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对旧唯物主义的颠覆及其意义_恩格斯论文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对旧唯物主义的颠覆及其意义_恩格斯论文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对旧唯物论的颠覆及其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拜物教论文,马克思论文,唯物论论文,意义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章是公认的《资本论》中最难弄懂的一章。其中有两对重要概念,即(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第一对概念把商品的价值同使用价值区分开来,又通过第二对概念的划分,马克思解决了几千年来有关价值的本质和计算问题。但是,如果要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必须解决几千年来旧唯物论对于物的直观意义上的理解方式。这就是马克思为什么在第一章很短的篇幅内用了近三分之一的页码来论述商品拜物教问题的原因。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已经论述了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一般方法论意义①,这里进一步讲一下这个理论对于传统唯物主义的颠覆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可能长期忽视了这个问题。

       一、对物神的批判,《资本论》中的一个哲学假定

       对于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研究,早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做了很细的研究。但是,亚里士多德只是停留在外在的物上面研究商品的交换价值,所以没有办法找到一种可以对两种不同质的商品的交换价值进行直接比较的同质的东西。不仅2000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直到马克思之前的所有经济学家,都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都受到旧唯物主义的影响,只是在物的直观意义上理解商品的性质,或者至多只是在物与物的关系方面去理解商品的性质。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认识到了人的劳动对于商品交换价值的实质性意义,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自从约翰·洛克以来,人们就已经发现,商品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们作为劳动产品,加进了人的劳动。但是,他们没有对劳动作进一步的研究,只是把劳动当作人的一种有意识的客观活动。马克思的研究发现,人们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社会平均劳动,而这个社会平均劳动用时间来计算,就形成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凝结在商品中的平均劳动时间就是一种去掉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抽象劳动。借用黑格尔的实体理论来说,这个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时间,就是商品的价值实体。

       这是马克思借助于黑格尔在经济学领域中做出的一个几千年来的伟大发现。但是,要理解这个伟大发现,必须去掉人们的一个传统观念,即不能把商品关系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自然物的关系,而是要理解为一种人的关系,理解为人的一种劳动关系。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都不能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物,不是从实践方面去理解物,而是从直观和外在的意义上去理解物,只有黑格尔这样做了,不过他采用的是唯心主义的方式。

       为了从唯物主义的意义上去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提出了物神批判思想。因为旧唯物主义的所谓物只是一个思想的抽象,哲学家们却把它当成是现实中的实体。这就像费尔巴哈批判的神学一样,把思想中的观念当成了现实中存在着的崇拜物。经济学中的旧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如此。商品本来就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的劳动的产物,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关系,但是,经济学家却把它当作独立于人、与人无关的抽象存在物来看待。如果用宗教的语言来说,这就是物神。这就是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马克思写道:“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作拜物教。”②

       不仅商品如此,货币、资本以及地租等等的情况也是如此。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时说,现在除了深海中的东西以外,已经没有什么东西是不经过工业和人的劳动改造过的东西。甚至樱桃树也是因为工业才被移植过来的。这就是说,只有作为人的劳动创造的对象对人来说才是真实的和客观存在的。因此,商品、货币、资本以及地租等,都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劳动的结果,或者说是劳动的果实。换句话说,在这些作为物或符号的果实中,凝结着人的劳动。而正是因为凝结了人的劳动,所以它们对于人来说,才是现实的和可以认识的。在商品经济时代,这些可以用时间计算的凝结了的人的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是作了一个哲学的概念假定,即价值等于劳动。用经济学的话语来说,叫做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平均劳动。

       早在亚当·斯密时就已经提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的说法。恩格斯在早期著作《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据此就得出“资本等于劳动”的结论。恩格斯写道:“资本和劳动是同一个东西,因为经济学家自己就承认资本是‘积蓄的劳动’。这样,我们这里剩下的就只有两个方面,自然的、客观的方面即土地和人的、主观的方面即劳动。劳动包括资本,并且除资本之外还包括经济学家没有想到的第三要素,我指的是简单劳动这一肉体要素以外的发明和思想这一精神要素。”③恩格斯的这个论述发表在马克思和卢格共同主编的《德法年鉴》(1844年)上。作为该杂志的主编,马克思不仅编辑了这个稿子,而且对这篇文章作了笔记和摘录,并且按照恩格斯说的“经济学家自己就承认资本是‘积蓄的劳动’”这句话,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也同样作了摘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什么是资本?‘一定量的积累的和储存的劳动’(斯密,第2卷第312页)资本就是积累的劳动。”④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和批判中存在着一个哲学假定,这个假定就是:价值等于劳动。在马克思对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做了区分之后,马克思找到了真正的价值实体,这就是抽象劳动。用黑格尔的话说,叫做“实体即主体”。用马克思的话说,叫做:价值即劳动。在这里,劳动是作为人的本质的东西,具有黑格尔讲的实体的意义。因此,如果有什么价值实体的话,那就是劳动。马克思讲他在价值理论一章中甚至是在卖弄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指的可能就是这里的意思。

