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人民医院 152500
摘要:目的:浅析溶血现象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共350例,将血液标本平均分配至2支分离胶真空管中,其中1支常规行生化检验(A组),另1支人工溶血后进行生化检验(B组)。比较两组生化检验结果的差异性,总结溶血现象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研究预防与处理对策。结果 B组(溶血组)标本检验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非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现象导致ALT、AST、LDH、CHOL等多项生化指标结果误差。结论 溶血现象会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需加强生化检验质控水平,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生化检验;溶血现象;影响因素;处理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emolysis on routine biochemical test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from June 2015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the blood samples of healthy people were 350 cases,the average distribution of blood samples to 2 separation gel vacuum tube,1 of them underwent routine biochemical tests (A group),the other 1 biochemical tests of artificial hemolysis (B group). The differences of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influence of hemolysis on the test results was summarized,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were studied. Results the abnormal rate of B group (hemolysis group)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non hemolytic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emolysis results in many biochemical indexes such as ALT,AST,LDH,CHOL and so on. Conclusion hemolysis can affect the routine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level of biochemical test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Keywords biochemical test;hemolysis;influencing factors;treatment measures;
生化检验所用血液标本在采集、保存、处理环节有可能因操作不当发生溶血,进而对检验的各项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引起医疗差错。当发生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时,由溶血现象导致的差错将使医院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造成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干预,提高血生化检验质控水平,是生化检验中需注意重点。本文就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对策,并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共3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血液标本平均分配至2支分离胶真空管中,其中1支常规行生化检验(A组),另1支人工溶血后进行生化检验(B组)。所有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获得性溶血、自身溶血性疾病、恶心肿瘤、原发性血液疾病、妊娠哺乳及月经期女性、已检出各类疾病者。纳入调查的350例人员,其中男194例,女156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8.9±7.85)岁。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在早晨空腹状态下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将血液标本平均分配至2支分离胶管中,其中1支试管归到A组,在室温下保存30 min后进行离心并开始生化检验;另1支试管归到B组,应用人工法进行溶血处理,然后开始生化检验。两组血液标本的留存、留置时间、离心参数、血清分离等操作完全一致,所有标本操作过程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及检验人员完成。两组生化检验均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生化检验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包括CHOL(总胆固醇)、ALT(谷丙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ALP(碱性磷酸酶)、AST(谷草转氨酶)、TG(甘油三酯)、Cr(肌酐)、GLU(葡萄糖)、BUN(尿素氮)、UA(血尿酸)、K+水平等生化检验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溶血现象是临床常规生化检验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溶血现象可发生在血液标本采集、运输、分离、提取、检测操作的任何阶段。红细胞受到破坏后,血红蛋白、血红素以及其他细胞内容物将会从红细胞中溢出,导致血清呈红色,在生化检验中就会导致数据出现偏差,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1]。体外溶血属于体外物理因素致溶血,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类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也是比较严重的。在生化检验过程中,所用抽血器具不合格、进针位置不正确、抽血时混有气泡、运输过程中过度震荡、储存温差过大等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体外溶血,进而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
针对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应当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管理,以减少溶血发生率。1.发现标本发生溶血后,最好是能够尽快退回标本,重新抽血检测。若无法退回,检测时应进行溶血样本的数据校准,根据各项目的回归方程,对易受溶血影响的CK、CK-MB、AST、GSP、LDH、HBDH、K+等生化检验指标的测定结果进行部分纠正,同时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为溶血标本,以提示临床的合理判断[2]。2.血液标本采集后不可滞留太长时间,相关人员应该妥善保管标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离心和血清分离,并尽快上机检测。3.标本采集至检验的全过程中,必须做到细心操作,并注意所使用注射器、针头、试管的质量是否良好,所用检验仪器参数是否准确,以避免不合格医疗制品造成的溶血问题[3]。
综上所述,溶血现象容易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造成误差,给医疗安全造成影响,临床应当提高重视,加强生化检验的质控制水平,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从而为受试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谢晓婷,毛凌哲.溶血对11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分析[J].检验医学,2015,30(10):1002-1003.
[2] 方 超,吴朝珍.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1438-1439.
[3] 高晓阳.溶血标本对部分血液生化结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3):439-440.
论文作者:周广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生化论文; 标本论文; 现象论文; 血液论文; 常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论文;