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句子训练的思考论文_郑绍林

小学中段句子训练的思考论文_郑绍林

郑绍林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一小 重庆 408499

【摘要】本论文重点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文本有效地进行句子训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让学生认识不同语气的句子,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如认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等;二是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抓住文中的中心句、过渡句等;三是恰当运用句子,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比如仿写句子,运用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和设问句等。笔者认为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句子是学好句子的前提,让学生恰当地运用句子是学好句子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中段;句子训练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0-105-02

一、认识句子,培养学生语感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加上标点符号按一定的语序串连而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并且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句子可以表达不同的语调。下面就说话的语气和用途来认识四种句子。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文本加强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就能逐渐提高。

(一)陈述句

陈述句就是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所使用的标点符号是句号。每一篇课文中,作者为了把事情叙述清楚,常常会运用许多陈述句,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语气。如《家乡的红橘》一文开头就用肯定的语气写道:“我的家乡在长江边上,那里有成片的橘园。”清楚地写出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红橘的数量。又比如《点金术》一文的开头也运用了肯定的语气写道:“很久很久以前,希腊有一个国王,名叫麦得斯,他最喜欢金子。”清楚明白地写出了国王麦得斯的喜好。另外,还有表述否定语气的陈述句,如“这群游客不是中国人。”这个句子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这群游客是其他国家的人,不是中国公民。

在引导学生朗读陈述句时,语气不宜过扬,也不宜过抑,用平和的、轻快的、叙述的语气进行朗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感。但也不一概而论,有时也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定调。

(二)疑问句

疑问句就是提出问题,表达疑问的语气。在文本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一般在句尾加上了疑问词“吗、呢”等,有时也没有用疑问词。不过疑问句末尾都用问号“?”。这样的问句通常来表达说话者的“设问”,“疑惑”等情感,语调比陈述句更为强烈。比如《可爱的大熊猫》,老师设问“大熊猫的可爱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呢?”是疑惑的情感,是疑问的语气,重在强调那里可爱,希望学生去读文本,去思考。这样的疑问在课堂教学中是经常用到的。

(三)祈使句

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建议等语气。要求、请求、命令或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句子中通常不用主语,句末用感叹号或者句号,用降调,语气较弱。这种句子在文本中用得比较少,但在口语中用得特别多。

表示禁止的语气:“不准在墙壁上乱涂乱画!”

表示请求的语气:“请你把窗户打开。”

表示命令的语气:“赶快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

表示劝阻的语气:“大家都少说几句吧!”

(四)感叹句

感叹句表达的感情是强烈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表达喜悦、赞叹、惊讶、鄙视、斥责、无可奈何等不同的感情,句末用感叹号“!”这需要在文本中引导学生多多体验,感受不同的语调,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示赞美或喜欢的感情:家乡的红橘,真让人喜爱呀!

表示赞叹的感情:我们的祖国多美啊!

表示喜悦的感情:啊,我们班获得了第一名!

二、感悟句子,提高理解能力

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教学中不可能去讲每个句子的结构和作用,但有些和课文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却应该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所谓和课文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主要是指那些反映课文脉络的句子。

(一)感悟概括句

概括句一般是指文章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这些句子或者概括了某一段或全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有的在文首统领全文,如《西藏高原》中的第一自然段:“西藏高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学习课文时,抓住这一句话,看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西藏高原的,从而达到牵一线以动全身的效果;有的在文末总结全文,点名中心,如《西藏高原》中的末句: “祖国的西藏,真是一个富饶可爱的地方。”抓住了中心句,对于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更加容易。

(二)感悟过渡句

文中的过渡句如同一条主干线将各个段自然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使得段落之间互相照应,呈现出一个完美的整体结构。过渡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两段之间,或是在一个自然段的开头。一般由两个环节构成,前一节为上文内容的总结概括,也就是承上部分,后一节对下文内容概括总结,即是启下句。其作用就是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过渡句进行文章段落大意的概括,对理解文章内容起到提示的作用。比如《西藏高原》一文中,第五自然段的开头有这样一个句子:“西藏高原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资源丰富。”前面一节内容:“西藏高原不仅风景优美”就是对前面四个自然段的概括总结,后面一节内容:“而且资源丰富”就是对第五自然段内容的概括总结。抓住这个句子进行引导,就能让学生准确、轻松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感悟反问句

反问句,就是明知故问,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句之中。这种句子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文本进行有效训练,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比如: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并没有这么难。

“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说话者在强调要保护环境。

“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说话者在强调要勇于承认错误。

(四)感悟设问句

所谓设问就是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突出主要问题,引起读者注意的一种修辞方法。合理地使用设问,能给人悬念,引起关注,催人思考。人们读过之后,疑惑便可以烟消云散了。比如在《我想说自己的词》一文中,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习作与众不同呢?那就要像小姑娘那样:说自己的词,写自己的话。只有这样,你的作文才会精彩。”就是以设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明白“说自己的词,写自己的话”对于写好习作的重要性。

总之,句子训练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应当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句子是词语、段落和篇章的桥梁,在小学语文句子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它的重要性,准确地把握内容,扎实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8.

[2]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7.1.

[3]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2018.7.18.

论文作者:郑绍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小学中段句子训练的思考论文_郑绍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