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中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思维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文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一篇作文是一段思维的成果;怎样改进中学生作文教学的问题,怎样有效地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的问题,可以从写作学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思维学的角度去研究,而且换一个视角会得到新的认识与启发。
下面,拟从思维的角度谈谈中学作文教学如何发展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问题。
一、作文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
中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的原因在哪里?从思维学的角度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发展他们的写作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把思维分作不同的类型。其中,美国的克雷奇等人将思维分为无声思维和传讯思维两类。所谓无声思维,是指人在自己脑子里思考,没有把它用语言表达出来。传讯思维则是指“通过讲述或书写出来正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注:克雷奇(美).心理学纲要(上册).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语言不是思维的惟一工具,聋哑人、裂脑人等丧失语言功能的人也有思维活动;但任何一个有语言能力的正常人的“所有较高水平的思维都有赖于语言。”(注:杨清.心理学概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所以一般人的这两种思维都离不开语言,只是它们运用语言的情况有明显的区别罢了。在思考时无声思维用的是“内部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第一是“不连续,不完整”;第二是“任何思路中的事实和关系大都假定为‘自明’的”;第三是“较少语法限制”。(注: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这三个特点的核心是“假定为‘自明’的”,其他两个特点都由此而来。思考中的事实和关系“假定为‘自明’的”是什么意思呢?思考的实质是人自己跟自己讲话,思考中的事实和关系是自己所知道的,所以作为说者的自己就不必原原本本地来告诉作为听者的自己,只须十分简略地自我提示一下即可。举个例来说,如《阿Q正传》中阿Q听到革命党要进城的消息后,鲁迅对这个受尽屈辱和压迫、靠打短工度日的贫苦农民有这样一段描写:
“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大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鲁迅用引号把阿Q当时想的内容引起来,这使我们能看到阿Q这段无声思维(想)运用内部语言的“真实情况”。不了解阿Q经历(没读过《阿Q正传》)的人不可能读懂这段话,因为里边省略的内容不少。如阿Q为什么觉得“革命也好”?他说的“革这伙妈妈的命”指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太可恶”“太可恨”?阿Q为什么说“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所有这些内容都被省略了。中间省略太多,语言就显得不连续、不完整,不太合乎语法。阿Q为什么把其中的事实和关系(如他与赵家、与地保的种种矛盾冲突)省略?因为这是他所遭遇的事情,用不着自己再来告诉自己,只要提醒自己这伙人“太可恶、太可恨”就足够了。由此出发,自然得出“革命也好”“革这伙妈妈的命”“我也要投降革命党”的结论。内部语言不说自明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人类节约精力的本能。
在传讯思维中,总的说来,“语言的明确起较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觉得自己的话不能仍然那样不连贯,那样简略;而应该清楚地说明步骤,用词应该准确,应该注意语法结构”。因为这时的语言不是主体自己对自己讲话,而是在对别人讲话,“别人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注意这些就难以实现思想交流。(注:克雷奇(美).心理学纲要(上册).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但传讯思维在不少时候也要用不连贯的、简略的、语法不够明确的语言,也会省略有关的事实与关系,只是没有达到无声思维内部语言的那种程度而已。这里的规律是看说听双方的关系如何。双方越投契、越在共同的处境中,“语言就愈简略、不连贯、不完整,语法上愈随便”;(注: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双方关系越疏远,心理距离越大,语言越是连贯,完整、清楚,语法上就愈规范。比如两个知心朋友交谈,常常是甲一句话只说了一半乙就猜准了意思而接过话头说下去,可能没等乙的话说完,甲又理解了意思而打断他的话接着说。这样的谈话可以只有句子的开头或片断的词语、简略的赞叹等。这种情况下的交谈,即使是用含混的词语对方也不会误解。但不管多么知心的朋友,跟他谈话都不等于自己跟自己谈话,互相的了解都达不到自己对自己了解的程度。所以传讯思维的语言,即使在说听双方最投契的情况下也不会像无声思维的内部语言那样不连贯、不完整,少受语法限制和那样大幅度的省略。至于关系疏远、心理距离较大时的传讯思维,那语言就必须连贯、完整、清楚、符合语法规范了。这只要看一看教授们正式出版的讲义就会明白。讲义的内容也就是他们给学生上课时讲的内容,他们讲课时会有省略、错漏等语言上的毛病,但并不影响学生听懂他讲的内容,这是因为师生之间关系较近,心理距离相对较小。而出版的书则没有这些毛病,语言处处规范,符合要求,更不能省略有关的事实与关系,则是由于书是面向社会,读者与作者关系疏远,心理距离大,不如此就会造成接受困难。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斯大林语),作文是书面语言的运用,是学生思维水平的反映。