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的生态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科技论文,生态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中叶以后,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和生态环境运动的兴起,对高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应当如何避免传统技术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种种问题,充分展现其自身的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便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试图对高科技在生态关系上的价值进行分析,揭示其生态功能以及它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高科技的价值论基础
近年来,价值问题倍受关注,是学术界颇有争论的一个问题。
概括起来,对于价值的看法大致可归为三类:(1)价值主体论,即价值完全依赖于认识主体的经验或只与认识主体的经验有关;(2)价值客观论,认为价值由客体自身属性所规定,是不依赖于主体认识的逻辑存在;(3)价值关系论,主张价值是主体需要的满足与客体固有属性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学术界较为认同的是价值关系论。
价值关系论较之价值主体论或价值客观论能更好地把握价值的本质。但是,把价值理解为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实质上仍是强调了价值的主体性,即人是价值的尺度。尽管价值体现在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身上,但物的属性本身不是价值,价值应以主体(人)需要为基准,离开了人这个尺度便无价值可言。这种把价值概念限制在人的社会历史实践范畴将会造成两种后果:(1)一切价值即是对人的价值;(2)价值的合理性仅在于它的社会实践范畴。如果真是这样,哲学价值论就容易被误解为仅仅是经济价值论或劳动价值论的一种哲学表述。而我们在探讨自然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时候,便会遇到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自然事物之间是否存在价值关系,或价值关系能否从社会系统扩展到自然系统?例如,自然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的每个组成部分的存在和功能发挥对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和谐,以及对于其它组成部分的存在和功能发挥,都有不同程度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对促进该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育是有价值的。有人把它看成是自然事物间的意义—效用关系,称之为类价值或前价值(朱葆伟:《机体与价值》,载《自然哲学》第1辑,15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问题在于,类价值或前价值究竟是属于价值系统内部还是游离于价值体系之外,或者说它是否也是价值?近年来,在系统哲学和生态哲学领域人们试图将“价值”概念从以人为价值主体的社会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以便使价值理论能适用于一切开放系统、复杂系统和生态系统。拉兹洛就指出:“从系统论这个高度看,没有什么自然系统是不包含价值的。”(拉兹洛:《从系统观点看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实质上,广义价值论与主流价值论的分歧在于价值主体能否扩展到人以外的世界?不过,不论它们分歧如何,把价值关系由社会系统推向自然系统,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价值体系,至少能够使我们在人与自然、身与心统一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价值的发生、本质与特征。
从这种广义价值论立场出发,高科技的生态价值可以被理解为:高科技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决定性要素,它在促进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上所发挥的作用与意义。高科技的生态价值至少涉及两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层面:(1)高科技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价值关系;(2)科技、人、自然三者之间的价值关系。在第一个层面,价值主体是生态系统;在第二个层面,价值主体是人。
关于技术的本质,人们几乎可以从任何角度进行说明,(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184-187页,辽宁高科技出版社,1986。)这种情形表明了现代技术的复杂性。在现代,人们几乎不再对技术作单一的定义,而倾向于从功能角度对技术的综合说明。(Carl Mitcham A Guide Culture of Sacience,Technology,and Uedicine,the Free Press N.Y.1994.P305-322)有人干脆把技术看作是一组追求物质目标的理性程序。(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人民出版社,1996。)无论我们如何理解技术,它本质上应当是合理的、有效的和顺应自然的。然而,技术的价值负荷使技术功能的实现具有了很强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与技术主体的价值“偏好”紧密相关,它以技术某些功能的强化来掩盖或抑制其它功能的实现。近代以来的工业技术就是因为过份强化技术的经济价值和忽视技术的生态、伦理价值而产生出诸多难题,生态资源的破坏和生存环境的污染就是这种价值“偏好”的后果。人文主义者和生态主义者对传统及现代技术的批判也正是在这一层面上。既然我们要用多要素综合方法才能说明技术的本质特征,那么它至少表明技术功能的充分实现有一种对技术综合运用的内在要求,即重视技术功能的所有方面。高科技的发展如何避免传统技术的弊端,充分实现自身价值,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高科技与传统技术的区别主要在两个方面:就其自然属性而言,它是科学和技术质的飞跃,并在新的高度上,科学与技术走向了新的融合,即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以致于在这些领域我们难以明确区分技术与科学的界限(如DNA重组);就其社会属性而言,高科技运用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急剧放大。当代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全球化趋势已显露出它的巨大能量,同时它的风险性也随之增大。