       当然,马克思的经济学同其他经济学不同,它不可能从某一个抽象的假定出发,而是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即从商品中包含着的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分析出发,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全部经济关系。但是,不可否认,在马克思的分析中,他得出了“价值就是劳动”的哲学命题。当然,这里的劳动是对象化的劳动,是凝结在对象中的劳动时间。

       二、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对旧唯物论的颠覆

       《资本论》第一章中似乎没有直接批判旧唯物论的内容,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也没有再把哲学唯物论放在这里说,而只是对传统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进行批判。表面看来,马克思在这里似乎已经对哲学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与他在《神圣家族》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于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他的拜物教批判理论是对于旧唯物主义的彻底颠覆。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他要对经济学商品分析中充斥着的“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⑤进行彻底的清算。

       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错误是“使物神秘化”。马克思在批判资本拜物教时指出:“经济学家们把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受这些关系支配的物所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这种粗俗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同样粗俗的唯心主义,甚至是一种拜物教,它把社会关系作为物的内在规定归之于物,从而使物神秘化。”⑥马克思的这个批判与《资本论》第一章中的论述是完全一致的,它不仅对于经济学家有效,对于旧唯物论也是一个致命的批判。

       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就已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世界是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因此,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以狄德罗为代表的法国百科全书派深入地探讨了意识的起源问题,明确提出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并作了论证;而且,他们还提出了“反映论”的观点,强调了认识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⑦这些观点后来为恩格斯批判杜林和列宁批判“经验批判主义”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些思想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不可同日而语。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就马克思本人而言,他不是一般地超越了法国唯物主义的思想,而是颠覆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所有的旧唯物主义思想。

       除了上面说的拜物教批判理论之外,马克思批判旧唯物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他对于物质和实体概念的本体论批判。人们今天常常把物质和实体概念放在一起,称作“物质实体”,却不知实体概念是传统本体论中一个不可还原为个别事物的抽象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如果我从现实的苹果、梨、草莓、扁桃中得出‘果品’这个一般的观念,如果我再进一步想象,我从各种现实的果实中得到的‘果品’[‘die Frucht’]这个抽象观念就是存在于我之外的一种本质,而且是梨、苹果等等的真正的本质,那么我就宣布(用思辨的语言来表达)‘果品’是梨、苹果、扁桃等等的‘实体’。因此,我说,对梨说来,梨之成为梨,是非本质的;对苹果说来,苹果之成为苹果,也是非本质的。这些物的本质的东西并不是它们的可以用感官感触得到的现实的定在,而是我从它们中抽象出来并强加于它们的本质,即我的观念的本质——‘果品’。于是,我就宣布,苹果、梨、扁桃等等是‘果品’的单纯的存在形式,是它的样态。诚然,我的有限的、有感觉支持的理智能把苹果和梨、梨和扁桃区别开来,但是我的思辨的理性却宣称这些感性的差别是非本质的、无关紧要的。思辨的理性在苹果和梨中看出了共同的东西,在梨和扁桃中看出了共同的东西,这就是‘果品’。各种特殊的现实的果实从此就只是虚幻的果实,而它们的真正的本质则是‘果品’这个‘实体’。”⑧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此也作了同样的论述:“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⑨所谓“物质实体”或“物质本身”就是撇开了各种具体事物的抽象本质或抽象一般,就是柏拉图的所谓事物的“理念”或思辨哲学中的“实体”。这就是马克思讲的物神思想。费尔巴哈通过批判神学的方式批判了思辨哲学中的这种物神思想,但是,他不了解人的实践的意义,不了解人的实践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所以,他依然停留在旧唯物主义的范畴之内。

       在这里,从思辨哲学到马克思的新唯物论有两个阶段。首先是从思辨哲学回到唯物论,即承认一般物质或物质一般与具体事物的统一,即承认事物中一般与个别的统一,从而恢复唯物主义的地位。但是,这还只是传统的唯物主义,因此,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认识到人的实践对于事物的改造。在实践活动之外的事物,即便我们承认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体,那也是如康德讲的,是一种“自在之物”或“物自体”,是与人无关的东西,因而它们不是人所认识的事物,所以这最后也依然只能归于神学,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它不是人所生活其中的自然界。

