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应用之我见论文_刘春梅

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应用之我见论文_刘春梅

刘春梅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李家乡小学 628000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教育在拥有着众多学科的教育行业中占着重要的位置。那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任务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做到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趣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入到自主学习中的情境中去,并赋予文字以鲜活的生命。如此,便在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方面很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进一步为今后个人和教育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言教学;语文核心素养;文字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10-125-01

随着新课改背景下的对字词、阅读教学的不断深入,不难看出死记硬背会逐渐被当代灵活的教学方式所淘汰,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即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和主要内容,这也将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完全掌握语言文字工具的一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在从中充当了决定性的角色。那么如何在字词、阅读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这一核心任务呢?下面谈谈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收获和感悟。

一、创造各种情境,角色表演,促使学生有趣记忆

语言文字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需要依托具体的语言环境,文字在所存在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才会表现出伟大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在教学的课程中,借助让学生参与表演的形式达到充分理解和记忆,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引导的学习方法。例如一年级课本中的课文《春笋》。“一声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翻开泥块。一个个从地里冒出来。”和“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那个,向上,再向上。”这篇课文中描写的春笋在春天中奋力生长的样子,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们进行表演。用肢体语言表现春笋“冲破泥土”和“翻开泥块”拟人化的样子,从蹲下到起身表演出春笋“一节一节向上”生长的姿态。在课堂上,多次尝试并逐步实现趣味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领会作者及其生动的描述并学会表达[1]。从而在可以表演化的课文中,运用如此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在所投入的情景中收获到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精讲点拨,巧妙引导,让学生在困顿中做到拨云见日

提高学生语言的文字实际运用能力取决于教师能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精讲点拨”,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而向教师求助时,教师所采取及时、巧妙的指点和引导的有效教学手段,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保障学生课堂学习顺利进行,并进一步发掘学生的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激发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充分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魅力

小学生学习并逐渐掌握语言是从语言理解开始到语言积累最后升华为语言表达的一个延伸过程。理解是铺垫,运用才是主旨。当然,理解和运用也不是存在着完完全全分离的关系。要做到加深理解,使理解不仅停是只停留在表面,而且还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感悟。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做到有计划和有针对性,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小学语文特色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长期以来,小学的语文教学方面都忽视了语言文字运用,形成相当一部分小学生文字运用能力现状令人堪忧的状况。其大体可以概括为成语乱用、标点错标、修辞乱用、语句层次混乱、逻辑不通等严重现象。语言运用方面出现的实际运用问题逐渐变得低龄化,这不得不是我们警醒,紧抓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是教育行业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消灭目前的这一问题,不能让素质教育输在小学阶段。

四、赋予文字以生命,让学生与它们建立深厚的感情

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贵持之以恒。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其从量的积累变成达到质的飞跃是我们所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较多的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感悟文字的魅力,从而使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到正确运用。要想使受教的学生在实践和学习中收获到正确无误的知识,就要保证在文字、词语、成语的正确识别的运用。尤其在小学阶段,此阶段是学习的基础阶段,词汇量大且需要初步区别和运用。从书中汲取知识,但不能依赖书本“成瘾”,书只是一种协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能形成“抛开课本”无法正确识别和运用字词的现象。要做到真正掌握,掌握后脱离书本,在学习和生活中巧妙和灵活的运用。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第一步学习的良好场所。既要在课堂上赋予文字生命,并且要让学生跟它们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让他们觉得语言文字是他们的朋友,跟他们有着密切关系,又要授以学生知识,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收益。

结语

总之,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只要掌握好它的运用能力,才能有良好的发展趋向。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的水平和质量,完善课堂教学,丰富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修改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达到教书从而育人的目的,使得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发挥它本身的作用,为小学生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振玲浅谈提升小学语言文学训练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 (12):25.

[2]吴显锋.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教学教学论坛,2017 (07):146-147.

论文作者:刘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应用之我见论文_刘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