高科技生态价值问题的提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与迫切性,使人们不得不重视生态环境问题;(2)高科技具有改变生态环境的强大的潜在功能,这种功能的实现,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可能;(3)高科技的价值负荷反映在生态关系上,高科技价值功能的实现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冲击并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就人类目前的能力而言,人们尚不能本质地把握高科技的特性,特别需要对高科技生态价值进行理性评价。
二、作为生态要素的高科技
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生态因子)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是推动系统演化的主要动力。自从人这个物种从消费者地位上升到调控者地位以后,生态系统的演化便加进了人的意志。随着人对自然生态系统干预能力的逐步增强,技术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态要素,对生态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技术正决定着生态演化的方向和速度。
技术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随着技术的生态功能增强而不断放大。一般说来,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作用经历了从空间范围的扩张到生态系统内部环境要素的改变,再到改变生物物种这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较前一阶段发生了质的变化。
农业社会的技术体系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有限的地域扩张,即程度有限的人工种植系统和养殖系统,它以耕作技术和动植物驯养技术为代表。这种技术基本上顺应着生态规律,因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仅仅是浅层的和局部的。近现代社会的工业技术体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不仅有空间扩张而且有了质的改变:一方面人工生态系统(农田、城镇)迅速扩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也远较农业社会高;另一方面,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大量废弃物(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直接进入环境,从而对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动态范围发生影响,造成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偏差,这种偏差又会反作用于人类,造成人类生存的重新适应。
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可分为两类:环境要素和生物要素。传统技术以物理技术为主导,对生态过程的干预主要通过环境因素(如大气、温度、水、土壤),由环境要素对生物要素产生影响来实现。如传统能源技术中对煤碳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导致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增加,造成温室效应,从而改变生态过程。现代高科技不仅在改变生态过程方面远较传统技术深刻,而且它能够监测和控制生态过程。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建立适宜的生态模型提供了基本保障;空间科技和通信技术使大范围地动态监测生态过程成为可能。高科技对生态系统作用的深刻性在于它以物理技术为基础,以生物技术为主导,对环境要素和生物要素两方面进行全面干预,因而能对生态系统产生更为强烈的效应。
现代生物技术为高科技深入全面地介入生态过程并成为决定生态过程的重要因素奠定了基础。在生态过程中,生物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技术主要通过环境要素的改变使生物去适应环境,经过环境选择后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传统技术不能有效控制急剧变化的环境因素,必然导致许多物种因不能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惨遭淘汰。现代生物技术已使生物体能够通过在实验室中改变了的性状去主动地适应改变了的环境。在过去的25年里,生物工程技术和DNA重组技术的重大进展,使研究人员能够比以往更精确、快速地改良生物体的遗传和生物化学结构,从而使人类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改造生物物种的遗传性状,并与其它高科技协同作用实现对生态过程的全面控制与调节。目前,许多生物技术成果在农业、工业、医学及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已经预示着这一时刻的来临。例如,培育高产、高品质农作物以提高单产,从而缓解因土地扩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培育抗病虫害的品种,或改良的微生物用作生物杀虫剂,从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等等。
不过人们担心,生态系统的演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的控制生态过程必然会破坏自然生态过程,尤其当人类的利益与生态规律之间发生冲突,而人类为达到自身目的又试图打破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主要有四个方面:(1)产生有害生物。许多原本无害的种属引入新生境后变成了有害生物。(2)危害生物群落。改良的有机体释放于环境,有可能通过干扰与竞争消除群落原有的野生种和其它有利自然物种,并可以通过食物链间接影响群落结构。利用遗传工程产生病毒疫苗及病毒杀虫剂,一旦其产品释放于环境,有可能对非目标物种带来威胁。(3)改变生态系统过程。DNA重组对生态过程的影响是人们目前关注的一大问题,焦点是遗传修饰微生物的释放。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利用生物技术制造新微生物菌系,用于分解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和有机物质,增加氮素固定等等,这可能会深刻地影响到一系列的生态功能。(4)直接危害人类。无意识的危害可能来自实验室或工厂逸出的遗传工程生物、生物遗传废物以及用于生产疫苗的有害病毒等等;有意识的危害中最令人担忧的是生物战争。(胡金水:《生物技术的生态环境效应》,载《当代生态学博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造成高科技负面效应(负价值)的原因主要在于:(1)人们对生态过程的复杂机制认识不足;对高科技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差距过大。(2)科学的体制化和商业化机制使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大大缩短,从而加剧了应用的风险。高科技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本质上都是在生态关系上的价值体现。高科技作用于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后果与影响表面看是高科技自身的问题,而实质上是人的问题。高科技的价值负荷,决定了它必然依照人的意志介入生态过程,结果将使自然的生态过程人化。问题是人将如何应对这种迅速的变化,并使生态过程能够平稳地持续下去。
