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血压不被关注的几个环节及对策论文_暴青竹,时军辉

暴青竹 时军辉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 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 目的:在临床工作中测量血压时经常被忽略的几方面因素,为临床治疗不能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如:对血压异常的患者,每次测量1次血压,二 血压计袖带粘扣的过松,三 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等五个方面。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56例患者,以单号病室的患者为对照组,双号病室的患者为实验组,每组均为78例。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影响血压相关五个常被忽视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统计。结果:对于高血压患者测量次数以3次取平均值更为准确。体型肥胖者血压计袖带应加长、宽窄。血压计袖带尼龙粘扣的松紧性应符合要求。测量血压时血压计与被测量者心脏应保存在一水平面。被测量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等因素密切相关。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量血压者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测得血压数据相对准确。

【关键词】 血压测量;血压值;误差;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284-03

血压测量值是高血压诊断的基本手段,血压值是诊断与治疗高血压的主要依据[1]。所以规范测量血压非常重要。测量血压对于护士而言是最基础、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容易忽视准确性的一项基本操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提高,高血压患者逐步增多[2]。住院患者需要测量、记录、观察血压的人次量增多,从而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护士为了完成工作量,很少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基础血压、活动后静止时间、上次测量血压的部位、上次测量血压的数据等。更重要的是不管被测量者体态肥胖与消瘦均使用同一个血压计测量。我们知道袖带过小过紧测量的血压值会增高,袖带过大过松测量的血压值会降低[3]。不准确的血压数据会给医生的诊断、治疗带来错误的信息。本文通过临床工作搜集并总结了教科书以外影响血压数据的常见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搜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内分泌科收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已确诊)的患者,年龄在32~76岁156例,其中男性94例,女性62例。一级高血压患者34例,二级高血压患者82例,三级高血压患者40例。将符合条件的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以单号病室的患者为对照组,双号病室的患者为实验组。两组的区别在于实验组在固定的时间点每次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而对照组只测量一次血压。其他条件均相同。

1.2 方法

1.2.1试验组:每日下午15:30~18:30专职护士使用固定的台式汞柱式血压计测量患者血压。本次均为患者测量血压3次(间隔1~2分钟测量一次),以3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4,记录平均值。

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内只测量一次血压。

1.2.2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共同点:均记录测量血压数据、测量部位及姿势。

1.2.3根据患者肥胖程度,选择血压计袖带. 血压计袖带大小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袖带气囊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

1.2.4做好健康指导和解释工作,为他们普及糖尿病知识和高血压病科普知识,取得患者的配合。

1.3 影响血压值的主要因素

临床工作中测量血压常被忽视的因素,如表1。

1.3.1健康教育

护士的告知与沟通

患者情绪紧张可以导致血压偏高5,所以护士应掌握每位测试者的心理,通过与他们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根据情况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保证血压测量的准确性。要求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沟通讲解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每位患者知道测量血压时间,知道人体血压凌晨2-3时最低,上午6~10时及下午16:00~20:00各有一个高峰。活动后尤其是剧烈活动后测量的收缩压值升高,所以要求活动后必须休息5~10分钟再测量血压。剧烈活动后应休息20~30分钟。饱餐后测量的血压值也升高,所以测量观察血压时间点放在午休后至晚餐前较为合理。

1.3.2袖带及尼龙粘扣

台式血压计袖带宽度为12cm,长度为22cm,袖带过窄过紧测量的血压值会增高,袖带过宽过松测量的血压值会降低(要求测量血压时另为肥胖者准备的较宽袖带和儿童专用袖带)。袖带过宽时应将袖带叠到合适宽度。另外尼龙粘扣,因长期使用易失去粘黏的牢固性,也可增加测量血压的不准确性。导致舒张压过高。所以尼龙粘扣经常更换,保证其牢固性。

1.3.3平卧位测量时,应在上臂下垫一小枕,保证上臂长轴与腋中线平齐。测量血压时尽可能做到同一个肢体部位、同一个姿势、同一个血压计、同一个时间测得的血压值进行比较。从而减少多方面原因带来的误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测量血压值效果评价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测量血压值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在同一个时间点,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取得的数据值误差小。得出实验组测量血压数据较稳定,而对照组测量血压数据不稳定。详见表2。

3.讨论

在同一个时间段,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血压值更准确。测量血压前一定要摆好患者测量姿势,将袖带捆绑的位置与心脏同一水平面,了解上次测量的肢体位置,为患者脱去衣袖裸臂测量。根据患者肥胖程度使用血压计袖带。保证袖带粘扣的牢固性。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血压值的准确性。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要求相对较为严格,血压目标一般小于130/80mmHg。许多高血压患者无自觉症状,所以测量血压尤为重要,血压值的准确性更重要。

综上所述,充分认识到影响血压测量的诸多因素对医务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护士的规范操作能避免 不良后果,避免许多潜在的危险。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临床和科研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文.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J].临床荟萃,2015,7(30):725-744.

[2]廖路妹,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6(16):741-742

[3]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27.

[4]王文,张维忠,孙宁玲等.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2):1101-1115.

[5]钱湘云,耿桂玲.老年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4): 3116.

论文作者:暴青竹,时军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测量血压不被关注的几个环节及对策论文_暴青竹,时军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