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基本原理的再认识论文

情报学基本原理的再认识论文

情报学基本原理的再认识

杨建林1,2

(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 210023;2.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3)

摘 要 现有情报学基本原理的应用频次普遍偏低。本文对现有情报学基本原理进行回顾与深入解析,对一些基本原理的合理性与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现有情报学基本原理体系的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对部分基本原理的阐述过于简单,部分基本原理将情报过程中的某些现象或处理步骤直接当作原理,部分基本原理缺乏配套解释或者解释不够透彻,对数透视原理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案例,缺乏以情报为核心概念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重建情报学基本原理体系的4点建议:以情报过程为着眼点提出一组基本原理,以情报过程中的一组情报行为为着眼点提出一组基本原理,从情报学范式的相关论述中汲取有价值的思想,剔除有定律对应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 情报学;基本原理;情报本质

1 引 言

情报学基本原理是用于揭示情报活动机理的基础性理论,它们在情报事业、情报业务和教育实践等方面发挥着解释与指导的价值,与各种情报学研究范式相结合产生了各种情报学分支理论。在中国情报学界,“基本原理”的内涵具有中国特色,英文表述方式没有明确的对应词组。这种情况正如“情报学”本身一样,一直是令中国情报学界尴尬的问题。“基本原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principle、axiom或theory,在情报学学科内,它既是“重要理论”,也是“常用理论”,但并不是所有的“重要理论”或“常用理论”都可以作为“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术语与西方学术理论体系里的元理论术语和范式术语存在共性与差异,讨论情报学基本原理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普适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工具,而是为了保证情报学理论体系的严谨性以及揭示整个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内核。学科内的基本原理、元理论、范式都是阶段性的产物,都会在各个子学科分化与融合的进程中不断更新。中国学界有其自身的传统,无须按照西方方式进行知识体系的表达。

传统产业在场景时代的转型不只是简单的打造互联网平台,也不是销售极致单品,而是需要具备互联网营销团队的转型力,即通过带动线下、线上渠道,与用户密切联系,并提供与目标群需求匹配的转型商品。

情报学领域现有知识体系里有一组“基本原理”一直支撑着情报学学科发展,指导着情报研究活动。然而,王芳等[1]对国内情报学理论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在马费成先生所列出的六条情报学基本原理中,除离散分布原理之外,其他五条的应用频次偏低。她认为,导致情报学基本原理应用频次偏低的原因可能是:①一些原理属于元理论范畴,是被情报学界广泛接受的既定前提,因而较少被论及,如有序性原理、最小努力原理;②随着部分研究领域的成熟,某些基本原理不再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如相关性原理;③个别原理在情报学的基础地位需要重新考虑,如对数透视原理[1]。本文将从更深层次剖析已有基本原理作为情报学基本原理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建情报学基本原理体系的建议。

2 基本原理的来源与类型

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识别出一个学科范式的基本原理,笔者认为至少存在如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应用频次排序法[1]。即先从本学科特定的学术文献中识别出作者论述时所使用的理论,然后统计这些理论的词频,应用频次高的理论被认为是基本原理。该方法存在明显缺陷。首先,该方法容易受到研究热点的干扰,研究的热度越高,某种理论被应用的概率就越高。例如,用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是近阶段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合理筛选潜在影响因素以及解释用户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作者们经常应用社会科学领域的社会资本理论。显然,尽管社会资本理论在情报学领域的应用频率高,但是它不能作为情报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因为它揭示的规律不属于情报学的研究领域。其次,作者们容易混淆理论与原理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理论”是一个用“概念”组织起来的信息体系。理论可以被用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以及这些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2]。原理通常指某一领域或学科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3]。科学的原理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故其正确性能被实验所检验与确定,从科学的原理出发,可以推演出各种具体的定理、命题等,从而对进一步实践起指导作用。仅仅通过应用频次这一指标不能将原理与理论区分开来。

第二种方法是专家总结法[1]。在中国情报学界,王崇德先生、靖继鹏先生、马费成先生、梁战平先生等老前辈先后给出关于情报学基本原理的看法。他们在情报学理论研究和情报工作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比较熟悉与理解情报学的知识体系,他们所罗列的基本原理已在之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情报学界的普遍认知基本保持一致,因而他们的观点在情报学界得到普遍认同和沿用。然而,四位前辈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所列出的基本原理在名称和数量方面存在差异。1994年,王崇德先生在著作《情报学引论》中给出四个基本原理[4]:相似原理、耗散结构理论、马太效应、最小努力原则。1996年,靖继鹏等学者在著作《情报科学理论》中给出四个基本原理,即:情报产生原理、情报序化原理、情报传递原理、情报吸收原理。2007年,马费成先生在《情报学报》发表文章,从科技情报的属性和信息链视角论证了情报学的六条基本原理:离散分布原理、相关性原理、有序性原理、易用性原理、小世界原理、对数透视原理。2007年,梁战平先生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四个基本原理,即:隐藏原理、重组原理、转化原理、可视化原理。靖继鹏先生所提的“情报产生原理”即为“相似原理”,所提的“情报序化原理”对应于“耗散结构原理”以及“有序化原理”,所提的“马太效应”基本对应于“离散分布原理”,所提的“最小努力原则”对应于“易用性原理”。最小努力原理还包括著名的穆尔斯定律,“一个情报检索系统如果对用户来说,取得情报比不取得情报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用户就会倾向于不使用该系统”。对比四位前辈的观点可以发现,王崇德先生的观点被后续的研究者继承与发展。其他学者没有提出比较有影响的观点。

