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论治哮病论文_王杨杨1,乔世举2

从痰论治哮病论文_王杨杨1,乔世举2

(1.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生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 沈阳 110032)

摘要:哮病,中医又名呷嗽、哮吼、肺痹。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发作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特点的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认为哮病的病机乃痰伏于肺,遇感引触以致痰壅气道,气机宣降功能失常。痰是哮喘的重要病理因素,贯穿了整个病程。其病位在肺,涉及肝脾肾,甚则及心。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祛痰法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哮病;病因病机;痰

一、中医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从《黄帝内经》起,就对哮病的病因病机和症状有所论述,“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呷嗽候》中指出:“其胸膈痰饮多者,嗽则气动于痰,上搏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明确指出痰与哮病发作相关;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一》认为:“凡遇天阴欲作雨便发,……甚至坐卧不得,饮食不进,此乃肺窍中积有冷痰,乘天阴寒气从背、口鼻而入,则肺胀作声。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母子相传者”说明了天气与遗传是本病发作的重要原因;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首次提出“肾虚致哮”这一病机。“肾藏精,主纳气,肾虚则气无所归,上逆为哮。”元朱丹溪首次明确提出哮病这一病名,又提出哮病专主于痰,同时提出“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未发以扶正固本为主”这一治疗原则;明张景岳对前人的经验进行总结,在《证治汇补》一书中提出“宿根说”[1],“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清代叶天士认为哮病还与饮食密切相关,“若夫哮证,亦由初感外邪,……有痰哮咸哮醋哮,过食生冷及幼稚天哮”。总的来说既有外感亦有内伤,有先天也有后天因素,但大多与痰相关。

二、五脏生痰

(1)肺与痰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从中可以见到,肺有通调水道的作用,后世据此而提出“肺为水之上源”学说,《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气者,皆属于肺”,故有“肺主气”之说,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素体薄弱,肺气亏虚及病后体虚而致气不化津则痰饮内生,《类经?脏象类》曰“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肺气不足,表虚失固,易受外邪侵袭,伏痰遇感引触故发为哮病。

(2)脾与痰 《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证治汇补? 痰证》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张锡纯论脾胃致喘之言最为精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升清,平素过食生冷、嗜食肥甘或思虑劳倦可使脾的运化功能失调,制约无权,水液不能输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滞于胸膈郁而为痰,痰浊上扰,壅阻肺气,升降不利,发为哮喘;脾在体合肉,脾虚腠理疏缓,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而致哮病。

(3)肝与痰 肝主疏泄,肝脏的疏泄功能使全身脏腑经络之气正常运行,人体之气才能升降相因,故肝失疏泄则气机运行不畅,而水之运行,全赖气的推动,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肝失疏泄,则气机受阻,津液运行输布障碍停聚成痰。肝失疏泄也可累及肺脾肾脏腑功能失调而生痰。肝失疏泄和痰可互为因果。肝失疏泄可导致痰的生成,而痰停体内亦可导致肝失疏泄[2]。

(4)肾与痰 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二者共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肾阳为一身之元阳,如果肾阴不足阴损及阳,肾阳亏虚,势必累及他脏,生化乏源,也可使津液成痰[3]。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肾虚气化失常,有碍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津停水聚而成痰;肾为先天之本,先天禀赋不足,肾虚精气亏乏,体质虚弱,容易感受外邪,外邪易肺伤气耗,宣发肃降失司;肾脏还有排除代谢产物于体外的作用,哮喘久病,肾气受损,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为痰。

(5)心与痰 心主血脉,为脉之宗,血脉通利则水液代谢正常,而血脉通利需要心阳的推动,心气旺盛心阳下济使脾胃健运而无痰可生;心阴充足濡养心阳,阴阳相济不致心炎亢盛煎熬津液,若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情志抑郁,心阳不能下济脾阳而化火生痰[4]。

痰之为病,无处不到。张景岳说:“痰无处不到……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病皆能伤之、故治此者,当知此辨,而不可不察其本也。”五脏失调皆可导致气机运行不畅而致水液代谢失调,聚湿生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搏击,壅塞气道。故临证时应详查明辨以施治。

三、痰属湿邪的一种,湿邪粘滞,为阴邪,故易兼夹他邪同时致病。易与风、热相结合,同时痰日久阻滞经络,变生淤血为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风痰为哮病夙根

“风之善行数变”“风性挛急”,风的产生及致病与肺、脾、肝、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外风发病,主要责之肺脾,肺为华盖处高位,易受阳邪侵袭,而风为阳邪,具有升散开泄的特性,故风邪外犯易侵袭人体的肌表及上部,损伤肺气;内风的形成,主要责之于肝肾,因肝主风,风性主动,患者情志失调,肝气郁而化火,木火刑金,肝风引动伏痰。肺居上焦,易被外风侵袭而引动内风,导致壅塞之气与胶固之痰交互为患,发为哮病。正所谓外风引邪,致喘发作,内风急作,加剧哮喘。

