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_吴静

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_吴静

吴静 犍为县罗城初级中学 四川 犍为 614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在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更加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人文素养;新课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30-01

在观摩其他教师上课的时候,我发现绝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过多的强调对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反而忽视了对初中生进行一定的人文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改革是相悖的,不利于初中生的长远发展。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是重要的一环。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结合多媒体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自从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多媒体声画结合的特点为我们的初中化学课堂增色不少,极大的激发了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结合多媒体的特点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教室里也能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结合角色扮演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角色扮演是初中生非常喜欢的课堂活动方式之一,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同学们的人文素养,我经常运用角色扮演法,不仅符合初中生好动的特点,更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欲望,深受初中生的喜爱。

例如,在执教《化学与环境》一节的时候,为了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我组织了这样一次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星期天下午,李明同学在家里呆着无聊,就开始打扫卫生,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李明发现家里还有几节废旧电池,他决定把这些废旧电池给扔了。于是他拿着废旧电池走到小区的垃圾池旁,正要准备扔的时候,清洁员连忙阻止了他的这一行为,并且告诉李明废旧电池存在很大的化学污染,不能随意丢弃。听到这些话之后,李明有点愕然,把废旧电池又拿回家了。回家之后李明在网上查阅了关于废旧电池所造成的化学污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我们常用的干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汞元素,这些含汞的电池被丢弃之后,就会在酸碱环境中发生反应造成腐蚀。电解液以及有毒物质渗入土壤以及地下水,通过农作物或饮用水进入人体,其危害是相当大的。一粒钮扣电池中的汞,若泄露到水中就可污染约60万千克水,相当于一个人的一生饮水量。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可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寸草不生。看到这里,李明的身上惊出了一身汗,看来保护环境真的是人人有责啊。

角色扮演结束之后,班里的其他同学看到之后,也非常震惊,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电池会造成这么大的环境污染。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次人文素养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结合社会调查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也是一门丰富生动并具有斑斓色彩的人文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同时找到化学中的人文内涵。钠的化合物在教材中只有十三行,约三千个字符,而里面却包含着丰富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教师开始时可以用富有激情地语言引入:“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是我们非常崇拜的航天英雄,那么哪一位同学知道我们的航天英雄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的呢?他们是靠什么呼吸的呢?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处理的呢?”(讨论)“这与碱的一些特殊氧化物有关,如果没有这些神奇的氧化物,太空飞行的难度就加大了,那么我们现在就研究这些钠的特殊氧化物。”这样的设计迎合学生的心理,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哇!太空飞行还与我们的化学有关,有这样神气的氧化物?”这就诱发了学生急需去探究这“神奇”,使课堂教学迅速转入愉快,轻松地研究,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很容易理解所学内容,又增加了自豪感。

在学习浓氨水和浓盐酸反应时,在小木块上插上一朵深色的鲜花,然后把小木块放在盛有5毫升浓盐酸的培养皿中,向另一只大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浓氨水,尽量使烧杯壁润湿,然后把烧杯倒扣在培养皿中,一个“雾里看花”的景色出现了,待到“雾”散去,可以看到挺立于“白霜”中的鲜花。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激发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部学习动机,更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化学实验及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都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史或化学家的故事,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曾多次讲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如在学习放射性物质的时候,专门介绍居里夫人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物质上、精神上、身体上为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煎熬,最后成功提炼出1克镭,两度获得诺贝尔奖,有人愿意出资五万英镑的巨款购买她的1克镭,她拒绝了,她宁肯不取分文无私地将它献给人类。同时她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把提炼出来的另一种放射性元素命名为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维、品格等多方面的感染。教师还应注意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既勇于脱颖而出,又注重发挥团队精神,学习科学家,从他们身上获取伟大的人格力量和人文情怀。

教育的根本是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只要我们的化学教育工作者把人文精神的传承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用真善美塑造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感情,砺炼高尚、纯洁的人格,并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化学教学就一定能弘扬人文理想,与时俱进,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上述教学片段当中,我让学生对相关的能源进行调查,让他们产生忧国忧民的意识,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效果可见一斑。

四、结语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方式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做过多的论述。希望本文的写作可以对一线初中化学教师以启发,积极的参与到培养初中生人文素养的行列中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晖.学科前沿与化学的社会责任[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

[2]张盛.更新教育观念 探索教学新模式——课改的实践与体会[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

论文作者:吴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_吴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