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工程项目投标策略及风险防范论文_赵俱成

EPC工程项目投标策略及风险防范论文_赵俱成

天津市拓达伟业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的投标、承包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事业,以往承包商不惜一切代价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情况随着招投标工作的日趋严谨越来越不可能。而随着EPC工程项目的逐步推进和完善,在工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标不再是终极目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不确定性因素,如何有效防范工程项目的投标风险,保证中标并获得合理的利润,也是施工投标企业项目目前需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EPC工程项目;投标策略;风险管理及防范

引言

EPC工程项目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风险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难点,尽管现阶段风险管理研究已经日趋成熟,但应用在新兴的EPC项目的研究却很少,通过调查研究及多年工程实践,本文旨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对风险管理分析,同时通过定性评估得以进行风险防范。

一、EPC工程项目投标阶段风险分析

工程项目风险主要来源于投标报价价格、工程量风险、合同风险等。这些风险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并形成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且只能依靠项目管理人员分析预测。

(一)投标报价价格风险

价格风险包括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物价和劳动力费用上涨所带来的风险,以及报价计算错误风险。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应当针对招标文件进行科学严密的风险分析。对深化设计方案、施工图及建筑材料市场价格进行认真调查研究。了解项目渠道,收集数据信息。对工程项目本身总体要有比较准确的预测、判断。简言之,投标报价价格风险包括:

1、因招标文件内容不完整、说明不详不清楚给投标报价带来风险。

2、工程承包范围不清,承包内容意思表达模糊,不够明白无误,增加了项目风险。特别是某些材料供应要约定明确. 暂定价的计取方法应当表述清楚。

(二)投标报价工程量风险

因为EPC工程项目在招标阶段,只完成了项目可研及项目建议书,建设主题单位只对项目实施区域进行了范围及内容的确定,发出的招标文件中不附有工程量清单。这就考验投标人在投标期间的设计方案及模拟工程量清单水平,方案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与否都是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因承包商对设计方案编绘、工程量清单未作复核或计算有误而产生的风险只能由承包商承担,招标人对工程量清单中的数量并不承担责任。

(三)合同条款风险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其中一些风险条款和一些具有明显的或隐含的对承包商不利的条款。承包商在审阅合同文件时应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承包合同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中应明确规定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

2、合同条文不全面,不完整,合同双方责权利关系不清楚,承包合同在执行过程中会导致双方发生分歧,最终导致承包商的损失;

3、业主为转移风险单方面提出过于苛刻、责权利不平衡的合同条款。如合同中规定“业主对由于第三方干扰造成的工程拖延不负责任”,这实际上把第三方干扰造成的工程拖延的风险转嫁给了承包商;

目前,国内承包商在合同管理中最大的差距在于:

1、没有做或不会做合同履行分析. 出现问题才去查找原始合同文件;

2、没有做或没有能力做合同交底,没有形成以合同为中心的技术交底.合同的责任无法在工程施工活动中体现出来;

3、合同履行认识不清,认为履行合同是经营部门的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其他风险

工程项目面临的风险除了以上描述的之外,还包括业主财力不足,支付能力差;水文气候,地基等外界条件;材料和设备供应,及运输问题等引起的风险。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承包商承担的风险更大,要避免风险和减轻风险,就需要在投标和经营过程中,分析风险,正确估算风险大小,认真研究风险防范措施。

二、EPC工程项目风险的防范措施及投标策略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投标阶段,承包商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进行风险分析,约定风险范围,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对招标文件中发现的可能导致的风险问题,如外部条件不足而产生的风险,应明确具体责任人。风险的防范应该从递交投标文件、合同谈判阶段开始,直到工程施工完成,主要总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了解对手情况,规避风险

在进行工程投标工作的前期,首先要详细了解招标单位的情况、有无出资方、合作方等等,摸查其资金到位情况、资金投入计划、和管理层状况等,进行可行性分析,以保证项目的投资渠道畅通。如我公司承建的某市主城区夜景亮化(EPC)工程项目,中标金额32300万元,由于招标阶段对合同条款仔细研究商讨,投标工作准备充分,取得较好的管理业绩。

对于通过认真研究,可以规避的风险,争取在合同谈判阶段,经修改,补充相关合同条款来解决。风险回避的策略主要有:

1、以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来分析、评估、控制、评价风险。加强风险意识,有效地防范投标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出现.积极地应对风险损失,树立全民风险意识;

2、建立风险预控机制。从项目信息收集风险预控机制到项目跟踪风险预控机制、资格预审风险预控机制、编制投标文件风险预控机制、递送标书风险预控机制,以及贯穿始终的公共关系风险预控机制,每一个环节的事故易发点都要做到事前控制;

3、为做到分工协作,上下贯通,全面布控,以更有效的控制风险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从项目的跟踪到定位,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经营责任机制,树立现场市场观念。做好在建工程,生产出成批量精品,才有广阔的市场,才能在投标过程中依靠信誉,战胜对手夺标;

4、坚定市场信念,以变应变,变中求发展。市场的变化,需要业主敏锐洞察,适时做出改变,使标书与时俱进,符合市场要求、业主要求、招标文件要求。

(二)风险的转移、分散

风险的转移主要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转移大部分风险。付出少量的保险费,避免大的风险。一般业主在招标文件中都规定了保险的要求和范围,如整个工程保险、第三方责任险、设备险等。此外承包商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的其它方面的保险,如人身意外险、货物运输险等。

风险的分散主要指把风险转移和分散给其他单位,如联营体的合伙人,工程分包商,设备供应商等。例如分包工程时,可以将风险比较大的部分分包出去,将业主规定的各项赔偿如数订入分包合同,将这项风险转移给分包商。通常也要求联营体的合伙人、工程分包商、设备材料供应商等接受业主合同文件中的各项合同条款,使他们分担一部分风险。这是国际承包商常用的转移风险的方法。一般国际通用的分包合同范本中有明确规定,熟悉国际惯例的分包商都能接受的条件。

(三)风险损失的控制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损失。如,在对某市两河沿岸夜景亮化(EPC)工程项目项目投标中,方案设计与清单编制匹配偏差很大,中标后迟迟不能深化详细准确的施工图纸,延误了工程施工,但根据合同条款,工程延期承包商要支付延期误工费,且在此期间材料大幅度涨价,存在巨大的造成亏损的风险隐患,公司为控制因此带来的风险损失,最终放弃中标。

三、结语

实施一项工程无意会遇到很多风险,而新兴的EPC模式更是考验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多面手,然而,风险与利益并存,没有脱离风险的纯利润,也没有毫无利润的纯风险。关键在于承包商在投标和经营过程中是否善于进行风险分析,能否正确估计风险大小,凭借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避免风险或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甚至利用风险扩大收益的目的。

论文作者:赵俱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EPC工程项目投标策略及风险防范论文_赵俱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