第三种方法是科学家自身的感悟。作为理论逻辑基础的“基本原理”以及由此原理推演的结论是组成一个科学理论的核心内容。理论能否成功建立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组作为理论逻辑演绎出发点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构成“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产生于人类大脑中的“概念世界”。理论的基本原理来源于“概念世界”,由这些“基本概念”表述而成,被命名为某个“公理”或者“基本假设”,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产物。因此,某些“基本原理”的产生由感觉经验引起,在它们的产生过程中经验对概念世界起到某种“触发”作用。例如,爱因斯坦在创建狭义相对论这一理论的过程中花了十年的努力,最终找到作为理论逻辑基础的“基本原理”——“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5]

(3)根据以往地质资料显示,在前苏联科里亚克高原等地的橄榄玄武岩中发现了金刚石。因此,该调查区发现的橄榄玄武岩对寻找金刚石具有积极的作用。下一步,除对岩体含矿性进行评价之外,还应关注岩浆上升通道位置以及侵位方向,有可能在该区发现金伯利岩岩体。

不同的科学都是以一组基本原理为核心而构成的知识体系。不同的科学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存在差异,来源各不相同。根据原理的来源可以将基本原理分为三种类型:①哲学层次的原理,如辩证法里的客观性原理、能动性原理、全面性原理、决定论原理、历史主义原理、一分为二原理、辩证否定原理、系统性原理、从抽象到具体原理、分析与综合统一原理,等等;②横断科学层次的原理;③科学自身内部产生的原理。来自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可以统领或协调低于它的其他层次的原理,从哲学高度对物质世界、意识世界发生的现象进行解释,能够更深层次地揭示现象的本质以及运行机制,或者对其他科学领域内的研究活动、实践活动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横断科学里的理论具有普适性,对其他科学领域内出现的有一定共性的研究问题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可以成为具体科学的基本原理;学科自身知识体系内部产生的基本原理则专门用于认知和解释本学科内的特殊现象或特殊规律。

根据原理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基本原理分为三种类型:①公理类的基本原理;②具有配套理论进行阐述的基本原理;③由定律转换成的基本原理。公理是被认为天然成立、不需要证明其正确性的判断。因此,在特定理论的知识体系中,只有关于公理的语言描述,没有关于公理是否成立的配套解释。例如,狭义相对论中的两个基本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都是以公理形式出现的,其中狭义相对性原理被表述为“在一切惯性坐标系内,不能通过物理实验来判断该惯性系是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光速不变原理被表述为“真空中的光速与光源(或接收器)的运动速度无关,在各个方向都等于一个恒量C”。来自哲学或横断科学的基本原理往往具有配套的理论阐述。如文艺批评方法论的中介性原理、阶段性原理、统摄互补原理[6],其中统摄性是指高层次的方法可以统领或协调低于它的其他层次的方法,互补性是相对于同一层次的方法的横向展开而言的,是指看来彼此对立的二元或多元之间的相互补充。在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由定律转换成的原理,而定律一般都有对应的数学公式。例如,物理学里的“万有引力原理”对应于“万有引力定律”,而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万有引力公式来表达。

3 现有情报学知识体系对情报学基本原理的解释

(1)公理类的基本原理:对数透视原理、最小努力原理;

3.1 靖继鹏先生的观点

靖继鹏等学者在著作《情报学理论基础》[7]中给出四个基本原理,即:情报产生原理、情报序化原理、情报传递原理、情报吸收原理。

1)对“情报产生原理”的解释

情报产生原理的理论基础是相似原理。相似包括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等类型。“相似”常被定性地解释为“客观事物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前因、后果等要素的接近或一致的程度”,这六个要素至少成分不一、份额不等、比例不同才能被认定为“相似”,否则是“一模一样”。相似要素数量越多,相似要素力度越强,则相似程度就越高。相似的产生、发展与功效的规律有以下三条:①相似产生的基本依据。只有相似单元、相似层次的构造,才能产生相似。组成事物内部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被称为单元,自然语言的词汇是科技文献的单元。由单元进而组成层次。层次是指事物内部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最为紧密的相对独立部分,它在微观上是结构、运动、时空的统一表现形式。②相似产生的重要条件。具备相似过程、相似环境,相似才能产生。③相似属性、特征与功能。如果客观事物中相似属性、相似特征越多、越强烈,那么这种相似的功能就越多、越大。情报产生原理涉及情报基本概念,情报与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情报源等基本概念群。“相似”是人们开展情报活动、建立情报系统与操作手段、发展情报事业的重要启发与借鉴。许多情报过程的执行条件、情报系统的程序与操作都源于相似原理,受相似理论的控制与支配。例如,文献计量学里有三个统计定律: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齐夫定律。这三个定律的共性异常明显,其分布均呈反“J”型,可一般地表示为通式f(x)=c(x+a)k,c、a、k为常数。它们之所以出现如此之多的共性,是相似原则使然。

