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铁工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工程,其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而满堂模板脚手架搭设时,搭设方式正确选择与设计,是工程安全、经济及施工质量保证的基础,搭设方式的不合理以及施工管理不力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脚手架倒塌事故发生,本文也主要针地铁工程模板脚手架倒塌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铁车站;满堂脚手架;监理控制
目前,我国诸多城市都有在建地铁工程,在地铁工程施工中,重要的一个施工环节就是明挖地铁车站满堂模板脚手架施工。主要类型包含钢管扣件与碗扣式混搭满堂脚手架、钢管碗扣式满堂脚手架、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满堂脚手架主要组成包含横杆、立杆、剪力撑及斜撑等部分,确保了地铁车站工程的顺利开展,提高施工进度。
1满堂脚手架倒塌事故原因分析
1.1材质原因
1.1.1选用的钢管原材不合格
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致使个别钢管生产厂家生产的劣质钢管,壁厚变薄达不到要求,比如满堂扣件脚手架48×3.5mm钢管,壁厚允许偏差-0.5mm,而实测钢管壁厚大多为2.8mm~3.0mm,导致钢管脚手架在受轴向抗压能力、抗弯承载力上大大减小,成为脚手架倒塌的重要安全隐患。
1.1.2选用的扣件合格率较低
依据GB15831-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规范要求: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抗滑性能7kN时,位移值Δl≤7.0mm;10kN时,位移值Δl≤0.5mm;对接扣件抗拉4kN时,位移值Δl≤2.0mm;但实际的试验数据总是达不到100%合格,甚至部分扣件合格率仅为30%左右,严重影响了脚手架模板的整体承载能力。
1.1.3选用了部分锈蚀严重的钢管搭设脚手架
由于钢管脚手架在施工周转中使用率高,且使用中缺少良好的保养维修,造成部分钢管锈蚀严重,钢管壁厚变薄,外形不顺直,钢管壁出现细微或较大的裂纹,加上钢管受到长期疲劳工作,总体承载能力大大削减,脚手架在搭设完成后由于受施工动、静荷载的外力作用承载能力下降严重,造成整体受力的不均匀和不平衡,致使钢管脚手架倾覆倒塌事件的发生。
1.2搭设构造原因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没严格按施工方案施工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一线施工作业人员仅凭以往的脚手架搭设经验随意调整立杆的横距、纵距、步距,对脚手架的受力认识不足,加上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过程把关不严,致使搭设完成的脚手架又未及时进行返工处理,最后酿成脚手架倒塌的发生;脚手架搭设过程对细部连接杆的搭接长度、搭接扣件的数量、搭头错开的安全距离、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布设大小、连接销的加固以及剪刀撑应随架高架长连续性布设等控制不到位,加上施工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脚手架搭设在整体细节上漏洞诸多,为下步的安全施工埋下了重大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施工管理原因
在地铁车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缺少浇筑方案,没按浇筑顺序浇筑,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大量集中倾倒的商品混凝土受力点于一处,加之施工顺序的安排不合理,未及时有效的分散脚手架受力,致使满堂脚手架局部点受力集中,受力超过计算受力允许值,致使脚手架局部坍塌事故发生;施工过程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施工作业人员思想松懈,对脚手架搭设简化操作程序,对梁底和横杆加密区未按方案规范施工,且施工单位质量安全技术人员又未进行严格检查、彻底检查,致使薄弱环节未及时发现,最后导致脚手架事故的发生;施工作业一线人员素质较低,施工前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以及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加上个别施工单位根本不重视安全管理,相关的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不到位,未严格落实专项安全措施,对搭设完成的脚手架未进行相关的安全验收即投入使用,致使最后脚手架相关问题的出现。
2满堂脚手架施工监理控制措施
2.1施工前监理控制
在脚手架施工前,按照相关规范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有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编制方案,并经项目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均进行审核批准以后,在施工单位安全监督人员的监督下开始施工。对于一些跨度较大,支撑系统高度较高的工程,必须要编制脚手架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编制好以后,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组(不低于5人)对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审查通过以后,方可按照方案实施施工。监理单位对脚手架搭设方案进行审查时,审查的重点是方案的编制是否与明挖地铁工程特点相符,对搭设方式、支撑计算、承载力、稳定性、刚度等安全参数进行审查,并对脚手架安装、拆卸程序,安全措施、外业条件、脚手架细部节点大样图与国家相关规范与标准是否一致进行审查。搭设脚手架前,监理单位要敦促施工单位做好工具、材料、人员及技术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要持证上岗,要求施工安全技术人员对脚手架搭设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质量标准进行技术交底,成立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机构,负责脚手架搭设管理工作。
2.2施工过程监理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进场的脚手架材料要严格控制,包含钢管、扣件等材料的入场检验报告、厂家质检报告等,依据国家规范对进场的钢管、扣件进行取样试验,出具试验合格报告后,入场材料才能用于施工中。在脚手架搭设中,对搭设过程要由监理单位相关质量监督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全面监督,对施工单位是否按照施工方案施工进行监督,重点对立杆、横杆间距,搭接部位长度、剪力撑布设、扣件数量、加密区钢管数量等是否按照要求施工进行监督与控制。施工中如果发现有没有按照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搭设的情况,导致部门部位存在缺陷,如需要加密的梁底部位,没有增加立杆;剪力撑搭接长度大于1m时,要采用两个以上旋转构件进行搭接,而很多时候都没有增加扣件数量。对此类问题监理人员要通知施工单位及时处理,如果施工单位拒绝对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的部位进行整改,则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责令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对整改后的脚手架进行复检。
2.3验收监理控制
脚手架搭设完成以后,施工单位应该组织内部安全技术人员、质量技术人员对脚手架进行自检验收,依据是按照施工要求、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利用钢尺实际进行测量。用扳手对钢管扣件螺栓拧紧程度检查,将检查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呈现。施工单位完成自检验收后,申请验收资料送到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在短时间内要组织安全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及业主等建立验收小组,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脚手架施工方案及脚手架验收规范,通过实际测量对脚手架施工进行验收。重点对受力较大的部位逐一验收,收取10%的扣件数量进行抽检,验收中存在的不合格情况要通知施工单位返工处理,指导所有验收项目都达到合格标准为止。满堂脚手架验收合格以后,监理单位给出书面验收结果,将监理资料完善以后,归档保存。
3结束语
总之,脚手架的倒塌事故严重危害了施工工人的生命,更影响着施工企业的声誉和发展前途,只要政府监管部门加大对脚手架钢管、扣件的监管力度,对生产、租赁和使用实施切实有效监控;施工单位严格按审批的施工方案、安全施工方案、国家规范搭建,并购买、租用合格的钢管、扣件,使用前严格检测复试制度,实施并加强对脚手架搭设中各环节的规范控制;监理单位恪守尽职的履行监理责任;脚手架倒塌事故的发生一定会减少或避免。
参考文献:
[1]白旭军.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满堂脚手架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6,19(22):212~214.
[2]郑明林.浅谈现浇连续梁满堂脚手架施工技术的设计与运用[J].科技与企业,2016,03(14):190.
[3]张仑.一起满堂脚手架坍塌事故引发的几点思考[J].建设监理,2016,03(25):35~36.
论文作者:郑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脚手架论文; 扣件论文; 钢管论文; 满堂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地铁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