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时期我国产业内过度竞争的成因解析与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业内论文,时期论文,竞争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产业组织方面存在的问 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和突出,过度竞争就是其中之一。过度竞争具有三个特点:进入企业过多 ,全行业长期低效益,竞争和低效益不能产生淘汰作用。有人认为市场机制会自动解决过度 竞争,也有人认为过度竞争导致供给过剩、价格战及加剧通货紧缩。笔者认为过度竞争总是 发生在某一产业内的竞争,它的产生必然有其内在的机理,本文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 试图对同产业内过度竞争的成因进行剖析,并据此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过渡时期产业内过度竞争的成因解析
从过度竞争的几个特征可以发现,过度竞争无疑是对有效竞争的偏离,必然会造成某种程 度的效率损失,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加上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体制转轨、市场完善 的三重过渡时期,过度竞争这一经济现象很可能在一定时期内生成并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迫 切需要认识和了解过度竞争的形成机理,为减少其效率损失提供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尽管形成过度竞争的因素可能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过度竞争。
1.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容量逐渐扩张,诱发大量的过度进 入行为,从而导致过度竞争。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进入的市场,大 多为新兴的产业或高利润的产业,而这些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容量的扩大,因此尽管 进入有先后之分,但后进入者也能得到相当可观的利润回报,而高回报又诱发更多的进入, 所以这些产业发生过度竞争现象也就不足奇了。有人从进入壁垒失效或进入壁垒太低来解释 过度竞争行为,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对解释中国目前过度竞争现象其理由似乎并不充分,第 一,中国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及其他原因,尚不具备形成经济性进入壁垒的条件(刘志彪 ,2000);第二,由于放权让改革战略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拥有较大资源配置 权的地方政府成为同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组织(杨瑞龙,1998),地方政府利用行政 权力突破进入壁垒的能力太强,所以无论是从规模经济进入壁垒,绝对成本进入壁垒,还是 从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来看,对企业而言,都不成问题,因为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税收、就 业、政绩、社会稳定等诸要素考虑,同时再加上当地企业的游说和寻租活动,这些壁垒根本 就不能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的障碍,如果考虑到部门利益,那么在同一产业市场上涌入大量的 企业造成过度竞争就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了。 2.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失误导致过度竞争。卖方市场向买 方市场转变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由生产者占主导地位的市场转向由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市场 易位。市场需求对企业的约束力大大增强,但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而 且消费者需求并非一成不变,所以生产和销售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多厂商在决定 进入某一市场时,市场预期和市场前景均不错,但等到进入市场后,发现市场情况已发生巨 大变化,市场上已挤入太多的竞争对手,此时如退出,则面临巨大的难以承受的沉淀成本, 因而只好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死缠烂打,苦苦挣扎,这种状态被波特称之为“夹在中间”, 典 型地表现为缺少应有的市场份额、资本投资和“打低成本牌”的决心,也不具备避免追求低 成本地位而需要的在全产业范围内标歧立异,更没有在比较有限的范围内建立起产品差异 和低成本的目标聚集。这样夹在中间的企业几乎注定是低利润的(Porter,1980),成本优势 没 有建立起来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进入速度太慢(相对于其他进入者而言),因此尽管价格战此起 彼伏,此时企业理性的选择仍然是继续生产和销售,因为这样毕竟还可以有一点利润可得即 便是低利润,即使没有利润也还可以收回一部分可变成本(除补偿固定成本外)。
3.消费者预期的影响。过度竞争现象本身说明了提供同类产品的企业不止一家,任何一家 企业都不能垄断整个市场的供给。在目前绝大多数商品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中,消费者持币 待购的预期心理日益得到强化,企业面对消费者的预期,不得不降价以尽快回收资金,加快 生产循环,而企业宣布将来不生产或减少的承诺是不可信的,因为除非消费者被愚弄,否则 的话消费者完全能够预测到企业将来的行为,而且他们也知道企业具有庞大的生产能力,而 且企业不可能前一时期生产少,在后一时期不生产,如果这样的话,该企业就会失去其市场 份额而被其他厂商占领。例如,假若某信息媒体披露彩电价格今年将上涨或稳中有涨(《金 陵晚报》,2001/1/1)的可信度就值得怀疑,因为消费者知道全国彩电近几年的销售量、生 产量、库存量、出口量等情况。(除非彩电的品种、质量有了根本的、较大的改观),所以消 费者的预期,是对企业的产品价格约束进一步强化,这种微观行为的宏观效应,是价格的进 一步紧缩和进一步困难(刘志彪,2000),由此可见,消费者的预期使过度竞争进一步加剧。