2)对“情报序化原理”的解释

1)对“离散分布原理”的解释

3)对“情报传递原理”的解释

研究传递交流的行为和过程,研究传递、交流的模式、情报存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正式交流、非正式交流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通信技术、联机检索系统、网络技术、接口技术、机器翻译、数字、图像、声音的传递技术和应用等。情报传递必须处于激发状态,即I≥I0。传递情报所需的时间(T)与其自身的价值(I)和情报用户对它的需求强度(F)成正比,与传递环境阻力(f)成反比。米哈依洛夫的交流理论、申农的通信数学原理、维纳的控制论、萨拉塞维克的人类知识通信理论等知识体系都有与“情报传递原理”相关的深入研究。

4)对“情报吸收原理”的解释

著作中首先提出“接受”这一哲学术语.然后阐述情报接受的内涵。接受是关于情报客体及其体认者相互关系的范畴。情报接受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情报接受”首先是指用户与情报之间保持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决定着两者之间彼此在相互作用中各自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形式。正是用户主体结构与情报客体的相互作用又相互规定,相互贯通又相互转化,构成了情报接受活动的现实基础。第二,“情报接受”是情报主体为了追求和实现情报价值的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行为。情报接受的实质是情报价值的选择性实现。第三,情报接受是接受主体能动的行为。情报接受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过程,上述三方面可概括其本质、特点。情报接受有它普遍存在的意义、普遍联系的意义、普遍作用的意义、普遍差异性和变异性的意义,因此,情报接受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3.2 马费成先生的观点

2007年,马费成先生在《情报学报》发表文章,从科技情报的属性和信息链视角论证了情报学的六条基本原理[8]:离散分布原理、相关性原理、有序性原理、易用性原理、小世界原理、对数透视原理。

序化就是将杂乱无章、随机的知识,加以整序、分析综合成人们解决问题的形态。在情报产生(情报源)、序化、传递、吸收这四个主要现象中,序化起主导作用,也是情报这一社会现象中最为本质的现象。从哲学上讲,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是一种从混沌到有序,从初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进化过程。情报序化原理依据耗散结构理论来阐述,因为耗散结构理论同样是人类情报现象和行为的基本原理。耗散结构理论建立在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研究之上。该理论将宏观系统分为三种:孤立系统,即指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又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密闭系统,即指那些与外界仅有能量交换,但却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即指那些既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又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系统。热力学第二定律引进“熵”这种系统状态函数,熵与外界的能量交换有联系,它们与能量相反,但是不守恒。耗散结构理论引入“耗散结构”概念,远离平衡态的系统被称之为耗散结构。该理论解释了系统的变化及有序程度与熵、能量之间的关系。具有耗散结构的系统能够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通过内部相互作用,自行产生组织性和相干性,即自组织现象。使系统由无序到有序,形成耗散结构,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应当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通过随机的涨落来实现。任何一个具有一定功能与任务的情报系统都可被视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因此,耗散结构理论可用于解释情报系统中出现的现象。情报系统的情报堆积、情报系统的运行与维护,需要不断地输入能量、信息、物质,以维护其有序性使之发挥其功能,使其成为自组织系统。文献有序性的建立与维护、文献的分类、旧文献的剔除等活动均可用耗散结构理论进行解释。然而,耗散结构理论强调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对信息的重视与处理远没有控制论那样深入,将该理论运用于具有较高社会属性的情报科学具有局限性,以自组织理论来解释人类情报过程略显表浅。

前段时间有位月经不调的患者,我建议她使用口服短效避孕药调整月经。犹豫再三,她还是拒绝了,说很害怕使用口服避孕药,怕对身体不好。看来关于口服短效避孕药的科普还是做的不够,大家既不熟悉,也不了解。这就是典型的“因为陌生,所以害怕!”

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以离散形式分布的,在离散分布基础上趋向集中。由于信息、知识和情报的离散分布是绝对的、复杂的,所以才需要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获取情报密度最大的情报源,为用户情报需求提供最优服务。对情报分散规律的研究将揭示情报学具有奠基性的定律。信息、知识和情报的离散分布表现为其内容单元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散于各种著作或不同形式的载体中。情报的离散分布具有复杂的机理,本质上由知识体系自身的分化和综合决定,与情报的生产、利用,情报的累积性、再生性、老化性以及对创造者的独立性有密切的关系。情报的离散分布现象是全部情报活动的基石。离散分布原理主要由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和齐夫定律组成。

2)对“相关性原理”的解释

任何一种情报结构都是按一定规则相互关联的。研究和揭示情报相互关联(即相关性)的规律和规则,是有效组织和检索信息、知识、情报的基础。情报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解决“查找相关情报”的问题。情报学中的相关性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户的情报检索,另一方面是客观知识体系的自组织建立起来的相关性。①情报检索涉及两种相关,即系统相关与用户相关。系统相关明确地描述了情报检索以及情报检索系统运行的目标,它揭示情报表示、组织、匹配等在系统控制中的相关结构和相关过程。如果没有系统相关性,情报检索系统就不可能存在,用户就不可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情报。系统相关性是连结系统和用户的桥梁,同时又是约束系统和用户的潜在规则。用户相关是用户对检索结果做出的相关性判断,实现对检索结果的筛选。无论哪类相关性,实质上都是指情报用户(主体)与情报(客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情报检索系统组织、设计、分析、算法都形成约束。而情报主体的情报问题和情报需求多种多样,知识储备各不相同,这使得情报检索系统的组织设计异常复杂。情报主体与情报客体之间普遍存在的相关性便成为情报学的一种基本现象,揭示这种基本现象的原则和思想显然是情报学最基本的原理。②知识系统中的情报相关性。情报必定是进入科学系统的某种知识。由于知识体系的整体性、综合性、继承性、累积性和国际性,使得情报在纵向和横向都有极强的相关性。在纵向,情报的不同级别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在横向,各知识领域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情报单元也自然相关联。情报的相关性可以反映为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概念的内涵进行限制,外延实施划分便可组织起相互关联而有序的现代情报检索系统。