为了便于说明中学生作文的情况,根据无声思维和传讯思维体现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进一步把思维分为生活思维和写作思维两类。写作思维是指上述传讯思维中听说双方关系疏远、心理距离大、运用语言必须连贯、完整、清楚、符合语法规范,思路中必要的事实和关系不能省略的那种思维。所谓生活思维,就是上述传讯思维中其余的种种情况以及无声思维,其特点是运用语言,“不连续,不完整,语法随便”和“思路中的事实和关系假定为‘自明’”而省略,只是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程度而已。毫无疑问,在实际生活中生活思维和写作思维是同等重要的,并无高下之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也要像写作思维那样运用语言时时处处都必须做到连贯、完整、清楚、符合语法规范,不能省略事实与关系,人们将不胜其苦而又没有必要。反过来,如果在写作中也像生活思维那样运用语言可以不连贯、不完整、语法随便,对事实和关系假定自明而省略,文章的内容也就不可能被社会所理解,从而失去其意义。所以两种思维不是谁高谁低的问题,而是各有自己的实用范围,不可混用,不能错位。
那么现在中学生的作文是什么问题呢?一言以蔽之,他们不是把两种思维用混了、用错了,而是写作思维能力没有正常地发展起来,他们这种能力普遍低弱,因此写作文时程度不等地都用了生活思维。具体地说,诸如内容简陋,拓展不开,叙事不够清楚,议论道理讲不明白,结构上不顺畅,行文前言不搭后语,语言多病句怪句,标点不准确,甚至一逗到底等等,都是由生活思维造成的。如果他们的写作思维能力发展较好,这些问题就很难出现。在一个50人的班上,作文完全没有这些毛病,文章真正达到思维“清通”的,一般不过三五人而已,可见问题的严重程度。很久以来,人们的认识有一个误区,以为文章是用语言写的,文章的毛病就只是语言的毛病,解决的办法就是抓语言知识(语法修辞和写作技法)的教学,以致于这些年向中学生灌输的语言知识已经跟大学本科生学的差不多了。可是结果怎么样呢?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上了3000多堂语文课,占全部课时的30%,结果是“多数学生仍未达到合格水平!”(注:陈新夏.思维学引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这搞法为什么难见成效?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的问题并不就在语言本身,其根子是在思维,只有写作思维能力发展了,语言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真正上去。所以,只有抓住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才是抓到了问题的根本。
二、发展写作思维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写好作文需要写作思维能力,中学生却缺乏这种能力而代之以生活思维能力,于是作文毛病多、水平低下。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缺乏写作思维能力而不缺少生活思维能力呢?如上文所述,生活思维能力是自己思考和与人交谈的思维能力,这是他们从小就从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更确切地说,是他们从幼儿开始学说话起就在自己听与说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他们必须有这种能自己思考,能与人交谈的思维能力,不然他们的日常生活不可能正常运行,也就难以生存了。一般地说,在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前,儿童也只有生活思维能力而没有写作思维能力。换言之,人的写作思维能力主要是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这一点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切不可因为每个学生入学前就有了思维能力,就会用脑子,就以为他们都有写作需要的思维能力,自己无须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写作思维能力了。不,他们已有的只是生活思维能力,他们缺少的正是写作思维能力,切不可把他们的生活思维能力误以为是写作思维能力。必须明确地认识到,使中学生获得写作思维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忽视和放松了这方面的努力,中学作文教学就断难走出低谷,就绝对不可能改变“多数学生仍未达到合格水平”的尴尬局面。
应该怎样去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思维学告诉我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表现为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能力是思维品质的实质”(注:杨清.心理学概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这就表明,思维品质发展了,思维能力也就发展了。所以,心理学家杨清指出:“我们为了要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思维,首先必须详细地检查自己的思维品质,然后根据检查的结果来自觉地消除消极的因素和继续地增进积极的因素”。(注:杨清.心理学概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心理学家们对思维品质的概括不尽一致,归纳起来有选择性、指向性、批判性、机动性、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严密性、创造性、独立性诸种。所有这些品质都是发展写作思维能力所不可缺少的,这里分别作扼要说明:
选择性:指思维有特定的对象,只思考有关的问题,而不是思考任何问题或无关的问题。这体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就是不说题外话,不说与主题无关的话,行文没有杂乱臃肿和重复啰嗦之类的毛病。
指向性:指思维向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运行、展开。这体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就是主旨明确、思路清楚,层次明晰,结构完整,行文干净利索,表达主题充分、适当,既无欠缺和紊乱的现象,也没有画蛇添足、不知如何结尾等毛病。
