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视角下安置社区灾民的社会工作介入
舒 凡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 传统灾害救助多注重紧急性生命援助和临时性生存物质保障,忽略恢复受灾人民心理创伤恢复的长期性,尤其在灾后安置社区内居民普遍面临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的现象。而灾害社会工作运用自身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弥补了传统灾害救助的不足。依托这一背景,基于社会支持为视角,对灾后过渡性安置社区居民社会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分析,从需求评估、服务目标确立、具体性服务提供到发展性服务实施等方面,提出了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社会支持;安置社区;灾害社会工作;社会关系
引言
我国是全球范围内遭受灾害做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发生不仅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伤害和破坏,也同样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虽然政府主导的灾害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在灾害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力量的参与也必不可少。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灾害社会工作是从“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才开始形成并得以系统化发展的。灾害社会工作是以受灾群众、家庭和社区为服务对象,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受灾对象修复受损关系、提升发展能力、增强社会功能、走出生活困境的专业服务,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灾害救助更多的是关注灾区环境设施的建设与修缮以及人们生存安全的物质性保障,而忽略了对受灾人民心理创伤的抚慰和修复。因此,面对人们因突发性灾害而产生的心理问题,灾害社会工作的介入恰好弥补了传统灾害救助的不足。研究发现,灾后安置社区内的居民由于来自不同城镇或者村落,脱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进入到新社区生活,且灾害造成了巨大身心伤害,往往会出现自我封闭以及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的现象。相对而言,社会网络关系的断裂也是引起人们心理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灾后过渡性安置社区为载体,在社会支持视角下分析个居民社会网络关系断裂的表现以及产生的种种问题,以探索灾区居民社会关系恢复和重建的路径。
一、安置社区居民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的现实表现
1、安置社区的含义
灾害发生以后,灾区环境和设施遭到破坏,受灾人民会被安排在集中的安置点,以确保人身安全和住宿条件。经国内研究和实践表明,安置点一般分为两大类:应急性安置点和过渡性安置点。应急性安置点是针对灾害发生后紧急安排受灾人民住所而设置的,具有临时性的特点。随着灾后紧急救援阶段结束,灾害救助逐渐进入安置工作阶段。这一阶段中,原居住地遭到破坏的居民则进入过渡性安置点居住。过渡性安置点是基于灾后住房重建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设置的,因此存在时间比应急性安置点要长,一般是两年以上时间。因此,过渡性安置点无论是环境设施还是组织管理都较为规范。在对安置地的认知上,我们应转变观念,由“点”到“区”,形成安置社区建设的思想。无论是应急性安置点还是过渡性安置点,都属于灾后救援和重建的重要方面,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受灾人民因原有居住地遭到破坏而进入临时安置场所集中居住,且居民共同希望家园尽快得到恢复和重建,因此具备社区的要素,可以将其称之为安置社区。
而社区能否从国家公园建设中受益,取决于是否能够建立公平与透明的协调机制以及社区参与的意愿和能力。让社区成员了解自己的生态旅游资源、社区发展潜力、资源管理知识,以及政府国家公园建设和国家发布的各种社区扶持政策,通过参与激发社区主动性,关注自身发展,寻求多种相互包容的适宜国家公园建设、生态保护、社区治理的道路。
2、以鲁甸地震灾后H 安置社区居民为例
2014 年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6.5 级地震,此次重大地震灾害造成了约617 人死亡,112 人失踪,民政部迅速于9 月5 日正式启动“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计划”。上海社会工作服务队在鲁甸地震灾区龙头山镇建立H 安置社区,是鲁甸地震灾区最大的安置社区。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尽管安置社区为受灾人民的住所提供了场地和条件,但这仅仅局限于满足了其生存上的需要,对于居民因灾害导致的心理创伤和社会关系网络断裂上却无法真正修复,甚至产生更加负面的影响。在鲁甸地震H 安置社区的案例中,地震发生的瞬间已然对安置区居民心理留下了挥之不去阴霾,地震之后居民由于习惯居住的环境改变,以往的日常活动规律被打乱,而新的居住环境难以适应,周边的邻居也大都和以前不同,许多居民选择自我封闭来逃避现实,不愿与人交流,甚至足不出户。尤其是过去经常聚集在一起聊天的老人,社工在走访中了解到,他们已经找不到与人交流的平台,更无力再为自己搭建新的交往关系。社会工作在灾害重建中注重的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重建,而应是从发展性的角度关注人的重建。灾后安置社区居民往往处于孤立单一状态,换言之,社区内大部分居民社会关系网络出现断裂。这就需要社会工作以社区为载体,帮助受灾居民走出灾害的阴霾,改变他们的灾后生活状态,重新与个体、组织和社会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改善灾后安置社区居民社会关系的“社会支持”理论框架