3)对“有序性原理”的解释

2.1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及心理韧性得分的比较 农村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的学习适应、自我意识、社会交往适应、家庭环境适应等维度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内人际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及人际协助等因子得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积极认知的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个人力和支持力上得分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对“易用性原理”的解释

心室颤动后V1导联可见规律心室扑动的VFL波(图3A),而后匀齐的QRS逐渐增宽,“分离”为两部分(图3B,细箭头所示),而VFL波仍间断出现(图3B,粗箭头所示);随即室率越来越慢,直至出现心室停搏(图3C)。

人类总是通过信息进行交流,并千方百计采取简单、方便、快捷、易用的手段来获取和利用信息、知识和情报。研究和揭示人类情报行为的最小努力特性,可以使情报获取和服务达到成本小、效率高的目的。齐夫定律的数学公式反映了人类追求简捷精进的天性,“信息构建”理论强调信息服务平台的清晰、美观、易用。在情报组织中,不同属性的字段(著者、篇名、主题等)都是由词组成,通过统计每一个词在不同记录中出现的频次并根据频次加以排序,从中选出最适合的词,可以将倒排档的规模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即对信息组织和用户来说都是“最省力”的规模。易用性原理由最小努力原则和穆尔斯定律组成。

信息、知识和情报的有序性是指其结构处在运动变化的开放系统,在交流和传输过程中具有稳定性、规则性、必然性、确定性以及相互因果关联性。借助于有序性,系统可以实现体系目标全过程按照逻辑关系程序化,从而得到有效利用。情报结构无论是以自然系统存在还是以人工系统存在,都具有某种“序性”。研究和揭示这种“序性”,是设计最优情报系统的基础。情报结构的有序性来源于科学体系的有序性和人的创造过程的有序性。情报的产生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是随机的、无目的的,但它们一旦被生产出来并进入知识体系,成为科学结构中的一分子,便具有特殊意义。它们可能属于知识体系的不同级别(事实、假说、构想、理论等),在知识体系结构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但都会通过知识的自组织而形成有序结构。这对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累积性特别强的学科尤其如此。其他类信息不存在像科学体系一样的自组织结构,而是人工建造的各类信息系统使其有序化。当新信息进入这些系统时,必须有人的干预和调整才能实现有序添加,否则,输入的信息越多,系统就会越混乱。当然,情报在知识体系中的有序性结构并不意味着它能自动生成有序的情报检索系统,只是表明人们可以通过情报的有序结构研究情报的规律和组织,建设更有效率的情报系统。情报的有序性结构既来自于情报创造过程的机理,也来自于知识体系自身的自组织功能。前者是主观知识结构的有序过程,后者是客观知识系统的有序结构。有序性原理主要包括布鲁克斯方程和耗散结构理论。

5)对“对数透视原理”的解释

对数透视原理是普遍存在的人类感官系统对外界物理刺激的反应机制,它描述物理空间的对象特征在人的感觉系统中的影像之间的差异符合对数转换律。英国科学家布鲁克斯进而提出“对数透视原理”——物理空间中的信息获取和接收的对数透视原理,认为人类获取和接收信息、知识和情报的认知过程遵循对数转换机制。研究这一转换机制可以揭示物理空间的信息与进入认识空间中的信息、知识和情报之间,信息载体和信息内容之间在数量和特征上的差异,为情报、情报学的定量化提供理论、方法和途径。不同的学科专业领域、不同行业之间也存在这样的对数透视效应。

6)对“小世界原理”的解释

通过对特征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的测量,瓦茨等人发现,许多领域的合作网络都存在小世界现象,于是断定小世界现象是大型现实网络的内在属性。小世界原理是情报相关性的具体表现,广泛存在于信息生产、信息系统、信息获取、信息传递和信息利用过程及信息对象的分布特征中。如果以知识体系、信息载体、信息系统、情报结构或用户群体中的独立元素为节点,都可以通过有限的路径将它们联系或整合到可识别和交流的范围。传统的引文分布与引文系统以及互联网上的各类网站、网页、网络目录、网络用户之间的有效链接所形成的各类网络,它们均具有小世界现象。这说明小世界现象作为情报学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应用性。

3.3 梁战平先生的观点

梁战平先生在马费成先生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四个基本原理[9],即:隐藏原理、重组原理、转化原理、可视化原理。

1)对“隐藏原理”的解释

信息、情报的隐藏是情报工作者历来所关注的问题。发送方将信息和情报通过嵌入算法嵌入某种载体中,接受方通过信息提取算法从载体对象中提取原先的信息和情报。对伪装对象的正常处理不应破坏隐藏的信息、情报。信息嵌入算法与信息提取算法遵循同一套密钥体系。

2)对“重组原理”的解释

信息、知识和情报都可以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形成全新的概念和形态。重组可通过连接、分割、结合的方法,使对象获得改进的机会。重组可以产生无限的可能,是获取情报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知识创新的基础。重组的步骤是:归零思考;重新定位和重新思考信息(知识)元的价值,搞清楚每个信息(知识)元的角色和相互关系;重组是使用片段的信息(知识)来组织知识的全貌或建构完整的概念;重组要有明确的目标;找出新的目标,加入新的信息(知识)元,产生新的关联,形成新的信息(知识)。