4.企业投资的预算软约束。我们知道,进入有三种方式:一是全新进入(白手起家),另一 种是并购进入,三是内部发展(多样化)进入,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进入,都有进入的成本,即 投资成本,但由于投资的软约束问题,导致过度进入进而可能引起过度竞争。预算软约束理 论是科尔奈于1968年最先提出来的,它原指的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 国家或政府机构常常要追加投资,减税,并提供其他补贴,国有企业也预期会得到国家的财 政支持。现在预算软约束理论得到很大的发展,对其产生原因的解释大致有三种,第一种解 释将预算软约束的原因归咎于各种外生性原因,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父爱主义,国家追求就 业目标或领导人获取政治上的支持;第二种解释将其视为内生的现象,起因于时间的非一致 性问题;第三种解释认为它根源于国家或政府的责任归属问题。尽管改革以来,中国的企业 预算约束有所强化,但形成企业软预算约束的因素仍然产生,突出表现为企业投资的预算软 约束,企业投资软预算约束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投资过度,其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投资所形 成的供给能力大大超过同一时期的市场需求,造成过度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同一行业内部 的产品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我们认为在对预算软约束 产生原因的三种解释中,后两种解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无论是国有企业抑或是非国有企业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对于一个尚未完工的无效率或低效率投资工程,政府或银行惟一 理性的选择是继续投资,否则投资成本无法收回,而继续投资,则存在着追回投资的边际收 益大于项目废弃所产生的边际的可能性。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由此种原因 造成的软预算约束也是存在的(马斯金、许成钢,2000),如果单独就国有企业投资的软预算 约束来看,则政府责任不可回避,众所周知,尽管国企改革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但国企承担 的政策性负担依然没有多少改观,如国企承担的退休金和其他福利支出,冗员和价格扭曲的 继续存在等政策性负担。正因为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性负担有责任,所以企业亏损时,政府给 补贴,从而预算软约束就得以继续存在。
5.技术创新障碍。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是其立足市场长盛不衰的基点,但由于技术创 新滞后和不足,大量的企业只能在同等或相似的技术水平下竞争,谁也没有竞争优势,这样 生产过剩、过度竞争不可避免。从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诸多指标中的R&D投入水平和工程技 术人员比例水平来看,很多企业没有达到与其发展相应的要求,如1998年我国大中型企业R& D投入总计480.1亿元人民币,平均每户只有200万元人民币,而西门子公司1997年则为72亿 美元,在2.4万户大中型企业中,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员为147.4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约为 80万人,平均每户企业30人。据调查,在我国15个行业中,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及大中型 企业的平均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以上,个别行业则高达20~30年(王伟光, 2000)。这反映了技术进步成了国内企业发展的制约。技术创新障碍效应可以表述为:R&D投 入水平低、技术人员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表现在创新速度与质量方面)→产品市场占有率 低→低利润→R&D投入水平低、高素质技术人员缺乏……,显然技术创新障碍严重影响了企 业的竞争力,而盈利小又严重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加上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激励 不足(对于那些仍盈利的企业而言),同产业内必然会拥入大量的技术水平类似的企业在有限 的市场内过度竞争。
6.产品差异化程度不足。我们在分析为什么同产业内会有那么多企业过度竞争时,发现一 个有趣的、且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异化程度不足,很多不同规模的企 业生产的产品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或基本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而且消费者认为它们没有什 么差别。显然产品差异化不足不利于分离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利于企业进一步细分市场,从 而拓宽市场容量,相反如果生产的产品有了一定的差异性和非替代性,无疑市场半径就会相 应扩大,因竞争对手的减少,相应地不同厂商市场份额也会提高,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有 了一定的独立性,即产品之间的交叉需求弹性会提高,因此尽管不同厂商生产同名或类似的 产品,由于每种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尽管有时不是本质上或最终使用价值的根本差异, 如款式、包装等差异,所以每个厂商的产品都有自己的需求者。从另一角度来看,不同消费 者从产品的差异性上得到不同的效用,从而可以培养不同消费者对相差异的产品的忠诚度。 当然产品差异化不足可能有诸多原因,上文提到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 因素。