机动性:指思维灵活,能随机应变。写文章无论事先酝酿多么成熟,真正写起来都会碰到一些预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学生写作文时间有规定,情况更是如此。他们思维的机动性品质表现在写作中即能根据文章情境相机行事地处理好临时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使文章顺利发展下去,而不是半途而废,也不是虽然文章写出来了,但行文中有生硬、勉强、断裂、错位等毛病,令人难以卒读。
敏捷性:指思维起动迅速,展开快。这体现在写作文上就是所谓“下笔快”,具体讲就是思维活跃,对事物敏感,想象和联想丰富,容易激活,因此文思来得快,汩汩涌流。与此相反是思维迟钝、笨拙,面对题目文思久久不来,苦思冥想找不到话说;或者是露出一点话头,但展不开,难以为继,思维像枯竭了一样。
广阔性:指思维过程中能把各个方面都顾及到,既看得到现象、细处、今天……也能看到本质、大处、未来……善于全面地广阔地考虑问题。写文章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思维有广阔性下笔就不会顾此失彼、片面过头,能做到行文实在,论理中肯,一词一句都贴切有分寸,文章特别令人信服。
深刻性:指思维过程中善于抓住对象的本质、规律与必然性。思维的深刻性体现在文章的各个方面,凡是深刻之处都是文章精彩之处。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描写或议论,只要表达了深刻的感受或体验,深入揭示了事物的因果关系或本质规律,都显得光彩夺目,令人喜欢和难忘。如果一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那就是有一定“才气”的好作品了。相反,思想肤浅的文章,由于把握事物止于现象层面,读来使人感到沉闷,感到淡而无味,言不及义,没有意思。
严密性: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能保持严密的逻辑性,表达意思周密、确切、完善、鲜明。这体现在文章中主要是准确、周到、缜密、完美,全文统一协调为有机整体,如果增删一词一语都会使它不适或“流出血来”(托尔斯泰语)。总之,整篇文章从大处到小处都找不出漏洞,哪个地方作者都考虑到了,并作了恰当的处理。与之相反的是思维粗疏、粗陋;写文章上文不顾下文,句子前半句不管后半句,想到大处忘了细处,文章错落多,漏洞多,读来给人印象模糊、不知所云的感觉。
创造性:是指思维通过对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分解与组合后产生某种新颖、独特和有社会价值的成果。新颖、独特和有社会价值是衡量成果创造性的三条标准。体现在文章中,新颖是纵向地跟以往的文章比较它有其新鲜之处;独特是横向地与同时的文章比较它有自己的鲜明特点;有社会价值是说它有益于读者的思想感情。思维具有创造性品质,写的文章必定会具有这三个特点,只是表现因人而异,或体现在构思上,或体现在取材角度上,或体现在记叙描写上,或体现在思想见解上,或体现在语言运用上等等,有的体现在一二个方面,有的体现在比较多的方面。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可贵的,哪怕是一个词用得新颖、独到,也是思维有创造性的体现。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有一定社会价值,只要思想情感正确、健康,同时包含了某种新的感觉、体验或理解即可。没有创造性的作文,则表现为公式化,一般化,人云亦云,陈旧老套。
独立性: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能独立地发现问题,独立地分析问题。对于作文来说就是能独立思考,对事物有个人的感受、看法和思想见解。思维的独立性品质与创造性品质是联系着的,它是创造性的前提,有独立性才会有创造性,否则只能人云亦云地思维。如果以上思维品质都能培养起来,中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就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他们的作文水平必然随之达到比较高的程度。因此这应该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三、发展写作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是发展他们的写作思维能力。作文教学中发展中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1.丰富知识。心理学给思维下的定义是“大脑两半球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事物之间有规律的联系,以及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注:克雷奇(美).心理学纲要(上册).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这话充分表明了知识在发展思维能力中何等重要。思维不同于感知。感知的对象是事物的现象层面,“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出尝得到”,凭感官即可认知;思维的对象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内部规律,“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出尝不到”,感官无法把握它,惟一的办法就是凭借已有的知识作中介进行推断,以达到认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知识贫乏,很多时候都会因为没有中介作为凭借而不能进行思维,思维的锻炼和运用受到限制,发展思维能力就很困难。同时,思维针对问题而来,有问题要解决才有思维,而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必须有一定知识才行。这些都说明丰富知识对于发展思维能力有重要的和多方面的作用。所以,发展中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必须把他们从永远做不完的题海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同时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语文教师还应该作必要的指导和督促,使他们的课外阅读收到更好的效果。