3)对“转化原理”的解释

广义的信息包含符号、事件、数据、信息、知识、情报,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通过信息链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转化关系、包含关系、层次关系。“知识转化模型”描述了组织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循环转化过程,以及个人到组织的知识流动形式。知识的转化、传递和创造是一个动态的、递进的过程,当组织的隐性知识完成一次知识螺旋运动并转化为新的隐性知识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知识螺旋。B·C·布鲁克斯的知识方程式反映出信息和知识的相互转化关系。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刻画出“事实、信息、知识、情报序化原理”的真实途经,三个世界只能通过人的智慧达到事件、数据、信息、知识、情报的相互转化作用。

4)对“可视化原理”的解释

“信息爆炸”使得人们很难从海量数据中找到有用的知识。数据、信息、知识、情报等以视觉表达的方式来呈现,可以帮助人们在视觉上对比信息、认识和理解信息、分析信息和解释信息,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出隐藏的规律,从而增强人们对数据、信息、知识、情报的感知能力。

其中Xr是输入的目标位置输入,v1是Xr跟踪信号,v2是v1的微分信号;Z11、Z12、Z13分别为摆杆角度的估计输出、摆杆角速度的状态估计输出,以及摆杆角度的扰动估计,Z21、Z22、Z23分别为小车位移、小车运动速度的状态估计输出,以及以小车位移的扰动估计。

3.4 靖继鹏先生观点述评

“离散分布原理”只是关于客观知识世界的原理,与强调“基于全源数据的情报分析”理念存在差距。情报过程是否可以只关注客观知识世界,而不考虑物理世界无所不在的本体论信息以及精神世界内意识化的认识论信息?答案显然不是。中国的情报学学科体系严格意义上不是纯粹的情报学,它源于图书信息科学知识体系,主要对以客观知识世界为情报源的情报过程进行研究。由于客观知识世界是以符号系统为基础进行表征的,因而其中的信息、知识和情报必然是以离散的形式分布于客观知识的载体中。计算主义是建立在有限状态机理论的基础上的,其数学描述是离散的;但自然科学理论,包括量子力学的理论,描述它们的数学都是连续的。对于连续和离散的问题,著名物理学家多奇(David Deutsch)认为,在每一个宇宙中,所有可观察的量都是离散的,但多宇宙作为一个整体则是连续的。本体论信息是以连续的形式存在的,人类对本体论信息的离散化处理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表征与利用。然而,对原始信息的离散化会产生信息损失!这与数据泛化的情况类似。为了便于提升信息检索的效率,人们用一组离散的关键词作为原始文档的替代物,用一组离散的检索词作为真实信息需求的替代物,匹配的结果是一组文档。如果只阅读文档替代物,人们无法获取原始文档中蕴含的绝大部分信息。数据的泛化使得信息产生不同的信息粒度,而不同粒度的信息子集里隐藏着不同的规律或定律。建议将“离散分布原理”依然作为“离散分布定律”使用,无须将其上升至基本原理这一地位。

靖先生的前三个基本原理对某些情报现象的规律或机理的解释直接借鉴其他学科中相对成熟的理论,只是将原理重新命名为与情报学知识体系相适应的说法,没有重新使用情报学语言对情报过程中的行为机理进行表述;第四个原理过于简单,既没有对情报接受行为的机理进行解释,也没有揭示情报接受过程中的规律性。如果将情报产生、情报序化、情报传递、情报吸收分别看成情报系统的子系统,那么,每个子系统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系统整体运行的机理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系统性解释才是对应情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本原理。总而言之,这四个基本原理对情报过程的概括能力与解释能力缺乏足够的力度。情报过程中的其他环节是否应该配套对应的基本原理?整个情报系统是否应该配套对应的基本原理?情报学界的学者也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斟酌。

另外,靖先生对四个基本原理的阐述没有严格区分信息与情报的差别,具有时代局限性。

3.5 马费成先生观点述评

靖先生试图在情报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演绎、衍生、推论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以揭示情报的内在运行机制。靖先生所列基本原理与情报过程中的部分环节大体上存在对应关系。靖先生书中将情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情报产生、情报序化、情报传递、情报吸收。情报学界目前一般将情报过程分为七个阶段:情报规划、情报搜集、情报处理、情报分析、情报分发、情报应用与情报反馈[10]。其中,情报产生与情报搜集对应,情报序化与情报处理对应,情报传递与情报分发对应,情报吸收与情报应用对应。但是这些对应的术语在内涵方面存在细微的差别。靖先生认为,相似原理可以指导对情报源及情报的相关判断与选择,耗散结构理论可以指导对情报的有序化操作,现有的情报交流理论、通信理论、控制论、传播学理论可用于指导情报的传递,情报接受的实质是情报价值的选择性实现。

