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特殊教育学校 731100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课后复习及反思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 学习习惯 养成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初中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仅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所以,教师要针对教材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提出预习要求。
1.教师引导,有的放矢,有效预习。有效的预习就像赛跑时的“合理”抢跑,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上课时听课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2.学生预习,方法得当,善于预习。具体方法是:阅读教材,把握大意;联系新旧知识,整理知识脉络;找出重难点,记录疑难点;尝试做课本练习,勾画有疑问的题目。这样在教师授课时学生便可以集中注意听讲或向教师提出问题,会大大提高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尤其是对跟不上教师思路的同学,预习效果会更加明显。
学生通过课前的有效预习,发现疑难、疑而发问、问而获解后,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极大地提高学习自信心、主动性,也能带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实现教学相长双赢目的。
二、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新课标(2011年版)》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最重要做的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课堂学习是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的习惯是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听课方法,才能在课堂上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坚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1.在听课过程中既要听教师讲解,又要听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要善于观察,既要观察教师的表情和手势,又要仔细观察数学语言的表述过程。数学上有许多抽象的概念理论通过教师眼神、手势、教具等往往会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利于理解和记忆。
2.积极回答问题,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用心思考,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善于思考,大胆猜想,学会分析,正确推理。
在听、看、说、思的同时,要适当做一些笔记。如对重难点,课本以外补充的知识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等。要尽可能做到及时详细记录,对于自己课堂上未理解、未听懂的内容,也要做好笔记,以便课后有目的地解决。
掌握好这几者的关系,就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这一最重要环节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养成良好的课后复习及反思习惯
初中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复习巩固。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听课当天复习效果最好,因此,要抓住当天的有利时机,趁热打铁及时复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在复习阶段,培养独立复习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不可面面俱到,复习内容要突出重点。力求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路,“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
在归纳、整理时,复习方法尤为重要,较实用有效的有以下三种:1.类比法:通过比较可以明确本质,辨析异同,从而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2.图表法:通过画知识结构图或知识表格,可以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3.口诀法:通过概括,编成“顺口溜”、“口诀”之类的简洁明了的语句,可把零碎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利于掌握,并灵活应用。复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同时,通过复习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促使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发展。
单纯的复习显得较被动、肤浅,同时也要注意养成反思的学习习惯。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一定就能够逐步养成。这是为学生终生学习发展奠基的一项重要工程,是需要教师拿出满腔热情,付出艰辛劳动,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才能见效的硬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更能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乘风破浪,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关文信 《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吴增生 初中数学复习教学规划初探[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0,5。
论文作者:窦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学习习惯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习惯论文; 课后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