(2)痰热为哮病夙根

《医旨绪余?哮》云其热痰之由来,“有自幼童时,被酸咸之味,或伤脾,或抢肺,以致痰积气道,积久生热,妨碍升降,而成哮症”,热痰来路,或因过食酸咸厚味,脾胃受伤,酿湿成痰;或因外感伤肺,肺气失于宣降,不能布散津液,津聚成痰;或因内火熏蒸,灼液为痰;痰积久化热,遂成热痰[5]。

(3)痰瘀为哮病夙根

痰瘀相关是基于津血同源这一理论产生的,痰瘀是津血为病的两个不同方面,两者可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古代医家对痰瘀之间的这种关系即有论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血不利即为水”,唐荣川《血证论》说:“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痰气交阻于肺,日久肺络不通,淤血阻滞气道,此谓“先由气病,后累血病”;王宗禄[6]认为痰瘀是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体内因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痰”,“瘀血为百病之母胎”。哮喘久发,机体各个脏器功能长期处于失调状态,为血行异常、变生血瘀提供了可能。

(4)其他学说

冯贞贞[7]等人基于近百余年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哮病病因的文献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时邪、疫毒亦为哮病发病病因,细菌、病毒及非典病原体都属外邪的范围。黄礼明[8]对宿痰伏肺说提出了质疑,认为宿痰并非伏留之痰,而是各种因素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紊乱,津液停聚所生之痰,为新痰,为本病缓解期的调治提出了新的思路。

四、哮喘的治则治法

哮病的治疗,除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外,还要健脾祛湿。裘生梁等[9]认为脾虚是支气管哮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培土生金的基本治法。晁恩祥[10]教授提出“风邪犯肺,气道挛急”为哮喘的主要病机,并提出“风咳”病名,确立“疏风宣肺、缓急止咳”的治法;周仲瑛[11]教授主张哮喘从风痰论治,其中风邪又可分为内风与外风,外风与肺相关,内风则责之于肝脾,发作期的治疗应以“祛风化痰、降气平喘”为法;缓解期以“祛风化痰、补益肺肾”为治。梅国强[12]教授认为在现代社会因素影响下,如吸烟、饮酒、进食肥甘、辛辣之物、进食温补等,大多数人都为湿热体质,痰热阻肺型咳喘占肺系疾病的绝大多数,故临床上多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法治疗此类病症,常用小陷胸汤、麻杏石甘汤等。许建中[13]教授认为“虚、痰、毒、瘀”是哮喘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兼顾扶正与祛邪,提出了扶正重在养肺肾之阴;祛痰重在化痰宽胸;排毒则重在清热解毒;而祛瘀重在活血通络的方法。

五、总结

综上所述,痰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因,贯穿了整个病程,五脏皆可生痰,而祛痰是治疗哮喘的基本原则,风盛痰阻是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病机,痰热、痰瘀是久患哮病的病理产物。由于患者之间存在着体质、病因和地域等差异,因此临床医生应该在辨证的基础上应用祛痰法,方可获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李用粹.证治汇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于文娟,许海生,陈利国. 从哮有“夙根”谈哮病从肝论治的机理[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03):445-446.

[3]李爽姿,王勤明.从证素特征看五脏功能特性与痰饮形成的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216-217.

[4]赵恒志.痰病与五脏的关系及证治[J].中原医刊,1998,25(07):32.

[5]徐光勋,崔红生.哮病宿根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03):184-185.

[6]王宗禄.试论哮喘之“宿根”[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06):144.

[7]冯贞贞,马锦地,李建生,等.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哮病病因病机及证素规律研究[J].中医研究,2016,29(11):59-62.

[8]黄礼明.关于“宿痰伏肺”为哮病“宿根”的不同看法[J].四川中医,2001,19(02):13-14 .

[9]吴继全,陈燕.晁恩祥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经验[J] .北京中医,2006,25(11):657-658.

[10]裘生梁,徐俪颖,鲁建锋.论脾虚为支气管哮病之“宿根”[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03):154-156.

[11]王志英,周学平,郭立中,等.周仲瑛教授从风痰论治支气管哮喘的经验介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01):67-69.

[12]张仕玉.梅国强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总结[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13]樊长征,苗青,张燕萍.许建中从“虚、痰、毒、瘀”论治支气管哮喘的经验[J].光明中医,2011,26(04):657-658.

通讯作者:乔世举,男,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肺病科,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呼吸疾病的临床研究。

论文作者:王杨杨1,乔世举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从痰论治哮病论文_王杨杨1,乔世举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