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艰苦奋斗精神_艰苦奋斗精神论文

时代呼唤艰苦奋斗精神_艰苦奋斗精神论文

时代呼唤艰苦奋斗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艰苦奋斗论文,精神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艰苦奋斗是指一种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克勤克俭,顽强拚博,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千百年来,艰苦奋斗精神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长盛不衰。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同样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

一、艰苦奋斗精神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和发展,需要诸多条件,但艰苦奋斗这一条是不可缺少的。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流传着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艰苦奋斗的传说,古代思想家们把艰苦奋斗看成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思想境界。纵观中国革命的历史,从建党之初到粉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从井岗山到瑞金,从瑞金到延安,从延安到北京,直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一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依靠这种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困苦、顽强拚博的艰苦奋斗精神克服一切困难,逐渐走向胜利的。建国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继续保持和发扬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完成了抗美援朝的伟大使命,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近20年来,经过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有的这一切均表明,艰苦奋斗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强大武器,也是我们党的真正优势。然而,在进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不少人(包括党的一些领导干部)忘记甚至丢掉了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优良传统,贪图享乐,奢侈浪费,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据报载,我们有些部门花巨额外汇盲目引进国外生产线,重复引进设备,造成设备闲置、浪费,甚至发生把我国自行生产制造的设备从国外重新引进的怪事。在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用巨额外汇进口桥车、家用电器,甚至大量进口烟酒、饮料和化妆品。我们有些地方(包括一些企业),群众连工资都难以发放,但这些地方的领导却不断地购买高级轿车。凡此种种,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而且还助长了社会上享乐攀比之风,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不刹住这股风,它就会消磨人们的意志,阻碍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因此,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在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其意义尤为重要。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艰苦奋斗是事业成就的强大精神动力,而奢靡腐化是导致国家、民族衰败的精神鸦片。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农民政权的兴衰成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大顺”农民政权的建立,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政权建立后,由于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贪图享乐,奢靡腐化,最后走上衰败。事实表明,历史上朝代的兴衰得失与艰苦奋斗和奢靡腐化呈对应关系。坚持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丢掉了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的事业就会走上衰败。

二、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振兴,不仅取决于有没有正确的指导路线,而且取决于有没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因此,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1、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宏伟目标的需要

首先,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仍然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呈现出不平衡、多层次的状态。目前我国还有六千多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按人均计算,我国仍然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无现存的经验可借鉴,也无现成的模式可模仿,前进的路上必然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实现党中央确立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下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需要全国人民大胆探索,艰苦奋斗。正如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一样,他们在所长的带领下,长年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沙漠实验站坚持工作,艰苦创业,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一系列困难,为我国的治沙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使我国目前在沙漠化治理和研究水平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他们的事迹表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必定是一个全民族艰苦奋斗的过程。

其次,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是由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的。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正加紧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为了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对我们进行封锁,这使我们实现宏伟战略目标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有足够的物质、技术、资源和人才条件,而这些条件的满足,除了通过国际市场得到一定的补充外,更重要的是应提倡艰苦奋斗精神,靠本国力量来解决,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象资本主义那样,依靠内外剥削和掠夺。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教训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在我国原来都是空白,广大核工业和航天工业的科技人员,顶住了援助国撤走全部专家和技术资料的压力,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依靠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使我国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走在世界的前列。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广大科技人员的艰苦创业,那我们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仍将落后外国几十年;另一方面,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虽然各种矛盾依然尖锐复杂,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争取和平的国际大环境是可能的,这就为我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下,要求我们振奋起艰苦奋斗精神,励精图治,艰苦创业。