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社会支持是个体可以通过其他个体、群体或者更大的社交团体获得支持的可能性,通常来说就是社会各个方面给予个体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社会支持大体由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组成。一般来说,主体就是给予帮助的群体,可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包括政府、机构、组织的制度性支持;非正式支持包括亲友、邻里和同事等构成的支持。客体是指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内容一般包括物质性和情感性支持,尤其是精神情感层面的支持常常成为主要支持内容。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将灾后安置社区居民作为社会支持的客体,针对其因灾害而导致的社会关系网络断裂,为其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致力于恢复和重建社会关系。在提出相应措施之前,就必须弄清社会支持中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针对灾后安置社区居民的特殊性,灾害社会工作的开展应以社区为载体,秉承利他主义价值观,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评估居民的问题和需求,链接政府与社会的资源,提高居民的物质医疗保障,减轻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促进居民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和谐紧密,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提升居民的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增进居民与外界社会的联系,恢复和重建受灾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具体的介入路径如下:
在社会支持的视角下,社会关系出现断裂的安置社区居民是社会支持的客体,需要得到来自社会支持主体即政府、组织机构、家人、亲友、邻里和同伴提供的社会支持,以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大幅度提升。这些给与的支持包括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支持,由政府直接提供物质性帮助,家人、亲友、邻里和同伴直接提供精神性帮助。社区内的组织机构则如同社会支持主体间的“粘合剂”,扮演着链接资源、提供帮助的角色,通过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居民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支持。如下图1 所示:
三、社会支持视角下灾害社会工作的具体介入路径
第四,网上自助报账业务量剧增,加之校园网网络设施等关联问题,容易出现集中访问而导致系统瘫痪无法使用得问题。客观上也因为财务系统管理员人员少、任务重,不能及时解决系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反馈。
在服务开展初期,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清楚安置社区内居民的需求,并且与居民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为后期开展具体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鉴于居民都是灾后心理受到创伤的群体,问卷调查的方式会给人造成程序化、形式化的印象,不易与居民建立亲切关系,所以社会工作者最好是通过社区观察、入户走访等方式,一方面能了解居民的相关信息以及评估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减轻居民与组织机构的距离感,对以后其他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恢复和建立也有相应的正面影响。
图1 安置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理论框架
1、需求评估和确定服务目标
不同身高成年男性的上臂与下臂差值的平均值为78 mm,身高为1 775 mm成年男性的臂长比身高为1 604 mm的臂长要长82 mm,因此取冗余块长度为80 mm。冗余块O1O2用于补偿机械臂整体长度,以适应不同臂长的工人;冗余块O3O4用于补偿上臂与下臂差值,以适应不同上下臂比例的工人。从图2可以看出,使用不同长度的弹簧可以得到不同初始角度θ1、θ2的机械臂,本文主要研究初始角度θ1、θ2对机械臂承重性能的影响。
2、展开针对性具体服务