7.资本市场不完善和并购障碍的存在,导致市场集中度不能迅速提高到合适的水平。现代 发达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结构大多为垄断竞争型,施蒂格勒也曾说过一句被广为传诵、频频引 用的名言:“美国大公司的成长,没有一家不是通过兼并收购而成长起来的。”这说明并购 不仅有利于迅速的资本集中,有利于市场的扩大,而且也是企业成长壮大的必由之路。反观 我国的现实,由于资本市场相对不很完善,不能给兼并收购提供有效的足够的金融支持,且 地方政府和部门之间具有各自的局部的利益,企业之间无论是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皆存 在诸多困难,形不成相应的规模效应,而规模经济不明显,市场集中度不能迅速提高,这样 就造成了某一市场中企业数量不少,但都不强的一个局面。不同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到底为多 高是一个难以准确量化的事,而且集中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在某一特定时期内还可能会有下 降的现象,但一般来说,在大多数竞争性行业中,以少数几个大厂商为主导与一定数量的中 小型企业跟随的共存格局是较理想的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当然这里的中小企业的素质均较高 ,同时也不排除中小企业成长为主导厂商,大厂商被中小企业“吃掉”兼并的可能性以及随 着市场容量的变化,“大”变“小”,“中、小”变“大”的情况。
二、治理和缓解过度竞争的政策选择
1.制定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所谓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优化产业内资源的有效配 置,保证公共利益,调整和干预产业内企业间关系和企业市场行为,推动产业振兴所采取的 公共政策的总和。我们认为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应是:防止垄断,促进有效竞争。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反垄断尤其是地方和部门的各种行政垄断以及一些 反竞争的有损于效率的经济垄断都应反对。同时限制过度竞争及不合理的市场秩序也是产业 组织政策的目标之一,因为无论是垄断抑或是过度竞争都是不利于合理的、有效的市场秩序 的形成,都是有损于社会福利的实现,所以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的两个目标可以合二而一: 促进或维持市场高效率。有人认为可以完全通过市场的自发秩序自动解决过度竞争、生产过 剩及规模经济问题,认为规模经济是竞争的结果,过度竞争总比不竞争要好,这在抽象的意 义上讲是对的,但若联系到中国的实践则是有前提的。如果不在强有力的反行政垄断政策的 支持下,我们愈让市场去自动解决,竞争的效率就愈低。因此除了极少数公用事业以外,在 绝大多数竞争性行业中,产业组织政策应以效率为最高圭臬,为此,目前我们可以从几个方 面采取措施:(1)建立统一、完善、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2)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提高规模 经济水平。(3)提高企业专业化水平。(4)消除各种行政性垄断,是市场的还给市场。
2.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按照人均收水平变动为标准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我国正处于工 业化进程中的第二阶段,即人均收入水平在400~800美元之间,如1998年,我国人均GNP按 当年汇率计算为774美元(吕铁,2000),正好位于这个区间,按照工业结构变动标准所反映 的工业化阶段,我国正处于第二阶段的上半期,即高加工度化阶段中的以一般加工工业(资 源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的时期,可见,加快工业化里程的任务是十分迫切的(郭克莎,2000)。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步伐,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重点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第二,推动依赖于体制 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工业化与市场的协同发展。第三,推动工业结构升级并以此带动工业增长 质量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前提之一是必须加快装备工业技术更新。可以预见,随着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结构必将会相应地发生改变,专业化发展趋 势将诱使企业数量从总数过大走向相对集中,同产业市场的竞争格局也会相应地由过度竞争 走向垄断竞争,地区产业集聚将会逐渐形成。