对相关性原理的解释过于简单。马先生关于该原理的基本观点可以浓缩为以下一段话:情报主体与情报客体之间普遍存在的相关性便成为情报学的一种基本现象,揭示这种基本现象的原则和思想显然是情报学最基本的原理;情报的相关性可以反映为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概念的内涵进行限制,外延实施划分便可组织起相互关联而有序的现代情报检索系统。而实际上,情报过程中的相关不仅仅包括系统相关、用户相关、主题相关。在情报过程中,相关性判断与情报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处于共生状态,相关性判断无所不在。相关性的种类繁多,对应的机理也各不相同。其他的相关种类包括:算法相关、数据相关、用户相关,全局相关、局部相关,语法相关、语义相关、语用相关、语境相关,主题相关、价值相关、信任相关,等等。要使相关性原理能够充分胜任解释情报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性判断行为这一角色,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性原理的表述,尤其是对各种相关性判断对应机理的阐述。

根据原理的复杂程度,上述情报学基本原理大体可归为三种类型:

“小世界原理”直接将小世界现象当作原理使用,不够科学与严谨。小世界效应的定义是[11]:如果网络中任意两点间的平均距离L随着网络格点数N的增加呈对数增长,并且网络的局部结构上仍具有较明显的集团化特征,则称该网络具有小世界效应。网络可分成规则网络和复杂网络两种,而复杂网络分为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自相似网络。小世界网络和自相似网络都介于规则和随机网络之间。小世界网络的定义并不明确,只说它是规则和随机网络的中间物。因此,小世界网络特征只是某些信息子集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小世界理论是用于对小世界现象进行解释的理论,并不具有普适性,可作为基本定律使用。

“易用性”只是相关判断的依据之一,关于它的认知和解释,只能作为相关论的组成部分。

3.6 梁战平先生观点述评

梁先生对其所列基本原理的解释都不够详细。其主要问题是将情报过程中某些现象或处理步骤直接作为原理,而不是对这些现象或处理步骤背后的运行机理进行解释,从而没有将其阐述真正上升至原理层次。

梁先生的原理列表里只提及“隐藏原理”,而实际上对信息的隐藏和揭示是一对互逆的对抗性过程,两者往往处于共生状态。情报过程中涉及情报隐藏或揭示方式的选择,受到情报系统的控制,受到所处环境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可以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角度对情报隐藏行为与情报揭示行为进行解释。

“重组原理”对信息、知识产生机理的阐述过于简单化,不够深入、全面。认知科学、智能科学对信息、知识产生机理的阐述有着比较成熟的理论。推理是产生再生信息(知识)的主要方式,而不是重组。推理、重组、数据挖掘都是产生知识的方式,推理主要产生事实知识和规则型知识,重组主要产生相对复杂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数据挖掘主要产生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隐性知识,生成的知识可以规则、判定树、概念描述、分类器等多种形式输出。情报生成是多种知识生成方法的综合运用,各种分析算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转化原理”对符号、事件、数据、信息、知识、情报之间关系的认知存在争议。笔者在文献《基于情报过程视角辨析情报分析与数据分析的关系》[12]中进行过相关讨论,这里不再赘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实质上通过信息采集过程中的信息交互行为来实现,“转化原理”的实质上就是“情报产生原理”。“转化原理”过于抽象,没有对转换机理、相关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论述。

“可视化原理”将情报现象直接作为情报学基本原理,缺乏科学性论述。信息物质化的表现形式有多样,为了便于人类感知,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展示只是其中的方式之一,作为原理使用有所不妥。可视化只是信息输出方式的一种,输出哪些信息、以何种形式展现,涉及相关性判断。

3.7 本节小结

根据原理的来源,上述情报学基本原理大体可归为两种类型:

(二)严格消毒杀菌 定期对环境、用具等进行消毒,对母猪乳房部位进行清洗消毒,仔猪第1次吮乳前要用0.1%的高锰酸钾水将母猪乳头的积污洗净。

(1)来自其他横断科学的基本原理:有序性原理、小世界原理;

(2)学科内部产生的基本原理:情报产生原理、情报序化原理、情报传递原理、情报吸收原理、离散分布原理、相关性原理、对数透视原理、最小努力原理、隐藏原理、重组原理、转化原理、可视化原理。

“对数透视定律”作为基本原理有点勉强。韦伯-费希纳定律说明,物理刺激的主观反应与感官刺激的物理量度的对数成正比。这些刺激包括如声音的强度和音调以及光的强度。布鲁克斯推导出视线具有对数的距离尺度这一结论,进而断言人类所有的神经机制,包括精神神经系统的机制,都可能以同样的对数方式运行。由此,布鲁克斯给出对数透视定律:人类获取和接收信息、知识和情报的认知过程遵循对数转换机制。这一原理源于布鲁克斯的直觉,类似于情报学知识体系里的一个公理,以马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情报学界的学者大多理所当然地认定该定律是成立的,从而接受了它。由于该原理是思维类比平移的产物,其在信息空间里的普适性,或在某些受限的信息空间里的存在性并没有得到证明。布鲁克斯本人也没有证明。由于其他人不能对该定律进行有效的理解或者处于对该定律的不信任状态,使其从诞生之日起就很少被使用。对数类定律的一般形式是z=klogx,其中k为一个常量,x是实际的物理量,z是测得的感知量,x和z是同一量纲的数值。然而,即使布鲁克斯本人在应用对数透视定律时也具有令人费解之处:他将人类视线具有对数距离尺度这一规律间接用于人类对信息空间的感知,而不是验证“感知信息量与实际信息量的对数成正比”这一规律是否成立。这就给其他学者包括笔者带来困惑:布鲁克斯的对数透视定律到底是什么意思?哪些案例能够支持对数透视定律?支持对数透视定律的案例比率有多大?没人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这是对数透视定律本身的问题。至于对数透视原理,不管它成立与否,都属于定律范畴,应该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人类对世界的感知不仅仅依赖自己的感官系统,还有为了扩展自身感官系统能力的人造感知系统,以现代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世界的感知能力远远强于人类自身的感官系统。人对世界的感知结果是人类感官系统与人造感官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认为混合感官系统的共同作用依然遵循对数透视定律。或许,它本就不是能够反映情报规律的一个定律。笔者在另一篇论文中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建议使用幂函数透视定律代替对数透视定律。

