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23
摘要:长期以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很高,不仅对建筑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样也直接威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性,甚至对国家经济的建设产生了负面作用。所以,安全隐患也不少,一旦安全防护措施缺失,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建筑施工健康顺利的进行。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技术;构建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安全管理的作用不容小觑,此工作的复杂性明显,所以,为了能够保证其顺利开展,必须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在此情况下,需要与工程项目施工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保证预防和治理的融合,积极采用最佳管理方法与技术,确保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不规范的制度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脱离实际趋于表面,施工现场安全制度没有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编制,管理层安全意识淡薄,现场管理人员资质挂靠缺少现场管理经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责任没有落到实处。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未按监理大纲、监理细则等内容进行实际操作,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未认真审批,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二)施工单位安全管理重视不足
大多数施工企业为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无视安全施工管理,即使企业早已制定了完善的安全施工规范和对策,然而在实际施工和管理期间,并有没有将这些规范和对策进行充分落实,对于上级部门的工作检查也是表面形式上的应对。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更不具备专业实力。最为明显的是在特大规模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大多数施工部门在没有规划方案和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启动施工。为工程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施工从业人员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都是来自乡镇的农民,这些农民的专业能力普遍不高,对于施工管理工作意义了解不充分,更不具备安全施工的能力,比如在劳动期间,不佩戴安全帽的现象明显存在,即使这些农民有着多年的施工经验,然而在运用新技术来进行高难度施工时,就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因为多年养成的施工经验对安全施工规范忽略,甚至引起危险情况的发生。
(四)监理单位监管不力
以现阶段一些建筑市场来看,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职业素养都有待提高,其中还有少部分人员不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资质,所以在具体的的施工监管工作中,呈现出工程材料与工程流程及其技术控制要点不相切合的情况,并且因为监理部门受建筑公司的委托,所以会响应建筑公司压缩施工周期、降低财力投入的要求,导致施工流程及其预前方案审查得不到重视,检查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以此为安全施工埋下隐患。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
(一)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必须设立专职安全员持证上岗,编制应急预案,建立“六查”制度,即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必须演练与救助,杜绝方案未批就施工,同时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实行三检制度,其中以自检为主,是现场作业人员以及各楼栋负责人对项目操作及安全生产全过程状况的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检查范围以施工现场、作业机具、安全文明和作业人员为实施对象,对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立即清除。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保证安全措施不落空,全面实现。
(二)将安全管理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以人为本,将安全生产放在重要的位置。树立安全生产观念,千万不能忽视,必须依据正确程序严格进行规范作业。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对安全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加强企业领导对建筑安全生产的正确认识。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定期进行常规的培训,可以展开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技术练兵,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
(三)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建筑劳动者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大对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的力度,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建筑工程安全工作方针,让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能合理运用专业技术,减少施工操作失误,杜绝一切不安全行为,避免造成人员施工失误。建筑施工企业每月必须举行一次施工项目的现场视察工作,以此来测验现场施工人员是否认真履行施工安全规范,施工管理人是否存在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闻不问的现象。
(四)设施配备齐全,加强定期维护
针对设施配备方面的缺陷,有以下几点对策。一是建筑施工方案中必须要有完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建筑工程开工前,一定要确保必要的安全生产设备或资料的齐全,不齐全时宁可耽误工期也不能开工,务必在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排除后再开工。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巡查建筑施工现场,一经发现安全生产设备或资料缺失立马上报,形成及时有效的安全信息反馈机制。二是组织专业专项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建筑施工安全设施负责,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与督察,建立奖优惩劣的奖惩机制,使安全管理人员真正地肩负起为施工人员的安全负责的重担,让安全生产设施最大化地发挥作用。三是加强对建筑施工设施的定期维护,组织专门人员和专项资金,对超负载工作的建筑施工设施进行维修或升级换代,提高安全效能。
(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同时,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现场防护。
(六)加强建设施工的监督巡查
在建筑施工现场都有监理方负责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工作,但是监理的监督力度是否到位有待考证,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不难看出监理方在行使权力时有较大的水分,让监督过程大打折扣。这十分不利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想要保证监督力度,就必须从监理机构改革入手,然后逐步向施工现场推进,杜绝施工方和监理方的利益联系是关键。同时要注重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操作质量的监督,如进入施工现场而未按要求佩戴相关安全设施的施工人员禁止进入现场,并处于一定金额的罚款,对于施工过中的相关操作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有违规操作或是不负责的情况都依照相关条例进行处罚。通过种种手段力保施工的安全。现场安全巡查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对于现场用电设备和线路的检查,严禁存在私拉私接的现象。同时,企业在这方面表现的优异,也能获得下属员工的认可,更多的施工人员愿意为企业服务,从这两方面考虑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企业都是十分有益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施工作业的规范性,全面提升施工安全度,进而保证建筑生产更加科学与高效,为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要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装饰装修天地,2016(5):278.
[2]方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与相关技术探讨[J].城市建筑,2016(27):101,108.
[3]王润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6(7):169.
[4]张晓飞.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104-105.
论文作者:王海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3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作业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