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辅助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_图书馆论文

高校图书馆辅助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_图书馆论文

高校图书馆辅助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模式论文,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们在完成了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同时,深感现代大学图书馆融入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逐步探索出了管理、意识、信息一体化的辅助教学模式。

1 基本内容

管理、意识、信息一体化的现代大学图书馆辅助教学模式中的管理、意识和信息是指图书馆的计算机化管理、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融入图书馆的教学信息。

1.1 图书馆的计算机化管理

实现图书馆的计算机化管理必须具备硬件、软件和人员三大要素,只有它们的有机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现代大学图书馆。

(1)图书馆计算机硬件的选择。图书馆计算机硬件的选择主要是依据图书馆系统的应用环境,目前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常见的应用环境有:文件服务器方式、主服务器方式和客户机/服务器方式。

我院图书馆是一个学科性较强的专业性图书馆,又是大庆地区规模最大的图书馆,面临着较大范围内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和从事网上信息服务工作。所以,处于地区信息网络中心和数据中心的位置,并将积极参与全国性网络信息服务规划与实施。鉴于这种考虑,我们选择了文件服务器方式和客户机/服务器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图书馆正常业务管理、图书采访、图书分编、图书流通、期刊管理和日常业务管理采用文件服务器的形式,而把网上联机检索、地区性网络信息服务、为校园网提供信息服务等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方式,两个子网通过一个路由器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多入口、多用途的网络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2)图书馆应用软件的选择。对于图书馆的计算机化管理,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它是决定系统成败、系统效率、系统效益和上网能力的关键。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图书馆应用软件市场迅速发展起来,比较有影响的有:深圳图书馆的ILAS、南京大学的“汇文”图书馆管理软件、北京息洋电子技术研究所的GLIS、北京现代文津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文津”图书馆综合管理系统等等。这些软件在应用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有的要求特定的机型,有的适用于多种机型;有的必须在UNIX系统下运行、有的是在Oracle、Unify、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开发,有的利用的是更符合图书馆数据特点的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的以编目见长,有的统计功能突出等等,虽然它们各有所长,但基本都能满足图书馆的管理需要。

(3)图书馆人员素质的提高。实现计算机管理,使图书馆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中解放出来,大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也给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①每个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兢业精神。现在图书馆工作都是针对数据操作,责任心不强,将会造成系统不正常运行或数据丢失。

1.2 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

(1)现代高等教育需要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意识。高等教育改革的体系决定了图书馆读者教育的必要性。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培养的目标、教学的重点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有了变化。从当前的教育观点来看,要培养大批有创新意识的智能型通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这些在客观上要求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扩大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21世纪人才的培养,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和各种信息源为培养学生成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它必将成为大学生的重要课堂。要达到这一点必须使学生在主观上具有较好的获取信息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新入学的大学生,对大学的环境和学习方法不能很快地适应,他们大多数对图书馆很陌生,不懂得如何利用图书馆进行阅览和学习。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新生入学时组织他们参观图书馆,向新生介绍图书馆的性质、任务、特点和规模,图书馆的机构设置与布局、服务项目和内容、播放怎样利用图书馆录像带等。这些做法使新生对图书馆有了基本的了解,为今后他们利用图书馆奠定了基础。

(3)计算机信息检索教学与培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图书馆现有的条件,每周举办用户培训班,讲授网络信息技术、提供计算机学习软件、各种大百科全书和目前发展较快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internet信息网、WWW浏览器以及各种CD-ROM数据库的检索方法等,图文、声、像并茂,学生的接受效果较好。

1.3 融入图书馆工作的教学信息

经过几年的实践,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以后,我们把教学信息融入图书馆工作,把它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在校园网图书馆的主页上反映了出来,并采用交互式方式请授课教师将其姓名、课程名称和所需教学参考书的有关内容如:参考书书名、主题词、著者、版本情况(如果图书馆已有此书,最好能注明索书号)输入到计算机中反馈给图书馆,图书馆就可以为全院师生提供网上教学参考书目服务,教师和学生读者可以分别从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姓名查询教师教学所用的教学参考书。

全院的任何一名教师只要找到校园网图书馆主页,在提示的指定位置输入课程名称、教师姓名、教学参考书名称以及与教学有关的主题词或关键词,图书馆便可以收到这些教学信息,并把它们作为检索项置入检索系统中,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分别用课程名称或授课教师姓名查询该课程的馆藏教学参考文献情况。

2 实践效果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院图书馆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建立了“管理、意识、信息一体化的现代大学图书馆辅助教学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实现了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从文献的采访、分编、流通到联机查目全部实现了计算机化,大大地提高了工作和服务效率,为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文献环境。

(2)建立了计算机网络信息教学系统,有了稳定的信息检索和教学实习基地,并及时为校园网提供文献信息和馆藏信息。

(3)在文献检索课教学中加入了计算机信息检索内容,每周举办计算机网上信息培训班。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基本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的方法,并在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查找资料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4)把教学信息融入到图书馆工作中,使得图书馆的工作真正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并在校园网的图书馆主页上得到体现,实践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提供教学参考文献。教师或学生,通过校园网(学生可以到图书馆电子多功能阅览室),通过课程名称或授课教师姓名直接检索到与该课程有关的馆藏文献信息,从而使教师掌握了本门课程的文献馆藏情况,指导学生阅读,学生也可以获得与课程有关的更多知识内容。②加快了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更新。通过上述方法所查到的信息,不仅仅是教学参考书,也包括在数量上多于参考书的期刊论文和其它文献,这些论文在学术水平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课程建设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所查出的这些信息均为馆藏文献,可以直接到图书馆看到全文(有些在校园网上)。这样做的结果,无论是对教师或学生都会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起到一定的知识更新作用。③确定文献入藏的依据。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词、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名,图书馆采购人员便可以在馆藏建设方面有的放矢,把教学真正需要的文献购入馆内。

管理、意识、信息一体化现代大学图书馆辅助教学模式是集目录学、文献检索、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于一体的辅助教学模式,而且把教学信息纳入到图书馆的正常业务管理中,确定了图书馆是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给图书馆主页增加了新的内容。

标签:;  ;  ;  ;  

高校图书馆辅助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