2、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抵制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的侵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效益原则和利益导向占据了统治地位,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以及西方腐朽没落思想的侵蚀,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陈渣泛起,并且改头换面,往往以现代化的方式掩人耳目,消磨人们的意志,腐蚀人们的灵魂。所谓“过把瘾就死也值”、“爱钱没商量”就是当今一些人最流行的心态写照。据统计,1992年全国小轿车消费额为114亿元,到了1993年突破200亿元大关,轿车消费占整个社会集团购买力支出的70%左右。仅1993年1至5月,全国公款购买小轿车耗资高达1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相当于建国以来我国汽车工业总投资的一倍多,可以兴建12个第一汽车制造厂。不仅如此,目前社会上公款吃喝成风,浪费惊人。广东出现过“黄金宴”,出现过36万元一席的酒宴。南方某省,县以上单位“公款吃喝”上了账本的,一年就达2亿元〔1〕。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如果让这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生和蔓延,必将极大地冲淡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腐蚀人们的灵魂,必将对我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严重的腐蚀和破坏作用,必将严重阻碍我们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3、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是抵制和克服腐败之风的需要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可见腐败现象是当今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腐败现象的发生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根源,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淡忘。许多人(包括党的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着经济发展了,不捞白不捞的思想,这种思想助长了腐败之风。一些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见利忘义,置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于不顾,贪污受贿,不择手段坑害国家和人民。邓小平同志曾痛切地说,淡化艰苦奋斗教育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腐败之风的发生,污染了社会风气,它与其它社会丑恶现象相结合,不仅败坏了党的声誉,而且严重阻碍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三、努力造就艰苦奋斗光荣,奢侈享乐可耻的社会环境,让艰苦奋斗精神焕发新的光彩

艰苦奋斗精神的淡漠,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提倡艰苦奋斗精神需要全党、全社会上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1、提倡艰苦奋斗精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艰苦奋斗教育不仅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更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党的领导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对整个社会影响极大。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干部要得到群众拥护,一要自身艰苦奋斗,二要关心群众疾苦。如果领导者只是口头上讲“艰苦奋斗”,而实际上却贪图安逸,追求享受,恶果之一就是得不到群众信任,助长奢侈、腐败之风。近几年来,社会上艰苦奋斗之风日渐淡薄,同党的某些干部利用职权竞相攀比大有关系。因此,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政治素质。领导干部处于权力的中心,也处于社会舆论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尤其要做艰苦奋斗的楷模。

2、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根本在教育

提倡艰苦奋斗,不仅对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正党风、正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是培育、造就亿万“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因此,各行各业,都应把艰苦奋斗教育作为对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加强艰苦奋斗教育主要是抓好国情教育。江泽民总书记曾说,国情教育问题,这就是近百年来中国的历史教育,社会主义必然性教育,经济文化发展现状教育,资源和人口问题的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等。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们放松了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艰苦奋斗教育,贪图享乐、铺张浪费、奢华攀比之风盛行,我们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似乎都过时了,不管用了。这是我们在教育方面的一大失误。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考虑,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2〕。因此,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仍是一项长期的紧迫的基础工作。

3、造就浓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我们的报刊、广播、电视传媒等,要弘扬主旋律,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反映时代主题,大力宣传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反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我们的镜头不仅要对准高楼大厦、舞会宴席,更应对准辛勤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群众,对准那些奋斗在边远山区、贫困山区的劳动者。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宣传舆论还应重点宣传反映那些在各行各业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刻苦攻关、艰苦创业的人们。我们的文艺品不仅要描写洋房别墅,更应专题描写反映时代精神的人们。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造就一种积极向上、勤俭创业的艰苦奋斗氛围。

4、建立完善的社会机制,形成弘扬艰苦奋斗光荣,贪图享乐,奢侈浪费可耻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我们的体制、制度,建立健全各种社会机制包括奖励和约束机制,使奢侈浪费、贪图享乐之风失去其发展蔓延的空间。近几年来,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的体制、机制的不健全有内在的联系。为此,首先要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的各项制度,通过法律的、政策的手段,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国家公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其次,健全行为约束机制。主要是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手段对那些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的行为进行制约,使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的人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从而制止这种歪风的滋长和蔓延;再次,在全社会树立艰苦奋斗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其影响是巨大的。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种弘扬艰苦奋斗光荣,贪图享乐、奢侈浪费可耻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战胜困难,走上胜利的传家宝,是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风雨生涯的写照。今天,只要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高扬艰苦奋斗旗帜,我们必将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

收稿日期:1998.2

注释:

〔1〕金维新《反腐败论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90页。

标签:;  ;  

时代呼唤艰苦奋斗精神_艰苦奋斗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