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论文_王春霞

试析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论文_王春霞

国网河南新密市供电公司 河南新密 452370

摘要:近年来,该项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同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在高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稳定性不足、成熟性不够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当前电力领域继续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论述。主要对带电水冲洗系统、带电作业机械手及直升机应用带电作业等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在今后的研究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技术的科技含量。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发展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加快和普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带电作业技术已经成为了当前对输配电线路检修、检测、改造过程中的主要方式,为确保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技术保障。虽然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多的差距的,其发展还是不够成熟,不够稳定,但我国的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在研究者的努力下一定会发展地更快更好。

一、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

1、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含义

我国输配电线路维修和检修过程中最主要的手段与方式,它的使用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总之,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在我国已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输配电线路的作用是输送和分配电能。架设于发电厂至地区变电所、地区变电所与地区变电所之间的,用于输送电能的线路称为输电线路。其特点线路电压高,输送距离远,输送容量大,从系统变电所向用户供电的线路及城乡变压器之间的,用于分配电能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配电线路又可分为高压配电线路(35KV及以上)、中压配电线路(10KV)和低压配电线路(0.4KV)。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限制流经人体的电流不超过人体知感电流1毫安;保证可能导致对人体放电的空气距离足够大;人体体表电场强度不超过人的知感水平2.4kV厘米三个条件,并且一般可分为间接作业、等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三种。

2、我国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

我国输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低压到高压,逐渐到现在的超高压阶段,其起始阶段大致开始于上世纪的50现代,电力工业的相关技术、设备比较落后,供电不稳,经常需要检修,而带电作业也就在配电系统中发展起来。到80年代,带电加高铁塔等在沿海地区首度出现,并逐渐推广开来,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力工业的发展,带电作业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因此,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就要提高供电系统的要求。我国经常会出现大范围的停电现象,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多数都是与停电检修有关的,因为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的电网越来越大,电压越来越高,导致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较差。因此检修人员就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定期的检修,导致出现短时间的停电,一旦稳定性还是得不到保障,就容易引起大范围停电。所以,很多电力企业都会将电力生产的重点放在提升高压输电网的稳定性上面。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相关的研究学者都在对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且结合以往的用电与输电情况,将500Kv带电作业技术进行大力推广,不仅促进了我国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还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1、直升机应用于带电作业

直升飞机上通常装备有可见光与不可见光的检测仪等,在输配电线路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对线路上的耐张管、导地线线夹等进行拍摄,获得线路相关指标的实时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判断运作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操作方法获得的数据精确度很高,还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而且,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地域环境,不受外界影响,对于那些交通不便的山区以及人员密集的居住区,利用直升飞机进行输配电林立霏线路的架设可以有效提高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鉴于直升飞机的种种优势,其在带电作业中的应用已成为带电作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机器人在带电作业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已被广泛应用于很多作业工作中,并显示出显著的优势。而在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中,机器人的应用也必将成为其重要发展趋势。首先,利用机器人进行带电作业的实施,可以使操作人员无需直接进入高压电场区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高压给操作人员带来的危险,为其人身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而且,利用机器人进行劳动强度较大的作业,还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带电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机器人在带电作业中的应用显示出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是电力发展人性化的彰显。其次,利用机器人可以实现远距离遥控操作高压,完成很多高难度、高危险系数的作业,而且其作业工序的实施更加准确,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失误,大大提高了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效率,还为带电作业的实施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在未来的电力发展中,要提高其安全性与可靠性,机器人作业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手段。

3、带电水冲洗系统

对绝缘设备带电线路进行清扫能够有效防止线路出现污秽闪络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虽然绝缘设备能够具备防水效果,但是设备周边普遍存在一些非绝缘带电体,如果溅到这些非绝缘体,那么很容易产生短路或者闪络现象,我国针对这种现象就清扫设备的喷水量、角度、压强等因素进行多种设计,当绝缘子的污秽到达相应程度的时候就会对其进行自动清洗,并且不影响周边设备的使用。

4、新型检测设备在带电作业中的应用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开发各种新技术,其中自动控制技术将会被应用到检测设备的创新中。因为自动控制技术在带电作业中的应用能够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自动化设备得出的检测结果也比其他检测设备得出的结果更加精确,能够很好地保证带电作业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在新型检测设备中,还有通信技术、光纤技术甚至还有机械手臂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机械手臂技术在带电作业中的应用能够让操作人员在控制室对机械手臂进行指挥,并且利用这种技术完成带电操作,从而简化带电作业操作流程。

5、带电作业的新型安全防护用具与工具

目前我国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用具主要有绝缘杆、屏蔽服等,新型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还应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在带电作业中用到的绝缘工具应该应该要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这种要求相对于一般的质量轻、便于操作还要更高,也只有具备这样的高要求才能够使其承受强度较大的作业。目前带电作业中的绝缘工器具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以绝缘棒等材质制成的硬质绝缘工具和以绝缘绳等材质制成的软质绝缘工具。要保证工器具有良好的机械技能与电气技能,就必须严格把关绝缘材质的自身性能,在工器具材质的革新中,防潮、防老化将成为重要研究重点。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对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且电力生产也是在逐步发展的,为了使带电作业能始终适应电网的发展,必须加强对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成果,不断推动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略.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4(15):478

[2] 许春生.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发展[J].低碳世界,2016(32):44-45

[3] 林立霏.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5(24):226

论文作者:王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  ;  ;  ;  ;  ;  ;  ;  

试析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论文_王春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