本节内容主要概述马费成等三位前辈著作中的论述。

(2)具有配套理论进行阐述的基本原理:情报产生原理、情报序化原理、情报传递原理、情报吸收原理、相关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小世界原理;

1)长沙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47.7 d,年雷暴日总体上呈现出缓慢的递减趋势,每10年减少约1.858 d。

(3)由定律转换而来的基本原理:离散分布原理。

现有情报学基本原理体系的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In 2045, Columbus is the fastest growing city on the earth. It’s where Halliday and Morrow started Gregarious Games.

(1)对部分基本原理的阐述过于简单;

我守着毛毛的新坟,在山顶歇了四夜夕。我实在是太累了,头也疼得很。渴了就下山到河边喝点儿,饿了就啃两口讨来的米粑。那米粑被水泡过再晒干,硬得像铁似的,我还是当个宝样儿,生怕撒落了一星半点。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么事风吹草动我一点儿也不怕,反倒热切地盼望有鬼就出来吧,你既然是灵是仙,那你告诉我,我的狼剩儿如今是在哪一方天?你告诉我,我的毛毛他转世投生,是去了个好人家吗?

(2)将情报过程中的某些现象或处理步骤直接当作原理;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共检索到604篇相关文献,排除重复文献,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初步筛选后,58篇查找全文,6篇为林奇综合征相关,44篇缺少所需的预后指标而被排除,最后纳入8篇文献[12-19]评估卵巢癌MMR基因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3)部分基本原理缺乏配套的解释,或者已有的解释不够透彻;

(4)对数透视原理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案例;

(4)排水管道安装完后,按规定要求必须进行闭水试验。凡属隐蔽暗装管道必须按分项工序进行。卫生洁具及设备安装后,必须进行通水试验。且应在油漆粉刷最后一道工序前进行。粘接剂易挥发,使用后应随时封盖。冬季施工进行粘接时,粘接场所应通风良好,远离明火。

(5)缺乏以情报为核心概念的基本原理。

4 关于重构情报学基本原理体系的想法

到目前为止,情报学还算不上是一个成熟的学科或科学,依然处于理论完善期。许多情报学界的学者都有种困惑:自己所开展的研究问题究竟属于信息学、知识科学、智能(智慧)科学,还是情报科学?情报学的核心概念应该是情报,而不是信息、知识或者智能。情报学应该关注从信息到情报的过程,包括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提高情报效率所采取的各种行为。如何使这些行为更有效?这些行为中蕴含什么规律?如何选择适当的原理解释这些规律?这就需要重构情报学基本原理体系,即由业界专家形成共识,推出一组新的情报学基本原理。

对于如何重新构建情报学基本原理体系,笔者给出四点初浅的建议。

(1)以情报过程为着眼点提出一组基本原理。

对于情报规划、情报搜集、情报处理、情报分析、情报分发、情报应用、情报反馈等环节,均可以考虑提出一个对应的基本原理对其运行机理进行解释。

(2)以情报过程中的一组情报行为为着眼点提出一组基本原理。以选择为核心概念,将隐藏、揭示、序化、离散、重组、转化、传递、生产、吸收作为基本概念,对每种行为进行解释,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突变论、结构论、协同论等横断学科的理论或语言对每种行为涉及的相关进行解释。从全局的角度对情报现象进行认知和解释,其基本工具是系统论;信息处理的对象是数据,对数据的认知和解释,其基本工具是信息论和信息哲学;对系统的运行机理进行认知和解释,其基本工具是控制论;对处理对象选择过程进行认知和解释,其基本工具是相关性理论,即对“相关”本身进行认知和解释的理论。另外,协同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探讨基于协作的情报问题,如协同过滤、协同检索、基于协同机制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等;结构论已经被国内情报学界用于解释“情报序化原理”;情报学界极少使用突变理论解释情报现象,使用复杂系统理论的频次较高,但是使用者大多是中国学者。现在最缺的就是相关论,有很多关于相关性的论述,但是没有从哲学高度进行论述的相关性理论。在情报学研究实践中,学者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未成体系的相关性理论。突变论、结构论、协同论是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继承和发展。在有序与无序的转化机制上,突变论、结构论、协同论把系统的形成、结构和发展联系起来,成为推动系统科学发展的三门重要学科,成为解释复杂系统运行机理的重要工具。可考虑应用复杂系统理论阐述情报学基本原理。

(3)从情报学范式的相关论述中汲取有价值的思想。有关学科基础理论的论述是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学科基础理论》的著作方式进行发表。它是学科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入门书籍,对学界新成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因此,各个学科都很重视其基础理论著作的撰写与发行。