2.修养书面语言。心理学揭示,“思维和语言的发展应视为高度相互依存的过程”。(注:杨清.心理学概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又说“一个言语修养水平很低的人绝不可能具有高度发展的思维能力,凡是言语混乱的人,必然也是思想混乱的人”,明确指出“言语修养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注:克雷奇(美).心理学纲要(上册).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应该怎样加强语言修养呢?须知,所谓修养语言,也就是掌握好书面语言的问题。因为修养语言即“熟练地掌握某种语言和灵活地运用某种语言”,以达到“精确地、清晰地、系统地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只能是修养连贯、完整、清楚、符合语法规范的书面语言,而不能依靠有“不连续、不完整、语法随便”等诸多缺陷的口头语言。那么又怎样修养书面语言呢?很简单,就是积极进行书面语言的实践,即在读和写的过程中提高书面语言修养:
“读”不是“看”,是指诵读。诵读必须全神贯注,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深入领会意思,用轻重长短急徐的语调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较好地传达出来,使诵读象作者在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声。书面语言不仅是作者思维的“直接现实”,而且体现思维的品质也最全面、最充分、最生动。这样的诵读,就是在接受书面语言精确、易解、系统、生动等特点的熏陶,使思维的各种品质都得到发展,从而使写作思维能力较快地发展起来。叶圣陶说:“以前的人都注意诵读,往往说,只要把几十篇文章读得烂熟,自然而然地就能下笔成文。”(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这就是说,待“几十篇文章读得烂熟”写作思维的能力也就发展起来了,所以自然就会写文章。现在的中学生作文水平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诵读课文太少。语文教师只注意分析讲解课文和布置很多的语文知识练习题,而不重视引导学生诵读课文。这一套浪费学生宝贵时光而又没多少意义的东西如果不抛弃,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得到提高。
加强书面语言的修养,学生必须多写。正如小娃娃“修养”(学习)口头语言不开口学说话绝对达不到目的一样,修养书面语言不提笔去写也是绝对达不到目的的。写是结合读的写,在逻辑上读是写的前提,读是接受书面语言,写是运用书面语言。读写结合就是通过读而领悟出书面语言是怎么一回事,同时在写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对它的运用能力,也就是获得写作思维的能力。写之所以能发展写作思维能力,是因为“语言的约束有助于思维过程”(注: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特别是书面语言的“确切含义和严格的语法结构有助于把所思考的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展开”,而且书面语言是一种以固定的物质形式存在于外的语言,它对主体有更好的反馈作用,从而使“思维过程会更加明确和透彻,思考的问题能得到更好的开展和深化”。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苦思冥想也弄不清楚的问题,一用笔写出来就容易找到症结所在的道理。相反,有时自己觉得想清楚了,而一旦形成文字又会发现里边有好些漏洞,其道理也在这里。再有,如前所言,思维是和问题相联系的,有问题才去思考,所以发展思维必须独立地去处理问题,而写文章只要不是人云亦云,就是在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有这些,都说明多写是最能锻炼和发展一个人的写作思维能力的。所以,要鼓励、指导、督促学生多写,不仅要完成好课堂作文,而且要养成写周记、札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并把写信、留条等生活事项都当做运用书面语言的训练来认真对待。
3.优化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之外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信念、性格等,它们对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如动机太强烈,脑子发热,不能冷静地思考,动机太弱,脑子转动不起来,不能适应活动的需要,只有适度的动机才能使思维达到最佳状态。同样,情绪波动大或太低落也不利于思维的展开。感情动荡、微弱、不健康会影响思维的效率、效果,甚至使思维混乱;稳定、强烈和健康的感情则能增进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思维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更加正确,从而增进思维的效果。对思维对象有浓厚的兴趣,能有力地推进思维向着目标发展,对思维对象缺乏兴趣或兴趣经常转移,思维则难以深入。意志坚强,能克服思维过程中的困难保持思维的持续性,就能很好地实现思维目标;而意志薄弱则会畏首畏尾,避难就易,转移方向。实验表明,意志薄弱的思维常有独断专横、执拗任性和盲从被动等毛病。信念坚定能促进思维展开,增强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信心与力量,信念动摇或丧失,则会对思维产生种种消极影响。性格坚强做事百折不挠,勤奋勇敢,事情做得很好,思维也受到锻炼,得到发展;性格懦弱的人临事畏缩不前,难于成事,也因而抑制思维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影响思维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写作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例外,也会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巨大影响。所以,必须在作文教学和整个语文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使他们非智力因素中的消极面得到克服,积极面得到培养和发展。这样,发展中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就有了很好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