安置社区居民的针对性需要从两个方面区分,第一方面指的是社会工作者要甄别社区内居民的心理创伤和社会关系断裂的程度,第二方面则以社区居民的不同性别和年龄领域的划分来对待,如社区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等。虽然两个方面都相互联系又相互结合,为了针对性服务能够顺利开展,可将第一方面作为首要方面,第二方面从属于第一方面。有些居民因灾害致残或亲眼目睹亲人的逝去而导致受到心理巨大刺激,进而完全与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隔绝,无论居民处于社区里的老年人、妇女、儿童还是青少年等各种划分领域,这时候都需要对其采取个案辅导,联系相关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并不断跟踪其心理状态,帮助其慢慢扫清灾害的阴霾,恢复对生活的希望,与周围人重新建立关系。有些居民虽然没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但由于到了新环境的不适应,只愿意和自己原居住地的邻里交往,在社区内无法达到真正的融合。针对这类居民,可以采取小组活动辅导的方法,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扩展居民的有效社会支持网络,实现对该群体的有效介入。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前文对于针对性划分的第二方面,根据不同的居民划分领域来组成相应的小组。例如,在鲁甸地震后的H 安置社区中,针对社区内妇女这一领域,上海社工组织建立的“太阳花”妇女之家,将受灾害打击的妇女组织起来,通过学习编制手工艺品的形式,帮助她们建立起一个新的管理网络,并给予正确而积极的引导。除了妇女这一群体,我们也可以开展老人兴趣小组、青少年学习小组等,使社区内居民的联系更加密切。
邻里关系是社区社会关系网络的普遍形态,居民邻里来往紧密十分有助于促进社会关系的恢复。同样,家庭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核心,在社区中开展工作不能忽视每个家庭对家庭成员的作用。灾害对儿童、青少年造成的阴影不可小觑,很容易造成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障碍,打破原有家庭的良好结构和形态。例如,在H 安置社区中,以开展“气球爆爆”、“蒙眼画画”、“运乒乓球”等活动,每个参与的家庭不断地学习、分配与合作,增强亲子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提升家庭间的互助、友爱能力,进而增进社区邻里关系。同时,以开展小手拉大手“共绘家园”的活动,完成一幅绚彩的家园蓝图,促进家庭间的相互支持和团结,进而提高社区意识。各个家庭的爱与温暖的氛围能够由点及面的影响到整个社区,形成整个社区团结友爱的环境。、
3、贯穿发展性助人自助服务
尽管政府方面提供了受灾居民物质经济上的保障,但是居民自身通过学习和工作依然是增强与社会联系的有效途径。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实践服务中注重居民自身发展性,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例如,在上文中提到的“太阳花”妇女之家,利用开通的网店售卖小组编制的手工艺品,小组成员不仅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还扩大了与外界社会的联系,恢复了对灾后生活的信心。社区内的青少年群体也需要社工为其链接各方面资源,进入当地的学校学习,继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也促进学校内形成老师与学生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和老师与家长间的社会关系网络。
四、研究小结和展望
面对灾害的发生后产生的心理创伤,人们常常需要通过多方面的疏导才能磨平伤痕,其中恢复和重建破碎的社会关系网络十分重要的方面,社会支持的扩大能够提升人的身心健康。本文以社会支持为基本视角,通过文献梳理和查阅相关案例的方式,分析了安置社区居民存在的社会关系问题以及提出了如何恢复和重建的具体介入方法,不仅要针对性的对社区居民提供个案和小组辅导,增加社区内家庭和邻里间的联系,同时也要用发展性的眼光来对待受灾居民,增强其与外界社会的联系,达到助人自助的最终目标。当然,在具体介入过程中,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可同其他理论相结合,这需要我们不停的去探索和发展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未来的灾害社会工作中更加体系化、规范化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谭祖雪.我国灾害社会工作十年发展回顾[J].中国社会工作,2018(16).
[2]葛军伟,杜会芳.灾害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与专业反思——基于汶川地震的分析[J].商,2016(18).
[3]张昱.安置社区建设---汶川震后重建的社会工作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
[4]文军,何威.灾区重建过程中的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6(2).
[5]韩雯,宋亦芳.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老年教育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8).
[6]黄锐,孙斐.安置情境、社区社会关系网络与灾害社会工作——以鲁甸地震H 社区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01).
中图分类号: C91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7508(2019)07-0076-03
基金项目: 本研究为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皖北农村社区“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K2018 A0031。负责人:张军,参与人:舒凡。
收稿日期: 2019-02-12
作者简介: 舒凡(1995-),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2018 级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灾害社会工作。
标签:社会支持论文; 安置社区论文; 灾害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