当代殖民主义》,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68页。
〔5〕〔7〕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7、51—52页。
〔6〕参见陈其人:《南北经济关系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第147—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