       这里有三个阶段。能够做到从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的转变,即承认事物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并不难,我们一般都能做到。当然少数坚持“物质实体”和“物质本体”的人例外。但是,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的转变,即承认人的实践对于事物的改造,就比较困难。比如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于这句作为马克思的墓志铭的话,很少有人能够正确理解,说明大家对于马克思的哲学转变缺少实质性理解。因为一般人都会把这句话理解为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同时要运用理论改造世界,或者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凡是这样理解的中外哲学家可能都错了。马克思不是这个意思。多年来,可能只有一个不太出名的中国人,或者说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中国人之一,比较正确地理解了这句话,这个人就是原装甲兵工程学院哲学教授张广照先生。张广照先生写道:“马克思的论断,指出了新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给人们提供顺应世界、服从现状还是改变世界、改革现实的理论,二者的差别是消极、保守还是能动、革命的差别而不是知与行、是否知道运用理论于实践的差别。马克思提供了关于人的彻底解放、自由全面发展的真正科学的理论,这是马克思全部哲学的实质。而中外哲学家们的理解都有所不足,在这个问题上的突破,将使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产生革命性的变革,有着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⑩

       这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恢复传统唯物主义的地位,我们还要进入到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即进入到历史唯物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是对传统唯物主义的颠覆和超越。

       三、“物质”概念与“从实际出发”没有任何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我们在传统哲学教科书中讲到物质概念,讲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时,我们根本不可能得出一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论。没有“实践”介入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不能成立的,只能是哲学家的自作多情。旧唯物论的第一概念是物质,从物质概念得不出“实际”和“事实”。我们所说的“实际”和“实事”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是关于事物的抽象,也不是事物本身,也不是抽象的自然界,我们所说的“实际”和“实事”是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讲的“工业”和人类的实践。

       考茨基在研究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时有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个命题是费尔巴哈的一个命题的变形,那个命题是:思维是从存在产生出来的,而不是存在从思维产生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在这里一方面把意识与存在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却不再把它与单纯的存在对立起来,而是与‘社会存在’对立起来。马克思超过费尔巴哈的进步之处正是在这里。”(11)我们在研究唯物论时常常忽视了考茨基的这个提醒,没有注意新旧唯物论之间的这种差别,以为承认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于物质的反映,就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髓。如果我们看了考茨基的提醒,我们对此真的还会那么自信吗?

       考茨基这里讲的马克思的命题是一个历史唯物论的命题,而费尔巴哈的命题是一个旧唯物论的命题。有历史和没有历史,虽然只有两个字之差,但却是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性差别。通过我们上面的论述,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用再重复了。

       毛泽东提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概念,是从他的实践论中提出来的,不是从物质论中提出来的,因为从物质论中提不出这个概念。他也不可能去写抽象的物质论,因为这是18世纪由法国人解决了但却始终没有走出历史唯心主义的问题。

       人们常常把这个问题归咎于恩格斯,因为毕竟是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论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但是,一个写批判文章的人有权利使用历史上的理论成就,而且恩格斯是对此作了说明的。他不可能把上面说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因此,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这样一些法国人的思想归于自己的发明和创新。可是,我们后人可能出于对恩格斯的敬仰把这些全都简单地归功于恩格斯。我想如果恩格斯现在有知的话,他也会引用马克思的类似的话说,“与其说你们给了我太多的荣誉,不如说你们给了我太多的耻辱”。

       所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句话的哲学话语,今天应该重新来研究。实际上,毛泽东的整个《实践论》谈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其内容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且,毛泽东的《实践论》头一句话就是批判旧唯物论的,而不是相反地从传统唯物论的内容中推出这个结论。毛泽东写道:“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社会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12)不仅如此,毛泽东在讲到认识对象时,强调要变革和参与认识对象和现实,而不是讲要静观对象和现实。他写道:“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13)所以,毛泽东对于旧唯物论的认识和批判还是比较深刻的。如果没有历史的观点,不进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即如考茨基讲的,不去研究社会存在,就不可能从理论上解决“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哲学问题。

       这就是说,能够正确认识马克思第11条论纲的人不是像上面说的只有张广照先生一个人,实际上,毛泽东很早就已经做了正确的理解。他不是讲对于物的静观,而是讲要变革和参与现实。不过,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论问题,它在哲学上也同样具有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意义可能正在于此。所以,只有理解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正确理解“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哲学意义。

       注释:

       ①李惠斌:《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一般方法论意义》,载《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9—9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3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6卷下册第202页。

       ⑦参见[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85—273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76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0卷第598页。

       ⑩张广照:《“改变世界”哲学与“解释世界”哲学的根本对立——马克思“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论断新解》,载《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1年第4期。

       (11)[德]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分册,《哲学研究》编辑部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2页。

       (12)《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2页。

       (13)《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7—288页。

标签:;  ;  ;  ;  ;  ;  ;  ;  ;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对旧唯物主义的颠覆及其意义_恩格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