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西安市 710000
一、什么是质量管理
对于施工项目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质量管控手段。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是国家统一的标准,而合同则是建设单位给施工单位的一个施工标准。因此,我们内部也要有自我约束的一个制度,这是项目规范运行重要方式,是管理目标实现的保证。
谈到质量管理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质量”。在国际标准ISO9000:2000中对质量作了比较全面和准确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要求不仅是指顾客的要求,还应包括社会的需求,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现行有关的政策。质量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就建筑工程而言,质量应具有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而我们所谓的质量管理就是指导和控制某个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它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因此,质量管理可进一步解释为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二、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不足
我国的建筑市场在进入WTO后进一步得以开放,发达国家的建筑大企业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雄厚经济实力,必将会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则竞争的主要内容则会集中在工程质量方面。
2、建筑质量战略面临挑战
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的这种传统的业务过程中,建设项目质量的形成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形势的需要,确定新的质量概念则应该更好把握到业主的质量需求,应该积极从项目质量控制重心进行一定的转移。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出现创新苗头
少数大公司在国际上,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而不断追求卓越,获得较好的体现机会,在质量管理中能够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统计技术、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功能等,使得管理体系能够蓬勃发展。
三、现有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中弊端问题思考
1、建筑材料质量把关不严
任务重、工期紧、较高的质量要求则是建筑施工项目的特点,再加上分包队伍完成的部分工程,出现了相应的层层克扣、层层分包的情况,使得到施工人员手中的资金并不多,这样就造成了施工人员偷工减料的情况,工程质量的好坏则是直接受到工程实体基础的建筑材料影响。而采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发生的质量事故尤为多见。
2、质量意识薄弱
对于建筑企业的管理层来说,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过于重视,放在第一位的往往是成本和利润,这种意识在整个企业中进行蔓延,就会出现不利于质量管理发展的氛围,自然也就谈不上相应的质量诚信、为用户服务、让用户满意的观点。
3、质量管理统计数据不足导致实操性较差
在现有的质量管理需要下,原有的质控方法只是传统的控制图技术,这存在着不准确、不全面的统计数据的问题,使得质量管理控制的发展方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施工人员素质不足
我们社会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做一些事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人是主要的施动者,也是策划者。因此人的因素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中的一个核心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程项目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部分都是农民工,而这些农民由于先天性的愚昧和无知,缺少一定的素养,更重要的是缺乏建筑技能,没有基本的建筑常识,不懂施工过程中一系列的规范及准则。这就必然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下降。项目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施工人员参与,因此施工人员的素质对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最初的决策到中间的每一步施工过程,再到最后的质量监督检测,都离不开施工人员的参与,但是有些施工人员素质低下,对于自己的工作不能认真负责,对于最后的质量检测也是马马虎虎,不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上。
5、方法因素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括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正确的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按期保质完成的前提。例如,铝合金门窗安装中,门窗框与墙体接缝处按规范要求应嵌填矿棉等弹性材料,其最外面的5mm厚度中应注入密封胶,但现在很多建筑工程却没有按规范要求去做,而仅在接缝处嵌填水泥砂浆。不按规范要求施工的做法必然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的下降。
四、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材料质量的全程监控,保证工程实体质量
由于材料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建筑工程事故不占少数,这就需要做好工程基础的材料工作。应该在源头控制好材料质量,通过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一方面,严格的质量检验在材料进场时进行,采购员的管理在进行材料采购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另外一方面,则应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保证材料的保管和堆放,做好材料的监控问题。需要全程监督材料质量,才能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
2、贯彻落实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组建高素质的项目团队
建筑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意识行为所决定,在其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作为工程的中枢系统,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这一管理理念应该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进一步践行,在全体职工中进一步激发质量责任感,使得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从而在其中树立正确的顾客观和质量观,使工程质量能进一步提高。
3、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最根本的保证还是源于工人们自己内心的觉悟,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安全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意识到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加大施工质量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施工人员从内心深处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有质量安全问题深入人心,建筑施工质量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4、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以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做任何事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也不例外,也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以规范。但是,当前形势下,法律法规的实施还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制定法规的部门并没有足够的权利管理整个建筑施工工程。因此,需要加强制定法规部门的权利,扩大他们的管理范围,尽快地制订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权威性法规。此外,还要严格执法,必须依法惩处那些质量事故责任者,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5、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信息管理水平
我认为,现今建筑工程质量监理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信息管理方面。现今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着信息管理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的实施:①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负责制信息源,加强领导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领导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过程中充当着非同小可的角色,他们做出的决定大部分情况下会影响到整个施工监理公司的决策,因此在领导负责制的信息源方面,要加强实习质量终身责任制,即不因为领导职位的变动而不去追究事故出现后该领导的责任;②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监督横向信息平台的搭建。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切实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建立此类信息接收平台及互换信息模块,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数据库。
五、结束语
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应该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这在新的形势面前也是如此,应该严格把握好建筑工程的质量底线,对于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促进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改善。
论文作者:兰海亮,贾智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