通过比较国内外有关基础理论的论述,笔者发现两者在知识体系的表述形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国内学界的论述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①关于学科哲学基础的论述,包括在哲学层次对基本概念的本质的论述、对学科问题领域的界定;②关于学科基本原理的论述;③关于学科基本方法论的论述。西方学界的论述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①关于学科元理论的论述;②关于学科研究范式的论述。学科的元理论一般由三部分构成:①关于学科基本概念及其本质的论述;②关于学科问题领域的论述;③关于学科假设前提的论述。例如,Brian Vickery在“Metatheo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3]一文中指出,元理论是业内学者通过研究哲学家的思想,提取原则,并将它们作为学科所依据的假设前提来提供,而这些假设前提通常是隐含的,主要来自“常识”或来自相对非理论的直觉。他在文中讨论了情报学在研究与实践方面的假设前提,论述了信息、知识、消息、消息指定、信息需求、查询、相关性以及信息搜索等概念的本质以及这些概念与情报活动相关的假设前提,并总结出35个命题作为情报学的假设前提。范式则是以元理论为基础所形成的学科共识,包括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或假说、基本原则、实验手段、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14]

从形式上看,两者差异明显,但是本质基本一致。概括地说,两种表述形式主要有以下关系:学科元理论与学科哲学基础基本对应,都是一个学科体系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础;范式包含基本理论与方法论,但是不能完全等同于基本原理与方法论的综合;元理论方式一般通过一组假设前提来揭示概念的本质,哲学基础方式一般通过定义来揭示概念的本质,前者相对具体,后者相对抽象;范式通常对应于特定的研究视角,在此基础之上会形成对应的子学科,所包含的基本理论一般只适用于该子学科,基本原理通常是对各个子学科基本理论概括的结果,对母学科的整体发展都有指导作用。

表述形成上的差异性导致国内情报学界在吸收西方情报学成果时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甚至混乱。在目前强调学术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做好国内外基本理论体系表述的互融互通显得尤其重要。

(4)剔除有定律对应的基本原理,让它们继续承担基本定律的角色。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融资需求大额化、融资期限长期化、金融产品多样化和服务方式智能化的特征。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呼唤农村新一轮金融创新。鉴于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制度设计的先天不足及其所导致的经营困境,农村新一轮金融创新必须坚持严格的市场化导向,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和渠道创新,让农村金融回归到其金融的本源。针对乡村振兴提出的金融新需求,在农村金融创新过程中应重点推进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创新。

5 结 语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复杂系统理论等横断科学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客观物质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要想使情报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情报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部分横断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认知和解释本范畴内的现象或规律,构建出具有情报学学科特色的一组基本原理。可以以情报过程为着眼点提出一组基本原理,或以情报过程中的一组情报行为为着眼点提出一组基本原理。期望在情报学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尽快推出一组新的具有共识的情报学基本原理,进一步推动情报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王芳,陈锋,祝娜,等.我国情报学理论的来源、应用及学科专属度研究[J].情报学报,2016,35(11):1148-1164.

[2] 理论[EB/OL].[2018-12-10].https://baike.baidu.com/item/理论/1732500?fr=Aladdin.

[3] 原理[EB/OL].[2018-12-10].https://baike.baidu.com/item/原理/85014.

[4] 王崇德.情报学引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302-354.

[5] 钱时惕.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哲学意义[J].国内哲学动态,1985(10):29-36.

[6] 董运庭.关于文艺批评方法论的基本原理[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9-17.

[7] 靖继鹏,毕强.情报学理论基础[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6-44.

[8] 马费成.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构建[J].情报学报,2007,26(1):3-13.

[9] 梁战平.我国科技情报研究的探索与发展[J].情报探索,2007(7):3-7.

[10]彭知辉.情报流程研究:述评与反思[J].情报学报,2016,35(10):1110-1120.

[11] 小世界效应[EB/OL].[2018-12-10].https://baike.baidu.com/item/小世界效应/10280833?fr=aladdin.

[12]杨建林,李品.基于情报过程视角辨析情报分析与数据分析的关系[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3):1-6.

[13]Vickery B.Metatheo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7,53(5):457-476.

[14]Kuhn T 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175.

Rethinking the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Yang Jianlin1,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2.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Data Engineering&Knowledge Service,Nanjing 210023)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frequency of the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s generally low.In this article,the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of exist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d;further,the rationality and deficien‐cies of certain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are examined.The article identifies some irrationality regarding the existing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Explanations of the principles are too simple.Some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direct‐ly regard some phenomena or processing steps in the intelligence process as principle.Some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lack supporting explanations entirely or have explanations that are not sufficiently thorough.For example,the logarithmic per‐spective principle lacks a sufficient 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case;it also lacks the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of intelli‐gence in the core concept.This article includes four suggestions for reconstructing the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First,a set of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based on the intelligence process is proposed.Second,a set of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based on a group of intelligence behaviors in the intelligence process is also proposed.Third,valuable ideas from the relevant expositions of the paradigm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re considered.Finally,foundational principles derived from law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cience have been eliminat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science;foundational principle;essence of intelligence

DOI: 10.3772/j.issn.1000-0135.2019.11.009

收稿日期: 2019-02-21;

修回日期: 2019-03-1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情报学学科建设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路径研究”(17ZDA29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国家发展与安全决策的情报服务创新研究”(18ATQ003)。

作者简介: 杨建林,男,1970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信息检索、学术评价,E-mail:yangjl@nju.edu.cn。

(责任编辑 魏瑞斌)

标签:;  ;  ;  ;  ;  

情报学基本原理的再认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