三、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介的高科技
科学技术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的价值目标的中介性手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科学技术的价值负荷决定了它既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文化价值观和人的目的的规范。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低下的时候,科学技术主要表现为“自然的”选择过程,而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则越来越取决于人的“价值的”选择。人的文化价值观成了规范高科技的主导力量。传统工业社会的价值观是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它以人对自然的征服、索取为目标。在这种价值观下,科学技术的人道主义本质被实用性所掩盖,科学技术的功能便日益简化,所凸现出的仅仅是工具价值。从而引发了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使得生命支持系统的承载能力趋弱。
随着传统价值观的合理性在当代的失效,人类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系,我们称之为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以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为出发点和归宿,主张以适度消费观取代过度消费观,以尊重和爱护自然代替对自然的占有欲和征服,在肯定人类对自然的权力和利益的同时,要求人类对自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生态价值观反对不加区分地运用一切技术,反对刻意追求技术的工具效率。它对技术具有明确的价值选择,即技术的运用不仅要从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健康和完善出发,注重人的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要求技术选择与生态环境相容。因此,生态价值一旦确立,人与自然将由对手变成伙伴。这种关系既顺应自然,又符合人类长远发展利益。
随着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生态价值的逐步确立,科学技术范式正在发生转变。在高科技领域显现出明显的“生态化”发展趋势。即高科技发展中生态意识日益增强,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的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既带来了工作高效率和生活高质量,全球信息化趋势又大大缓解了人类对自然的需求压力;材料科技的发展正在使大量的自然资源为人工合成材料替代;能源科技正在朝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污染方向发展,一些对环境无污染的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倍受重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可能带来社会发展的生物化、生态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正在显著地改变着农业、制药、食品、医疗及环境状况,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将使工业生产向高效率和无污染方向转变。环境科技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高科技的“生态化”发展趋势最终将导致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在:(1)社会物质生产经济学的转变。经济学不仅仅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而且必须有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目标。(2)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方式的转变,即以物质和能量的高消耗、低产出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的传统生产工艺向低消耗、高产出和废弃物还原利用的生态工艺转变。(3)社会生产范式的转变,它将生态学观点和原理应用于物质生产过程,使工业、农业由传统向生态化转变(余谋昌、王兴成:《全球研究及其哲学思考》,200-205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上述种种变化表明,在生态价值观下,人类依靠高科技发展,将有能力建立起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
当我们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一个大尺度时空中来考察,就不难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从自然作为人类崇拜、仿效的对象到征服的对象,再到协调的对象,科学技术则是推动这种关系演化的决定性力量。当然,科学技术并非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它的作用要受到文化背景及价值观等人文因素的制约。科学技术的工具性特征使它自身缺乏判断。它既可帮助人类摆脱自然的奴役,也可为人统治自然效力,更能成为推进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中坚力量。尽管科学技术参与价值观的形成,然而,价值观一旦确立,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将被价值观所规定。科学技术的能动调节作用总是在与一定的价值观共同作用下体现出来的。因此,建立起促进高科技健全发展、实现协同作用的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无疑将使高科技在人与自然之间发挥更为有效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