3.降低体制性退出壁垒,加速利用市场机制完成优胜劣汰。在目前中国买方市场中出现的 低水平供给过剩属于一种结构性过剩,即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过度竞争一主要特征就 是竞争及低效益不能产生淘汰作用,企业不能顺利退出。企业不退出,供给必然大大超过同 期市场需求,供给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性退出壁垒的存在,导致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完成 优胜劣汰功能,众多低效率企业衰而不亡,直接原因在于其不能顺利地从市场中退出,从而 给国家、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体制性退出壁垒的存在,又迫使企业低层次竞争,加 剧了过度竞争。所以降低企业的退出壁垒,必须从体制上入手,进入有效的制度创新,针对 不 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比如对主动退出的企业和并购企业分别给予债务 减免和并购资金支持。对被动退出的企业要分两种情况,其一是对该行业因行业特点处于衰 退阶段(如资源型行业中煤炭工业等)企业实施退出援助政策,可考虑设立产业调整援助基金 ,援助企业的退出或转产,其二是对多样化经营企业因在某一产业市场中竞争力不足的被动 力退出给予退出补偿,因为在同一产业市场中,一些企业退出(尽管这些企业也可以勉强维 持而不退出),会使另外一些仍留在该行业中的企业受益,所以可制定对这些退出的企业提 供补偿援助加快其退出速度,显然补偿援助的资金来自于因这些企业退出而受益的那些“在 位者”企业。
4.硬化企业投资约束,使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投资主体。前面已对造成企业软预算约束的 原因作过分析,针对我国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迫切需要解除企业承担的不必要的政策性负 担,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投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但 由于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本不应由企业来承担,而应由国家来负担,所以尽管很长时期以 来一直主张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负亏的这部分政府负有责任,当亏损的企业继续要 求投资时,国家或政府就又不得不继续给予补贴满足其投资需求,而作为非真正独立的投资 主体的企业则面对着一种投资的风险和投资责任不对称的情况,也即企业投资盈亏责任不对 称。所以为了解除企业不合理的政策负担,使其成为真正独立的既负盈又负亏的投资主 体,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针对投资风险责任不对称而言, 最重要的是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优化其资本结构,从而使贷款者或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 约束得以增强。
5.完善资本市场功能,通过体制改革,解除地方保护主义,为企业兼并收购提供条件。目 前制约企业规模扩张的主要障碍有两个,一是缺少足够的并购资金;二是地方政府惧怕控制 权的丧失。前一个障碍与资本市场不发达、不完善有关(本文中的资本市场包括长期信贷市 场和证券市场),每一个要扩张的企业必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当内源融资不足,惟一的途 径便是依赖于外源融资。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强,银行对 贷款行为更为审慎,这样兼并企业很难从银行得到足够的并购资金(除非政府财政担保),外 源融资另一主要渠道是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目前中国“千军万马挤上市”,且上市发生 采取核准制,很多企业欲通过证券市场融到足够的并购资金更是欲盼无门,这两种情况很可 能造成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的良好愿望落空。与此同时,由于很多国 有企业其实是隶属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本地的国有企业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强烈的“ 父爱”主义,除了为本地就业和税收考虑外,恐怕就是对本地国企控制权的丧失的担心,而 被并购后,原先地方所有的权利将不复存在,其中的一些显性和隐性利益也将随之而去。因 此,为了使企业顺利进行并购并快速成长壮大起来,应该完善资本市场功能,为企业并购提 供充分的金融支持,同时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机构也要相应进行改革并从大局出发,以长 远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为企业并购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
6.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对那些生产能力过剩,国内市场已趋饱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某些 企业而言,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缓解过度竞争,二是 拓展市场容量和市场边界。拓展国际市场的具体方式大致有三种,第一是通过国内生产出口 销售的方式进军国际市场,此种方式的制约因素是出口的运输成本及出口产品每单位的税收 以及贸易壁垒、非贸易壁垒的存在。第二种方式是海外直接投资,在外国边生产边销售,如 中国海尔集团在美国设厂,生产出的产品在美国当地销售,从而提高了国际市场份额和品牌 知名度。不过这里存在一个成本-收益比较问题,即海外设厂的成本与销售所获得的收益和 国内相比是否合算,以及销售渠道的开辟、销售成本、汇率风险等问题。最后一种方式是特 许 权经营,即授予外商特许权生产和销售产品,而国内企业仅收取一次性特许权费。这里的主 要风险是交易成本的存在,以及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害问题。因而企业 应采取何种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模式,各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具体情况, 具 体分析,并按成本-收益对称原则,制定相应的战略、选择最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最优进入国 际市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